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学设计
探究一:三民主义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1)思考:其中“世界潮流”是指什么?在此思想指导下,孙中山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右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
(3)回答:材料中的三把利剑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在此思想指导下,孙中山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这一纲领,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民族革命”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政府统治。“政治革命”指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指平均地权,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
(3)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探究二:新三民主义
材料一探究活动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卡片(右图)让几位同学分析。小王说:这是孙中山1905;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小李说:说这话的时候孙中山的思想已经明显转变。
(1)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讲一下你的理由。
材料二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为什么愿意接受新三民主义?这种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同意小李的说法。分析材料可知,此时孙中山的思想已经发生明显的转变。此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
(2)原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革命纲领有相同之处,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意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斗争的纲领。
二、反思与展望
此种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法,摆脱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放在首要位置的做法,克服了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的排斥,也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独立性的摧残。实际上,学生学习历史,其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复教材和教师对历史的描述,从而成为一个“知识接收器”。历史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并理解历史,再到对历史进行思考,从而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的过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先是通过学习产生各种疑问,发现问题,然后积极查找资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分析,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协作探讨,最后实现目标,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与学习方法,又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逐渐形成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值得同行们借鉴与推广。
探究一:三民主义
材料一孙中山先生说:“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1)思考:其中“世界潮流”是指什么?在此思想指导下,孙中山提出了什么主张?
材料二“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民报·发刊词》
(2)回答: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材料三有学者认为: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而亡于孙文,原因之一是如右图的三把利剑,三剑一击,清王朝就完了。
(3)回答:材料中的三把利剑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程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1)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在此思想指导下,孙中山提出并发展了三民主义这一纲领,希望中国走上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民族革命”指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清朝政府统治。“政治革命”指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社会革命”指平均地权,解决革命后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
(3)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大大推动了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探究二:新三民主义
材料一探究活动课上,老师拿出了一张卡片(右图)让几位同学分析。小王说:这是孙中山1905;年提出来的三民主义;小李说:说这话的时候孙中山的思想已经明显转变。
(1)你同意哪种说法?请讲一下你的理由。
材料二这种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革命的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的发展,是孙中山先生的大功劳……只有这种三民主义,才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政纲,即其最低纲领,基本上相同。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2)毛泽东为什么愿意接受新三民主义?这种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何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1)同意小李的说法。分析材料可知,此时孙中山的思想已经发生明显的转变。此时孙中山已经认识到人民力量的重要性,并且明确提出了反帝主张。
(2)原因:新三民主义明确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这与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中的革命纲领有相同之处,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意义: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成为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及救亡图存斗争的纲领。
二、反思与展望
此种探究式历史课堂教学法,摆脱了传统的历史教学把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放在首要位置的做法,克服了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独立思考和个性的排斥,也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智慧的扼杀和独立性的摧残。实际上,学生学习历史,其意义并不在于记住一个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重复教材和教师对历史的描述,从而成为一个“知识接收器”。历史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由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并理解历史,再到对历史进行思考,从而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用于指导现实生活的过程。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先是通过学习产生各种疑问,发现问题,然后积极查找资料,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分析,与其他学习者共同协作探讨,最后实现目标,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能积累一定的历史知识与学习方法,又能提高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能培养自己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并逐渐形成关注现实、关注人类发展的意识。因此,这样的教学方式值得同行们借鉴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