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能否“泡”出大市场

来源 :中国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as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马连道,大大小小的店铺充斥着道路两旁,偶尔一瞥,鳞次的小店铺里,有的里面两三个顾客,有的店主坐在木桌旁,在茶具间品味着市场间的车水马龙。接踵的小店铺间也会矗立着那些初具规模的茶城。那些或明或暗的招牌背后,都有大大小小的茶商在想方设法销售茶叶。“在茶市场上,不能以顾客光临的多少来衡量其是否赚钱,很多都是电话来往。”一位业内人士曾经做出如上表述,也许。但无论是店铺还是茶城,都在显眼的位置或摆放着古桌古木或展示着珍贵的茶具,似乎无不体味着茶的文化。那么,那些打着以泡一杯清茶为标识的茶文化的旗号就一定能够带来大市场吗?
  
  动辄文化=本末倒置
  
  据说,茶商善言故事。果然,在某茶城内,一位茶商茶在和记者聊了几句后,就颇有感触地讲道:“浙江有一企业,成立之初就开始急着给自己茶叶定级,非要附加什么内涵,好像茶叶经营者和规划者除了这些就不会别的了,大家翻烂了古书,去找牵强附会的陈词滥调。结果怎么样,什么饮茶理念说了一大推,企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搞出一堆垃圾,却不知道客人究竟需要的是什么,结果投进去很多钱去宣传这堆垃圾,最后还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目前,茶行业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很多茶商动辄将茶叶等同于茶文化,认为文化就是品牌,似乎只有牵扯到一点文化才能称之为品牌茶。结果,茶的价格上去了(出口价比国内低),但销量没有大幅上升。
  其实,文化只是茶叶经营的一个支撑点,而不是全部,更不是救命稻草。
  先考虑市场经营时首先要考虑的是细分市场的接受度和认可度并结合自身的实力,如果自身的实力还很弱时,要夯实基础。而对那些准备走高端品牌尤其是已经有一定影响的商业品牌而言,准确系统的文化定位,方可对增强茶品牌的附加值,提升茶品牌的影响力有无法替代的作用,吴裕泰“跨越三个世纪始终如一”的品牌理念深入人心,赢得消费者良好的口碑,其连锁经营也如火如荼。再看看让国内茶界谈烂了却难以回避的英国立顿,它的广告词是“从茶园直接进入茶壶的好茶”(Direct from tea garden to the tea pot)。语言简练,平淡无奇,却直击消费者的内心,让人怦然心动。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曾路曾经说过:“品牌需要实质性支撑,也就是说知名度很高的品牌没有具体内容的支撑,品牌就会慢慢贬值。”
  所以,茶文化不是雪中送炭,而是锦上添花。
  
  被炒作的文化
  
  若想使茶文化促进市场份额的长久的增长,不能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做一些概念的炒作。
  “这太出乎我们的意料了!”让杭州西湖龙井茶叶有限公司上海营销中心负责人没有想到的是,每斤售价4900元、共计60余斤的西湖龙井“头茶”在几天之内就被抢购一空,按照那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负责人的说法,订购这批茶叶的“70%左右是用来送礼的”。
  这是今年4月初,真假天价“西湖龙井”均热卖的一个场景 。
  这大概是一个无法掩饰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正是送礼的规模行动成就了每年清明前后龙井茶的高调与喧嚣,因为正宗“西湖龙井”产量有限,这也给了其他以次充好的茶品可乘之机。
  业内人士给出了不同龙井茶的数据对比:温州等地出产的茶叶,每公斤成品新茶的价格在400元左右,但是,一旦摇身穿上西湖龙井的“外衣”,价格就会立即飙升至1公斤4000元左右,利润高达9倍之多。
  面对如此混乱不堪的市场,顶级龙井的文化意义早已消失殆尽,那么,这样的文化会支持多久,这样的茶市场的健康发展还能走多远?
  
  一个成功的茶文化实践
  
  总部位于马连道的北京更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于1998年建立,2004年便成立了茶艺艺术团,把舞蹈、武术和太极等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结合在一起,每开一家店都要去作展示,通过茶艺、展会和高峰论坛,甚至走进高校和社区来吸引不同的年龄层的消费者,
  2008年3月15日,该企业参加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活动,代表中方表演中国的茶道。奥运会期间,在奥运村给运动员和奥运官员做表演,展示中国的茶文化。为公司的品牌注入了新的元素,更带动了其海外订单的增长。仅茶艺艺术团,其每年的投入在40万至50万。“茶文化是一个长期的投入,但我们看重的是它所带来的品牌效应,”更香副总经理张晓芳表示。此外,每两月出一期的茶报,宣传企业文化,目标读者是更香的高端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目前的发行量在30000份,这更巩固了现有和潜在的客户群。更香的主题公园活动更注重的是体验,设置不同的主题区,比如现场制作茶壶,现场炒茶,鉴茶,现场教学生或社区的人表演茶艺,加深大众对其的正面感受。
  更香的这种茶文化运动大大提升了其品牌效应,成为星巴克的主要供应商,销售额仅2008年销售额达就达到3.2亿元,目前连锁店已达到103家,分布在15个省市。
  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唐代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早已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因此,只有结合自身的规模和实力视势而为,只有端正对茶文化的态度,并把它放在一个正确的位子上,才能创造出自己的大市场,促进我国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不仅关系到茶商铺与茶城的生存与经营,更承载的是一份历史的责任。
  
