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联合治疗输卵管妊娠60例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fiv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输卵管妊娠 米非司酮 氨甲蝶呤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我院应用米非司酮+MTX+中药治疗未破裂输卵管妊娠60例均为住院病人,均为自愿同意用本方案,并签治疗同意书。年龄18~34岁,平均26岁,有停经史50例,停经30~50天。无停经史伴阴道出血10例。
  临床表现:①无症状根据超声检查及血β-HCG诊断。②轻度腹痛肛门下坠伴阴道出血。③尿HCG(+)。
  用药指征:①生命体征平稳。②无内出血、无腹痛或轻微腹痛。③无MTX及米非司酮使用禁忌证。④要求保留生育功能。⑤血β-HCG<2000IU/L。⑥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无破裂或流产。⑦无肝肾疾病史。⑧无明显内出血。
  治疗方法:应用西药MTX2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1次/日,5天共100mg;米非司酮25mg口服,2次/日,5天共250mg。5天后应用中药:丹参15g,红花12g,川芎9g,赤芍15g,桃红12g,三棱9g,莪术9g,乳香9g,没药9g,元胡10g(5天,1剂/1日,水煎服)。其间,局部包块消失慢者加山甲10g,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12g。监测患者自觉症状、生命体征及MTX米非司酮的不良反应,MTX剂量小,时间短,一般无脱发、口腔溃疡、肝肾损伤及骨髓抑制,加米非司酮胃肠道反应常见。中药未有上述不良反应。
  观察指标:MTX+米非司酮5天后复查β-HCG及B超、血常规、肝肾功能各1次,若有异常对症处理,临床上并未见大的变化,胃腸道反应居多,中药未有上述不良反应。
  疗效判定标准:①有效:治疗10天后,血β-HCG<5IU/g,尿HCG 3次阴性,超声示包块不大或缩小消失,疼痛消失。②无效:血β-HCG不下降或升高,超声示包块继续增大,阴道出血腹痛无明显改善或加重,需手术治疗。
  
  结 果
  
  60例治愈51例,无效9例(其中7例β-HCG升高包块增大破裂内出血入院3~7天手术,2例转市一院行腹腔镜手术),治愈率约85%。
  
  讨 论
  
  孕酮是启动和维持妊娠的关键性激素,米非司酮是受体水平孕激素拮抗剂,主要阻断孕酮,导致网状纤维溶解,使胚囊易于剥脱。MTX药理: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干扰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使DNA合成受阻,MTX治疗异位妊娠作用主要表现在抑制细胞型滋养细胞的增殖,进而影响中间型及合体型滋养细胞的形成,导致胚胎死亡,MTX单一用药效果不好,而配合米非司酮具有了强烈的抗孕激素活性,使蜕膜绒毛组织变性,黄体溶解,胚囊坏死。二者协同可加速绒毛胚囊坏死,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有时需重复用药。
  祖国医学认为此病机理在于血瘀少腹,不通则痛,治疗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中丹参、红花、桃仁活血化瘀;川芎、赤芍行血中之滞以开郁结;三棱、莪术破血消瘀;乳香、没药化瘀止痛。中西医药合用,终止异位妊娠,促进包块吸收,防止炎症粘连发生,效果满意,减轻了患者及社会的负担,值得基层推广。
  
