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天暗下来的时候,总是情愫丛生的时候。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一点愁绪,又是这样轻易地被人道尽。想想真是无奈。
天地洪荒,亿万斯年,地球自转的一圈,绕日公转的一瞬。寰球同此凉热。却为什么在小小的心之一隅,难以割舍,牵连不断。
当天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是在哪里,又做些什么呢。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那时,老牛也已经进了圈,在暗地里反刍,喷着粗重的鼻息,又不时蹭着墙根,蹄子踏得咚咚响(它还在想念白天的青草吗)。老奶奶枯瘦的手上拿只葫芦瓢,一路撒下些稻粒,口里发出咯咯咯的母鸡般的声音,把最后一只小鸡仔引进院门。在水里泡了一天的群鸭,此时也上岸了,一摇三晃,沿村中的路走来,又陆续分开,各进家门(一般都不会走错)。它们还不时地摇一摇身子,张开翅膀,抖落一地水珠,留下一串湿脚掌印。村里的井台上,传来水桶撞击井壁的空洞声响,打水的人已是有些影影绰绰了。月亮也不大分明,但村道上,仍陆续有晚归荷锄的农人,相见语依依,又一律淹没在远近嘈杂的人声虫鸣里。炊烟还没有散尽,柴火的气味和温度兀自氤氲着。又总是有谁家的老人,在院门口长声呼唤还没归家的孩子,回家吃饭喽。声音不疾不徐,同向晚微凉吹过树梢的风声应和着。人一出声,狗也跟就吠。
那时候,农家的晚餐总是很晚,人畜鸡鸭,似乎都要耗完最后一丝天光才肯歇息——所以老家的方言里没有晚餐一词,就叫“宵夜”。门前支起半片残旧的小石磨,几样小菜。一盏油灯,照着小小的院落。残霞退去,星辉投进石磨上的小酒盅里,晃荡。多希望女儿的生命里,也能有过哪怕一个,这样的黄昏。
女儿在那所以伟人命名的纪念中学里,已经读到高中的最后一年。校园很美,学校的布局也很用心。记得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高一学堂”离宿舍和饭堂都颇远,要走过一个广场,两片湖,踏过长长的有着玻璃围栏的湖心的木桥,桥下锦鳞游泳,鸭子戏水。“高二学堂”近了一些,好在女儿教室窗外正对着一个漂亮的小花园,有水有草,垂柳拱桥,还有敦厚儒雅的孔子雕像。到高三入学的时候,新搬的教室、饭堂、宿舍距离竟都不过百米,那种争分夺秒的态势扑面而来,使我们不约而同地感慨当初校园规划之用心了。高三头一回送汤,吃完饭女儿送我们出校园西门,快到门口时,看见草坪上一株大的桔柚树,果实硕大,颇为壮观,女儿此前也未曾留意过。妈妈当时还贴心地交待,学习累了,就过来转转,看看这一树柚子,换换心情也好啊。下一回送汤,事前电话里就约到柚子树底下见面,顺便也问女儿,都有空去看看那树吗,女儿答,一次也没。她几乎要忘了那棵树的所在了。我知道,多少个黄昏,她们面对的,是人的潮流,书海,和无处不在的竞争。
她当然也会有自己的调剂方式。上个学期,一只比鸡蛋壳大些的小小花盆里,一株多肉植物,一直放在她宿舍床头的柜子上,暑假带回来,还在家里阳台上长着呢。后来,她又换成一小瓶薰衣草,撒下许多种子,发了两个芽。薰衣草娇嫩,要有阳光,要浇水,还不能多。后来她实在忙不过来,也放回家里。想想也是,两株小小的薰衣草,怎样长出普罗旺斯的风情来呢。还有段她打电话,总是聊到宿舍窗外树上的鸟巢,有鸟进出,后来,就只剩下个空巢了。
可这些,怎么能比得上一个心灵的故乡呢。
暑假结束的时候,有同事返乡,车里带回各样时令的土产,我没客气,都匀了一些。栗子,花生,莲子,菱角。栗子是外壳还淡黄的,鲜嫩。花生是刚从地里挖出来,没晒过太阳的,水份足。菱角是刚煮过,深红的外壳变成了紫黑。莲子是晒干的,但生吃也清香,不显得太硬。都冻在冰箱里,也叫女儿尝了尝。她是从来没有见过树上生长的栗子,以及水面浮着的红莲,没有亲手从荷塘里折过一只莲蓬的。虽然她也很想。
