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湘舲(后改名为李涛),父亲是清朝秀才,以教书为业,极为重视孩儿教育,虽家道中落,临终前仍嘱托要供孩儿读书。李涛小学、中学成绩优异。其文化水平,在上将中出类拔萃。和李克农略有不同的是,红军早期,担任红7师政委的李涛与师长陈伯钧一起带兵打仗,反“围剿”,有战场带兵经历和作战经验。1933年后才开始长期从事安保、对敌统战和军委机关工作。1935年 底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后,李克农负责联络张学良和东北军,李湘舲在周恩来建议下改名为李涛,负责杨虎城的西北军统战工作。
1942年,担任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的李涛继曾希圣、曹祥仁之后兼掌二局,负责无线电技术侦察情报工作,开展对日、伪军和国民党军情报收集。在此之前,李涛虽有过对敌军工作经验和统战经历,但均不系统、正规。现在,身居军委作战部,直接掌管情侦部门,继李克农、曾希圣、曹祥仁等人之后,李涛与军事情报工作亦结下不解之缘,开启了自己的情侦生涯。
曾希圣、曹祥仁,均为红军谍报工作主要创始人。二人对密码研究颇有心得,对国民党军密电破译建树极大。无论是在江西中央红军历次反“围剿”作战还是长征过程中,曾、曹等人破译的大量密电,对中央红军胜利突围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称赞曾希圣领导的二局是“千里眼、顺风耳”,说: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有曾、曹二人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基础,李涛领导二局继续卓有成效开展工作。抗战时期,二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侦控、破译国民党军密电,确保我边区根据地安全。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蒋介石以为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时机已到,密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调动黄河河防部队妄图闪击延安。6月,军委二局于侦听中觉察胡宗南部电讯有“异常征兆”,即密切跟踪动向,果然陆续破译胡宗南向各军军长下达“亲译极机密”电文。胡宗南要各军以演习、换防之名秘密推进,“勿得稍有声张”,以图一举突袭延安得手。
陕甘宁边区周围,国民党军屯兵四五十万,而边区内我留守兵团加上地方武装只有三万人左右,力量极为悬殊。当此危急时刻,毛泽东决然不惜暴露我侦听破譯内容,以社论、谈话、动员大会、致电等方式公开揭露国民党当局和胡宗南密电,质问国民党当局为何暗中调兵遣将、纷纷开进、准备进攻边区?这种质问还详细引用了胡宗南部密电中国民党军部队番号、出发与抵达地点和时间,甚至还有密电中隐晦的专用术语,令自以为密不透风的蒋介石、胡宗南大为震惊。国内反对内战之声沸腾,国际舆论也迫蒋抗日,蒋介石极为尴尬、被动。7月10日以后国民党军被迫收兵。胡宗南由此深感中共方面侦听、破译能力之突出,不仅撤换身边机要人员,还改用更为复杂的新型密码,但还是没有难住李涛手下功力深厚的破译人员。
李涛领导的专业精湛的侦听、破译队伍,不仅研究密码有术,而且在“侦控”方面效率奇高,蒋介石、胡宗南发给部下的许多电文,国民党军将领们拿在手上之时,毛泽东手上也同样持有一份。1947年5月陕北蟠龙之战,周恩来给随同转战的昆仑纵队二大队(由二局技侦人员组成)下达指令,要在三天之内破译胡宗南部密码。二大队组织力量,对胡宗南的两个军部、6个师部及所属十几个旅实施全面监控,截取大量电文进行研磨,终于在三天之内破译了胡部密码,随后几乎达到随来随译随报,为我全歼蟠龙守敌6700余人立下奇功。
无论是作战参谋还是技术侦察业务,李涛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开拓性工作。自抗战后期始,李涛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军委作战部的主要当家人。
抗战胜利后,李涛任军委作战部部长,下辖一局(作战)、二局(情报)、三局(通信)。解放战争中,他跟随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是毛、周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军事参谋。
李涛以对军情业务的熟悉、对国民党军队内情的深刻了解而深受周恩来信任与重用。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晚年回忆:“李涛这个同志很厉害。他对敌人每个军每个师,前身是什么,以后经过什么改编,现在有多少人,都记得很清楚,真是个好参谋。”正因为如此,长期在军委作战部担任领导职务、业务精湛的李涛,被称为毛泽东、周恩来身边最忙碌的“大参谋”,是“活字典”“活地图”。
