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到新闻评论,可以从一件往事说起。1978年“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生产建设上来,拉开了延续至今将近30年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序幕,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大事件与一篇特约评论员文章有关,发表于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拉开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可以说一篇评论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经济新闻评论具有一般新闻评论的功能和作用,具体如下:
一、经济新闻评论的功能
解读经济政策。经济新闻对经济政令的传达与发布,其具体含义是:运用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形式,及时而准确地传达和解析党和政府的最新经济部署、经济决策和经济政策,使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最广大的干部、群众见面,并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经济政策指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政策和法令。这些部署、政策和法令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指针。要把经济政策传达给广大干部群众,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经济新闻的形式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上发布。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闻传媒在传达政令中的作用;在经济宣传中,十分重视发挥经济新闻传达经济政令的功能。
我国各级新闻媒体经常利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间刊播经济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关于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的(如国务院关于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决定),有针对某个经济领域的政策规定,也有针对某一经济问题的政策性条例。对于经济政策的及时解读是经济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之一。
监督经济行为。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是舆论监督在经济报道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种监督,说到底属于人民的监督,是人民通过新闻媒介对经济工作的监督。正如李瑞环同志所指出的:“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①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是披露经济工作中的失误,揭露经济建设和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正之风。如《工人日报》对渤海2号钻井船违规作业被台风掀翻沉没的批评报道,《广州日报》2000年3月2日刊登的葛洲坝三峡实业公司总经理戴兰生花7亿元买回的洋设备竟是洋破烂的报道,等等。二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各项经济决策的讨论与参与,以及他们对经济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如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所发表的关于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的讨论文章。
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具有舆论监督的若干特点:一是公开性。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的。二是广泛性。舆论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主体、监督效果上都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以对监督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公民对监督对象进行监督,可以产生广泛而巨大的监督效果)。三是及时性。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是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来体现的。新闻报道所具有的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使得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十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披露;对人民群众关于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能及时反映。这样,就可以使经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与纠正,使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得到及时采纳。
指导经济生活。经济新闻所传播的新政策、新信息、新经验、新动向,都属于知识范畴,都是经济新闻所传播的知识。从狭义上说,经济新闻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指以下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关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业务知识。如:工农业生产知识、商品知识、经济政策与法规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等。二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这些知识在经济新闻中经常可见。
在指导经济生活方面,经济新闻的作用不可小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能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能迅速变化,消费水平能不断提高,与经济新闻的推动与促进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新闻对经济生活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促进经济生产(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和引导群众日常消费等方面,而指导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引导,二是在资源开发上进行指导,三是在经营方法和消费方式上进行诱导。
二、经济新闻评论的作用
大众参与、搭建平台。美国上世纪40年代由大学教授组成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提出:“大众传播机构应担负沟通公共消息与意见的责任”,要“成为意见与批评的论坛”。②我国早期新闻学者徐宝璜的《新闻纸之性质与价值》一文在写到新闻纸的评论时事职务时,第一个职务即是:“供给各方平等发表机会。新闻既为国民之言论机关,社外一切来件,但须所记不虚,言之有理,不应问其属何党派,及与本报主旨向背,而予以刊出,供世人讨论,给各方平行待遇。”③
