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教材应该有新教法。生字教学的新方法就是随读识字。随读识字是生字呈现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读前识字——扫除拦路虎的一种颠覆。它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识字。教学顺序一般是读文读句——句中读词—词中现字—聚焦识字。在具体的教学中,可采用添画导入“趣”识字、揭示课题“巧”识字、朗读课文“妙”识字、写字指导“促”识字等方法,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关键词]随读识字 新教材 例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06
以往的新课文学习,常见的是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就拿出一块黑板(现在是电子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生字词,美其名曰“扫拦路虎”。教学顺序一般是字—词—句。这样的生字教学,看似集中力量,环节清晰,但脱离了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缺乏感性认知,全凭无意义识记,费时低效。实际上,“拦路虎”是拦在“路上”的一只只“虎”,尚未行路,何来“虎”?
部编新教材的课后题,除了生字的读写之外,一般都把朗读课文放在第一题。这就告诉我们,朗读是第一位的。生字也需要在读课文中解决它。新教材应该有新教法。这生字教学的新方法就是随读识字。
随读识字是生字呈现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读前识字——扫除拦路虎的一种颠覆。它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顺序一般是读文读句—句中读词—词中现字—聚焦识字。它依照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认识字,如何做到学文与识字并行?有的教师感到茫然,小学低年级,识字和学文孰轻孰重?有的教师不解,随读识字,课文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怎么办?
基于以上困惑,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发现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四大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潜心会文,确定教学思路,然后依据教学思路分散识字内容,再将阅读与识字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做到字随文行,快乐识字。现以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一说对随读识字的一些理解和具体做法。
一、添画导入“趣”识字
好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要密切联系文本内容,选择与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相契合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青蛙写诗》一课,因诗中的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都可以在圆圈上添几笔画成,所以我就想到和学生玩“圈圈变变变”的游戏:请发挥你的想象,在圆圈上添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一听,马上兴趣盎然,他们的想象五花八门。这时,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游戏中,在黑板上勾勒一片大大的荷叶;接着,又魔术般地画出小蝌蚪、小水泡、一串水珠。在学生啧啧称赞中,我适时地贴上词语[“小蝌蚪”“小水泡”“一串(chuàn),水珠],让学生和它们打招呼。然后,我又出示字卡“串”, 让学生读准字音,再板画“串”的古字,说说像什么;最后再说说生活中还有“一串
”。如此导入,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在丰富想象的同时,也记住了生字,感受了汉字文化的魅力。
二、揭示课题“巧”识字
有许多课文课题上就有生字。如,《青蛙写诗》,课题中有一个新词“写诗”。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词卡“写诗”,然后指名读“写诗”,认识“写”的偏旁,并与“宝盖头”比较。学生熟读词语后,我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本文课后还有读一读积累词语的习题。于是,我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除了写诗,还可以写什么。‘诗’你还在哪儿见过它?”学生在回答中学积累了词语——写字、写作业,诗歌、诗人;同时黑板的副板书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词语“花”。
三、朗读课文“妙”识字
《青蛙写诗》这首小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共有五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写下雨了,青蛙要写诗了;第二至第四小节是写青蛙写诗的时候,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来帮忙;第四小节是写青蛙的诗写成了。第一课时学到第四小节。
第一小节是朗读指导的重点,因为“雨点儿”这个儿化音和雨点儿的声音“淅沥沥,沙啦啦”都比较难读;第二至第四小节内容有些许变化,但形式相似,相对比较简单,这三小节就整合在一起学习。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美丽的荷花池,让学生说说荷花池里都有什么;然后,屏幕变化,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呈现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学生练读两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荷花池里的小动物。
2.指名读词。引导:“这是‘雨点儿’,它的名字真好听。我们先看看它的拼音,后面加了个r,读时要在“点”后面加一个卷舌的动作。”教师示范,学生练读,于无痕中认识“点”字。
3.指名读句。引导:“雨点儿的声音真好听——淅沥沥,沙啦啦……雨点儿细细的、柔柔的。谁来读?”
