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也有《地心游记》?

来源 :少男少女·校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尔纳曾写过一篇小说《地心游记》,描写了几个人通过火山,到达地心世界的故事。书中的地心里有一个全新的世界,和地表的世界仿佛是一个被隔开的双层世界。这个想象可谓很奇幻,大家可能也会想地心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世界,以地球固体部分的厚度来说,存在一个巨大的空间是完全可以的。
  但是里面有没有可能存在人类则是很难说,没有光很难有充足的食物,剧烈的地质运动和大量的有害气体,都让这个可能性降低。
  但是有意思是,地底存在一个世界的想法倒不是凡尔纳的独创,我们中国人也有相同的想法,甚至有过几次记录。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五·诺皋记下》
  开成末,永兴坊百姓王乙掘井,过常井一丈余无水。忽听向下有人语及鸡声,甚喧闹,近如隔壁,井匠惧不敢掘。街司申金吾韦处仁将軍,韦以事涉怪异,不复奏,遽令塞之。据《周秦故事》:谒者阁上得骊山本,李斯领徒七十二万人作陵,凿之以韦程,三十七岁,锢地中水泉。奏曰: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燃,叩之空空,如下天状。抑知厚地之下,别有天地也。
  唐代开成(唐文宗)年间,永兴坊有一个村子的村民王乙打井,挖了很深就是不出水。他在井底听到了地底传来奇怪的声音,他爬下来仔细一听,竟然是有人在说话,人数还不少,还隐隐约约听到鸡的叫声。
  王乙惊呆了,难道地底下竟然有人居住。他吓坏了,赶紧上报官府,最后上报到金吾卫的韦处仁将军那里。韦处仕觉得这是妖异事件,没有上报,没有追究根源,让其把井填了了事。
  无独有偶,在唐朝之前其实也有过一次类似的事件。这个事情说起来更玄乎,牵扯到了秦始皇。众所周知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陵墓,修建了39年,动用了72万人,使得骊山的一条河流都改道了。工程之大可想而知。陵墓的挖掘深度也是前所未有,根据专家用仪器从地表测量,深度达到了30米,这大概是10层楼的高度了。
  在修建陵墓的第37年,发生了一件怪事,修墓的人挖到了一个东西,挖不下去了。这个东西挖不动,烧不毁,像个大锅盖。大得没边没沿,敲起来里面是好像是空的。李斯说这是挖到地下世界的天了,于是停止挖掘。
  为啥他断定是天,因为古代都认为天圆地方,天像个锅盖一样,扣在地上。现在挖出来这东西,就像一个无边巨碗扣在地底,下面好像又有无穷的空间,也难怪会被认为是地下世界的天。
  这两个故事都证明中国古人认为存在地下世界。至于到底有没有,还有待科学家的进一步考证。
其他文献
書画艺术博大精深。玩赏书画,能修身养性、陶冶情操。而在文献记载中,玩赏书画还能起到疗疾祛病的功效。  陆游在《跋林和靖帖》写道:“君复书法又自高胜绝人,予每见之,方病不药而愈,方饥不食而饱。”称自己每次观看林和靖的书法,生病可以不治而愈,饥饿时可以不食而饱。如果说,这种具有赞美功能的题跋还有文学夸张的嫌疑,那么苏轼给米芾的书信则可谓言之凿凿:  某昨日啖冷过度,夜暴下,旦复疲甚。食黄蓍粥甚美。卧阅
期刊
1  隆冬到来时,百花迹已绝,  红梅不屈服,树树立风雪。  这首五言短诗,是陈毅《冬夜杂咏》组诗中的一首。它描写了冬天到来的时候,其他的花都耐不住寒冷而凋谢而看不到踪迹,只有红梅不畏严寒,迎霜傲雪地绽放。  在中国传统文学中,人们一般拿红梅喻人,赞叹不畏困难险阻的品行。  陈毅这首诗一经流传,便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广为传诵。  2  1960年,是中国人民经受严重考验的一年——在国内,农业遭
期刊
为了呼吁人们更加重视气候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合作,重新演绎几幅世界名画,借此来警示世人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原本骑在马背上、雄姿英发的腓力四世,因为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没了半身,变得寸步难行。为了呼吁人们更加重视气候议题,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合作,重新演绎几幅世界名画,借此来警示世人气候变化问题的严重性。原本骑在马背上、雄姿英发的腓力四世,因为海平面的上升而被淹没了
期刊
1  当我还在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特别喜欢上课讲小话,因此被老师安排坐在教室后排的角落。也就是说,我不再有同桌了。原本以为,我会一直这样下去,直到毕业。  没想到一个插班生的到来,打破了我没有同桌的魔咒。老师以班上没有其他座位为由,把新同学安排坐在我的旁边。  一看到旁边坐了人,我那喜欢讲小话的毛病又犯了。  “喂,你是新来的同学吗?”我用手遮住嘴巴小声问道。  “明知故问。”她头也不回地说。  
期刊
中国作为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种植水稻已经有六七千年的历史。水稻随着文明的交流,从中国走向世界,目前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稻米。尤其是在亚洲、欧洲南部、美洲热带地区,水稻已经被广泛种植,而随着袁隆平先生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的推广,水稻在非洲部分地区也开始种植。迄今为止,稻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的第3位,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在亚洲地区,人们对稻类更是情有独钟,为了种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