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工换宿不仅仅是为了换取旅途中的食物与住房,而是让你暂时离开当下的生活环境,到一个新的地方,通过身体力行去实践一种你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交换到的是截然不同的生活体验,同时你生活的外延也可能就此延展。
Stuartneil高中毕业后,选择以工换食宿的方式来环游世界。一路上他搭乘好心人的车,或是在不同的地方以劳动换取食宿,为此积累了不少生活技能和经验。去年他申请了成都凡朴农场的以工换宿,在这个被稻田、自然动植物包围的农场里,他不仅会做农活,还会建造穹顶的房子,在凡朴农场的刘燕眼中,这个可爱的加拿大男孩“几乎什么都会做,对不同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而对另一对英国博士夫妇Mischa和Rosanna来说,凡朴农场则是他们环球旅游婚礼的其中一站,他们为凡朴建设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同时为园区的植物画上可爱的名牌,相比于单纯的观光,像这样体验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显然更有意义。来到农场的义工们以工换宿,交换到的则是不同的生活体验,对此刘燕的理解是:“当你暂时离开当下的生活环境,到一个新的地方,通过身体力行去实践一种你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在这过程中你可能会反思自己,相应的也能够收获很多吧。”
以工换宿的雏形源于农场或果园,伴随着忙碌的收获季,许多农场急需人手而产生了这樣的形式。“交换”,是以工换宿的主题,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将这种形式视为别样的“旅行”,交换的东西也就不再只是一日三餐和房间,在农场、果园、民宿或是当地家庭里工作数十个小时之后,他们可以更从容地在当地闲逛,领略更深度的人文风情,而食在当地、住在当地换来的则是一种更真切的生活体验,这或许就是对“生活在别处”最好的诠释。2014年,凡朴农场在WWOOF上注册开放以工换宿,最开始以国际义工为主,他们多数人会为自己安排半年或一年的间隔年,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去尝试不一样的事,至于选择凡朴农场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些现状,以及体验当地生活。“当然喽,因为我们属于有机农场,他们对于生态、有机的生活方式也很感兴趣。”刘燕补充道。近两年,随着“以工换宿”式旅行在国内的流行,越来越多国内义工的身影出现在凡朴农场里,他们多数是为了体验乡村生活,寻找因为久居城市而日益淡薄的对自然的亲近感。不仅仅是义工们,对于刘燕这样在农场工作的人来说,“凡朴的一天”可能从在自然里散步开始:他们从稻香环线徒步到农场,早餐都是源自农场里的农作物,随后根据各自的任务分配开始工作;到了晚上,他们和义工一起做饭,彼此在餐桌上交谈一天的感想,这样返璞归真的日常也是凡朴所希望传递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
在凡朴,义工们可交换的除了劳作,还有技能与想法。譬如来自法国的两兄弟就设计和建造了三座索桥相连的树屋,后来其中一座成为了凡朴农场里颇具特色的住宿;而如今正在建造的儿童自然艺术博物馆,则是与英国的高中生一起改建的,“我们在7月份、8月份接待了6所英国高中的学生,他们趁着间隔月来农场体验,大概九十人。其中两个小组的学生和我们一起改建这个博物馆。”刘燕对我们说道。这个博物馆原先属于农场旁一户农家的牛圈,他们花费了近一个多月将其改造成一个综合的空间,用来做与自然有关的集中展示,譬如义工们做的手工,收集的种子、自然农耕等等,这样的展示,其实也是与自然的一种连接。“我们和义工们一起改造、设计这个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刘燕最后对我们说:“毕竟农场本身,也包含了一个泛自然博物馆的概念。”
Stuartneil高中毕业后,选择以工换食宿的方式来环游世界。一路上他搭乘好心人的车,或是在不同的地方以劳动换取食宿,为此积累了不少生活技能和经验。去年他申请了成都凡朴农场的以工换宿,在这个被稻田、自然动植物包围的农场里,他不仅会做农活,还会建造穹顶的房子,在凡朴农场的刘燕眼中,这个可爱的加拿大男孩“几乎什么都会做,对不同领域也有着自己的见解”。而对另一对英国博士夫妇Mischa和Rosanna来说,凡朴农场则是他们环球旅游婚礼的其中一站,他们为凡朴建设完善的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同时为园区的植物画上可爱的名牌,相比于单纯的观光,像这样体验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显然更有意义。来到农场的义工们以工换宿,交换到的则是不同的生活体验,对此刘燕的理解是:“当你暂时离开当下的生活环境,到一个新的地方,通过身体力行去实践一种你理想中的生活方式。在这过程中你可能会反思自己,相应的也能够收获很多吧。”
以工换宿的雏形源于农场或果园,伴随着忙碌的收获季,许多农场急需人手而产生了这樣的形式。“交换”,是以工换宿的主题,而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将这种形式视为别样的“旅行”,交换的东西也就不再只是一日三餐和房间,在农场、果园、民宿或是当地家庭里工作数十个小时之后,他们可以更从容地在当地闲逛,领略更深度的人文风情,而食在当地、住在当地换来的则是一种更真切的生活体验,这或许就是对“生活在别处”最好的诠释。2014年,凡朴农场在WWOOF上注册开放以工换宿,最开始以国际义工为主,他们多数人会为自己安排半年或一年的间隔年,在这个阶段,他们会去尝试不一样的事,至于选择凡朴农场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些现状,以及体验当地生活。“当然喽,因为我们属于有机农场,他们对于生态、有机的生活方式也很感兴趣。”刘燕补充道。近两年,随着“以工换宿”式旅行在国内的流行,越来越多国内义工的身影出现在凡朴农场里,他们多数是为了体验乡村生活,寻找因为久居城市而日益淡薄的对自然的亲近感。不仅仅是义工们,对于刘燕这样在农场工作的人来说,“凡朴的一天”可能从在自然里散步开始:他们从稻香环线徒步到农场,早餐都是源自农场里的农作物,随后根据各自的任务分配开始工作;到了晚上,他们和义工一起做饭,彼此在餐桌上交谈一天的感想,这样返璞归真的日常也是凡朴所希望传递的“原汁原味”的生活方式。
在凡朴,义工们可交换的除了劳作,还有技能与想法。譬如来自法国的两兄弟就设计和建造了三座索桥相连的树屋,后来其中一座成为了凡朴农场里颇具特色的住宿;而如今正在建造的儿童自然艺术博物馆,则是与英国的高中生一起改建的,“我们在7月份、8月份接待了6所英国高中的学生,他们趁着间隔月来农场体验,大概九十人。其中两个小组的学生和我们一起改建这个博物馆。”刘燕对我们说道。这个博物馆原先属于农场旁一户农家的牛圈,他们花费了近一个多月将其改造成一个综合的空间,用来做与自然有关的集中展示,譬如义工们做的手工,收集的种子、自然农耕等等,这样的展示,其实也是与自然的一种连接。“我们和义工们一起改造、设计这个博物馆,在这个过程中其实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刘燕最后对我们说:“毕竟农场本身,也包含了一个泛自然博物馆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