  参考文献
  1 岳小燕,周应芳.输卵管妊娠治疗现状与趋势.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3):149.2
  2 孙传兴.治疗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5:14.
  3 张淑贤.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观察.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4:2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评价采用局麻1/2梭形皮瓣切除,1/2皮瓣真皮刮除治疗腋臭的疗效观察。方法:均采用局部麻醉,1/2梭形皮瓣切除,1/2皮瓣真皮刮除。结果:随访3~4年,平均3.5年,总有效率达100%,切口愈合良好。结论:采用局麻1/2梭形皮瓣切除,1/2皮瓣真皮刮除治疗腋臭的临床疗效好,方法简便、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 1/2梭形皮瓣切除 1/2皮瓣真皮刮除 腋臭    资料及方法    20
期刊
关键词 卵巢巧克力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破裂    资料和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共收治卵巢巧克力囊肿破裂引起的妇科急腹症患者43例,年龄26~45岁,平均37岁,均已婚。其中有人流史35例,原发不孕4例,继发不孕12例。足月产史21例。有痛经史38例,無痛经史5例,长期下腹隐痛、经期加剧7例,性交痛5例。月经前1周发病16例,月经期发病26例,月经后5天内发
期刊
因口腔疾病就诊的中老年患者越来越多,口腔卫生很差,牙石较多且坚硬,牙龈炎和牙周炎的患病率较高。现对本科收治的206例老年患者牙石状况进行临床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05年6月~2007年5月就诊的206例55岁以上(含55岁)有牙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6例患者中,男110例,女94例;城镇82例,农村124例;年龄55~79岁,平均67岁。  采用口腔流行病学的方法,将老年患者的口腔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前牙即刻种植疗效。方法:65例于拔牙术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完成骨结合以后进行义齿修复。结果:种植体稳定无松动,周围无炎症,X片显示无明显骨吸收。结论:即刻种植疗程短,疗效与常规种植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前牙 即刻种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5例,男51例,女14例,年龄18~55岁,上颌前牙56颗,下颌前牙9颗,50颗是外伤骨折,15颗是残根残冠。  手术操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和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7年12月复杂性肛瘘患者135例,分别进行切开挂线术、切缝内口引流术、瘘管摘除缝合术、瘘管旷置术等不同手术方法处理。结果:随访5~10个月(平均7.2个月),切开挂线术37例,复发1例,平均愈合时间20.22±5.24天;切缝内口引流术32例,复发3例,平均愈合时间22.84±6.66天;瘘管摘除缝
期刊
资料与方法    2000年3月~2006年12月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415例,男21例,女37例,年龄<50岁38例,>50岁的20例。中毒农药:乐果12例,氧乐果16例,敌敌畏4例,对硫磷(1605)8例,内吸磷(1059)7例,甲胺磷5例,马拉硫磷2例,不详4例。服药量 60~300ml,就诊时间15分鐘~7小时,死亡时间1小时~12天。  死亡原因及情况:见表1、表2。   
期刊
HBV宫内感染的阻断    孕前接种乙肝疫苗(HBVac):婚前常规筛查,HBsHb阴性妇女,孕前接种HBVac可打破HBV夫妇→母婴→人群传播链,从而有效防止宫内传播。  孕期常规筛查:孕早期检测发现HBs阳性,若同时存在先兆流产、TORCH感染等HBV宫内感染的高危因素,早孕妇女可考虑终止妊娠。  孕晚期应用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自孕28周起,每4周肌肉注射HBIG 200IU,有效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0例缺血性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黄葵胶囊,监测治疗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血液黏度、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计数、PT、APTT及缺血脑组织中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PI指数增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管阻力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醒肝利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结论:醒肝利水汤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纠正低蛋白血症,消退腹水。其疗效肯定,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 醒肝利水汤 肝硬化腹水    资料与方法    1999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肝硬化腹水患者160例,治疗组80例,男52例,女28例,年龄25~72岁,平均46.3岁;病程0.5~14年,平均4.56年。既往均有明确的肝炎病史(其中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三针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疗效。方法:“三针疗法”是指采用髋关节周围敏感点注射、股动脉注射、关节腔注射。结果:药物直接作用于缺血、痉挛、粘连、坏死组织,达到口服药物不能达到的疗效。结论:三针疗法操作简便,安全、不良反应少、起效快、效果好,避免了长期口服药对胃肠损害及手术治疗的再损伤。  关键词 三针疗法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血液循环障碍 敏感点 股动脉    资料及方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