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叶澜老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自从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后,我真实地感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教学行为也在转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渐缩小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课要求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为主。而课堂提问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上普遍存在的行为,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所以我以“课堂提问”为阵地来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与实践。
二
综合学科的教学需要提高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整体统筹和调控能力,体现在教学问题设计上,要求教师注意提升自己综合思维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设计出“开放”、“弹性”、“综合”和“整体”的问题。
首先,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不同的解题答案。例如:六年级《实物标识》一课,其教学目标是:(1)了解实物标识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感悟美术的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空间,大胆设计实物标识的方案。为了让学生了解实物标识的三个特点,我原本想设计的问题是:(1)实物标识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2)实物标识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3)实物标识可以放在哪些位置呢?因为怕学生说不到这三个点,所以就把这三个点单独列开提出问题,这样就把一个综合、整体的知识结构拆分开来了,学生也会缺少综合使用实物标识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机会。再三思考还是决定把三个问题设计成一个有弹性思维空间的、开放的问题。如: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实物标识图片,思考怎样才能让实物标识更加地吸引人的眼球?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其中一种元素,也可能两种或是三种元素都观察和考虑到了,但是,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了,而且,无形中也给学生创造了综合利用知识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知道,创作或者欣赏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对学科内新旧知识联系的认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好地得到改造和重组。
最后,在新基础教学中并不是问题设计一味开放就是好的,开放的度要准确把握,如果把不需要开放的开放或是无限制、无条件地开放,就是不正确的。如四年级《纸版画》一课中,我的导入就是出示四幅图,上面两幅是绘画作品,下面两幅是纸版画作品,我的问题是:比较上下两组图,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提问就给学生规定了一个点,使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如果直接问:这两组图有什么区别,就会导致学生的回答漫无目的,也会脱离教学目标。所以不管问题的开放度如何,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三
提问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根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一定要善于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一)围绕题目来设计提问。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文科类的课程,如语文、美术。题目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窗口和门径,围绕题目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索的欲望。例如:四年级《迷人的游乐场》一课,在讲到重点时,我提问: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并结合自己去游乐场玩的经验,说一说迷人的游乐场中‘迷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问题层层递进,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育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上不要总是提问所谓“优生”,而令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回答,感觉课堂索然无味;更不可将提问变成惩罚所谓“差生”的工具,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的美术课中,让每个孩子学会发现美和认识美,并能简单地创造美,这是小学美术课的首要的目标。因此,提问应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兼顾不同层次发展的学生,使孩子有信心回答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三)针对教学的难点设计提问。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是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问题。学生的薄弱环节往往是教学的难点,老师在周密了解学生的情况时,首先要知道他们的薄弱环节在哪里,从而设计提问,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突破这些难点,使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如四年级下册《字的联想》一课,要求学生学会用三种不同的“替代法”来联想饰字,分别是“一个事物只代替字的一个笔画;一个事物也可以代替字的一组笔画,或是代替整个字。”这三种方法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讲完方法后立即设计了一个提问环节,“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用三种不同的替代法分别怎样来设计‘秋’字?”有的同学说:“用两片树叶分别替代‘火’的两点。”有的说:“用一根玉米同时替代‘禾’的后三笔。”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自己分清三种替代法的区别。
总之,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问还有很多学问,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与总结。
叶澜老师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自从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后,我真实地感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发生着变化,教学行为也在转变,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行为逐渐缩小与新课程理念的差距。
新基础教育的研究课要求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如何让每一个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为主。而课堂提问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上普遍存在的行为,也是课堂教学的基本手段,所以我以“课堂提问”为阵地来进行了一些研究探索与实践。
二
综合学科的教学需要提高教学目标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整体统筹和调控能力,体现在教学问题设计上,要求教师注意提升自己综合思维的能力和水平,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设计出“开放”、“弹性”、“综合”和“整体”的问题。
首先,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不同的解题答案。例如:六年级《实物标识》一课,其教学目标是:(1)了解实物标识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感悟美术的实用功能与审美价值。(2)通过欣赏与思考,拓展想象空间,大胆设计实物标识的方案。为了让学生了解实物标识的三个特点,我原本想设计的问题是:(1)实物标识在造型上有什么特点?(2)实物标识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3)实物标识可以放在哪些位置呢?因为怕学生说不到这三个点,所以就把这三个点单独列开提出问题,这样就把一个综合、整体的知识结构拆分开来了,学生也会缺少综合使用实物标识的特点来进行设计的机会。再三思考还是决定把三个问题设计成一个有弹性思维空间的、开放的问题。如: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中的实物标识图片,思考怎样才能让实物标识更加地吸引人的眼球?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其中一种元素,也可能两种或是三种元素都观察和考虑到了,但是,学生的思维空间变大了,而且,无形中也给学生创造了综合利用知识的空间和机会,让他们知道,创作或者欣赏一幅作品,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提高学生对学科内新旧知识联系的认识,让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好地得到改造和重组。
最后,在新基础教学中并不是问题设计一味开放就是好的,开放的度要准确把握,如果把不需要开放的开放或是无限制、无条件地开放,就是不正确的。如四年级《纸版画》一课中,我的导入就是出示四幅图,上面两幅是绘画作品,下面两幅是纸版画作品,我的问题是:比较上下两组图,它们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提问就给学生规定了一个点,使他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如果直接问:这两组图有什么区别,就会导致学生的回答漫无目的,也会脱离教学目标。所以不管问题的开放度如何,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展开的,都是为完成教学目标服务的。
三
提问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根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一定要善于提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
(一)围绕题目来设计提问。
这个方法主要适用于文科类的课程,如语文、美术。题目是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窗口和门径,围绕题目设计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探索的欲望。例如:四年级《迷人的游乐场》一课,在讲到重点时,我提问:欣赏课本中的图片并结合自己去游乐场玩的经验,说一说迷人的游乐场中‘迷人’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问题层层递进,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育强调的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课堂上不要总是提问所谓“优生”,而令大部分学生没有机会回答,感觉课堂索然无味;更不可将提问变成惩罚所谓“差生”的工具,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在小学的美术课中,让每个孩子学会发现美和认识美,并能简单地创造美,这是小学美术课的首要的目标。因此,提问应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兼顾不同层次发展的学生,使孩子有信心回答问题,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三)针对教学的难点设计提问。
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形成能力,关键是要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设计问题。学生的薄弱环节往往是教学的难点,老师在周密了解学生的情况时,首先要知道他们的薄弱环节在哪里,从而设计提问,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突破这些难点,使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如四年级下册《字的联想》一课,要求学生学会用三种不同的“替代法”来联想饰字,分别是“一个事物只代替字的一个笔画;一个事物也可以代替字的一组笔画,或是代替整个字。”这三种方法学生容易混淆,所以讲完方法后立即设计了一个提问环节,“请同学们尝试一下,用三种不同的替代法分别怎样来设计‘秋’字?”有的同学说:“用两片树叶分别替代‘火’的两点。”有的说:“用一根玉米同时替代‘禾’的后三笔。”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自己分清三种替代法的区别。
总之,准确生动而又富有启发性的提问,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提问还有很多学问,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习、研究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