4.师生合作复声读。“雨点儿下个不停,老师来读雨点儿重复的声音,你们读其他好吗?要让更多的人都听见这个好消息。”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复声朗读中瞬间感受到下雨的美妙情境。
5.当小青蛙。大屏幕出示句子:“青蛙说:‘我要写诗了。’”“谁来当当小青蛙?读出小青蛙的高兴愉悦之情。”教师出示字卡,让学生认读“要”,并说说是什么偏旁;然后,说一说青蛙写好诗了,你要怎么做——我要读诗啦!
(二)学习二、三、四小节
1.初读会生字。“小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二、三、四小节,做到正确流利。”“读完后想一想:小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2.合作读找生字。PPT出示句子: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同桌合作读,找出生字。
3.识字大比拼。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新词(过、给、当、我们、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请小老师来提醒大家。 (“当”是后鼻音,“们”是轻声)以各种形式反复读准生字新词后,出示“以”,给它找朋友,积累词语“以前”“以后”。
4.情境读文正音解义。“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小青蛙写诗,心里高兴吗?”(开心地、快乐地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适时比较“我”“我们”的异同。为了加深理解,我还和学生玩起了“词语变变变”游戏。(你——你们,他——他们,同学——同学们,老师——老师们)同时结合课后练习,积累词语“你们、他们”。
5.回文识字,齐读小诗。“经过大家的努力,生字宝宝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三小节小诗,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
四、写字指导“促”识字
这节课,学生不仅认识了许多字宝宝,而且还把小诗读得这么好,此时写字教学就要紧锣密鼓地跟上。屏幕出示“个、们”,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说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人在上,不变化,撇捺落在横中线;人在旁,捺变竖,左窄右宽要靠拢。教师范写,让学生看清起笔、运笔、收笔。学生练习时,要少而精,保证写字的质量。
总之,随读识字要把汉字放在课文中,放在句子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境中获得生命。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字的音与形,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汉字意思的微妙变化,而且能快速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责编 韦 雄)
[关键词]随读识字 新教材 例说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9-006
以往的新课文学习,常见的是教师在出示课题后,就拿出一块黑板(现在是电子屏幕),上面是密密麻麻的生字词,美其名曰“扫拦路虎”。教学顺序一般是字—词—句。这样的生字教学,看似集中力量,环节清晰,但脱离了课文具体的语言环境,缺乏感性认知,全凭无意义识记,费时低效。实际上,“拦路虎”是拦在“路上”的一只只“虎”,尚未行路,何来“虎”?
部编新教材的课后题,除了生字的读写之外,一般都把朗读课文放在第一题。这就告诉我们,朗读是第一位的。生字也需要在读课文中解决它。新教材应该有新教法。这生字教学的新方法就是随读识字。
随读识字是生字呈现与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对读前识字——扫除拦路虎的一种颠覆。它要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教学顺序一般是读文读句—句中读词—词中现字—聚焦识字。它依照先从文中发现生字,然后学习、理解生字,最后把生字放回课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思路设计教学。对这样的教学方法,有的教师担心,学生不认识字,如何做到学文与识字并行?有的教师感到茫然,小学低年级,识字和学文孰轻孰重?有的教师不解,随读识字,课文被切割得支离破碎怎么办?
