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江高考作文命题的八大特点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试题通常都是每份高考语文试卷中最引人注目,也是最值得品味的考题。今年浙江省的写作命题(试题附后)从题型看属于所谓“标题作文”。笼统地说,这样的判断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妥,然而细细琢磨一番,便觉得还不够确切。无论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均表明,这不是一般的标题作文。换言之,它跟普通的标题作文存在诸多不同之处。而这些“不同之处”就是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重要特点和真正亮点。
  不过坦率地说,笔者在省教育考试院初次看到完整的写作试题时,并无任何欣喜之感,甚至有点失望——去年刚刚点火加热的新材料作文,又被淬火降温,重新折回到司空见惯的传统模式。后来在评析试卷和批阅作文过程中,经过反复思考和不断掂量,并仔细分析了不同档次的考场作文的优点和失误,才逐渐揣摩和领悟到命题的创意及特点。笔者以为,这些创意和特点正是高考写作命题应当具备却往往难以如愿的,也是中学语文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备战时需要重点关注的。兹不揣浅陋,简述如下,敬祈行家同仁不吝赐教。
  1.明确性。高考写作试题的要求和要点越明确,就越有利于考生审题把握,也有助于提高阅卷评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大致而言,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明确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主题明确,由命题提供的写作材料可知,“角色转换之间”重在反映现代社会(“当今世界”)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即“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并且“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很显然,其要旨便是“文化反哺”,即年轻一代从“文化”的角度和层面对年长一代产生的种种影响,而不是赡养性质的“物质(自然)反哺”。至于在阅卷过程中,依据考生立意和写作的实际情况,将“物质反哺”也作为“基本符合题意”处理,也许多少有些背离命题初衷。其次是要素明确,材料和标题体现了不少要素,其中“角色”是载体,“转换”是要点,“之间”是重点,而“文化”是内涵,“反哺”是核心。这里的“角色”可以是特定而具体的,也可以是整体而抽象的,但都应当涉及两代人的两种行为主体,不能是单一(同龄)的行为个体。同理,“转换”必须是彼此的“互换”和“对调”,而不是普通意义的“变化”和“改变”。第三是范围明确,如果说“文化”这一概念还显得相对空泛,那么“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就进一步明确了“文化”的内涵,提示了立意选择,从而也界定了写作的基本范围。尽管“范围”也相当宽泛,但毕竟皆在“文化”之内,不能超越、游离或扩展。
  2.限制性。高考作文命题需要开放性,但也不能缺乏必要的限制性,否则,就会失去客观、公正的统一评判标准。就近年高考作文命题三大模式而言,“角色转换之间”无疑属于标题作文。写作常识告诉我们,标题作文的限制性往往大于话题作文和新材料作文。标题设定的有限信息,大多是写作应当着重体现的要素,如“角色”、“转换”、“之间”等。而今年浙江省又不是常规意义上的标题作文,标题前面还有一段200字的文字材料,“角色”定位、“转换”方式等均受到命题材料的明显限制。尤其是“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这一提示语的特意设置,更加强化了命题的限制性。“针对”就是既不能任意转向,也不能偏离对象。“上述现象”即材料所概述的“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中出现的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多种形式和内容的“文化反哺”。而“所反映的问题”则指的是跟“文化反哺”有关的一些现象与本质。当然,这些“现象”和“问题”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可以是特殊的,也可以是普遍的;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可以是体验的,也可以是思考的……然而,不管怎样选择和定性,所有一切都必须围绕“文化反哺”这一中心。由此可见,今年浙江省高考作文命题有着“材料 标题 提示”的多重限制,其限制性显然要比2008年的“感受乡村∕触摸都市”硬朗得多。
