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理工科高等院校的主要职能是为社会培养专业基础厚、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人才 [1]。创新型教育不仅体现在理论教学和实验课程上,更应该贯穿于课堂之外的“第二课堂”,通过整合资源,建设系统性的创新平台,将第一、第二两个课堂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和锻炼机会,寓理论于实践,以实践促理论,以此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
学院将本科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浓厚,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航空报国志向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创新教育平台,这是因为健全的创新体系将使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化,使学生在平台中所受到的锻炼规范化,使抽象的课堂知识在创新实践中具体化,并最终塑造学生自由的创新精神和过硬的动手能力。
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各专业和学科需要根据本专业、学科的实际特色因地制宜的展开[2]。学院应以专业化的方式建设创新教育平台,牢牢扎根于自身专业,始终在专业上做改革,在体系模式、目标原则、 构建方式和培养途径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3]。
一、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模式
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设计理念应以培养未来专业领域工程师为目标,以专业背景为特色,以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以教学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互动配合为依托,为良好学风的建设提供牵引点。
专业设置以应用力学学科为基础、学科为特色,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工科基础,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创新教育要结合各年级的特点分层次有侧重的贯穿始终,这就是创新体系平台的层次性。
多年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套结合学院实情的创新教育体系,建立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更高层次的专业创新”的培养规律,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也遵循“航空模型→小型飞机→专业课题”的层次梯度,使学生在专业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热爱专业。图1详细描述了创新教育层次模型。
二、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原则
我们深刻认识到学院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因此将提前培养并输送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我们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目标之一,使学生科技活动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以“为导师推荐高质量研究生”为杠杆促进教授、博导们指导本科生进行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学院已形成了“冯如杯”指导教师体制,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推荐高年级优秀学生进入各教研室,与教师结成指导合作关系。这一体制,既为学生寻找了创新思想的启迪者和实际困难的解惑者,又为各位导师输送了优秀人才,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并在客观上保证了学院学生科技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教育基地的构建方式
“建设创新教育平台,加大人力财物投入”是我们对于科技创新体系能够稳定运行且不断完善的具体体会。没有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没有一个固定的科技活动场所,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就只能停留在镜中花水中月的地步。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基地的硬件建设事关重大,是科技创新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先决。
同时学院为科技创新基地配备了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平的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实践和基地管理运作,努力在软件上实现完善的配套。为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学院专门开设了“小型飞行器创新设计实践”课程,将其作为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几年的实际运行表明,科技创新基地发挥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桥头堡作用,已成为学院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在建立科技创新基地的同时,努力开辟“第二战场”,将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延伸至各教研室、课题组。结合大三学生保研选择导师之际,鼓励学生接触学院各教授、导师,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和自己以后的研究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结合专业特色,选拔专业领域突出人才是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4]。学生的科技创新力和专业领域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学院的本科生而言,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专业设计的理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为此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力图以“冯如杯”为主线,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实践证明,将“冯如杯”等科技竞赛作为专业人才的检验体系甚至是选拔体系,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
总体而言,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并已具备以下要点:
①冯如杯”科技竞赛的管理形成制度;
②高年级本科生与教研室课题的紧密衔接使拔尖人才的深入培养成为可能;
