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关注的是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品格与能力。“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实验教学要求教师深刻认识中学化学课程在促进学生能力发展方面的意义所在,重视关注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应该引导学生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化学的部分实验课,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实验效果最优。
一、 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让实验设计有深度
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缘由。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首先思考的不能是一个个散落的、零碎的知识点,而是未来会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方法和观念。实验教学目标是实施和评估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可以对物质宏观组成、状态等进行辨析,也可以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结构等进行探析。例如,初中化学中,两者以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为基础相互联结,为化学宏微观的学习提供了平台。这一内容可确定以下目标:能在分析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建构分析模型,培育“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能从宏观的现象出发,理解微粒的性质,培育“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能用真实的实验现象感知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育“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培育“实验探究”的核心素养。
二 、巧设培育核心素养的情境,让实验拓展有高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教育上,一般用兴趣来解释学生求学的成败。而兴趣到底是什么,在教学中,为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张兴春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兴趣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可以理解为一种偏好,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才能使兴趣得到保持和巩固。即“个体所追求的目的物,是动机得以满足,动机与目的物之间就会建立起因果关系。如此,动机引起行为,而行为之后果有获得目的物而使动机满足,多次练习之后,个体就会对该目的物产生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引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核心素养,需要精心设计有探究和思考动机的实验情境,必要时,可打破教材中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的章節限制,进行开放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独特而有趣的实验现象,设置贴近教学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促进学生思考,让实验拓展有高度。
三、 设置渗透核心素养的问题,让实验思考有梯度
“核心素养”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应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立足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原有认知与将要达成的认知之间的差距,设计有价值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学习、运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
能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应该难度适中、排列有序,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一个问题之间的连接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能展示学习过程,揭示思想方法,从而形成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问题系统,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 组织发展核心素养的活动,让实验探究有厚度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发生转变,从“教为主体”向“学为主体”转变,要从“知识讲授”向“活动体验”转变。
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要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要努力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且能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的学习活动。唯有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在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探究方案,使探究教学落到实处,在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勇于实践的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在学到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时,课本中给出的是利用锌和硫酸反应来制取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制取氢气的方法, 教师就给学生添加了另外两种金属———铁和镁来进行实验对比,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厚度,使学生弄清楚其中包含的化学道理. 教师准备了三个大试管,然后把镁颗粒、铁颗粒、锌颗粒放入三个大试管中,接着用注射器缓慢地向装有铁颗粒试管中注入稀硫酸,然后向装有锌颗粒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最后向装有镁颗粒试管中注入稀硫酸。 教师要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虽然铁颗粒中注入稀硫酸是最早的,可是迟迟不见有气体产生,而镁颗粒中是最晚注入的稀硫酸,可是却是最早产生气体的,只有锌颗粒是恰到好处地产生了气体。 学生很兴奋,趁着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铁和镁作为原料,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接着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根据实验发生的现象,分析、猜想有关金属的活泼程度,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最后把铁、镁和锌进行了排名,这也为将来有关金属活动性的讲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让学引思理念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J]. 张建军. 新课程导学. 2017(32)
[2]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J]. 孙奇文. 化学教育. 2016(05)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中学化学;教学策略
引言: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化学实验教学不能局限于具体的学科知识,应该引导学生促进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重视学生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基于以上分析,结合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初中化学的部分实验课,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实验效果最优。
一、 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让实验设计有深度
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设计的方向,是所有教学活动的依据和缘由。确定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需要教师站在学生发展的角度,教师首先思考的不能是一个个散落的、零碎的知识点,而是未来会对学生发展产生影响的方法和观念。实验教学目标是实施和评估实验教学的重要依据。
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既可以对物质宏观组成、状态等进行辨析,也可以对物质的微观构成、结构等进行探析。例如,初中化学中,两者以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为基础相互联结,为化学宏微观的学习提供了平台。这一内容可确定以下目标:能在分析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建构分析模型,培育“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能从宏观的现象出发,理解微粒的性质,培育“宏观辨析与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能用真实的实验现象感知微粒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育“证据推理”的核心素养。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培育“实验探究”的核心素养。
二 、巧设培育核心素养的情境,让实验拓展有高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教育上,一般用兴趣来解释学生求学的成败。而兴趣到底是什么,在教学中,为何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张兴春在《教育心理学》一书中对此进行了论述,他认为兴趣是引起个体行为的内在原因,可以理解为一种偏好,固然有先天的因素,但后天的培养才能使兴趣得到保持和巩固。即“个体所追求的目的物,是动机得以满足,动机与目的物之间就会建立起因果关系。如此,动机引起行为,而行为之后果有获得目的物而使动机满足,多次练习之后,个体就会对该目的物产生兴趣。”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引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核心素养,需要精心设计有探究和思考动机的实验情境,必要时,可打破教材中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课外实验的章節限制,进行开放整合,让学生感受到思维的乐趣。比如,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利用一些独特而有趣的实验现象,设置贴近教学的情景,吸引学生注意,促进学生思考,让实验拓展有高度。
三、 设置渗透核心素养的问题,让实验思考有梯度
“核心素养”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问题解决的实践培育起来的。“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应根据教学情境的需要,立足教学目标,综合考虑学生原有认知与将要达成的认知之间的差距,设计有价值的“驱动性问题”,让学生在经历知识学习、运用、反思的过程中形成核心素养。
能渗透核心素养的有梯度的问题设置应该难度适中、排列有序,要符合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每一个问题之间的连接要具有逻辑性和启发性,能展示学习过程,揭示思想方法,从而形成相互联系、循序渐进的问题系统,有利于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四、 组织发展核心素养的活动,让实验探究有厚度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发生转变,从“教为主体”向“学为主体”转变,要从“知识讲授”向“活动体验”转变。
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组织中,要尊重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要努力设计与学习内容相关且能发挥学生个性特征的学习活动。唯有此,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在活动中发展“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 并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探究方案,使探究教学落到实处,在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和勇于实践的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如在教学《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课时,在学到实验室制取氢气的部分时,课本中给出的是利用锌和硫酸反应来制取的,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制取氢气的方法, 教师就给学生添加了另外两种金属———铁和镁来进行实验对比,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厚度,使学生弄清楚其中包含的化学道理. 教师准备了三个大试管,然后把镁颗粒、铁颗粒、锌颗粒放入三个大试管中,接着用注射器缓慢地向装有铁颗粒试管中注入稀硫酸,然后向装有锌颗粒试管中注入稀硫酸,最后向装有镁颗粒试管中注入稀硫酸。 教师要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虽然铁颗粒中注入稀硫酸是最早的,可是迟迟不见有气体产生,而镁颗粒中是最晚注入的稀硫酸,可是却是最早产生气体的,只有锌颗粒是恰到好处地产生了气体。 学生很兴奋,趁着学生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在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用铁和镁作为原料,学生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接着教师又进一步让学生根据实验发生的现象,分析、猜想有关金属的活泼程度,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分析,最后把铁、镁和锌进行了排名,这也为将来有关金属活动性的讲解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让学引思理念在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作用[J]. 张建军. 新课程导学. 2017(32)
[2]高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J]. 孙奇文. 化学教育. 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