  3.层级性。选拔性始终是高考的重要功能之一,而这种选拔性需要通过试题的区分度来体现和达成。像作文(写作)这样高分值、大容量的考题,体现区分度的理想境界则在于提高命题的“层级性”。此处的“层级性”主要是指审题立意和文章建构的层次与级差。只要认真分析和思考命题意图,不难了解“角色转换之间”的重心既不是“角色”,也不是“转换”,而应该落在“之间”。而且“角色”是“年轻”与“年长”两代人的角色,“转换”是以“文化反哺”为核心的故事、情感、思考、见解等。难以把握的是“之间”应如何体现。有人将“之间”理解为一种“过程”,也许并没有什么差池,但多少有些失之肤浅。笔者以为,“之间”可以是一段或长或短的时间过程,一方或大或小的空间存在,一些或喜或忧的生活经历,一个或浓或淡的情感故事,一种若隐若现的社会现象;也可以是一种体验,一种氛围,一种姿态,一种认知,一种影响,一种感悟,一种意识,一种见解,一种思考,一种思想,一种人生,一种文化……惟其如此,“角色转换之间”的层级就非常清晰了。以“文化反哺”为主题,有“角色”,有“转换”,有“之间”的生动呈现和理性思考的为最佳层级;有“角色”,有“转换”,有“文化反哺”,而没有怎么注重“之间”的,为第二层级;有“角色”,有“转换”,能够涉及“物质(自然)反哺”,而没有体现“文化反哺”与“之间”的,为第三层级;虽有“角色”,有“变化”,但既没有表现“文化反哺”,也没有涉及“物质反哺”,且完全忽略“之间”的,为第四层级;仅有“角色”,或者“角色”模糊、残缺,而“转换”、“反哺”、“之间”等要素均没有体现的,自然属于很差的层级了。
  4.思辨性。可以说,自浙江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从“人文素养与发展”到“角色转换之间”,写作命题一直注重理性思维的考查。即使是“感受乡村∕触摸都市”这样似乎很感性的标题,假如没有理性思维的介入,“感受”与“触摸”都是不可能显示出足够的深度和独特的个性的。笔者觉得,今年写作命题的思辨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审题,二是写作。如前所述,“角色转换之间”这个标题不是卓然独立的写作着落点,而是由材料派生出来、支撑起来的,虽然并非完全受制于材料,却也跟材料有不可分割的关联,脱离了材料的限制,标题必然摇晃飘浮,无所适从。而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材料是从学术文章中截取和整合的片段,本身就非常理性,字里行间闪烁着思辨的光彩,理解和把握材料中心及其与标题的内在关系,没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是很难做到从容自如,得心应手的。笔者阅卷时发现,不少考生就是由于未能“读懂”材料信息而导致立意出现严重偏误的。至于具体构思谋篇和外化表现的过程,思辨性就更不容忽视了。“文化反哺”这种现象,广大考生既熟悉又陌生,或许有过一些类似的感受和体验,但大多滞留于初步的感性层面,缺乏有意识的特别关注和进一步的理性思考。如何瞄准“之间”着力挖掘,刻意经营,精心雕琢,用理性思维审视、分析和揭示被生活现象覆盖或遮蔽的深层内质,在智慧的巅峰升腾起思辨的礼花,便成为考场作品脱颖而出、赢得高分的“制胜法宝”和“绿色通道”。
  5.多样性。几十万考生参加的高考,“多样性”是写作命题必须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写作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命题本身潜在的多种选择性。虽然今年作文命题的限制性较强,却并不影响多样性的存在和展现。从“文化反哺”的材料到标题“角色转换之间”,多样性至少表现在这么几方面:一是“角色”的多样性,尽管“角色”已经被定性为“年轻一代”和“年长一代”,但这些都是集体概念,具有非常多的个体选择性,以“年轻一代”为例,可以是考生自我、同学、亲戚、朋友、邻居等现实生活中“原生态”和个性化的“角色”,也可以是从报刊、网络、书籍、影视等传媒中获知的典型(类型)化和艺术化的“角色”。二是“转换”的多样性,生活实际表明,“施教者和受教者”的角色“转换”样式很多,可以是显性身份的相互“对调”,也可以是思想情感的彼此影响;可以是行为方式的具体表现,也可以是观念意识的潜移默化。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凡是“角色”性质实现了某种“互换”,都不会有离题之嫌。三是“反哺”的多样性,材料所提示的“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方面,为“文化反哺”的多样性提供了足够的选择空间,无论是选择其中之一,还是立足整体观照,均是符合题意的。而且每个方面都蕴涵着许多“反哺”方式。四是“之间”的多样性,如上所述,“之间”不只是一种过程,而且内涵相当丰富,形式各种各样,只要处理恰当,选择任何一种样式皆可打造佳构。
  6.时代性。或许许多人并不怎么关注“文化反哺”这种社会现象,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步履匆匆之间不少有价值的话题常常被淡漠和忽略,“文化反哺”现象亦是如此。不过,“文化反哺”的时代折射却不会因此黯淡和消失。简言之,今年写作命题的时代性集中体现在三方面——首先是主题设置的创新性,尽管每年高考写作的主题设定,命题专家都是竭尽智慧,搜索枯肠,力求创意,然而还是老生常谈的居多,确有创意的较少。而“文化反哺”这一主题则不然,出乎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既厚重蕴藉又新颖鲜活,具有鲜亮的时代色彩和浓浓的时代气息。第二是“文化反哺”的现实性,谈论“文化反哺”是需要背景和基础的,而目前正沿着改革开放道路与时俱进、日新月异的中国,为展开话题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各种样式和层面的“文化反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写作主题与社会现实没有丝毫的距离和阻隔,足见命题紧扣时代脉搏,非常贴近社会生活现实。第三,“角色转换”的真切性,当今时代以新理念、新知识、新科技、新方式等为表征的文化现象层出不穷,生活需要不断接受,在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年轻一代”凸显优势,一跃而先,在许多方面成为影响“年长一代”的“施教者”,这绝对不是奇妙而遥远的神话,而是可感可触的真实生活。生活在这个时代的考生们不但耳闻目睹,还有真切感受和实际体验,可以在会心一笑之中笔下生辉。
