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提出的迫切要求和实践目标。把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作为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既丰富了新时期国家教育发展方针和战略目标内涵,又适应了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意义深远而责任重大。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就有“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在中学阶段。高中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创新充满热情,并且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笔者以此为契机,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龄特点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发现并培养人才苗子,与高等教育接轨,建立起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成功的语文教学都体现出“创新”二字,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育创新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语文教学的创新要与教学民主相结合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语文教学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凡想要促进他教授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德国教育家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曾经这样指出:“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学生人格的自由,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而创新潜能并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并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民主性,努力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到了“自由”的学生不再惧怕上语文课,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也自然而然地形成,学生不再觉得语文索然无味,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应答,而是主动参与。“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创新和民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容许学生说错话。这些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的确又十分重要,同时也是难以做到的。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敏锐地感受或意识到存在的问题、缺陷、知识差距、缺损因素、不和谐因素等;综合所得的信息,明确困难或识别缺损因素,并搜寻答案,接下来进行猜测或对缺损提出很多假设,随后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然后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再检验,完善这些假设;最后将结果与其他人交流。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不应该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应本着民主的原则去和学生用心沟通与交流。
二、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个性特点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创新能力的高低。中学生的创新个性,主要包括自信心、想象力、敢于质疑等。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自信的意义。语文创新教育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是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缺乏自信心的人,不可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分析问题,更不敢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只能是老师讲什么,他学什么,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养成依赖性。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她的文章中表示过:“教师不仅胸中要有书,目中还得要有人。广大青少年学生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我们有时却把他们当作‘容器’,放在被动地承受‘我讲’的位置,堂堂课从头包办到底,剥夺了他们课内练习、思考的权利,把学生当作被动的人,实质上还是目中无人。”其实,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要养成大胆发言、主动发表意见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如此精辟的见解说明了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诱引他们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的水平。
语文与生活同在,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并从中获得乐趣。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能继承语文教学的传统就行了,无需创新,学生有无兴趣学,教师有无兴趣教,不足挂齿!笔者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积习甚多:有不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只看重文字教学;有不重视启发引导,只看重满堂灌的教学;有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只看重“课上不足课下补,正课不足副课补”的教法,这些做法都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令学生运其才智,帮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正如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一个主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便能蔚然成风!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加以科学地取舍剪裁,该讲时就讲,该学生讨论的就放手把时间给他们,该老师点拨的就适当点拨。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魅力,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没有世界的进步。想象既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又是创造的基础。
语文课本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一成之见、一己之见,要正确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景、事、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获得发展的五个方面”之“发现·创新”中就有“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在“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中有“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晋代文学家陆机的《文斌》中就表示过:作文构思开始“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
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好,无不关乎想象力。唯有想象,才能使学生由此及彼,通过想象再现文章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唯有想象,才能使学生笔下富有感情,通过想象写出风格各异的、具有诗意的文章来。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可以激起智慧的火花。一个缺乏质疑的人,无异于缺乏创新勇气的人。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全被占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受到了压抑,自主探索的能力受到限制,不敢也不愿反问质疑。
“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要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发你。而是教与学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才能推动教学;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的话告诉我们,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一听就懂,是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因而要求教师要会问问题。只有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才能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最高形式,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因而也最富有生命力。
(一)教师应启发性地“教”
教师应启发性地“教”。教师启发性地“教”实际上为了“不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给学生以指导,引导学生要创造性地“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课堂上,笔者时常注意因文施教、因人施教、“授人以渔”,使学生从习惯于“送来”到自己有意识地“拿来”;学习重在“举一反三”,不能拿老师当作“真理的拥有者”。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
近代学者梁启超说过:“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论教人。”此话明确地指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生怎么学,而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与结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比如高考中的仿用、修辞等语言运用表达题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只要能严格按照要求来完成,就可以得分。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一旦养成,教师就实现了“不教”的目标。
(三)鼓励学生创造性实践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实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的话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创新既是对教育人才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要求。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没有完善的艺术,它需要不断地创新。