有当事人回忆,解放战争中,军委总部机关十分精干,军事工作部门就是具有总参谋部性质的军委作战部,只有三个局,人数也不多。在河北西柏坡,周恩来要作战部部长李涛与自己同住一个小院,无论是请示还是命令下达都很直接。各种战略决策在毛、周二人商定后,即由周恩来指令作战部下达各战略区实施。在这方面,作战部一方面要及时综合分析来自各战略区信息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分析汇总国民党军的情报信息(既有新闻报道等公开的资料来源,也有通过技术侦察等手段获取的密息),整理编写出《战况通报》《敌情通报》(包括全国各战场国民党军各部队番号、人数、编成、装备、战斗力、指挥关系、主官姓名和驻地、行动意图,以及这些部队属何战区、派系等)《战绩公报》《作战双方兵力损失对比》《作战经验汇编》等,上报中央五大书记,或通报各战略区。刘庆方著《开国上将李涛》指出,正是由于李涛领导的作战部“及时、准确、深入地掌握了国民党军统帅部在各阶段的作战部署、战略意图和各战区的兵力配置、作战方针、战役战斗部署、实力消长和每日军情变化,为军委首长和各战略区首长及时了解情况、定下决心、作出决策和指挥作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毛泽东称赞作战部提供的材料“甚好”, “很有用处”。
有人说,李涛的工作性质是双重的,既是“参谋的首长”,又是“首长的参谋”,繁重、高效、准确,就是对其工作最形象的概括。担任过军委作战部一局局长的童陆生、张清化都有回忆:战争年代在毛主席身边当作战部长是很不容易的,要有相当的政治文化水平、军事素养、实战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高级干部中许多人不一定适应得了。李涛部长有才华、有学识,在军委作战部很有威信。三大战役时,他昼夜忙碌,工作上直接对周副主席负责,有些事主席也亲自抓他,中央关于军事问题的决策性会议他都参加了。他为保障中央军委首长指挥全军胜利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军委首长的得力助手。
1952年4月,李涛转任总参技术部部长( 1959年2月又改任该部政委)。
李涛,一生所任职务并不甚高,长期在“二级部”部长任上辗转徘徊,但所处地位和部门却极为重要。他不是驰骋沙场那种大开大合、指挥所部冲锋陷阵的将军,而是帷幄之中缜思冥想参谋。只是,李涛这个参谋,不是哪个团、哪个师、哪个军、甚至哪个野战军的小参谋,而是中央军委的“大参谋”,属于“中枢中的中枢”,绝对是军机要害部门,是能直接同周恩来“过从甚密”的人,直接跟随毛泽东、周恩来左右的人,直接听命于周恩来、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的人。
1965年5月,李涛因受到“单纯技术观点”“方向性错误”指控,遭到免职。1969年10月于战备疏散中被安置在广东从化。1970年12月,李涛心绞痛频发,但在当时那种政治情况下,又远在从化,并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12月20日,正量血压的李涛指着右侧头部突然说出一句:“有个东西跑到头上来了”,随后全身痉挛、休克,年仅65岁即逝世。
纵观李涛将军一生,笔者以“襄赞军务、擘画军机”八个字概括之。在李涛之后担任技术部部长的开国少将彭富九回忆老部长:在我党高级干部和我军高级将领中,他是一位难得的具有“全才”的人物,在军事、政治、统战,特别是参谋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长期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中央和军委首长身边工作,是军委首长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
(摘自《军事史林》)
1942年,担任军委作战部副部长的李涛继曾希圣、曹祥仁之后兼掌二局,负责无线电技术侦察情报工作,开展对日、伪军和国民党军情报收集。在此之前,李涛虽有过对敌军工作经验和统战经历,但均不系统、正规。现在,身居军委作战部,直接掌管情侦部门,继李克农、曾希圣、曹祥仁等人之后,李涛与军事情报工作亦结下不解之缘,开启了自己的情侦生涯。
曾希圣、曹祥仁,均为红军谍报工作主要创始人。二人对密码研究颇有心得,对国民党军密电破译建树极大。无论是在江西中央红军历次反“围剿”作战还是长征过程中,曾、曹等人破译的大量密电,对中央红军胜利突围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毛泽东称赞曾希圣领导的二局是“千里眼、顺风耳”,说: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
有曾、曹二人的工作业绩与工作基础,李涛领导二局继续卓有成效开展工作。抗战时期,二局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侦控、破译国民党军密电,确保我边区根据地安全。1943年5月,共产国际解散,鼓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蒋介石以为消灭共产党及其武装力量的时机已到,密令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胡宗南调动黄河河防部队妄图闪击延安。6月,军委二局于侦听中觉察胡宗南部电讯有“异常征兆”,即密切跟踪动向,果然陆续破译胡宗南向各军军长下达“亲译极机密”电文。胡宗南要各军以演习、换防之名秘密推进,“勿得稍有声张”,以图一举突袭延安得手。
陕甘宁边区周围,国民党军屯兵四五十万,而边区内我留守兵团加上地方武装只有三万人左右,力量极为悬殊。当此危急时刻,毛泽东决然不惜暴露我侦听破譯内容,以社论、谈话、动员大会、致电等方式公开揭露国民党当局和胡宗南密电,质问国民党当局为何暗中调兵遣将、纷纷开进、准备进攻边区?这种质问还详细引用了胡宗南部密电中国民党军部队番号、出发与抵达地点和时间,甚至还有密电中隐晦的专用术语,令自以为密不透风的蒋介石、胡宗南大为震惊。国内反对内战之声沸腾,国际舆论也迫蒋抗日,蒋介石极为尴尬、被动。7月10日以后国民党军被迫收兵。胡宗南由此深感中共方面侦听、破译能力之突出,不仅撤换身边机要人员,还改用更为复杂的新型密码,但还是没有难住李涛手下功力深厚的破译人员。