  7.防伪性。高考追求公平和信度,必须以保证客观真实为必要前提,故防止宿构、套作和抄袭等“伪作”的鱼目混珠必然成为写作命题的重要考虑。笔者在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注意到,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防伪性”明显高于往年,几乎拦截了所有的宿构和套作,大大提升了考查的信度。就主题内容而言,从“文化反哺”的角度表现“角色转换之间”,突破了以往高考以理想、人生、青春、道德、信念、亲情、追求、发展、人文和环境等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即使考前准备再充分,也很少会有考生进行过类似主题的写作操练,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经典”的范文可作参照和变通;甚至连许多精心准备的“屡试不爽”的写作素材也失去了用途和灵验,从而“剥离”了考生们非自我的依托和凭借,促使其更加真实地展现平时练就的十八般武艺。就形式结构而言,“材料 标题 提示”式的命题,犹如一道坚固的防护设施,不但成功地过滤了许多“伪作”,而且还有效阻挡了给作文阅卷造成不小麻烦的“套话作文”。一些貌似语言华丽、笔触流畅、文采斐然,而实际上真情匮乏、自我缺席、内容空泛、结构生硬的“套话作文”,在近年高考作文中可谓屡见不鲜,这种作文具有不小的欺骗性,倘若阅卷教师防范意识不够,很可能使之蒙混过关。而此类“套作”在今年失去了市场,虽然还是有部分考生试图碰碰运气,但一“套”便破绽百出,原形毕露,根本不可能如愿以偿。命题的“防伪性”之独特可见一斑。
  8.导向性。几十年高考实践表明,高考试题不仅仅具备一种检测功能,还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写作命题尤其如此。择要言之,今年浙江省写作命题的导向性可以概括为这么几条:①引导考生关注时代生活。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每一位青少年学生,跟“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传统书生有着本质区别,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变化等都与其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现实社会就是一本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大教科书,是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必修教材,高度关注和认真阅读这本教科书显得非常必要。“角色转换”就在于激发考生积极关注时代生活。②引导考生注重思考分析。简单列举和描述一下“文化反哺”若干现象或许并不困难,而通过“文化反哺”现象领悟和把握时代的快速发展对现实社会产生的多种影响、“年轻一代”反哺能力的明显增强、现代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崭新内涵和亮丽色彩、寻常百姓生活需求的不断丰富与变化、历代相传的施教方式正在被悄悄改写、“角色转换”给家庭生活添加了新的情趣和快乐等更深层次的含义,则更需要深入思考,认真分析了。③引导考生优化真实写作。这里的“真实写作”指的是展现真实水平和抒发真情实感。高考写作是一次有准备的“临场发挥”,“准备”的应当是自己的平时积累,“发挥”的应当是考生自己的真实水平,而不是移花接木,以假乱真。今年命题的创意和限制,击碎了所有的侥幸心理,用事实告诫每位考生:务必踏踏实实地认真操练,努力提升写作水平,力求以自己的真功夫、真情感、真素养稳操胜券,切忌华而不实,投机取巧。
  
  【附】2010年浙江省语文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传说有的雏鸟长大后,会衔食喂养衰老的母鸟,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反哺”。
  人类社会也存在着类似现象,年轻一代对年长一代的文化影响被称之为“文化反哺”。千百年来,在以父辈对子辈施教为主流的正统传承方式下,文化反哺犹如潜流,隐而不现。但在迅疾变化的当今世界,年轻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反哺能力。他们在科学知识、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年长一代。施教者与受教者之间,角色常常发生转换。