我们没有给过她这样一个鲜活的真实的故乡。但女儿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再转眼,就要飞得更远了。
上年过年的时候,没回老家。除夕正赶上农历的雨水节气。我写了篇文章给女儿看,《“雨水”中的除夕》,谈在老家风雪里贴对联,团年,奶奶说过的“放高灯”。之后,写《惊蛰》,看到此间的含笑花,回想老家的第一声春雷。《春分,二月二》,挖荠菜,看木棉,剃龙头,跟女儿做“春分立蛋”的游戏(也招呼学生和家长们在家里玩这个)。《清明系列》,念着逝去的亲人们,有在女儿出生之前过世的,也有是在她长大过程中离开的。《谷雨,和春天说再见》,念及老家的香椿,桑葚,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排最末的楝树花开。《立夏三日》,教室里的立夏斗蛋游戏,老家的秀麦,槐花,养蜂的人。《小满的满》,那时赤脚捉泥鳅,放麦假,麦田里奔跑的野兔,和老水车。《芒种补记》,“芒种打火夜插秧”,也写南方的莲雾和龙眼。《夏至:最长的一日》,那三天里连着的三个好日子,端午节,父亲节,夏至。记北方的暴雨。《小暑杂谈》,台风,六月六晒衣的过往,以及我跟孩子们种下的向日葵。《大暑》,忆乡村夏夜的露宿,水面的菱角,划过稻田的白鹭。《立秋》,吃罢园菜,“笋鸡”,见梧桐叶落。《处暑》,老家收稻,打枣,开学季。《白露》,冷露,桂花,遥远的稻花香。《秋分,平分秋色》,林子里捡拾橡子,看雁阵,西风猎猎。
这个系列的文章,一口气写下来,能有五万多字了吧,发在QQ空间里。一半是为班上的孩子,能借以更多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一半也是为女儿,她从学校回来,不管多忙,我都会给她看看这些文字,聊聊。却也引起了好些朋友以及家长的兴趣。有老家的朋友,也会常常写一些更鲜活的节气文字。也有朋友,常发来与节气应时的家乡的图片。一个故交,极具情怀的校长,曾跟我说要把这些印发给学校的语文老师们。
但我仍然无法确定,这些“二手”的家乡风物,能否在女儿的心之峡谷里扎下根,以及能否在她未来的生命历程中撑起小小的一片绿荫来。
我还会遗憾着,我们也没有给过女儿一个家乡的小小院落的记忆呢。最寻常的一个小院子,门前稻场,欹斜着一株大枣树,棉花秸麦草堆起的柴草堆(有时母鸡会在上头做窝下蛋孵小鸡呢)。一条村路从院门前横过去,连着东西两头的池塘和村中的水井。从院里直着出去,有小路直下到村前逶迤的荡汊里去。低矮的门楼,顶上生着瓦菲。单薄的两扇木门,门神风剥雨蚀陈旧褪色,主人出去时就挂一把旧锁头,两扇薄门之间留不小的缝隙,可让鸡鸭狗猫自由出入。钥匙一定是放在伸手可及的门楣背后,没有人会把它系在腰间。村里尽皆如此,不是秘密。但除非主人交待,否则别人绝不会去动。就像木心《那时慢》里的歌词,“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样的一个小院子,前前后后地也安排下若干树木。斜靠着东厢厨房的一株毛桃,三月花开灿烂,早上一地落红,扫帚过处,红浪翻涌,动人心魄。西厢对称地,是一株柿树,初夏才开花,绿中含着黄白,花形小巧精致,常带给人不经意的惊喜。也有葡萄一株,从人家废墙根的老藤斩下一截扦插来的,似乎没有挂过像样的果,但叶子藤蔓茂盛,足够搭起一条小小的绿色廊道来。正门旁的梧桐,是自己生出来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种子,注意到时已有半人高,才几天时间,就快及屋檐了,树干挺直,叶片阔大。一年就“秀出于林”无可比肩了。春天开紫色花,形如喇叭。