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中,不重视学生感受与体验,往往难以取得教师所期望的课堂效果。因此,课堂中教师要激发学生情感积淀,使学生有效体验课文。
关键词:感受 体验 理解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课堂案例:两位优秀老师上《再见了,亲人》,同样都用了多媒体课件,同样是声情并茂,甲老师的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师生都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动得热泪横流;乙老师的课堂则是教师自己情不能抑,而学生却对教师的真情流露无动于衷,甚至有的还指指点点,窃笑不已。
深入两位教师的课堂,答案其实也很简单:甲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既往的经验,调动了学生蓄积于心的情感,让学生能将课文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合,从而情动于衷;乙老师则以为自己感动,学生一定会同样感动,忽略了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结果适得其反。
乙老师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其实并不鲜见。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尽管编选者欲努力贴近学生生活,但毕竟还是与现实生活特别是与学生经历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教师要想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情感上的共鸣,深入理解课文,就应该在深化学生体验上下工夫。
“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关键词。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这一切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
一、激发学生情感积淀,有效体验课文。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章是作者蕴积于心的情感的抒发。所以,课堂上教师激发了学生记忆深处的那份情感,就能抓住课文中所要表达的瞬间的感受。有了初步的也是最本质的体验,就能懂得生活本身,才能准确的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例如,《怀念母亲》表达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堂上仅是通过体会诸如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等重点词语来体味作者的感情还是肤浅的,教师要学生回忆自己最感动的母子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朴实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季羡林怎样刻骨的情感。读到对祖国母亲“异常强烈的怀念”,可以让学生想想想自己暂别家乡在异地的情感,体会与长辈或朋友天各一方甚至生死相离,无限感伤之情。在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时教师一定要适时激发学生头脑记忆深处的那份情感。
二、利用角色移情,深入体验课文。
读一篇文章,如果我们站在外面端详,冷眼旁观,尽管它是动人的,我们也会觉得味同嚼蜡。所以,要深刻理解课文,要把自己的心灵融进去。在《读论语孟子心得》中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变作自己问,圣人答处变作今日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如何能够让自己真切地体会经典文本。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身置于文本所描写的环境中,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于课文中的一个甚至是几个人物,体验文字所描写的人和事,并与课文中的人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课文包含的情感与意蕴。
《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我从不敢拉小提琴到能够面对上千观众表演的心理过程。教师提醒学生:假如自己就是作者,如果自己拉的小提琴曲被父亲和妹妹评价为“锯床腿”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你“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去练琴,为什么“心里充满神圣感”?第一次发现老人在听,我的脸为什么“顿时烧起来”?练琴一段时间后,我怎么“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经历,将自己与作者“融合”,体会作者心理的变化,从而逐渐认识到“我”的变化其实来源于老人无声的鼓励,来源于老人真诚无私的帮助。
三、注重实践运用,深刻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不仅是要获取知识,懂得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得到的体会真正落实的自身行动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学习了《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认识生活的不易,体会父母为自己为家庭的辛勤付出,内化学生对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学习了《有的人》,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发学生思考: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我们今后究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的人?也许这样的问题有时候对学生有点艰难,但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去深入理解课文,并在阅读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阅历,在实践中将所学经验、知识融入生活。
课文来源于生活,作家在作品中用多变、细腻的写作手法和表述技巧连展现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他对人和事情的看法,或赞扬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或批评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在课堂中或课外阅读中将领悟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形成学生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不再是为教课文而教课文,语文课堂也不再是干巴巴的,而是充满了血肉,充满了生活气息,具有灵动感。
