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类节目是近年来拉动电视收视率的一股新生力量,它既是电视媒介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的结果,更是社会转型期公众强烈精神需求的产物。不过随着情感类节目的火爆,一部分节目开始剑走偏锋,出现了诸多制作怪状,尤其是对测謊仪的引进。使情感访谈变为情感审讯,最终导致了节目意义追求的虚位。因而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观也成了当务之急。
制作形态转变:从“心灵花园”到“极限情境”下的电视实验室
真情沟通。打造电视荧屏的“心灵花园”。情感类节目在创作形态上最初主要以谈话作为交流的载体与依托,通过节目主人公、主持人、专家和观众的交流,为整个节目营造了一种温馨、平等、自由的氛围。它为处于转型期的公众构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人与人间的理解与沟通,增强了人的归属感,规范了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像《人间》、《真情》等优秀情感类节目都是主要以谈话的形式出现。成为电视荧屏上温馨的“心灵花园”。
情境体验,挖掘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随着真人秀这种节目形态与制作理念的流行,以谈话为主的传统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创作重点也开始向真人秀样态转变,这种样态的典型代表就是安徽卫视推出的《第12夜》。节目第一季以大胆的“试离婚”为表现重点。记录了3个不同家庭的婚姻危机以及主人公在试离婚期间对婚姻的反思,体验没有另一半的生活。“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而《第12夜》恰恰就在“自我外现和表现”上下足了工夫。所谓“试”。就意味着将当事人嚣于一种特殊的情境之中。使矛盾的双方冷静地回忆与分析自己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回味对方的长处,从而产生从敌对仇视到包容理解、从厌倦麻木到有新鲜感的效果。
极限情境,构建情感检验的实验室。戏剧家萨特在谈到其剧作《死无葬身之地》时这样表述:“这不是一个讲抵抗运动的戏。我感兴趣的是,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应。”情感类节目恰恰通过对测谎仪的使用,人为地将当事人置于一个极限情境中。通过问题敏感程度的逐级递进,让人物在其中作出强烈的反应,从而使节目变成了检验人的行为的实验室。在测谎仪的威慑下,原本充满人情味的情感访谈变为严肃冷酷的情感审判。虽然相关制作人员声称测谎环节并不是情感类节目的核心,但事实上,加入了测谎环节的情感类节目在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舆论认为:婚姻、家庭、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社会关系,其中的真话假话很难以简单的是与非来判断,加上仪器的准确率也不能达到100%。如果操作不当,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从最初构建电视“心灵花园”被津津乐道,再到意欲打造成情感检验实验室而饱受争议且最终穷途末路,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变革既反映了节目意义追求的变化,同时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下审美取向的新特征。
意义追求的虚位——“后情感主义”语境下的情感节目审美悖论
伴随着文化消费趋势的愈演愈烈,文化成为商品的逻辑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文化形态。学者王一川认为,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情感形态从传统的情感主义向后情感主义转变。“后情感”与“后情感主义”的概念均来自英国社会学家梅斯特洛维奇的著作《后情感社会》。他认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其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全社会已经和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不仅认知性内容被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在文化消费的社会语境下,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的情感模式变迁也恰恰印证了电视情感类节目在意义追求方面从注重精神内涵到空洞虚位的转变。
第一,低俗情节的无限放大成为博取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媒体认为这次下发整改令的导火索是某情感类节目请来了争议人物芙蓉姐姐做嘉宾,而且整个节目低俗不堪,导向有误,严重违背了情感类节目的初衷。
第二,情感事件的虚构伪造洞穿了本真情感的纯洁与神圣。近年来,情感类节目一直被质疑的就是其真实性,“伪情感故事”、“情感专业户”等词汇就是对其真实性的讽刺。当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态度被颠覆后。情感类节目热衷于通过虚假故事制造情感也就不难理解了,只不过这种虚假的情感践踏了本真感受,成了被虚拟和反讽的材料罢了。
第三,情感成为商品进行交易与买卖。许多节目都会提出“重金征集情感线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商品化的铜臭侵蚀了情感类节目的内在本质,情感的商品属性超越了精神属性。从而占据了统治地位。
第四,工具理性下获得的快适情感。情感类节目中对测谎仪的青睐也给人一种假象。即本真的人类情感与诚信品质必须在工具理性的原则下才能获得,甚至要以破坏人际关系为代价。节目对测谎仪的使用摒弃了情感主义时代的道德伦理,仅仅诉诸日常生活的快感与舒适,沉浸在模拟的、虚幻的、人为制造的、残缺的情感之中,背离了情感类节目本应具有的审美正义与人文价值。加速了社会的道德恐慌与伦理失范。这种以高科技支撑的文化形态究其本质是一种反审美的视觉与听觉文化。它消解了崇高的意义。摧毁了美好的精神。吞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规范,使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功能沦落为纯粹的消遣。
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观