梧桐是最早感知秋风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叶片较大,梧桐枯叶被秋风所欺,声响干脆,特别是叶柄跟树干的结合处,断裂时铿然有声,人在屋内即可听闻。更何况月明静夜,又兼冷雨,满怀心事,那真是不堪听了。梧桐枯叶辞枝的声音,说是古筝上的一声泛响,也无不可吧。秋雨来时,连绵数旬,院里都生了绿苔,踩上去腻滑。柿子收过,但在叶丛深处树巅梢头,也会遗下一枚两枚的。忽听外面秋雨里啪的一声响,出门看时,一只黄澄澄红乎乎软绵绵熟透的柿子,趴在水洼里,裂着嘴,露出蜜样的汁来,吸一口,唯有甜。冬天,院中落雪,落霰,檐下冰溜,或装弶套雀,等等,各有奇趣,已非笔墨所能尽述了……
于今,所有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奔波,俨然已是生活的必然,而不是选项了。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披星戴月地往还里,我们也渐渐已失去了对晨昏的感知和对日升月落的印象。记忆里的故乡却清晰如昨。像多年前一位同事曾说过的,一定要带孩子回老家,去当年躺过的山坡上再感受一回。
我当年的那个老家,那个院子,怕是已经不在了。上面的附着物,又是什么样子呢。多年前也曾经欣喜地从谷歌地图上,看到了那个村子,大体模样,还依稀可辨。
今年立秋那天,暑假里,下午睡起得着一张图片,老家的朋友传过来的,问我:“快干的刘家荡,对面应该很熟吧?”(朋友跟我同村不同组,两个小村子,中间隔着一条数里长的荡汊,他在这边钓鱼,对岸是我住过的村庄)。我回说:“呵呵,刚睡起来,看到这个太亲切了。刘家荡啊,台渠啊,我家之前有块地就在对面。大概有十五年左右没回过了。我要是回去,村里恐怕很难有人认得我了。真是老了哦。”十五年前举家搬迁,老房子卖给了邻居。我最后一次回去,是搬家后又过两年,跟母亲去讨要两千块钱的卖房钱。母亲跟人聊着的时候,我又去老房子那儿看了看,隔着小院的门,看见西厢的三间平房还在,正房顶上已经垮蹋了,徒留四壁,我住过的房子里,南瓜藤长得异常肥大,从墙角爬到半壁(旧房土肥力十足)。又在台渠上走了走,一直走到台渠顶上,那是这个小村子的至高点。这条台渠,是我多少年一直喜欢的读书、悠游、发愣、走神的所在。
明年暑假,一定带女儿回到那个村子,看看。
(作者单位: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
天地洪荒,亿万斯年,地球自转的一圈,绕日公转的一瞬。寰球同此凉热。却为什么在小小的心之一隅,难以割舍,牵连不断。
当天暗下来的时候,我们是在哪里,又做些什么呢。
斜光照墟落, 穷巷牛羊归。那时,老牛也已经进了圈,在暗地里反刍,喷着粗重的鼻息,又不时蹭着墙根,蹄子踏得咚咚响(它还在想念白天的青草吗)。老奶奶枯瘦的手上拿只葫芦瓢,一路撒下些稻粒,口里发出咯咯咯的母鸡般的声音,把最后一只小鸡仔引进院门。在水里泡了一天的群鸭,此时也上岸了,一摇三晃,沿村中的路走来,又陆续分开,各进家门(一般都不会走错)。它们还不时地摇一摇身子,张开翅膀,抖落一地水珠,留下一串湿脚掌印。村里的井台上,传来水桶撞击井壁的空洞声响,打水的人已是有些影影绰绰了。月亮也不大分明,但村道上,仍陆续有晚归荷锄的农人,相见语依依,又一律淹没在远近嘈杂的人声虫鸣里。炊烟还没有散尽,柴火的气味和温度兀自氤氲着。又总是有谁家的老人,在院门口长声呼唤还没归家的孩子,回家吃饭喽。声音不疾不徐,同向晚微凉吹过树梢的风声应和着。人一出声,狗也跟就吠。
那时候,农家的晚餐总是很晚,人畜鸡鸭,似乎都要耗完最后一丝天光才肯歇息——所以老家的方言里没有晚餐一词,就叫“宵夜”。门前支起半片残旧的小石磨,几样小菜。一盏油灯,照着小小的院落。残霞退去,星辉投进石磨上的小酒盅里,晃荡。多希望女儿的生命里,也能有过哪怕一个,这样的黄昏。