李涛领导的专业精湛的侦听、破译队伍,不仅研究密码有术,而且在“侦控”方面效率奇高,蒋介石、胡宗南发给部下的许多电文,国民党军将领们拿在手上之时,毛泽东手上也同样持有一份。1947年5月陕北蟠龙之战,周恩来给随同转战的昆仑纵队二大队(由二局技侦人员组成)下达指令,要在三天之内破译胡宗南部密码。二大队组织力量,对胡宗南的两个军部、6个师部及所属十几个旅实施全面监控,截取大量电文进行研磨,终于在三天之内破译了胡部密码,随后几乎达到随来随译随报,为我全歼蟠龙守敌6700余人立下奇功。
无论是作战参谋还是技术侦察业务,李涛都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开拓性工作。自抗战后期始,李涛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军委作战部的主要当家人。
抗战胜利后,李涛任军委作战部部长,下辖一局(作战)、二局(情报)、三局(通信)。解放战争中,他跟随毛泽东、周恩来转战陕北,是毛、周指挥全国解放战争的军事参谋。
李涛以对军情业务的熟悉、对国民党军队内情的深刻了解而深受周恩来信任与重用。当时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晚年回忆:“李涛这个同志很厉害。他对敌人每个军每个师,前身是什么,以后经过什么改编,现在有多少人,都记得很清楚,真是个好参谋。”正因为如此,长期在军委作战部担任领导职务、业务精湛的李涛,被称为毛泽东、周恩来身边最忙碌的“大参谋”,是“活字典”“活地图”。
有当事人回忆,解放战争中,军委总部机关十分精干,军事工作部门就是具有总参谋部性质的军委作战部,只有三个局,人数也不多。在河北西柏坡,周恩来要作战部部长李涛与自己同住一个小院,无论是请示还是命令下达都很直接。各种战略决策在毛、周二人商定后,即由周恩来指令作战部下达各战略区实施。在这方面,作战部一方面要及时综合分析来自各战略区信息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分析汇总国民党军的情报信息(既有新闻报道等公开的资料来源,也有通过技术侦察等手段获取的密息),整理编写出《战况通报》《敌情通报》(包括全国各战场国民党军各部队番号、人数、编成、装备、战斗力、指挥关系、主官姓名和驻地、行动意图,以及这些部队属何战区、派系等)《战绩公报》《作战双方兵力损失对比》《作战经验汇编》等,上报中央五大书记,或通报各战略区。刘庆方著《开国上将李涛》指出,正是由于李涛领导的作战部“及时、准确、深入地掌握了国民党军统帅部在各阶段的作战部署、战略意图和各战区的兵力配置、作战方针、战役战斗部署、实力消长和每日军情变化,为军委首长和各战略区首长及时了解情况、定下决心、作出决策和指挥作战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毛泽东称赞作战部提供的材料“甚好”, “很有用处”。
有人说,李涛的工作性质是双重的,既是“参谋的首长”,又是“首长的参谋”,繁重、高效、准确,就是对其工作最形象的概括。担任过军委作战部一局局长的童陆生、张清化都有回忆:战争年代在毛主席身边当作战部长是很不容易的,要有相当的政治文化水平、军事素养、实战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高级干部中许多人不一定适应得了。李涛部长有才华、有学识,在军委作战部很有威信。三大战役时,他昼夜忙碌,工作上直接对周副主席负责,有些事主席也亲自抓他,中央关于军事问题的决策性会议他都参加了。他为保障中央军委首长指挥全军胜利作战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是军委首长的得力助手。
1952年4月,李涛转任总参技术部部长( 1959年2月又改任该部政委)。
李涛,一生所任职务并不甚高,长期在“二级部”部长任上辗转徘徊,但所处地位和部门却极为重要。他不是驰骋沙场那种大开大合、指挥所部冲锋陷阵的将军,而是帷幄之中缜思冥想参谋。只是,李涛这个参谋,不是哪个团、哪个师、哪个军、甚至哪个野战军的小参谋,而是中央军委的“大参谋”,属于“中枢中的中枢”,绝对是军机要害部门,是能直接同周恩来“过从甚密”的人,直接跟随毛泽东、周恩来左右的人,直接听命于周恩来、叶剑英、彭德怀、聂荣臻的人。
1965年5月,李涛因受到“单纯技术观点”“方向性错误”指控,遭到免职。1969年10月于战备疏散中被安置在广东从化。1970年12月,李涛心绞痛频发,但在当时那种政治情况下,又远在从化,并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12月20日,正量血压的李涛指着右侧头部突然说出一句:“有个东西跑到头上来了”,随后全身痉挛、休克,年仅65岁即逝世。
纵观李涛将军一生,笔者以“襄赞军务、擘画军机”八个字概括之。在李涛之后担任技术部部长的开国少将彭富九回忆老部长:在我党高级干部和我军高级将领中,他是一位难得的具有“全才”的人物,在军事、政治、统战,特别是参谋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做出了卓越贡献;他长期在毛主席、周总理、朱总司令等中央和军委首长身边工作,是军委首长最信任、最得力的助手。
(摘自《军事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