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学生计算能力的强弱可以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关系到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的发展。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这几年,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除了给了数学老师耳目一新的理念、思想与方法之外,在教师的计算教学方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降低了计算的难度;2.强调了情境的创设;3.教材的实例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强调了算法的多样化;5.引入计算器的使用。
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行了几年,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感觉,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明显地下降,许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计算课缺少计算味。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体验与理解数学。”为了使课堂充满趣味,有些计算教学由于老师的把握不当,使学生沉迷于老师创设情境当中,导致了计算课,很容易变成了口语训练课或看图说话课、变成了重情境,轻实效的课堂。
2.很多老师在计算教学中忽视了计算法则、定律、方法的归纳。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明算理,只是机械地乱搬公式,缺乏合理选择简便运算的意识。另外,计算教学要不要归纳计算法则、 定律、 方法已成为一个现在数学老师敏感的话题。很多老师认为不需要,原因有两点:①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②总结出计算法则定律怕限制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学生的思维特点都是从直观的思维到抽象的思维,我们可以从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理解算理。作为老师应该在学生的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提炼、再上升到数与形的联系,最后完成形象思维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成果就是计算法则定律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计算会逐步形成,从而达到熟练的运用。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总结一下计算法则、定律、方法也未尝不可。
3.重视了算法的多样化,忽视了方法的优化。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你喜欢怎样算就怎样算,算法越多就越好。其实让学生从多种的角度去计算固然是好的,可是有些方法比较繁琐,算起来容易出错或者比较麻烦,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学习起来有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就失去了兴趣,计算能力也在不断下降。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再思考、总结优化、再学习、最后运用,才能够使学生明白学习算法的用处,掌握各种算法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方法,更好地提升计算能力。这一过程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当中忽视了对学生计算习惯的教育。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或学生没有把习惯落到实处,导致学生不习惯审题、书写习惯不好、不使用草稿纸的习惯,以致计算的出错较多。
二、计算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思考,作为一位数学老师,我们的计算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才能让学生不会对计算产生厌倦?计算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
1.教学中要关注算理的理解
法则、公式是计算的依据、也是教学中的靈魂,在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 动脑 、主动地去探索、 理解。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就会印象深刻,就会应用自如。
2.关注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掌握算理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算,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算的途径之一,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口算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3.关注学生的估算
估算是反映了人们在实际情境中,对数大小范围的理解和把握水平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运用。但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思维的方法,计算中,如果运用了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并可以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而且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估算的方法,还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多进行估算方法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另外还可以创设一些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多样性与实用性。长期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对估算就可以内化,而且成为一种意识,从而养成好习惯。总之,加强估算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从而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并形成了一种能力。
4.关注学生的审题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审题,拿起笔就计算,这样很容易使得计算过程极其繁琐,从而错误百出。所以,计算教学要让学生养成先审题后计算的习惯。学生通过审题可以找到比较合适的算法,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准确率。另外,还要学生把一些常用的数据记熟,如:25×4= 100、125×8 = 1000、=0.25、 =0.75、=0.125、=0.375、=0.625、=0.875,等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能力。
5.关注学生的计算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 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以说,好习惯可以使终生受益。由于没有好习惯,现在的学生有的在练习本上乱写 ,甚至书本、桌面都可以作为列竖式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抄错数字或计算错。所以要从低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清晰地作业可以给人美感,也可以避免潦草的字迹造成抄错数的现象;②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作业;③学生先审题再计算;④学生养成复核的习惯;⑤做题时注意力要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抄错题 用错方法;⑥利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算。估算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非常大,经常进行估算对学生学习数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6.关注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如果学生对计算学习没有兴趣,那么计算教学不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要让他们爱上计算、 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所以,教学中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利用有趣的学具教具,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计算竞赛题目等方式训练。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7.关注学生的反思