女儿在那所以伟人命名的纪念中学里,已经读到高中的最后一年。校园很美,学校的布局也很用心。记得刚到这所学校的时候,“高一学堂”离宿舍和饭堂都颇远,要走过一个广场,两片湖,踏过长长的有着玻璃围栏的湖心的木桥,桥下锦鳞游泳,鸭子戏水。“高二学堂”近了一些,好在女儿教室窗外正对着一个漂亮的小花园,有水有草,垂柳拱桥,还有敦厚儒雅的孔子雕像。到高三入学的时候,新搬的教室、饭堂、宿舍距离竟都不过百米,那种争分夺秒的态势扑面而来,使我们不约而同地感慨当初校园规划之用心了。高三头一回送汤,吃完饭女儿送我们出校园西门,快到门口时,看见草坪上一株大的桔柚树,果实硕大,颇为壮观,女儿此前也未曾留意过。妈妈当时还贴心地交待,学习累了,就过来转转,看看这一树柚子,换换心情也好啊。下一回送汤,事前电话里就约到柚子树底下见面,顺便也问女儿,都有空去看看那树吗,女儿答,一次也没。她几乎要忘了那棵树的所在了。我知道,多少个黄昏,她们面对的,是人的潮流,书海,和无处不在的竞争。
她当然也会有自己的调剂方式。上个学期,一只比鸡蛋壳大些的小小花盆里,一株多肉植物,一直放在她宿舍床头的柜子上,暑假带回来,还在家里阳台上长着呢。后来,她又换成一小瓶薰衣草,撒下许多种子,发了两个芽。薰衣草娇嫩,要有阳光,要浇水,还不能多。后来她实在忙不过来,也放回家里。想想也是,两株小小的薰衣草,怎样长出普罗旺斯的风情来呢。还有段她打电话,总是聊到宿舍窗外树上的鸟巢,有鸟进出,后来,就只剩下个空巢了。
可这些,怎么能比得上一个心灵的故乡呢。
暑假结束的时候,有同事返乡,车里带回各样时令的土产,我没客气,都匀了一些。栗子,花生,莲子,菱角。栗子是外壳还淡黄的,鲜嫩。花生是刚从地里挖出来,没晒过太阳的,水份足。菱角是刚煮过,深红的外壳变成了紫黑。莲子是晒干的,但生吃也清香,不显得太硬。都冻在冰箱里,也叫女儿尝了尝。她是从来没有见过树上生长的栗子,以及水面浮着的红莲,没有亲手从荷塘里折过一只莲蓬的。虽然她也很想。
我们没有给过她这样一个鲜活的真实的故乡。但女儿早已不是小孩子了。再转眼,就要飞得更远了。
上年过年的时候,没回老家。除夕正赶上农历的雨水节气。我写了篇文章给女儿看,《“雨水”中的除夕》,谈在老家风雪里贴对联,团年,奶奶说过的“放高灯”。之后,写《惊蛰》,看到此间的含笑花,回想老家的第一声春雷。《春分,二月二》,挖荠菜,看木棉,剃龙头,跟女儿做“春分立蛋”的游戏(也招呼学生和家长们在家里玩这个)。《清明系列》,念着逝去的亲人们,有在女儿出生之前过世的,也有是在她长大过程中离开的。《谷雨,和春天说再见》,念及老家的香椿,桑葚,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排最末的楝树花开。《立夏三日》,教室里的立夏斗蛋游戏,老家的秀麦,槐花,养蜂的人。《小满的满》,那时赤脚捉泥鳅,放麦假,麦田里奔跑的野兔,和老水车。《芒种补记》,“芒种打火夜插秧”,也写南方的莲雾和龙眼。《夏至:最长的一日》,那三天里连着的三个好日子,端午节,父亲节,夏至。记北方的暴雨。《小暑杂谈》,台风,六月六晒衣的过往,以及我跟孩子们种下的向日葵。《大暑》,忆乡村夏夜的露宿,水面的菱角,划过稻田的白鹭。《立秋》,吃罢园菜,“笋鸡”,见梧桐叶落。《处暑》,老家收稻,打枣,开学季。《白露》,冷露,桂花,遥远的稻花香。《秋分,平分秋色》,林子里捡拾橡子,看雁阵,西风猎猎。
这个系列的文章,一口气写下来,能有五万多字了吧,发在QQ空间里。一半是为班上的孩子,能借以更多地了解和热爱传统文化;一半也是为女儿,她从学校回来,不管多忙,我都会给她看看这些文字,聊聊。却也引起了好些朋友以及家长的兴趣。有老家的朋友,也会常常写一些更鲜活的节气文字。也有朋友,常发来与节气应时的家乡的图片。一个故交,极具情怀的校长,曾跟我说要把这些印发给学校的语文老师们。