情感类节目在兴起时的意义追求完全符合情感主义的精神与内涵。它追求的是情感主义倡导的本真情感,是真实的、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和文化启蒙作用的,节目的精神内核与情感主义倡导的文艺创作在本质上是非常吻合的。但是随着情感类节目的火爆,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创作思路下。部分节目开始背离情感类节目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呈现出工具理性与消费至上的文化工业全景图。
虽然我国是否进入“后情感社会”尚无定论。但是透过情感类节目所呈现出的制作怪状与意义追求的虚位,我们还是强烈感受到了“后情感主义”的思潮在电视情感类节目中的蔓延,而且这种蔓延很可能透过情感类节目再渗透到其他类型的节目中去,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种趋向的危害性,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社会意义,积极配合和谐社会化与和谐文化的构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观念与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受到人们的推崇,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这种精神不断地影响着后人的思想、行为、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情感类节目应继续继承上述传统文化精髓,将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根植在节目中。使其成为节目的核心与灵魂。
做人文关怀与社会慈善公益的倡导者。情感类节目要秉承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呼吁奉献爱心、传递人间真情为己任。节目一方面要记录弱势群体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要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倡导动员社会各界提供慈善援助。使弱势群体在艰难困苦面前能够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支撑力置。节目倡导的公益慈善,不仅是一种传播理念,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情感类节目要通过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宣扬与社会道德的呼唤,提升公众的道德素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做调解公众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情感类节目应针对转型期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通过“诉诸情感”与“诉诸理性”的传播技巧对公众进行抚慰、调解,实现公众表达、宣泄、交流的愿望。我们并不能说公众所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情感交流平台上迎刃而解。但至少在目前情感问题疏导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情感类节目应以民为本、以情为纲,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感主义已经和正在让位于充满消费色彩的“后情感主义”。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情感类节目在制作方面呈现出的怪状以及对审美意义追求的虚位也就日益明显。重塑情感类节目的审美观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情感类节目仍需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为节目导向。以记录普通百姓的人生境况与人性光辉为节目主旨。通过弘扬人间真情、沟通大众心灵、倡导社会公益、树立社会风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制作形态转变:从“心灵花园”到“极限情境”下的电视实验室
真情沟通。打造电视荧屏的“心灵花园”。情感类节目在创作形态上最初主要以谈话作为交流的载体与依托,通过节目主人公、主持人、专家和观众的交流,为整个节目营造了一种温馨、平等、自由的氛围。它为处于转型期的公众构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交流平台,促进了人与人间的理解与沟通,增强了人的归属感,规范了公众的道德价值观。像《人间》、《真情》等优秀情感类节目都是主要以谈话的形式出现。成为电视荧屏上温馨的“心灵花园”。
情境体验,挖掘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随着真人秀这种节目形态与制作理念的流行,以谈话为主的传统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创作重点也开始向真人秀样态转变,这种样态的典型代表就是安徽卫视推出的《第12夜》。节目第一季以大胆的“试离婚”为表现重点。记录了3个不同家庭的婚姻危机以及主人公在试离婚期间对婚姻的反思,体验没有另一半的生活。“情境就是更特殊的前提,使本来在普遍世界情况中还未发展的东西得到真正的自我外现和表现”,而《第12夜》恰恰就在“自我外现和表现”上下足了工夫。所谓“试”。就意味着将当事人嚣于一种特殊的情境之中。使矛盾的双方冷静地回忆与分析自己在婚姻中扮演的角色,回味对方的长处,从而产生从敌对仇视到包容理解、从厌倦麻木到有新鲜感的效果。
极限情境,构建情感检验的实验室。戏剧家萨特在谈到其剧作《死无葬身之地》时这样表述:“这不是一个讲抵抗运动的戏。我感兴趣的是,极限的情境以及处在这种情境中的人的反应。”情感类节目恰恰通过对测谎仪的使用,人为地将当事人置于一个极限情境中。通过问题敏感程度的逐级递进,让人物在其中作出强烈的反应,从而使节目变成了检验人的行为的实验室。在测谎仪的威慑下,原本充满人情味的情感访谈变为严肃冷酷的情感审判。虽然相关制作人员声称测谎环节并不是情感类节目的核心,但事实上,加入了测谎环节的情感类节目在伦理道德方面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舆论认为:婚姻、家庭、爱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和社会关系,其中的真话假话很难以简单的是与非来判断,加上仪器的准确率也不能达到100%。如果操作不当,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还可能会引起人际关系的紧张。从最初构建电视“心灵花园”被津津乐道,再到意欲打造成情感检验实验室而饱受争议且最终穷途末路,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变革既反映了节目意义追求的变化,同时折射出社会文化语境下审美取向的新特征。