基于以上困惑,笔者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发现根据低年级语文教学四大重点(识字、写字、朗读、口语交际)潜心会文,确定教学思路,然后依据教学思路分散识字内容,再将阅读与识字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能做到字随文行,快乐识字。现以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青蛙写诗》第一课时的教学为例,说一说对随读识字的一些理解和具体做法。
一、添画导入“趣”识字
好的新课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要密切联系文本内容,选择与学生年龄特征和思维特点相契合的兴趣点,有的放矢地进行。《青蛙写诗》一课,因诗中的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等都可以在圆圈上添几笔画成,所以我就想到和学生玩“圈圈变变变”的游戏:请发挥你的想象,在圆圈上添几笔,它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一听,马上兴趣盎然,他们的想象五花八门。这时,我也兴致勃勃地加入游戏中,在黑板上勾勒一片大大的荷叶;接着,又魔术般地画出小蝌蚪、小水泡、一串水珠。在学生啧啧称赞中,我适时地贴上词语[“小蝌蚪”“小水泡”“一串(chuàn),水珠],让学生和它们打招呼。然后,我又出示字卡“串”, 让学生读准字音,再板画“串”的古字,说说像什么;最后再说说生活中还有“一串
”。如此导入,巧妙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让他们在丰富想象的同时,也记住了生字,感受了汉字文化的魅力。
二、揭示课题“巧”识字
有许多课文课题上就有生字。如,《青蛙写诗》,课题中有一个新词“写诗”。我让学生齐读课题后,出示词卡“写诗”,然后指名读“写诗”,认识“写”的偏旁,并与“宝盖头”比较。学生熟读词语后,我并没有到此为止,因为本文课后还有读一读积累词语的习题。于是,我结合课后习题,让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除了写诗,还可以写什么。‘诗’你还在哪儿见过它?”学生在回答中学积累了词语——写字、写作业,诗歌、诗人;同时黑板的副板书也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词语“花”。
三、朗读课文“妙”识字
《青蛙写诗》这首小诗简洁明快,琅琅上口,共有五个小节。第一小节是写下雨了,青蛙要写诗了;第二至第四小节是写青蛙写诗的时候,小蝌蚪、小水泡、小水珠来帮忙;第四小节是写青蛙的诗写成了。第一课时学到第四小节。
第一小节是朗读指导的重点,因为“雨点儿”这个儿化音和雨点儿的声音“淅沥沥,沙啦啦”都比较难读;第二至第四小节内容有些许变化,但形式相似,相对比较简单,这三小节就整合在一起学习。
(一)学习第一小节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美丽的荷花池,让学生说说荷花池里都有什么;然后,屏幕变化,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呈现句子:“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学生练读两遍,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荷花池里的小动物。
2.指名读词。引导:“这是‘雨点儿’,它的名字真好听。我们先看看它的拼音,后面加了个r,读时要在“点”后面加一个卷舌的动作。”教师示范,学生练读,于无痕中认识“点”字。
3.指名读句。引导:“雨点儿的声音真好听——淅沥沥,沙啦啦……雨点儿细细的、柔柔的。谁来读?”
4.师生合作复声读。“雨点儿下个不停,老师来读雨点儿重复的声音,你们读其他好吗?要让更多的人都听见这个好消息。”学生在妙趣横生的复声朗读中瞬间感受到下雨的美妙情境。
5.当小青蛙。大屏幕出示句子:“青蛙说:‘我要写诗了。’”“谁来当当小青蛙?读出小青蛙的高兴愉悦之情。”教师出示字卡,让学生认读“要”,并说说是什么偏旁;然后,说一说青蛙写好诗了,你要怎么做——我要读诗啦!
(二)学习二、三、四小节
1.初读会生字。“小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借助拼音大声读课文二、三、四小节,做到正确流利。”“读完后想一想:小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2.合作读找生字。PPT出示句子: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能当个小句号。”/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同桌合作读,找出生字。
3.识字大比拼。教师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新词(过、给、当、我们、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哪些生字的读音我们要特别注意,请小老师来提醒大家。 (“当”是后鼻音,“们”是轻声)以各种形式反复读准生字新词后,出示“以”,给它找朋友,积累词语“以前”“以后”。
4.情境读文正音解义。“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帮小青蛙写诗,心里高兴吗?”(开心地、快乐地选读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适时比较“我”“我们”的异同。为了加深理解,我还和学生玩起了“词语变变变”游戏。(你——你们,他——他们,同学——同学们,老师——老师们)同时结合课后练习,积累词语“你们、他们”。
5.回文识字,齐读小诗。“经过大家的努力,生字宝宝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再读一读这三小节小诗,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吧!”
四、写字指导“促”识字
这节课,学生不仅认识了许多字宝宝,而且还把小诗读得这么好,此时写字教学就要紧锣密鼓地跟上。屏幕出示“个、们”,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偏旁,说说有什么发现。让学生当小老师提醒:人在上,不变化,撇捺落在横中线;人在旁,捺变竖,左窄右宽要靠拢。教师范写,让学生看清起笔、运笔、收笔。学生练习时,要少而精,保证写字的质量。
总之,随读识字要把汉字放在课文中,放在句子中,放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识字教学在阅读的语言情境中获得生命。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字的音与形,更能帮助学生体会汉字意思的微妙变化,而且能快速地进行口语交际,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