  【链接】
  台湾如何利用茶文化促进茶叶销售
  在20世纪60年代初,茶文化开始在台湾岛内传播起来了。此时不仅在车站、码头附近出现茶馆,而且在繁华的街道上也建有专卖茶叶的“茶庄”和专门从事饮茶业的“茶室”及“音乐茶楼”,在那时人们感到去“茶室” 和“音乐茶楼”饮茶是一种时尚,是一种高雅的享受。
  到了70年代,随着茶文化在台湾岛内的发展, 一群知识分子开始从中华民族文化中找寻源泉,追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中,一些茶的爱好者,提出了弘扬茶文化的倡议,并由此提出了“茶艺”这个词,它既不同于日本的“茶道 ”,也不同于西方各国的“茶时尚”,而是一种中国传统的饮茶术。1977年,台北市的仁爱路首先出现了家“茶艺馆”, 随后“中国功夫茶馆”也在林森北路开张。时隔不久,高雄市也开设了“玉葫芦”茶艺馆,从此在台湾岛内茶艺馆一个接一个地诞生。尤其到了80年代,台湾茶文化发展最蓬勃,此时全岛性的茶艺社团——“中华茶艺协会”在台北市中山堂正式成立,参加的会员有600多人,并且还创办了《中华茶艺杂志》的茶文化专刊,专门弘扬茶文化。
  与此同时,台湾的一些大众传播媒体, 如电视、广播、报纸、期刊也都不断报道茶文化的相关信息。例如, 台湾电视公司发行的 家庭 月刊,还在封面上刊出显著的大标题《不喝茶就落伍了》专集,并由其来推动茶文化发展和茶叶消费。
  近50年来,由于受茶文化促销影响, 台湾地区不仅饮茶人数大量增加, 而且人均饮茶量也成倍增长。从90年开始其自产茶叶已很难满足岛内需求了, 不得不从岛外进口茶叶,每年进口量都突破1000吨以上。由此可知,近50年来台湾利用发展茶文化促进茶叶销售, 已取得了巨大成功,既给台湾地区种茶业带来了生机,而且又给台湾茶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其他文献
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的读者群应定位于高校教师、专家及社会科学工作者和在读研究生等。在立足高校的同时,尽可能兼顾和重视开发社会读者资源。
每年金秋凉风送爽,欢度重阳时节,有大量脍炙人口的甜美多汁、灿灿玲珑的水果一金柑上市。金柑是宁波著名的传统土特产之一,也是宁波的传统名果。
本文在阐述农村高考落榜生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分析他们落榜的原因,并积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现代机电工程施工技术带来了新的技术革新,BIM作为当代主流技术阐释着各类管线与结构之间关系,并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机电工程各阶段。随着应用不断加深,BIM模型风管预制加工将为未来施工发展趋势,凭借着生产速度快、质量高及综合减少人、材、机消耗受到众多应用者青睐。  关键词:BIM模型、Revit、风管预制加工、综合降低消耗  引言  传统风管生产过程通常伴随着大量人力投入和物资、
目的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方法对15例乳腺癌患者的122个腋窝淋巴结和5个正常对照淋巴结同时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组织学检查和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我国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机床作为制造行业的主要生产机械,应对其工作效率进行监督控制,提升整体生产效率。通过引进新技术,对传统机械加工机床机电一体化进行改造逐步成为制造企业工作重点,同时要对市场需求以及机械性能进行综合性分析,并综合考虑传统机械改造趋势。机电一体化的改造对传统机械进行再开发,有利于降低机械引进成本,促进制造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本文通过对传统机械改造过
针对科技工作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发展科学技术服务,搞好学科建设,发展高科技产业等问题,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高校科技工作发展的方针与思路.
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一要从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创新意识,二要从开放的思维方式中培养创新思维,三要从开放的教学内容中培养创新能力。
财务管理信息化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企业流程重组,调动财务人力资源的信息潜能,挖掘企业各种财务信息资源,更好地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从而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政治和组织路线,是划时代的历史转折,是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的开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起点。三中全会路线,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