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利用教材提供的知识因素、智能因素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训练,从而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现结合本班学生实际,谈些心得体会。
一、理清思维脉络,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个新的知识点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8 32=80中得出:80-48=32、80-32=48。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后两个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从而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思维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它的面积有变化吗?”学生们纷纷回答:“它的面积没变,还是12平方分米。”“它的面积变了,比12平方分米小。”此时,我不急于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呢?”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三、动手操作,掌握多种思维方法
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充分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由“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一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操作如下:1.摸一摸。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规则的有商标纸的饮料桶,用手摸一摸它的上面、下面、侧面,看看能发现什么。2.剪一剪。把商标纸拆下来,引导学生沿着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并打开,看看能发现什么。3.做一做。在学生认识圆柱的实物后,安排学生给自己的圆柱体笔筒配上盖,并思考盖的大小如何确定。学生的创造欲立即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学生能全面、清楚地总结出圆柱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4.画一画。让学生独立画出圆柱的示意图,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了事物与图形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操作实践,使学生掌握整个认识过程。
四、精心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首先取决于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组织艺术。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中,对科学概念、理论形成的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从中提炼出认识了解这些概念、理论所必须知道、应用的信息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提供给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知识、经验去讨论、交流、分析、归纳的机会,使学生经过加工处理、整理归纳,形成概念和理论。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单位“1”相同, 每个分数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也不同,但大小相同。(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用各种方法检验,如通过观察得到的、利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行换算等等。2.小组内观察讨论:从左往右观察,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观察,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3.学生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总结“规律”、发现“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发展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这需要一个长期训练、培养的过程。这期间,教师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充分让学生感到思维活动的快乐,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从而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责编杜华)
一、理清思维脉络,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申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个新的知识点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学“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8 32=80中得出:80-48=32、80-32=48。通过比较,学生可以看出后两个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从而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创设思维情境,激发思维动机
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时 ,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教学重点,而公式的推导是教学的难点。如何突破难点?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这样的设计:先出示长方形框架并告诉学生长方形长4分米、宽3分米,请学生说出它的面积。然后,我捏住长方形框架的一组对角向外拉,长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这时,我提问:“它的面积有变化吗?”学生们纷纷回答:“它的面积没变,还是12平方分米。”“它的面积变了,比12平方分米小。”此时,我不急于给予学生肯定或否定的回答,而是给学生留一个悬念:“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怎样求呢?”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三、动手操作,掌握多种思维方法
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训过程。教学时,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如在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充分遵循小学生思维发展由“直观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这一规律,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使学生掌握多种思维方法。操作如下:1.摸一摸。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一个规则的有商标纸的饮料桶,用手摸一摸它的上面、下面、侧面,看看能发现什么。2.剪一剪。把商标纸拆下来,引导学生沿着一条高剪开商标纸并打开,看看能发现什么。3.做一做。在学生认识圆柱的实物后,安排学生给自己的圆柱体笔筒配上盖,并思考盖的大小如何确定。学生的创造欲立即被调动起来,个个跃跃欲试。通过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求同与求异、一般与特殊等思维方法,学生能全面、清楚地总结出圆柱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4.画一画。让学生独立画出圆柱的示意图,这样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了事物与图形的联系。通过这样的操作实践,使学生掌握整个认识过程。
四、精心设计,培养创造性思维
要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首先取决于教师合理的教学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科学的组织艺术。因此,教师必须在备课中,对科学概念、理论形成的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从中提炼出认识了解这些概念、理论所必须知道、应用的信息和实践活动。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多种方法,提供给学生根据已有的信息、知识、经验去讨论、交流、分析、归纳的机会,使学生经过加工处理、整理归纳,形成概念和理论。如教学“分数基本性质”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1.出示课件让学生观察,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得出:单位“1”相同, 每个分数分的份数不同,取的份数也不同,但大小相同。(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用各种方法检验,如通过观察得到的、利用分数与小数的关系进行换算等等。2.小组内观察讨论:从左往右观察,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乘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从右往左观察,分子、分母是怎样变化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3.学生归纳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创造“新知”、总结“规律”、发现“知识”的过程,也是训练思维、发展知识、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两天就能办到的事情,这需要一个长期训练、培养的过程。这期间,教师要注意结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充分让学生感到思维活动的快乐,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从而不断提高思维水平。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