当然,要深化学生的体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办法,特别是一些距离现在生活较为久远的年代发生的事情,多媒体能够提供背景介绍,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生动形象的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总之,語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注重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意蕴,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本,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感受 体验 理解
曾经看到过这样的课堂案例:两位优秀老师上《再见了,亲人》,同样都用了多媒体课件,同样是声情并茂,甲老师的课堂效果出奇的好,师生都被志愿军和朝鲜人民的深情厚谊感动得热泪横流;乙老师的课堂则是教师自己情不能抑,而学生却对教师的真情流露无动于衷,甚至有的还指指点点,窃笑不已。
深入两位教师的课堂,答案其实也很简单:甲老师充分利用了学生既往的经验,调动了学生蓄积于心的情感,让学生能将课文表达的情感与自己的情感融合,从而情动于衷;乙老师则以为自己感动,学生一定会同样感动,忽略了课文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结果适得其反。
乙老师的课堂在实际教学中其实并不鲜见。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材所选课文,尽管编选者欲努力贴近学生生活,但毕竟还是与现实生活特别是与学生经历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因此,教师要想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情感上的共鸣,深入理解课文,就应该在深化学生体验上下工夫。
“体验”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关键词。我们读懂作品不能满足于字、词、句、段、篇的解释,这一切并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非常灵活的。
一、激发学生情感积淀,有效体验课文。
《诗.大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文章是作者蕴积于心的情感的抒发。所以,课堂上教师激发了学生记忆深处的那份情感,就能抓住课文中所要表达的瞬间的感受。有了初步的也是最本质的体验,就能懂得生活本身,才能准确的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例如,《怀念母亲》表达作者“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堂上仅是通过体会诸如 “食不下咽,寝不安席”“频来入梦”等重点词语来体味作者的感情还是肤浅的,教师要学生回忆自己最感动的母子情,才能更好地理解朴实的字里行间渗透着季羡林怎样刻骨的情感。读到对祖国母亲“异常强烈的怀念”,可以让学生想想想自己暂别家乡在异地的情感,体会与长辈或朋友天各一方甚至生死相离,无限感伤之情。在体会课文蕴含的感情时教师一定要适时激发学生头脑记忆深处的那份情感。
二、利用角色移情,深入体验课文。
读一篇文章,如果我们站在外面端详,冷眼旁观,尽管它是动人的,我们也会觉得味同嚼蜡。所以,要深刻理解课文,要把自己的心灵融进去。在《读论语孟子心得》中说“学者须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变作自己问,圣人答处变作今日闻,自然有得。虽孔孟复生,不过以此教人。”这段话形象地说明了如何能够让自己真切地体会经典文本。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身置于文本所描写的环境中,自觉地把自我等同于课文中的一个甚至是几个人物,体验文字所描写的人和事,并与课文中的人物一起高兴,一起伤心,从而深刻地体会到课文包含的情感与意蕴。
《唯一的听众》这篇课文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我从不敢拉小提琴到能够面对上千观众表演的心理过程。教师提醒学生:假如自己就是作者,如果自己拉的小提琴曲被父亲和妹妹评价为“锯床腿”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我你“蹑手蹑脚地走出家门”去练琴,为什么“心里充满神圣感”?第一次发现老人在听,我的脸为什么“顿时烧起来”?练琴一段时间后,我怎么“心里洋溢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学生联系自己平时的经历,将自己与作者“融合”,体会作者心理的变化,从而逐渐认识到“我”的变化其实来源于老人无声的鼓励,来源于老人真诚无私的帮助。
三、注重实践运用,深刻理解课文。
阅读课文不仅是要获取知识,懂得道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得到的体会真正落实的自身行动和思想境界的提高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学习了《慈母情深》,要求学生认识生活的不易,体会父母为自己为家庭的辛勤付出,内化学生对父母的爱,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学习了《有的人》,结合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发学生思考:人究竟应该怎样活着?我们今后究竟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的人?也许这样的问题有时候对学生有点艰难,但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如何去深入理解课文,并在阅读中积累了经验,提高了阅历,在实践中将所学经验、知识融入生活。
课文来源于生活,作家在作品中用多变、细腻的写作手法和表述技巧连展现生活中的人和事,表达他对人和事情的看法,或赞扬高尚的品格和情操,或批评生活中的不良现象。在课堂中或课外阅读中将领悟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可以形成学生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认识,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我们的语文课堂将不再是为教课文而教课文,语文课堂也不再是干巴巴的,而是充满了血肉,充满了生活气息,具有灵动感。
当然,要深化学生的体验,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办法,特别是一些距离现在生活较为久远的年代发生的事情,多媒体能够提供背景介绍,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生动形象的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
总之,語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注重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去体验课文的情感、意蕴,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共鸣,从而深入理解文本,获得语文学习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