但我仍然无法确定,这些“二手”的家乡风物,能否在女儿的心之峡谷里扎下根,以及能否在她未来的生命历程中撑起小小的一片绿荫来。
我还会遗憾着,我们也没有给过女儿一个家乡的小小院落的记忆呢。最寻常的一个小院子,门前稻场,欹斜着一株大枣树,棉花秸麦草堆起的柴草堆(有时母鸡会在上头做窝下蛋孵小鸡呢)。一条村路从院门前横过去,连着东西两头的池塘和村中的水井。从院里直着出去,有小路直下到村前逶迤的荡汊里去。低矮的门楼,顶上生着瓦菲。单薄的两扇木门,门神风剥雨蚀陈旧褪色,主人出去时就挂一把旧锁头,两扇薄门之间留不小的缝隙,可让鸡鸭狗猫自由出入。钥匙一定是放在伸手可及的门楣背后,没有人会把它系在腰间。村里尽皆如此,不是秘密。但除非主人交待,否则别人绝不会去动。就像木心《那时慢》里的歌词,“你锁了,人家就懂了”。这样的一个小院子,前前后后地也安排下若干树木。斜靠着东厢厨房的一株毛桃,三月花开灿烂,早上一地落红,扫帚过处,红浪翻涌,动人心魄。西厢对称地,是一株柿树,初夏才开花,绿中含着黄白,花形小巧精致,常带给人不经意的惊喜。也有葡萄一株,从人家废墙根的老藤斩下一截扦插来的,似乎没有挂过像样的果,但叶子藤蔓茂盛,足够搭起一条小小的绿色廊道来。正门旁的梧桐,是自己生出来的。也不知道从哪儿来的种子,注意到时已有半人高,才几天时间,就快及屋檐了,树干挺直,叶片阔大。一年就“秀出于林”无可比肩了。春天开紫色花,形如喇叭。梧桐是最早感知秋风的,“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 梧桐叶片较大,梧桐枯叶被秋风所欺,声响干脆,特别是叶柄跟树干的结合处,断裂时铿然有声,人在屋内即可听闻。更何况月明静夜,又兼冷雨,满怀心事,那真是不堪听了。梧桐枯叶辞枝的声音,说是古筝上的一声泛响,也无不可吧。秋雨来时,连绵数旬,院里都生了绿苔,踩上去腻滑。柿子收过,但在叶丛深处树巅梢头,也会遗下一枚两枚的。忽听外面秋雨里啪的一声响,出门看时,一只黄澄澄红乎乎软绵绵熟透的柿子,趴在水洼里,裂着嘴,露出蜜样的汁来,吸一口,唯有甜。冬天,院中落雪,落霰,檐下冰溜,或装弶套雀,等等,各有奇趣,已非笔墨所能尽述了……
于今,所有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奔波,俨然已是生活的必然,而不是选项了。日复一日的奔波中,披星戴月地往还里,我们也渐渐已失去了对晨昏的感知和对日升月落的印象。记忆里的故乡却清晰如昨。像多年前一位同事曾说过的,一定要带孩子回老家,去当年躺过的山坡上再感受一回。
我当年的那个老家,那个院子,怕是已经不在了。上面的附着物,又是什么样子呢。多年前也曾经欣喜地从谷歌地图上,看到了那个村子,大体模样,还依稀可辨。
今年立秋那天,暑假里,下午睡起得着一张图片,老家的朋友传过来的,问我:“快干的刘家荡,对面应该很熟吧?”(朋友跟我同村不同组,两个小村子,中间隔着一条数里长的荡汊,他在这边钓鱼,对岸是我住过的村庄)。我回说:“呵呵,刚睡起来,看到这个太亲切了。刘家荡啊,台渠啊,我家之前有块地就在对面。大概有十五年左右没回过了。我要是回去,村里恐怕很难有人认得我了。真是老了哦。”十五年前举家搬迁,老房子卖给了邻居。我最后一次回去,是搬家后又过两年,跟母亲去讨要两千块钱的卖房钱。母亲跟人聊着的时候,我又去老房子那儿看了看,隔着小院的门,看见西厢的三间平房还在,正房顶上已经垮蹋了,徒留四壁,我住过的房子里,南瓜藤长得异常肥大,从墙角爬到半壁(旧房土肥力十足)。又在台渠上走了走,一直走到台渠顶上,那是这个小村子的至高点。这条台渠,是我多少年一直喜欢的读书、悠游、发愣、走神的所在。
明年暑假,一定带女儿回到那个村子,看看。
(作者单位:中山市纪中三鑫双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