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读是体会文章内涵的重要方式,也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础。阅读教学实际是对文本细读以及品读的过程,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品位和阅读质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让学生既愿意阅读,又能读得细致、读出美感的原则,并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来提高文本细读的有效性。
一、兴趣牵引阅读,提高学习趣味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阅读,教师有必要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倾向。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强烈兴趣,进而确保教学质量。
以《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谈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然而却是以“牛和鹅怕不怕人”这一有趣的话题展开叙述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牛和鹅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并且尝试用简笔画画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然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见过牛,敢不敢摸牛的身体等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牛和鹅的布偶娃娃,在布偶娃娃的身上提前装好录音设备,同时录制不同的对话,在上课时,悄悄打开录音设备,让学生听到动物的声音,学生的注意力就能立刻集中在课堂上,也会对文本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
文本细读的前提是读,为了让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想好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对待阅读,并对所读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保障教学效率。
二、关键字词入手,品读文本之美
细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强调了一种阅读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关键词句入手,在循序渐进的品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本蕴含的美感,领悟文本的语境,进而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例如,《青山不老》一课重点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花了整整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创造了一片生命绿洲的故事。散文的品读注重“形散神聚”,为了让学生体会“神”,必须从“形”进行切入。如,课文中第一段“……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教师可将这段话以PPT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细读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提出观点:“老人真是太了不起了,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中还能够坚守15年植树造林,真的很伟大。”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如何看出环境的严酷呢?”学生纷纷表示这一段将干旱、霜冻等自然现象比作是怪物,通过“盘踞”一词非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晋西北自然环境的恶劣。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学生对老人的行为更添一层敬意。
案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学生对老人的行为才会真正产生心灵的触动,进而由衷生出敬意。文章的精髓就这样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才能领略到文本之美。
三、结合生活经验,感悟文本情感
细读文本需要深入文本内核,感悟文本背后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非常适合学生阅读。为了避免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而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受文本中蕴藏的情感,从而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切可感,学生对文章也会形成更真切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父爱如舟》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再次研读课文,5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位学生说:“我最喜欢文章第五段,父亲为了不让我滑倒,自己冒着大雪背着我前行,这幅画面让我很感动。”教师进一步询问:“为什么你觉得感动呢?”学生回答道:“因为我想到爸爸送我上学的场景了。”还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倒数第四段,这一段依然写了父亲送儿子入学的场景。最令我感动的是父亲为儿子缝补棉被的描写。当时已经是晚上了,父亲一边要摇橹,一边还要缝补棉被。我想起妈妈给我缝裤子的情景了,所以特别有感触。”接着,教师对学生展开更加细致的追问:“可是这样小的事情,也值得感动吗?”学生听到教师的质疑,纷纷表示不认同:“谁说这样的小事就不值得感动呢?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不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体现吗?”至此,教师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学生已经理解了文中父爱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情感蘊藏于每一篇文本之中,在字里行间闪现,需要阅读者细心体会。父爱这份情感其实每个学生都曾经体会过,通过阅读文本,揣摩文章中的情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后逐渐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四、潜入文字深处,领悟文本含义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将自己的心灵放在文本中,随着文字一同起伏。为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不能只泛泛带过课文内容,而需要引导学生潜入文字深处,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本的内在含义。只有让学生行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学生才会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才会明白文字中蕴藏的深刻哲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更深入地融入文本内涵。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很多学生对文章中桑娜的行为产生不理解甚至不认同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请结合课文谈谈感受。”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她很善良。”这时教师可以故作疑惑:“是吗?可我觉得她很愚蠢啊。文中已经说了她有五个孩子需要抚养,而且她的丈夫为了打渔,常常一出去就是一天,甚至需要面临暴风雨的考验,非常危险。既然已经入不敷出,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抚养邻居西蒙的孩子呢?”尽管部分学生已经产生了认同,还是有学生表达出相反意见:“我觉得老师说的不对。西蒙是一个寡妇,她死了,她的孩子就没有人照顾了,甚至要面临饿死的结局。桑娜家庭困难,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她依然选择把孩子带回来,这样美好的行为又怎么能够被看作是愚蠢呢?”至此,教师进一步询问其他学生:“你们认可他的观点吗?”在学生纷纷表示赞同的时候,教师正色道:“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一个人不论如何,当他人面临困境时,都需要施以援手,不能见死不救,冷漠对待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通过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就可以明白桑娜夫妻的善良,即使再困难,也愿意抚养无人照顾的孤儿。针对一些正向的美好的事物,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本细读是学生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教学策略来达到细读的目的,教师可立足于文章词句,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产生对话,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成为更好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
