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资源整合,在这次课程改革中是作为一个重要的理念提出来的。它的提出打破了固有的“教科书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的观念,而这一观念的转变对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对于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以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看到的两个案例,就此作一分析。
案例一:
一位老师教学《早》这篇课文片段时,补充了这样三句话: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三句话展开讨论。
很显然,这位老师意识到了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整合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是,他没有对找来的这些资料进行筛选。补充资源中的第一、第二句明显与文本没什么联系,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如果引导学生讨论,会更加远离本课的重点。由此看来,这位老师补充这三句话的目的不明确。我建议此处补充两句话,第一句话即是上述第三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补充的第二句是:“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来学习和写作的。”然后对这两句话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于时间的真切感受和深刻体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从而体悟“早”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从中受到教育,珍惜时间,爱惜光阴。
案例二:
一位老师教学《卢沟桥烽火》的第三部分后,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抗日战争的故事。这一环节有三四位学生交流了自己收集来的抗战故事。我觉得,这一设计目的性不强。你可以说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你也可以说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关注的兴趣。但于这篇课文而言,还是很勉强的。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了卢沟桥事件的经过,交代的是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始。如果是补充交流抗日战争的故事,那与本文的联系不是很密切,补充资料的价值也有限。
我建议此处补充抗日战争起始时的相关时代背景资料。课文第6小节讲到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抗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小节,但是作者要表达的意蕴是很丰富的,而且,由于事件离现在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更远,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应该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即国民党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从而导致抗战初期整个中国抗战被动,而中国共产党用通电全国的方式,号召全国军民抗日,揭露了国民党的险恶用心,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第6小节交代中国共产党通电的意义。
思考:
1.“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同时,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文本理解透彻,如果对文本没有理解到位,就去补充其他的学习材料,那么,这种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甚至是本末倒置,从而变成了为补充而补充。因而也不会有效。
2.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准课外资源与文本的最佳结合点,即课外资源必须是与文本内容有紧密联系并能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文本的资源。否则,就是形式上的整合,徒有课堂上的热热闹闹,却难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对此,于永正老师说:“其实对老教师来说,教学方法一般没啥问题的,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对文本的关注不够。很多老师一篇课文教了好几遍,但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王崧舟老师借大哲学家尼采的“精神三变”说来解读自己细读《长相思》的精神历程: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意味着唯我独尊,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征着“完美的开始”,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教师对教材就能做到烂熟于心,对于资源整合,也一定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下面以笔者在听课过程中看到的两个案例,就此作一分析。
案例一:
一位老师教学《早》这篇课文片段时,补充了这样三句话:①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③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然后引导学生围绕这三句话展开讨论。
很显然,这位老师意识到了课堂教学中有必要整合教材以外的教学资源,以丰富、充实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可是,他没有对找来的这些资料进行筛选。补充资源中的第一、第二句明显与文本没什么联系,对于学生理解文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相反,如果引导学生讨论,会更加远离本课的重点。由此看来,这位老师补充这三句话的目的不明确。我建议此处补充两句话,第一句话即是上述第三句:“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补充的第二句是:“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来学习和写作的。”然后对这两句话展开深入讨论。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对于时间的真切感受和深刻体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认识,从而体悟“早”对每个人的重要性,从中受到教育,珍惜时间,爱惜光阴。
案例二:
一位老师教学《卢沟桥烽火》的第三部分后,让学生交流收集到的抗日战争的故事。这一环节有三四位学生交流了自己收集来的抗战故事。我觉得,这一设计目的性不强。你可以说是为了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对抗日战争的认识,你也可以说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抗日战争关注的兴趣。但于这篇课文而言,还是很勉强的。因为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了卢沟桥事件的经过,交代的是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始。如果是补充交流抗日战争的故事,那与本文的联系不是很密切,补充资料的价值也有限。
我建议此处补充抗日战争起始时的相关时代背景资料。课文第6小节讲到中国共产党通电全国,号召抗日。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小节,但是作者要表达的意蕴是很丰富的,而且,由于事件离现在较远,离学生生活实际更远,学生不容易理解,老师应该补充当时的时代背景资料,即国民党顽固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从而导致抗战初期整个中国抗战被动,而中国共产党用通电全国的方式,号召全国军民抗日,揭露了国民党的险恶用心,这样就能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很好地理解第6小节交代中国共产党通电的意义。
思考:
1.“教科书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同时,教科书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整合课程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白,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文本理解透彻,如果对文本没有理解到位,就去补充其他的学习材料,那么,这种做法无异于舍本逐末。甚至是本末倒置,从而变成了为补充而补充。因而也不会有效。
2.在整合资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找准课外资源与文本的最佳结合点,即课外资源必须是与文本内容有紧密联系并能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地理解文本的资源。否则,就是形式上的整合,徒有课堂上的热热闹闹,却难有实实在在的效果。对此,于永正老师说:“其实对老教师来说,教学方法一般没啥问题的,我感觉最主要的还是对文本的关注不够。很多老师一篇课文教了好几遍,但对文本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同一个层次上。”王崧舟老师借大哲学家尼采的“精神三变”说来解读自己细读《长相思》的精神历程:先变骆驼,再变狮子,最后成为婴儿。骆驼意味着接受训练,听从指导,传承前人的经验和文化;狮子则意味着唯我独尊,自己作决定,对自己负责;婴儿象征着“完美的开始”,让人的精神重新回到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原点。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教师对教材就能做到烂熟于心,对于资源整合,也一定会信手拈来,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