(作者单位: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中就有“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从教育科学的角度和人才成长的规律看,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是在中学阶段。高中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对创新充满热情,并且已经储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笔者以此为契机,根据高中生的心理特征和学龄特点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自由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发现并培养人才苗子,与高等教育接轨,建立起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法。成功的语文教学都体现出“创新”二字,创新性的语文教学是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那么,如何实现语文教育创新呢?笔者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语文教学的创新要与教学民主相结合
“民主平等是现代师生伦理关系的核心要求。”语文教学的创新,关键在于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凡想要促进他教授的学生的创新力,就必须在他们班上倡导一种合作、社会一体的作风,这也有利于集体创新力的发挥。”德国教育家戈特弗里德·海纳特曾经这样指出:“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中,才会有学生人格的自由,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而创新潜能并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并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能力。
在教学中,笔者特别注重民主性,努力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到了“自由”的学生不再惧怕上语文课,一个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生动活泼的学习局面也自然而然地形成,学生不再觉得语文索然无味,也不再被动接受知识、被动应答,而是主动参与。“教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创新和民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有自己读书、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容许学生说错话。这些似乎都是老生常谈,但的确又十分重要,同时也是难以做到的。在创新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敏锐地感受或意识到存在的问题、缺陷、知识差距、缺损因素、不和谐因素等;综合所得的信息,明确困难或识别缺损因素,并搜寻答案,接下来进行猜测或对缺损提出很多假设,随后对这些假设进行检验和再检验,然后对它们进行修改和再检验,完善这些假设;最后将结果与其他人交流。教师在实施教学中,不应该有上下之分、尊卑之别,应本着民主的原则去和学生用心沟通与交流。
二、尊重学生的创新个性
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个性特点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创新能力的高低。中学生的创新个性,主要包括自信心、想象力、敢于质疑等。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爱默生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自信的意义。语文创新教育首要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这是进行创新的重要前提。缺乏自信心的人,不可能在课堂上主动地分析问题,更不敢提出与老师不同的看法,只能是老师讲什么,他学什么,长久下去,学生就会养成依赖性。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她的文章中表示过:“教师不仅胸中要有书,目中还得要有人。广大青少年学生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而我们有时却把他们当作‘容器’,放在被动地承受‘我讲’的位置,堂堂课从头包办到底,剥夺了他们课内练习、思考的权利,把学生当作被动的人,实质上还是目中无人。”其实,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课堂上,要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要养成大胆发言、主动发表意见的良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图。”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如此精辟的见解说明了只有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诱引他们学好语文,提高语文的水平。
语文与生活同在,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要抓住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一种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教师如果能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起来,教学就成功了一大半,学生学习语文就有了良好的起点,并从中获得乐趣。
有人认为只要我们能继承语文教学的传统就行了,无需创新,学生有无兴趣学,教师有无兴趣教,不足挂齿!笔者认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思想积习甚多:有不重视口头语言的训练,只看重文字教学;有不重视启发引导,只看重满堂灌的教学;有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只看重“课上不足课下补,正课不足副课补”的教法,这些做法都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令学生运其才智,帮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正如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言,一个主动、积极的学习气氛便能蔚然成风!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得从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加以科学地取舍剪裁,该讲时就讲,该学生讨论的就放手把时间给他们,该老师点拨的就适当点拨。让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魅力,体验到创造的欢乐。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进化的源泉。”可以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没有世界的进步。想象既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又是创造的基础。
语文课本中不乏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拘泥于一成之见、一己之见,要正确引导学生想象文章或诗词中所描绘的人、景、事、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明确指出:“学生应该获得发展的五个方面”之“发现·创新”中就有“对未知世界始终怀有强烈的兴趣和激情,敢于探异求新,走进新的学习领域,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而在“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中有“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在晋代文学家陆机的《文斌》中就表示过:作文构思开始“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想象驰骋于穷高极远的空间,突破上下古今的限制。
阅读教学也好,写作教学也好,无不关乎想象力。唯有想象,才能使学生由此及彼,通过想象再现文章所描绘的人物和景物;唯有想象,才能使学生笔下富有感情,通过想象写出风格各异的、具有诗意的文章来。
(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可以激起智慧的火花。一个缺乏质疑的人,无异于缺乏创新勇气的人。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学生的学习空间和时间全被占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然受到了压抑,自主探索的能力受到限制,不敢也不愿反问质疑。
“就课堂教学来说,教学要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发你。而是教与学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才能推动教学;教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如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的话告诉我们,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学生一听就懂,是不会激起学生的兴趣,因而要求教师要会问问题。只有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才能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空间。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人类思维活动形式的最高形式,最活跃、最生动、最奇特,因而也最富有生命力。
(一)教师应启发性地“教”
教师应启发性地“教”。教师启发性地“教”实际上为了“不教”。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注重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师要给学生以指导,引导学生要创造性地“学”。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在课堂上,笔者时常注意因文施教、因人施教、“授人以渔”,使学生从习惯于“送来”到自己有意识地“拿来”;学习重在“举一反三”,不能拿老师当作“真理的拥有者”。
(二)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
近代学者梁启超说过:“教员不是拿所得的结论教人。”此话明确地指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生怎么学,而不在于单纯地传授知识与结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比如高考中的仿用、修辞等语言运用表达题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的,只要能严格按照要求来完成,就可以得分。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能力一旦养成,教师就实现了“不教”的目标。
(三)鼓励学生创造性实践
能力的获得需要实践的土壤,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形成同样离不开实践。“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荀子的话充分说明了实践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应从培养开拓性、创造性人才的战略高度出发,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重大意义,并采取有效措施,调动学生参加创造性学习实践的积极性,以加快其创造性学习能力形成的过程。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的。教有法但无定法,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和学生的特点及教学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创新既是对教育人才的要求,也是对教育本身的一种要求。因为教育本身就是一门没有完善的艺术,它需要不断地创新。
(作者单位:郑州市实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