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创新教育只重视课外,而轻视课内
当前,我们很多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理解创新的独特性的特征,因而将课堂教学和创新教育对立起来,并把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活动当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法宝。就是因为这一认识,使得教师只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内培养。课堂教学还是穿新鞋走旧路:重知识的传授,轻学法的指导。
很多教师把传授知识当成了智力培养,所以,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这种教学根本就没有注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着错误的理解:它是把单一的传授知识当做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样会导致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他们评价学生,主要是看自己灌输的知识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并把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狭隘地理解为模仿操练,学生只会背答案,不是真正地理解知识,从而把“讲授”和“考试”作为传统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所以,才有了“讲课”而不是“上课”的说法。评价一个教师这节课“讲”得很成功,实际是失败的,因为他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实际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课,而是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理解知识。可是有些教师恰恰忽视了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勇于思考,那么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没有得到更好地培养。对于学校来说,更应该注意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按照《课程标准》,给学生彻底减负,让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愉悦身心,快乐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创新能力。
可以说,第二课堂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因为有很多时候只是教师或者学生确立主题,而缺乏一定性的系统安排,不能完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所以对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误区,是短视心理。
二、创新教育只重视教师,而轻视学生
创新是一个既具层次,又具相对性的双重概念。创新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深度。可以说,我们的教师在一定的认知习惯与态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导致了教育中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生不会创新,没有什么发现,因而就过早地包办代替,给出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去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会得以体现,也不能扮演创新主体的角色了。那么,我们怎么看待新的学生观呢?那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才是创新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提问,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创新教育评价学生应看学生的思维精神是否具备,思维能力是否培养,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学生的问题“怪”“异”就一棒子打死或者认为是“搅乱课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主义的误区不可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会造成学生没有了自信心,也没有了独立的人格魅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懂得:即使尝试失败也无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和家长绝不要笑话他们问得太笨,应该表示赞许,加以引导,进行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对所提出的具有价值的新奇问题应该给予重视。
创新教育是新时代的需求,是反映时代进步的教育。我们要认清形势,准确判断,力避误区,掌握教育理论,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本职岗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木兰县东兴镇满天学校)
当前,我们很多学校都没有很好地理解创新的独特性的特征,因而将课堂教学和创新教育对立起来,并把所谓的“第二课堂活动”即课外活动当做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法宝。就是因为这一认识,使得教师只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内培养。课堂教学还是穿新鞋走旧路:重知识的传授,轻学法的指导。
很多教师把传授知识当成了智力培养,所以,出现了课堂教学的满堂灌、填鸭式,这种教学根本就没有注意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那是因为我们的教师对课堂教学有着错误的理解:它是把单一的传授知识当做是课堂教学的目标,这样会导致把教学过程理解为主要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他们评价学生,主要是看自己灌输的知识学生是不是掌握了,并把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总结、归纳知识的过程狭隘地理解为模仿操练,学生只会背答案,不是真正地理解知识,从而把“讲授”和“考试”作为传统教学的两个核心要素。所以,才有了“讲课”而不是“上课”的说法。评价一个教师这节课“讲”得很成功,实际是失败的,因为他没有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实际上,教师的课堂教学不是教师讲课,而是学生应该学会怎样理解知识。可是有些教师恰恰忽视了如何在教学中正确地引导和启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更好地引导学生去勇于思考,那么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就没有得到更好地培养。对于学校来说,更应该注意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希望我们的学校能够把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中解脱出来,按照《课程标准》,给学生彻底减负,让学生有更充足的精力,愉悦身心,快乐学习,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合作精神,形成创新能力。
可以说,第二课堂活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方面是有一定益处的。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因为有很多时候只是教师或者学生确立主题,而缺乏一定性的系统安排,不能完全在教师的掌握之中,所以对全体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我觉得这就是一个误区,是短视心理。
二、创新教育只重视教师,而轻视学生
创新是一个既具层次,又具相对性的双重概念。创新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其深度。可以说,我们的教师在一定的认知习惯与态度方面有一定的局限,导致了教育中没有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学生不会创新,没有什么发现,因而就过早地包办代替,给出统一答案,这样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启发”下去理解知识、思考问题,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会得以体现,也不能扮演创新主体的角色了。那么,我们怎么看待新的学生观呢?那就是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他们才是创新的主体。我们要让学生敢于提问,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得到培养和发展。创新教育评价学生应看学生的思维精神是否具备,思维能力是否培养,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学生的问题“怪”“异”就一棒子打死或者认为是“搅乱课堂”,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主义的误区不可能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会造成学生没有了自信心,也没有了独立的人格魅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和家长要让学生懂得:即使尝试失败也无妨。当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和家长绝不要笑话他们问得太笨,应该表示赞许,加以引导,进行正确的评价,特别是对所提出的具有价值的新奇问题应该给予重视。
创新教育是新时代的需求,是反映时代进步的教育。我们要认清形势,准确判断,力避误区,掌握教育理论,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在本职岗位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使学生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木兰县东兴镇满天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