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改“为着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为着促进每位学生在共同基础上的个性发展”,成为我们所追求的新的教育价值观的核心理念。这使我们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将更多的关注点落到了学生身上,而似乎少了些对教师在新课改中要面临的新转变的自我审思。但新课改和新的教育价值观对我们冲击更大的一根弦还是我们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上的教师,我在对一堂新课改的课堂教学实践观摩中,使我对教师如何迎接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有了更多的深层次的思考。
课例观摩
教材:高一思想政治新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过程摘要:1、(多媒体展示)纷繁多样的消费现象(2分钟);2、(教师导人)消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分钟);3、(师生互动)消费心理测试(5分钟);4、(学生讨论发言)对各种消费方式的利弊进行分组讨论发言。共4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各小组代表发言共用时24分钟;5、(教师总评)对四位同学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进行课堂总结。(2分)
这堂课在教学的设计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以及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方面都显示出许多可取之处。但观摩现场中,总感到在教学的整体意境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主要侧重从教师应处理好的一些细节谈一点观摩思考:
一、教师的主导性上,如何“导”得到位?
这堂课,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时间的掌握和安排上是很不错的。主导性的不到位,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点评中,首先:缺少针对性,过于泛泛而谈。这比较容易给人造成教师自身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生不够尊重的感觉。再一步的可能,就是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发言的学生)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难以撞出师生间思想、智慧的火花;其次:教师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应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因为,我们的合作学习者毕竟是思想、阅历在某些领域和程度上都还不够深刻成熟的高一学生。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思想上给学生一种远见和深刻,点拨他们在学习中或某个观点上的谜团或是不成熟、不全面之处,而不是仅仅维持学生原有的认知和能力状态。如“树立正确消费观有何影响或意义?”教师就可从对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消费观是否正确重要性的认识。这无疑会对这堂课有“画龙点睛”之效。所以教师要积极对学生思想中的亮点进行肯定、赞扬,并且更可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借鉴;而对其认识不到位甚至偏颇之处,要形成探讨的契机,使整堂课始终发射出思辨和理性的光茫!“教学相长”也会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生命力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不断勃发。
二、如何调动教师的参与度、热情度、灵活度以及思维投入度?
“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是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它不是被‘给定的’而是由人建构的。”既然教师是人与知识“相遇”这个“场域”的建构者,就必须有一种真正的“参与”和投入,要尽力使所营造的环境,让学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追求的应是一种师生间高度的、贴切的完整的融洽。这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要尽快“入戏”,同时,更要求教师“暂时忘记”或将“教师身份”暂搁一旁,以最佳的情绪和情感一同进入师生共享的“学习状态”,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更饱满地随时随地处于一种对问题的学习和思考状态中,才更有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去撞击或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以设想,师生如果都是“渐入佳境”的,那么在人与知识“相遇”的场景中将会是多么美妙的一幕啊!
三、如何更恰当地挖掘教材和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探究”?
要想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有许多必须要思考的东西。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师……这些在教学中必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最佳的利用配置,要将“趣”作为我们进行挖掘和探究的动力,“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我们要积极、认真地善于找到、找准学生的“趣”点、教材的“趣”点、教师的“趣”点,并且将三点形成一个面,置于整个一节课中。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艺术!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情感渴望独立并逐渐独立的阶段,他们的“趣”点也带有这个阶段的独有特征。想认识、解决问题、能认识解决问题,但又不够全面和成熟;并且易受多渠道、大信息量的影响和左右,会有内心的冲突矛盾或反复……所以这个“趣”点必须认识和考虑到这些特性。“以学生为本”在对问题的设计上既要有一定的感性和直观,也要有一定的程度上的理性和抽象,才能循序渐进带领他们去突破思想的局限,不断成长;对教材“趣”点的把握上,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老师也应力求从“生活世界”中去寻找课本知识的落脚点:让知识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知识,让知识的本质与师生的个体精神自由达到完美的统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无论有多少疑惑和犹豫,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是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师生定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但我们都必须以智者和勇者的气魄和胆识,坚定地迈出改革和实践的第一步。
课例观摩
教材:高一思想政治新教材第一单元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过程摘要:1、(多媒体展示)纷繁多样的消费现象(2分钟);2、(教师导人)消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2分钟);3、(师生互动)消费心理测试(5分钟);4、(学生讨论发言)对各种消费方式的利弊进行分组讨论发言。共4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各小组代表发言共用时24分钟;5、(教师总评)对四位同学代表的发言进行点评,并进行课堂总结。(2分)
这堂课在教学的设计安排、教学方法和手段、师生互动以及在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等方面都显示出许多可取之处。但观摩现场中,总感到在教学的整体意境上还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我主要侧重从教师应处理好的一些细节谈一点观摩思考:
一、教师的主导性上,如何“导”得到位?