  请针对上述现象及所反映的问题,以“角色转换之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作者通联:浙江诸暨教育局教研室]
其他文献
瑶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具有鲜明特点和独特个性的文化艺术。瑶族文化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瑶族文化的研究,不少专家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
语文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潜在能力”,“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是人类与文本的对话。且是智慧地对话。即在对话中有选择地获取
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祖国大地一片繁荣景象,各行各业都取得前所未有的丰硕成果,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及其他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项目,在国际上
目的:应用低、高频超声造影对比观察浅表病灶微循环灌注程度,探讨应用高频超声造影评价浅表病灶微循环灌注程度的缺陷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先后应用低频、高频
文学作品是灵动鲜活、意蕴丰厚的.需要不断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它。一个文本总是有很多空白和未定性.读者无法一目了然地把握其全部内涵.正如歌德所说“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
罗平县民族文工团创作演出的花灯歌舞《走罗平》,在2010年云南省举办的“花灯艺术周”展演中荣获歌舞类一等奖。节目演出的成功,音乐设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重要的作用。笔者担任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就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用不好则会贻害无穷。如何引导学生健康上网,真正把网络变为学生学习的有用资源,尤其是如何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引来源源不断的活水?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在以下四个方面做好指导。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这里不是消极地禁止学生接近网络,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将学生带进网络,让学生了解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学习的资源,网络是一个极佳的学习交流平台。教师
语文多媒体教学因为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语文课堂,改变了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师生对话交流的渠道等等都和传统的语文教学不一样,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  当前有许多教师为赶新潮随波逐流,全然不顾语文学科的特点,盲目滥用多媒体技术,导致了语文课堂在表面浮华的背后“语文味”悄然流失,尤其是文学作品教学中图像资料的泛滥与误用,更导致了
多年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呼声不绝于耳,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方式层出不穷,但当我们与很多一线语文教师谈到语文课堂的学生活动时,他们的回答引起了我深刻的思考。  长久以来,关于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不同看法以及“流派”之争一直没有停止过。“满堂灌”的方式在很早以前就饱受口诛笔伐,后来提倡“点拨式”,一时间大大小小的问题源源不断地充斥课堂,“满堂灌”又变成了“满堂问”;再后来,“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应需而
景颇族是一个跨境民族,在我国约有14万人,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的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怒江州、临沧地区,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的一些县乡也有少数散居的景颇族,国外的景颇族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