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sac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前言
  现在的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享受着长辈的溺爱,成了“小公主”和“小皇帝”,几乎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在学校中,上课时坐不住,不举手就随便插嘴回答等;下课后,在校园中疯跑、践踏草坪、在墙上乱涂乱画等。加上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大多只注重书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训练和培养。所以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还是非常普遍。
  二、开展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小学生良好习惯实践研究为应用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
  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主要着眼小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小学生在学习、做事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对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此研究将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实践方法。在理论上,可探索出一系列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与人格发展关系的新观点,以及小学生养成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也能为小学德育及家庭教育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三、开展小学生良好习惯实践研究的主要实施策略
  开展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对学校来说,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對学生来说,影响其终身发展,所以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应该要引起全校教师的高度终身。因此,开展该项研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组建科学的研究群体。
  开展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实践研究,是一个范围较广的德育实践课题,对学校德育工作意义重大,所以在实施过程中,既要有行政的推动力,更少不了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支持和配合。我们在课题研究的初始阶段组建了“核心小组推动和辐射,广大教师全员参与”的立体式研究共同体。核心小组由一把手校长亲任课题组组长,成员中既有行政一条线,也有业务素质好、科研素养高的年轻骨干教师,这一共同体的形成,既能保证课题研究的决策力,又能保障各项工作开展的执行度。
  (二)完善相应的研究制度。
  为保障各项研究工作有效开展,激励广大教师结合学校课改主题,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学校必须要完善相关制度,如《课题成果奖励制度》、《教科研管理制度》、《课题研讨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完善,既能规范课题研究行为,又能保障了研究工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充分调配和有机运作。
  (三)强化相关的理论储备。
  理论是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缺少理论的引领和支撑,科研是不可能有实效的,因此,在开展该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理论的学习与储备。在理论学习方面可以采用以下学习方式:1.开展校本学习;2.寻求专家引领;3.倡导总结反思。
  (四)做实科研的常规工作。
  对于学校来说,这些科研成规工作概括起来就是要做到“八个一”:每年度初制定一份课题研究计划;每年度末进行一次研究总结;每学期设置一份月活动安排;每学期制定一份理论学习计划;每月开展一次课题沙龙活动;教师每周上交一篇教育教学随笔;每学期出版一本校刊和学生作品集。这“八个一”的落实,既能规范课题管理,又能保证课题各项研究工作的常态开展、有序开展、实效开展。
  (五)开展课堂的评优调研。
  多年的课改经历使学校能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备课模式和教学程序。然而,在同样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时间和管理机制等诸多共性条件下,我们却能看到许多的差异,如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差异、学生在校的行为习惯和教师成长速度的差异等。为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课题组核心成员大多为校行政人员的优势,发挥教导处和教科室的管理职能,开展课堂专项调研。
  (六)开展教育的现状调查。
  叶圣陶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至于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习惯,学生的习惯在课题的引领下已经达到怎样的目标等,我们学校领导和教师都知道,但家长并不一定了解。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课题组可以开展一定范围的抽样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和现实存在的问题,为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指明方向。
  (七)糅杂德育的组合动力。
  习惯的养成是一项德育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各项德育力量,才能达到其目标。可以把该项教育活动与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结合起来,如与艺术节、科技节、体育节等融合,在活动中以课题为主抓手开展各项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与利用,使得学生在习惯的养成上注入的新活力,达到了显著的育人效果。
  四、结束语
  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可以说是众多教育教学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话题,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课题只是一种载体,以这个载体来推动学生习惯的养成,是实际教育工作的一种升华,更是对教育工作的一种创新,良好、科学的研究策略值得更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去关注。
  
其他文献
在辛亥革命胜利后的100年里,中华人民紧跟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逐步实现了民主政治。今天,当我们实现民主政治的时候,却发现了更大的问题——相比英美、日韩等资本主义国家,我国公民对于政治等社会活动的参与意识、参与能力过低。追根溯源,不难发现这是教育的缺失。在高中政治课堂上,有几个同学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内容来?传统的教育是以“填鸭式”教育为主,完全忽略对学生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的培养。为此,我国《基础
期刊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国家制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及社会的需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适当的身体练习和卫生保健措施为手段,通过多种组织形式的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是社会的要求,历史的必然。毛泽东同志曾说:“欲文明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没有健康的体魄,就难以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也难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期刊
管理其实就是组织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有人曾指出,所谓管理精细化,就是常规管理的升华,是规范化管理的延续。其管理核心理念就是“态度为精心、过程为精细、结果为精品”。其主要彰显的管理方法就是“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处处有人管,人人用心管。”幼儿园精细化管理,需从幼儿园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幼儿园的现状,如:幼儿园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背景、办园质量、教师的整体素质、教育理念、周边居住人群
期刊
人文教育就是以人为本,从人的本源、人和大自然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为基点,继承人类文化中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形成社会成员先进的道德和养成良好习惯规范。对于青少年来说,人文教育,就是教育人正确看待自己,协调自己与他人、社会乃至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在人文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英语新课标教材应运而生。英语教师应该总揽全书,将人文教育渗透在新课标英语教学中。
期刊
一、关注体育教学  (一)游戏集,要积累。  体育教学中教师经常为找不到合适的游戏而烦恼,所选择的游戏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更要考虑到游戏的趣味性,更是让体育教师“煞费苦心”!笔者在10年第二期《中国学校体育》上看到河南李吉敏老师所写的《每个体育教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游戏集》,深受启发,于是将经常用到并适合我校实际的游戏进行收录,在此基础上进行游戏的修改与创编,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增加更多可行
期刊
体育游戏自古有之,不管是西周的射箭强体,还是风行于唐代的马球训练都证明了这一点。体育游戏具有双重性,即游戏性和体育性,对参与者来说,它不仅愉悦了心情,提高了兴趣,还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身体素质。因此,将这种游戏性的体育活动或是体育性的游戏方式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和惊喜。  一、游戏教学法(体育教学中)的内涵及特点  游戏教学法就是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硬性的要求
期刊
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的时代,新时代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学生阶段,如何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呢?我认为养成“好疑、好问”的习惯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必不可少的基础。古人也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提出新的问题是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
期刊
发现法是一种古老有效的教学方法,我国孔子、西方教育家卢梭、十九世纪的第斯多惠、二十世纪初叶的杜威等人都提倡过发现法。由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学生应当掌握的知识不断增加,教学内容变得更为复杂多样化。为了使学生能适应这种发展变化,迅速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获得研究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代发现法有了新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是现代发现法的倡导者之一,他主张教育过程以原理、态度和方法的迁移为核心,为此
期刊
体育与科技的联姻是体育运动发展的趋势,当今体育训练若能掌握科学的方法不仅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避免运动员伤病,最大程度的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对于400米训练而言也是如此,确定一个有针对性的优秀训练方案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运动员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更快捷的达到成绩的高峰。在400米训练当中训练强度是训练方案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所探讨的是运用黄金分割的试验
期刊
课程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教育家Spencer(斯宾塞)提出来,作为教育术语,意指学习者在一定的计划指导下的“学习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它既可以指一门课的学程,也可以指学校提供的所有学程(课程)。“课程”一词为我国所固有。课,指课业,就是现在所说的教育内容;程,有程度、程序、程限、进程的意思。课程就是指课业的进程,是把社会知识传递给学生,付诸理论知识于实践的过程。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