一、兴趣牵引阅读,提高学习趣味
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是引导学生展开阅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发自内心地喜欢上阅读,教师有必要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学习倾向。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保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的强烈兴趣,进而确保教学质量。
以《牛和鹅》一课的教学为例。这篇课文谈的是看待问题的角度,然而却是以“牛和鹅怕不怕人”这一有趣的话题展开叙述的。因此,教师可以在上课伊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牛和鹅的叫声,让学生猜猜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并且尝试用简笔画画出来,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然后,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见过牛,敢不敢摸牛的身体等问题,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生活经验畅所欲言。此外,教师还可利用牛和鹅的布偶娃娃,在布偶娃娃的身上提前装好录音设备,同时录制不同的对话,在上课时,悄悄打开录音设备,让学生听到动物的声音,学生的注意力就能立刻集中在课堂上,也会对文本阅读产生强烈的兴趣。
文本细读的前提是读,为了让教学顺利进行,教师必须想好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愿意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对待阅读,并对所读内容产生好奇心,从而保障教学效率。
二、关键字词入手,品读文本之美
细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更强调了一种阅读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关键词句入手,在循序渐进的品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文本蕴含的美感,领悟文本的语境,进而正确把握文章主旨。
例如,《青山不老》一课重点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花了整整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创造了一片生命绿洲的故事。散文的品读注重“形散神聚”,为了让学生体会“神”,必须从“形”进行切入。如,课文中第一段“……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教师可将这段话以PPT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细读之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提出观点:“老人真是太了不起了,在这么严酷的环境中还能够坚守15年植树造林,真的很伟大。”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你是如何看出环境的严酷呢?”学生纷纷表示这一段将干旱、霜冻等自然现象比作是怪物,通过“盘踞”一词非常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晋西北自然环境的恶劣。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赏析,学生对老人的行为更添一层敬意。
案例中,教师带领学生对文本语言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学生对老人的行为才会真正产生心灵的触动,进而由衷生出敬意。文章的精髓就这样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深处,学生才能领略到文本之美。
三、结合生活经验,感悟文本情感
细读文本需要深入文本内核,感悟文本背后的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安排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非常适合学生阅读。为了避免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是从自身角度出发,而是要站在学生的立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来感受文本中蕴藏的情感,从而使原本抽象的内容变得真切可感,学生对文章也会形成更真切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父爱如舟》一课时,教师需要为学生预留充足的阅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文章中最打动自己的地方是什么?”学生再次研读课文,5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位学生说:“我最喜欢文章第五段,父亲为了不让我滑倒,自己冒着大雪背着我前行,这幅画面让我很感动。”教师进一步询问:“为什么你觉得感动呢?”学生回答道:“因为我想到爸爸送我上学的场景了。”还有的学生说:“我最喜欢倒数第四段,这一段依然写了父亲送儿子入学的场景。最令我感动的是父亲为儿子缝补棉被的描写。当时已经是晚上了,父亲一边要摇橹,一边还要缝补棉被。我想起妈妈给我缝裤子的情景了,所以特别有感触。”接着,教师对学生展开更加细致的追问:“可是这样小的事情,也值得感动吗?”学生听到教师的质疑,纷纷表示不认同:“谁说这样的小事就不值得感动呢?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情,不就是在这一点一滴中体现吗?”至此,教师已经不需要再说什么,学生已经理解了文中父爱的情感,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情感蘊藏于每一篇文本之中,在字里行间闪现,需要阅读者细心体会。父爱这份情感其实每个学生都曾经体会过,通过阅读文本,揣摩文章中的情感,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后逐渐意识到父亲对自己的爱,心灵产生了极大的震动。
四、潜入文字深处,领悟文本含义
读书的最高境界是将自己的心灵放在文本中,随着文字一同起伏。为了引导学生细读文本,教师不能只泛泛带过课文内容,而需要引导学生潜入文字深处,让学生在阅读中领悟文本的内在含义。只有让学生行走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学生才会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才会明白文字中蕴藏的深刻哲理。因此,教师有必要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的文本细读能力,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代入感,更深入地融入文本内涵。
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很多学生对文章中桑娜的行为产生不理解甚至不认同的想法,因此,教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后,教师可提出问题:“你们认为桑娜是一个怎样的女性?请结合课文谈谈感受。”有的学生回答:“我认为她很善良。”这时教师可以故作疑惑:“是吗?可我觉得她很愚蠢啊。文中已经说了她有五个孩子需要抚养,而且她的丈夫为了打渔,常常一出去就是一天,甚至需要面临暴风雨的考验,非常危险。既然已经入不敷出,为什么还要自找麻烦抚养邻居西蒙的孩子呢?”尽管部分学生已经产生了认同,还是有学生表达出相反意见:“我觉得老师说的不对。西蒙是一个寡妇,她死了,她的孩子就没有人照顾了,甚至要面临饿死的结局。桑娜家庭困难,在这样困难的情况下,她依然选择把孩子带回来,这样美好的行为又怎么能够被看作是愚蠢呢?”至此,教师进一步询问其他学生:“你们认可他的观点吗?”在学生纷纷表示赞同的时候,教师正色道:“同学们的想法很正确,一个人不论如何,当他人面临困境时,都需要施以援手,不能见死不救,冷漠对待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通过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就可以明白桑娜夫妻的善良,即使再困难,也愿意抚养无人照顾的孤儿。针对一些正向的美好的事物,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文本细读是学生掌握阅读能力的核心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采取各种教学策略来达到细读的目的,教师可立足于文章词句,让学生在品读中感受文本情感,让学生的心灵和文本产生对话,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最终成为更好的人。
(作者单位:江苏省通州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岳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