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公民写作”的时代,不论这些人的身份如何,他们都在试图通过评论来传播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传统媒体也应顺势而变,为大众搭建一个意见平台。当前不少媒体为了体现其介质的差异性,对于思想和观点的态度比较积极开明。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发刊词《倾听》中写道:“青年话题是一个发表意见的场所,一只张开听您说话的耳朵。无论是脱口而出,还是深思熟虑,我们欢迎不拘形式、不论长短的观点和意见。”其中《新京报》的“社论与批评”和《南方周末》的“回应与争鸣”影响较大、反映较好。
新闻评论要靠观点的新颖独到去吸引人,要靠思想的深刻去启发人,要靠逻辑的力量去说服人,最主要的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说话。评论作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地位,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感想。大众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普通人成为写作的最主要、最民间的力量。经济新闻评论也不再仅仅是对老百姓的宣传和教育,从写给国家干部、政策制定者、高级知识分子等,转向主要写给投资者、消费者、企业的管理者;写作者和服务对象主要是与经济建设相关的一线人员以及需要了解经济动态的广大消费者;体现了传播意识从政治学阶层上理解的“人”,开始转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回归了经济新闻评论的本位。
利益诉求、民情表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分化是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诉求于各种利益的表达与整合。从现实来看,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业已形成。不少知识精英、学术名流乃至媒体人士,宣称自己是为“高端”、“主流”人群服务。“高知”、“高管”、“高层”、“高峰”等已成为当今流行词。为了维护社会生态和媒体话语的平衡,评论作者自然分化,不同作者!择不同的立场,一些具有民主意识的作者自觉以平民的视角看问题,为弱势群体公开申诉、主持公道。近年来,新闻评论对孙志刚、孙大午、刘亮等人命运的关注,引起社会舆论的热烈讨论,为解决社会问题起到了助推作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与民主化进程。
经济新闻评论也从过去的经济形势大好的宣传,单纯介绍成绩,传达宏观经济政策的评论,转变为主要以发现、预测经济问题以及为受众释疑解惑为主。评论内容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鼓与呼;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直接相连,预测并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趋势、纵观产业及行业走势面,微观产业的运作面(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各个阶层的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面等等。比如: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国企改革中的职工下岗,大学并轨后大学生的学费上涨,老百姓的日常消费观,国民的福利改革,黄金周的利弊等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和评点。
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推动者或见证者。因此,在这个转型中,新闻评论要紧密关注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命运等。舆论监督特别是异地监督尤其需要。
2005年11月21日,由于松花江上游污染,哈尔滨市紧急停水。哈尔滨市民不明真相盲目抢购,异地媒体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如《谁对“哈尔滨停水事件”撒谎了?》和《中石油吉林石化必须向哈尔滨市民道歉》(《中国经济时报》)、《哈尔滨停水事件凸显“负外部效应”》(《每日经济新闻》)、《有坦诚政府才有理性公民》(《中国青年报》)等评论,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了舆论支持,使得停水信息更公开、透明,民众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显示出了新闻异地监督功能的强大。在众多报刊和网络评论的轰炸下,吉林石化从否认松花江水污染是爆炸事故引起,转向承认并道歉,这种态度的改变离不开媒体适时的批评与监督。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世界经济正日益趋向一体化、全球化。经济信息的传播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速、快捷。经济运行的环境和动态、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等,也都需要经济新闻的密切关注和监督。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172页。
②李瞻:《新闻学》,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社,205~209页。
③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校:杨彩霞
一、经济新闻评论的功能
解读经济政策。经济新闻对经济政令的传达与发布,其具体含义是:运用消息、通讯、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等多种形式,及时而准确地传达和解析党和政府的最新经济部署、经济决策和经济政策,使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与最广大的干部、群众见面,并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经济政策指党和政府关于经济工作的部署、政策和法令。这些部署、政策和法令是指导我国经济工作的指针。要把经济政策传达给广大干部群众,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经济新闻的形式在报纸、广播、电视和因特网上发布。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新闻传媒在传达政令中的作用;在经济宣传中,十分重视发挥经济新闻传达经济政令的功能。
我国各级新闻媒体经常利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间刊播经济政策,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关于国家重大经济决策的(如国务院关于进行西部大开发的决定),有针对某个经济领域的政策规定,也有针对某一经济问题的政策性条例。对于经济政策的及时解读是经济新闻评论的主要功能之一。
监督经济行为。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是舆论监督在经济报道领域的具体体现。这种监督,说到底属于人民的监督,是人民通过新闻媒介对经济工作的监督。正如李瑞环同志所指出的:“新闻舆论的监督,实质上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的工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是党和人民通过新闻工具对社会进行的监督。”①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是披露经济工作中的失误,揭露经济建设和经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正之风。如《工人日报》对渤海2号钻井船违规作业被台风掀翻沉没的批评报道,《广州日报》2000年3月2日刊登的葛洲坝三峡实业公司总经理戴兰生花7亿元买回的洋设备竟是洋破烂的报道,等等。二是反映人民群众对各项经济决策的讨论与参与,以及他们对经济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如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所发表的关于如何搞好西部大开发的讨论文章。