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反思,学生会对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同时对知识有个深刻的认识。作为老师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教给学生方法,如,对做错的题写出错误原因、设立错题本、病历本,等等。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不能一朝一夕形成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更好的成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这几年,新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除了给了数学老师耳目一新的理念、思想与方法之外,在教师的计算教学方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降低了计算的难度;2.强调了情境的创设;3.教材的实例贴近了学生的生活,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4.强调了算法的多样化;5.引入计算器的使用。
一、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现状
新课程标准实行了几年,不少老师都有一种感觉,学生的计算能力在明显地下降,许多学生的计算能力太差等。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1.计算课缺少计算味。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生动的情景中体验与理解数学。”为了使课堂充满趣味,有些计算教学由于老师的把握不当,使学生沉迷于老师创设情境当中,导致了计算课,很容易变成了口语训练课或看图说话课、变成了重情境,轻实效的课堂。
2.很多老师在计算教学中忽视了计算法则、定律、方法的归纳。导致很多学生都不明算理,只是机械地乱搬公式,缺乏合理选择简便运算的意识。另外,计算教学要不要归纳计算法则、 定律、 方法已成为一个现在数学老师敏感的话题。很多老师认为不需要,原因有两点:①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②总结出计算法则定律怕限制学生的思维。我认为并非如此,因为学生的思维特点都是从直观的思维到抽象的思维,我们可以从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去理解算理。作为老师应该在学生的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对比中感知、提炼、再上升到数与形的联系,最后完成形象思维的飞跃,这个飞跃的成果就是计算法则定律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学生的计算会逐步形成,从而达到熟练的运用。所以,我认为在教学中总结一下计算法则、定律、方法也未尝不可。
3.重视了算法的多样化,忽视了方法的优化。新课程标准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你喜欢怎样算就怎样算,算法越多就越好。其实让学生从多种的角度去计算固然是好的,可是有些方法比较繁琐,算起来容易出错或者比较麻烦,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学习起来有困难,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就失去了兴趣,计算能力也在不断下降。笔者认为,只有在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思考、对比、再思考、总结优化、再学习、最后运用,才能够使学生明白学习算法的用处,掌握各种算法在不同情境中的运用方法,更好地提升计算能力。这一过程也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4.教学当中忽视了对学生计算习惯的教育。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很容易忽视对学生计算习惯的培养或学生没有把习惯落到实处,导致学生不习惯审题、书写习惯不好、不使用草稿纸的习惯,以致计算的出错较多。
二、计算教学应关注的问题
基于以上的思考,作为一位数学老师,我们的计算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才能让学生不会对计算产生厌倦?计算教学我们要关注什么?
1.教学中要关注算理的理解
法则、公式是计算的依据、也是教学中的靈魂,在教学中要尽量引导学生动手 动脑 、主动地去探索、 理解。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就会印象深刻,就会应用自如。
2.关注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学生在掌握算理法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心算,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算的途径之一,长期地对学生进行持之以恒的口算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就会不断地提高。
3.关注学生的估算
估算是反映了人们在实际情境中,对数大小范围的理解和把握水平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广泛的运用。但估算不是乱猜,而是一种思维的方法,计算中,如果运用了估算的方法,可以对计算的结果做预先定位,并可以快速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而且通过计算前的估算和计算后的检查,可以避免由于粗心大意造成的错误。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估算的方法,还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多进行估算方法的交流,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另外还可以创设一些生活的情境,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多样性与实用性。长期训练、久而久之学生对估算就可以内化,而且成为一种意识,从而养成好习惯。总之,加强估算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运算,从而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并形成了一种能力。
4.关注学生的审题
现在大多数的学生都不喜欢审题,拿起笔就计算,这样很容易使得计算过程极其繁琐,从而错误百出。所以,计算教学要让学生养成先审题后计算的习惯。学生通过审题可以找到比较合适的算法,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准确率。另外,还要学生把一些常用的数据记熟,如:25×4= 100、125×8 = 1000、=0.25、 =0.75、=0.125、=0.375、=0.625、=0.875,等等,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与能力。
5.关注学生的计算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的、 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可以说,好习惯可以使终生受益。由于没有好习惯,现在的学生有的在练习本上乱写 ,甚至书本、桌面都可以作为列竖式的地方,这样很容易抄错数字或计算错。所以要从低年级开始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在计算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让学生认识到清晰地作业可以给人美感,也可以避免潦草的字迹造成抄错数的现象;②学生用认真的态度对待作业;③学生先审题再计算;④学生养成复核的习惯;⑤做题时注意力要集中,注意力不集中就很容易抄错题 用错方法;⑥利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算。估算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的计算能力帮助非常大,经常进行估算对学生学习数学会有很大的帮助。
6.关注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一种无形的动力,如果学生对计算学习没有兴趣,那么计算教学不但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计算教学中,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要让他们爱上计算、 乐于去计算,只有这样,我们的计算教学才是成功的。所以,教学中要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寓教于乐,使枯燥的计算教学富有生机。如,可以利用有趣的学具教具,对学生进行视算听算抢算游戏、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计算竞赛题目等方式训练。这样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由厌计算转变为爱计算和乐计算,逐渐形成一种持久的计算兴趣。
7.关注学生的反思
反思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通过反思,学生会对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有一个很好的了解,同时对知识有个深刻的认识。作为老师可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并教给学生方法,如,对做错的题写出错误原因、设立错题本、病历本,等等。
总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不能一朝一夕形成的事,需要教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才能见到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