③创新基地和小飞机综合实践课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上和理论上的依托;
④小飞机协会使得航模运动深入人心、群众基础广泛;
⑤科技创新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建设符合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是理工科院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创造型的人才为院系自身发展的提供了不竭的创新动力,符合院系发展的长期目标。共赢局面的形成,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不仅要在“人、力、财、物”等要素上给予充分保障,更需要形成符合院系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和体系框架。
学院将本科生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创新意识浓厚,实践能力突出,具有航空报国志向的工程技术人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建设创新教育平台,这是因为健全的创新体系将使学院的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化,使学生在平台中所受到的锻炼规范化,使抽象的课堂知识在创新实践中具体化,并最终塑造学生自由的创新精神和过硬的动手能力。
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各专业和学科需要根据本专业、学科的实际特色因地制宜的展开[2]。学院应以专业化的方式建设创新教育平台,牢牢扎根于自身专业,始终在专业上做改革,在体系模式、目标原则、 构建方式和培养途径上走出了自己的道路[3]。
一、科技创新教育体系模式
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设计理念应以培养未来专业领域工程师为目标,以专业背景为特色,以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以教学系统和学生管理系统互动配合为依托,为良好学风的建设提供牵引点。
专业设置以应用力学学科为基础、学科为特色,低年级的学生需要拥有良好的工科基础,高年级的学生则需要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创新教育要结合各年级的特点分层次有侧重的贯穿始终,这就是创新体系平台的层次性。
多年的科技创新教育实践中,我们探索了一套结合学院实情的创新教育体系,建立了“激发学生专业兴趣→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更高层次的专业创新”的培养规律,在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也遵循“航空模型→小型飞机→专业课题”的层次梯度,使学生在专业中学会创新,在创新中热爱专业。图1详细描述了创新教育层次模型。
二、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原则
我们深刻认识到学院发展与创新人才培养密不可分,因此将提前培养并输送优秀硕士、博士研究生作为我们科技创新教育体系的目标之一,使学生科技活动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并充分利用学院强大的师资力量,以“为导师推荐高质量研究生”为杠杆促进教授、博导们指导本科生进行科技活动的积极性。
学院已形成了“冯如杯”指导教师体制,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推荐高年级优秀学生进入各教研室,与教师结成指导合作关系。这一体制,既为学生寻找了创新思想的启迪者和实际困难的解惑者,又为各位导师输送了优秀人才,得到了双方的认可,并在客观上保证了学院学生科技作品的质量和水平。
三、创新教育基地的构建方式
“建设创新教育平台,加大人力财物投入”是我们对于科技创新体系能够稳定运行且不断完善的具体体会。没有一个完善的科技创新平台,没有一个固定的科技活动场所,学生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科技创新活动,科技创新教育的理念就只能停留在镜中花水中月的地步。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基地的硬件建设事关重大,是科技创新教育开展的前提和先决。
同时学院为科技创新基地配备了有丰富经验和专业水平的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实践和基地管理运作,努力在软件上实现完善的配套。为充分利用“科技创新基地”,学院专门开设了“小型飞行器创新设计实践”课程,将其作为飞行器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几年的实际运行表明,科技创新基地发挥了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桥头堡作用,已成为学院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的最主要场所。
在建立科技创新基地的同时,努力开辟“第二战场”,将本科生科技创新教育延伸至各教研室、课题组。结合大三学生保研选择导师之际,鼓励学生接触学院各教授、导师,让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和自己以后的研究相关的科技创新活动。
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途径
结合专业特色,选拔专业领域突出人才是学院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4]。学生的科技创新力和专业领域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学院的本科生而言,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专业设计的理念中,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为此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冯如杯”科技作品竞赛,力图以“冯如杯”为主线,将科技创新教育贯穿于本科生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之中。实践证明,将“冯如杯”等科技竞赛作为专业人才的检验体系甚至是选拔体系,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激励价值。
总体而言,学院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并已具备以下要点:
①冯如杯”科技竞赛的管理形成制度;
②高年级本科生与教研室课题的紧密衔接使拔尖人才的深入培养成为可能;
③创新基地和小飞机综合实践课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上和理论上的依托;
④小飞机协会使得航模运动深入人心、群众基础广泛;
⑤科技创新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几年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深刻体会到组织和引导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建设符合未来人才培养需求的科技创新教育平台,是理工科院系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创造型的人才为院系自身发展的提供了不竭的创新动力,符合院系发展的长期目标。共赢局面的形成,需要付出艰巨的努力,不仅要在“人、力、财、物”等要素上给予充分保障,更需要形成符合院系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和体系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