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具有舆论监督的若干特点:一是公开性。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介进行的。二是广泛性。舆论监督在监督对象、监督主体、监督效果上都具有广泛性的特点(可以对监督对象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可以动员全社会的公民对监督对象进行监督,可以产生广泛而巨大的监督效果)。三是及时性。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是通过新闻报道和评论来体现的。新闻报道所具有的及时性、新鲜性的特点,使得经济新闻对经济行为的监督十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披露;对人民群众关于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也能及时反映。这样,就可以使经济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问题得到及时处理与纠正,使人民群众的建议、意见得到及时采纳。
指导经济生活。经济新闻所传播的新政策、新信息、新经验、新动向,都属于知识范畴,都是经济新闻所传播的知识。从狭义上说,经济新闻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指以下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关于从事经济活动的业务知识。如:工农业生产知识、商品知识、经济政策与法规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等。二是与经济活动相关的历史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这些知识在经济新闻中经常可见。
在指导经济生活方面,经济新闻的作用不可小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能迅速发展,我国人民的消费观念能迅速变化,消费水平能不断提高,与经济新闻的推动与促进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新闻对经济生活的指导,主要表现在促进经济生产(工农业生产)、商品流通和引导群众日常消费等方面,而指导的具体内容则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思想观念上进行引导,二是在资源开发上进行指导,三是在经营方法和消费方式上进行诱导。
二、经济新闻评论的作用
大众参与、搭建平台。美国上世纪40年代由大学教授组成的新闻自由委员会(哈钦斯委员会)提出:“大众传播机构应担负沟通公共消息与意见的责任”,要“成为意见与批评的论坛”。②我国早期新闻学者徐宝璜的《新闻纸之性质与价值》一文在写到新闻纸的评论时事职务时,第一个职务即是:“供给各方平等发表机会。新闻既为国民之言论机关,社外一切来件,但须所记不虚,言之有理,不应问其属何党派,及与本报主旨向背,而予以刊出,供世人讨论,给各方平行待遇。”③
随着网络的出现和普及,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公民写作”的时代,不论这些人的身份如何,他们都在试图通过评论来传播自己的观念和思想。传统媒体也应顺势而变,为大众搭建一个意见平台。当前不少媒体为了体现其介质的差异性,对于思想和观点的态度比较积极开明。1999年11月1日,《中国青年报·青年话题》发刊词《倾听》中写道:“青年话题是一个发表意见的场所,一只张开听您说话的耳朵。无论是脱口而出,还是深思熟虑,我们欢迎不拘形式、不论长短的观点和意见。”其中《新京报》的“社论与批评”和《南方周末》的“回应与争鸣”影响较大、反映较好。
新闻评论要靠观点的新颖独到去吸引人,要靠思想的深刻去启发人,要靠逻辑的力量去说服人,最主要的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说话。评论作者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地位,任何人都能发表自己的感想。大众的社会参与意识强烈,普通人成为写作的最主要、最民间的力量。经济新闻评论也不再仅仅是对老百姓的宣传和教育,从写给国家干部、政策制定者、高级知识分子等,转向主要写给投资者、消费者、企业的管理者;写作者和服务对象主要是与经济建设相关的一线人员以及需要了解经济动态的广大消费者;体现了传播意识从政治学阶层上理解的“人”,开始转为经济学意义上的“人”,回归了经济新闻评论的本位。
利益诉求、民情表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利益分化是必然趋势,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诉求于各种利益的表达与整合。从现实来看,中国社会分化已十分明显,不同的社会阶层、利益集团业已形成。不少知识精英、学术名流乃至媒体人士,宣称自己是为“高端”、“主流”人群服务。“高知”、“高管”、“高层”、“高峰”等已成为当今流行词。为了维护社会生态和媒体话语的平衡,评论作者自然分化,不同作者!择不同的立场,一些具有民主意识的作者自觉以平民的视角看问题,为弱势群体公开申诉、主持公道。近年来,新闻评论对孙志刚、孙大午、刘亮等人命运的关注,引起社会舆论的热烈讨论,为解决社会问题起到了助推作用,促进了中国的制度变革与民主化进程。
经济新闻评论也从过去的经济形势大好的宣传,单纯介绍成绩,传达宏观经济政策的评论,转变为主要以发现、预测经济问题以及为受众释疑解惑为主。评论内容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相关,为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鼓与呼;与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直接相连,预测并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的趋势、纵观产业及行业走势面,微观产业的运作面(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各个阶层的消费者的日常生活面等等。比如:人们如何正确对待国企改革中的职工下岗,大学并轨后大学生的学费上涨,老百姓的日常消费观,国民的福利改革,黄金周的利弊等我国经济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的讨论和评点。
激浊扬清、扶正祛邪。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身处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无可避免地要成为这一历史的推动者或见证者。因此,在这个转型中,新闻评论要紧密关注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命运等。舆论监督特别是异地监督尤其需要。
2005年11月21日,由于松花江上游污染,哈尔滨市紧急停水。哈尔滨市民不明真相盲目抢购,异地媒体给予了及时的关注。如《谁对“哈尔滨停水事件”撒谎了?》和《中石油吉林石化必须向哈尔滨市民道歉》(《中国经济时报》)、《哈尔滨停水事件凸显“负外部效应”》(《每日经济新闻》)、《有坦诚政府才有理性公民》(《中国青年报》)等评论,为哈尔滨市民提供了舆论支持,使得停水信息更公开、透明,民众知情权得到有效保障,显示出了新闻异地监督功能的强大。在众多报刊和网络评论的轰炸下,吉林石化从否认松花江水污染是爆炸事故引起,转向承认并道歉,这种态度的改变离不开媒体适时的批评与监督。
当今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连接,世界经济正日益趋向一体化、全球化。经济信息的传播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迅速、快捷。经济运行的环境和动态、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调整等等,也都需要经济新闻的密切关注和监督。
注释:
①《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90,172页。
②李瞻:《新闻学》,台湾三民书局出版社,205~209页。
③徐宝璜:《新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副教授)
编校:杨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