意义追求的虚位——“后情感主义”语境下的情感节目审美悖论
伴随着文化消费趋势的愈演愈烈,文化成为商品的逻辑不断改变着传统的文化形态。学者王一川认为,随之而来的是社会情感形态从传统的情感主义向后情感主义转变。“后情感”与“后情感主义”的概念均来自英国社会学家梅斯特洛维奇的著作《后情感社会》。他认为西方社会已进入“后情感社会”。其明显标志之一就是全社会已经和正在导向“一种新的束缚形式。在现时代走向精心制作的情感”、“不仅认知性内容被操纵了,而且情感也被文化产业操纵了,并且由此转换成为后情感”。在文化消费的社会语境下,从情感主义到后情感主义的情感模式变迁也恰恰印证了电视情感类节目在意义追求方面从注重精神内涵到空洞虚位的转变。
第一,低俗情节的无限放大成为博取高收视率的重要手段。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向全国各地方台下发了一则“整改令”。禁止情感类节目低俗化。媒体认为这次下发整改令的导火索是某情感类节目请来了争议人物芙蓉姐姐做嘉宾,而且整个节目低俗不堪,导向有误,严重违背了情感类节目的初衷。
第二,情感事件的虚构伪造洞穿了本真情感的纯洁与神圣。近年来,情感类节目一直被质疑的就是其真实性,“伪情感故事”、“情感专业户”等词汇就是对其真实性的讽刺。当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态度被颠覆后。情感类节目热衷于通过虚假故事制造情感也就不难理解了,只不过这种虚假的情感践踏了本真感受,成了被虚拟和反讽的材料罢了。
第三,情感成为商品进行交易与买卖。许多节目都会提出“重金征集情感线索”。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商品化的铜臭侵蚀了情感类节目的内在本质,情感的商品属性超越了精神属性。从而占据了统治地位。
第四,工具理性下获得的快适情感。情感类节目中对测谎仪的青睐也给人一种假象。即本真的人类情感与诚信品质必须在工具理性的原则下才能获得,甚至要以破坏人际关系为代价。节目对测谎仪的使用摒弃了情感主义时代的道德伦理,仅仅诉诸日常生活的快感与舒适,沉浸在模拟的、虚幻的、人为制造的、残缺的情感之中,背离了情感类节目本应具有的审美正义与人文价值。加速了社会的道德恐慌与伦理失范。这种以高科技支撑的文化形态究其本质是一种反审美的视觉与听觉文化。它消解了崇高的意义。摧毁了美好的精神。吞噬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规范,使情感类节目的审美功能沦落为纯粹的消遣。
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审美观
情感类节目在兴起时的意义追求完全符合情感主义的精神与内涵。它追求的是情感主义倡导的本真情感,是真实的、具有强烈的审美感染力和文化启蒙作用的,节目的精神内核与情感主义倡导的文艺创作在本质上是非常吻合的。但是随着情感类节目的火爆,在唯收视率马首是瞻的创作思路下。部分节目开始背离情感类节目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呈现出工具理性与消费至上的文化工业全景图。
虽然我国是否进入“后情感社会”尚无定论。但是透过情感类节目所呈现出的制作怪状与意义追求的虚位,我们还是强烈感受到了“后情感主义”的思潮在电视情感类节目中的蔓延,而且这种蔓延很可能透过情感类节目再渗透到其他类型的节目中去,因此我们必须正视这种趋向的危害性,重塑电视情感类节目的社会意义,积极配合和谐社会化与和谐文化的构建,具体而言,有以下几方面:
做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播者。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观念与思想已经根深蒂固,受到人们的推崇,进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与行动。“天人合一”与“以人为本”、“刚健有为”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与“中庸和谐”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这种精神不断地影响着后人的思想、行为、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成为历史发展的重要思想源泉。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对社会的前进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情感类节目应继续继承上述传统文化精髓,将民族优秀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根植在节目中。使其成为节目的核心与灵魂。
做人文关怀与社会慈善公益的倡导者。情感类节目要秉承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呼吁奉献爱心、传递人间真情为己任。节目一方面要记录弱势群体在困境中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另一方面又要以大众传播的方式,倡导动员社会各界提供慈善援助。使弱势群体在艰难困苦面前能够找到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支撑力置。节目倡导的公益慈善,不仅是一种传播理念,更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情感类节目要通过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宣扬与社会道德的呼唤,提升公众的道德素养,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做调解公众心理问题的“心理医生”。情感类节目应针对转型期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心理问题,通过“诉诸情感”与“诉诸理性”的传播技巧对公众进行抚慰、调解,实现公众表达、宣泄、交流的愿望。我们并不能说公众所有的社会心理问题都可以在这个情感交流平台上迎刃而解。但至少在目前情感问题疏导相对有限的情况下,情感类节目应以民为本、以情为纲,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感主义已经和正在让位于充满消费色彩的“后情感主义”。在此社会文化语境下,情感类节目在制作方面呈现出的怪状以及对审美意义追求的虚位也就日益明显。重塑情感类节目的审美观成为当务之急。在经济发展、技术进步、文化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情感类节目仍需以强烈的人文关怀与伦理道德为节目导向。以记录普通百姓的人生境况与人性光辉为节目主旨。通过弘扬人间真情、沟通大众心灵、倡导社会公益、树立社会风尚,在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从而为自己赢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