这堂课,教师的主导地位在时间的掌握和安排上是很不错的。主导性的不到位,主要是指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点评中,首先:缺少针对性,过于泛泛而谈。这比较容易给人造成教师自身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学生不够尊重的感觉。再一步的可能,就是教师与学生(尤其是发言的学生)无法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难以撞出师生间思想、智慧的火花;其次:教师在发表自己的见解时,应体现出一定的深度。因为,我们的合作学习者毕竟是思想、阅历在某些领域和程度上都还不够深刻成熟的高一学生。作为“主导者”的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思想上给学生一种远见和深刻,点拨他们在学习中或某个观点上的谜团或是不成熟、不全面之处,而不是仅仅维持学生原有的认知和能力状态。如“树立正确消费观有何影响或意义?”教师就可从对个人、社会、国家等不同角度去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从而加深对消费观是否正确重要性的认识。这无疑会对这堂课有“画龙点睛”之效。所以教师要积极对学生思想中的亮点进行肯定、赞扬,并且更可以虚心地向他们学习、借鉴;而对其认识不到位甚至偏颇之处,要形成探讨的契机,使整堂课始终发射出思辨和理性的光茫!“教学相长”也会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主导地位的生命力才会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不断勃发。
二、如何调动教师的参与度、热情度、灵活度以及思维投入度?
“课程不是知识的载体或学习内容的‘运输线’,而是人与知识‘相遇’的‘场域’,它不是被‘给定的’而是由人建构的。”既然教师是人与知识“相遇”这个“场域”的建构者,就必须有一种真正的“参与”和投入,要尽力使所营造的环境,让学生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追求的应是一种师生间高度的、贴切的完整的融洽。这不仅仅只是要求学生要尽快“入戏”,同时,更要求教师“暂时忘记”或将“教师身份”暂搁一旁,以最佳的情绪和情感一同进入师生共享的“学习状态”,形成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也应更饱满地随时随地处于一种对问题的学习和思考状态中,才更有可能迸发出思想的火花去撞击或激发出学生思维的兴奋点。“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可以设想,师生如果都是“渐入佳境”的,那么在人与知识“相遇”的场景中将会是多么美妙的一幕啊!
三、如何更恰当地挖掘教材和学生,形成对问题的“探究”?
要想形成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我们有许多必须要思考的东西。对学生、对教材、对教师……这些在教学中必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和最佳的利用配置,要将“趣”作为我们进行挖掘和探究的动力,“兴趣是一切动力的源泉”。我们要积极、认真地善于找到、找准学生的“趣”点、教材的“趣”点、教师的“趣”点,并且将三点形成一个面,置于整个一节课中。这对于教师来说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能力和艺术!
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情感渴望独立并逐渐独立的阶段,他们的“趣”点也带有这个阶段的独有特征。想认识、解决问题、能认识解决问题,但又不够全面和成熟;并且易受多渠道、大信息量的影响和左右,会有内心的冲突矛盾或反复……所以这个“趣”点必须认识和考虑到这些特性。“以学生为本”在对问题的设计上既要有一定的感性和直观,也要有一定的程度上的理性和抽象,才能循序渐进带领他们去突破思想的局限,不断成长;对教材“趣”点的把握上,新课改后的教材内容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老师也应力求从“生活世界”中去寻找课本知识的落脚点:让知识回归生活世界,在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知识,让知识的本质与师生的个体精神自由达到完美的统一。
“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无论有多少疑惑和犹豫,新课改对我们教师是一场新的学习革命即新的教育理念、新的师生定位、新的教与学的方式……但我们都必须以智者和勇者的气魄和胆识,坚定地迈出改革和实践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