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状态要发生本质变化,即要由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就是要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动"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让学生"动"口,感受语文之美;二、让学生"动"心,激活思维发展;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学习兴趣。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动 语文之美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表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状态要发生本质变化,即要由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要由原来的"’灌输——接受式’教学"向"’引导——探究式’教学"转变。换句话说,就是要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动"起来。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呢?我就此方面浅析如下:
一、让学生"动"口,感受语文之美。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新课标中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比比皆是,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及意境渲染中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语文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动口,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探求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意趣和情趣。教學中,为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境界,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让语文课堂再现书声琅琅,既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如,教师示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朗诵会等等,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动口阅读中感受语文之美。
二、让学生"动"心, 激活思维发展。
语文课堂上,学生如果不能就文本提出自己的思考,那一定是败笔。如果学生始终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跑,他们怎么能跑出教师的视野呢?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让学生心"动"起来,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教学《失街亭》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鉴赏《失街亭》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出来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但是,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传奇色彩中的人性化就是通过《失街亭》中误用马谡守街亭体现出来的。显然,以"你怎样理解马谡与诸葛亮的形象"提问未免太笼统,以"马谡坚守街亭,对丞相与王平的话置之不理说明了什么"提问显然又太过狭隘,缺乏探究性。学生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我何不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呢?于是,我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共同选出四个最具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很快就"动"成一团。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最终确定了如下四个问题:(1)街亭失守谁之过?(2)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何不听他人之言而重用马谡?(3)诸葛亮为何非杀马谡不可?(4)马谡身上有没有值得赞许之处?
这些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都很有探究性,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阅读,抛却电子阅读之类的新生事物不论,传统的书本阅读从来也没有离过他们的手。会读不等同于会写。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首先是做读书笔记,摘抄文本中的好句好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积累的习惯,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是模仿。模仿不是复制,是一种仿效,也是一种创造。比如,教完白居易《琵琶行》后,我提出"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我是这样回答:"语文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教完《报任安书》后,我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我这样回答:"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有意思的是,我还没教完《逍遥游》,学生就递上一张纸片,上面是"语文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两次示范,一次模仿,学生自觉"动"手,享受到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喜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显然,让学生动起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改变学生以听讲为主的接受式学习习惯与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在公开场所说话的心理障碍方面下工夫,更要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方面下工夫。为此,教师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习惯讲授为主向以启发引导为主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结果的形成过程转变,树立过程意识;从看重教学方案的预设向看重教学情境中的生成转变,让课堂"动"起来;从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流转变,实现师生互动。
总之,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激动的氛围,提供一种让学生动口、动心、动手的机会,搭建一座让学生互动的平台,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增添绿色。让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美丽,也是我们众多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和最大幸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
[2] 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
[3]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0年出版。
【关键词】 语文课堂 动 语文之美
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普通高中教育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推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探索"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这表明,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活动状态要发生本质变化,即要由原来以教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转变,要由原来的"’灌输——接受式’教学"向"’引导——探究式’教学"转变。换句话说,就是要强化"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语文课堂"动"起来。那么,怎样让语文课堂"动"起来呢?我就此方面浅析如下:
一、让学生"动"口,感受语文之美。
古人曾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新课标中关于读的要求是:"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比比皆是,每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及意境渲染中都倾注了作者的深情。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陆蠡的《囚绿记》这些作品带着荷的清香、雨的气息、山的雄姿、水的光彩,语文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动口,领略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探求这些作品中蕴含的意趣和情趣。教學中,为达到"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的境界,使学生在学到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让语文课堂再现书声琅琅,既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语文能力的要求。语文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训练,如,教师示范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朗诵会等等,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学生的语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从动口阅读中感受语文之美。
二、让学生"动"心, 激活思维发展。
语文课堂上,学生如果不能就文本提出自己的思考,那一定是败笔。如果学生始终随着教师的指挥棒跑,他们怎么能跑出教师的视野呢?没有思考,就不会发现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让学生心"动"起来,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能力发展的逻辑力量,是产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语文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学习过程中要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教学《失街亭》时,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与分析是鉴赏《失街亭》时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应该怎样提出来呢?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被神化了的料事如神的智者形象。但是,他也有人性化的一面。他传奇色彩中的人性化就是通过《失街亭》中误用马谡守街亭体现出来的。显然,以"你怎样理解马谡与诸葛亮的形象"提问未免太笼统,以"马谡坚守街亭,对丞相与王平的话置之不理说明了什么"提问显然又太过狭隘,缺乏探究性。学生对《三国演义》非常感兴趣,我何不引导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呢?于是,我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推荐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再由全班同学共同选出四个最具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果,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很快就"动"成一团。经过思考、讨论,同学们最终确定了如下四个问题:(1)街亭失守谁之过?(2)诸葛亮一生谨慎为何不听他人之言而重用马谡?(3)诸葛亮为何非杀马谡不可?(4)马谡身上有没有值得赞许之处?
这些问题都很有思考价值,都很有探究性,激活学生思维发展。
三、让学生"动"手,培养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我们的学生并不是没有阅读,抛却电子阅读之类的新生事物不论,传统的书本阅读从来也没有离过他们的手。会读不等同于会写。课堂上,要让学生"动"手,首先是做读书笔记,摘抄文本中的好句好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培养积累的习惯,我觉得很有道理。然后是模仿。模仿不是复制,是一种仿效,也是一种创造。比如,教完白居易《琵琶行》后,我提出"语文是什么"的问题,回答是多种多样的。我是这样回答:"语文是珠落玉盘的琵琶,是高山流水的琴瑟"; 教完《报任安书》后,我又提出同样的问题,我这样回答:"语文是炫目的先秦繁星,是受过宫刑的《史记》";有意思的是,我还没教完《逍遥游》,学生就递上一张纸片,上面是"语文是庄子的逍遥云游,是孔子的颠沛流离;是魏王的老骥之志,是君子好逑的《诗经》,是魂兮归来的《楚辞》;是皎洁的汉宫秋月;是’推’’敲’不定的月下门;是但求一字的数茎须,是李太白的杯中酒,是曹雪芹的梦中泪;是千古绝唱的诗词曲赋,是功垂青史的《四库全书》……"两次示范,一次模仿,学生自觉"动"手,享受到跳一跳就摘到果子喜悦,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达到叶圣陶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显然,让学生动起来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在改变学生以听讲为主的接受式学习习惯与帮助学生克服羞于在公开场所说话的心理障碍方面下工夫,更要在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方面下工夫。为此,教师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从习惯讲授为主向以启发引导为主转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重视教学结果向重视教学结果的形成过程转变,树立过程意识;从看重教学方案的预设向看重教学情境中的生成转变,让课堂"动"起来;从单向信息传递向多向信息交流转变,实现师生互动。
总之,语文教师要努力创设一个让学生激动的氛围,提供一种让学生动口、动心、动手的机会,搭建一座让学生互动的平台,努力为学生的生命增添绿色。让学生的人生因语文而美丽,也是我们众多从事语文教学活动的工作者的最终目标和最大幸福。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杜殿坤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出版。
[2] 陈杰:《课堂:动态生成的生命历程》,载《中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11期。
[3]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198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