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新时代我国要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立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着眼于职业院校的特性,职业院校不断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然性.然而职业院校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也面临着:范式转换认识不足、教师队伍能力不足、教学内容衔接不足、话语主导权掌控不足、教学方法契合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职业院校应针对这些问题依次探索出:学校+教师、理论+实训、目标+需求、问题+话题、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创新性发展.
【机 构】
: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天津30013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网络信息化不断发展的产物.新时代我国要加强网络空间安全,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立足新时代发展需要、着眼于职业院校的特性,职业院校不断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必然性.然而职业院校在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也面临着:范式转换认识不足、教师队伍能力不足、教学内容衔接不足、话语主导权掌控不足、教学方法契合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新时代职业院校应针对这些问题依次探索出:学校+教师、理论+实训、目标+需求、问题+话题、线上+线下的教育模式,推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实现创新性发展.
其他文献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能向大学生传授更多体育理论知识,增强大学生自觉锻炼、终身运动意识.通过融合思想政治教育,能在无形中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健全大学生的人格.高校教师应充分挖掘、梳理体育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致力于提高高校体育课程德育管理质量,完善大学生心理品德结构,提升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实现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课程思政的融合是对高职药理学专业的一种新的教学诊改,是为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和职业操守,更是现阶段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教学方向.本文以药理学课程为主,并围绕课程思政元素,进行课程的诊改研究,首先阐述思政教育下药理学课程诊改的重要性,并分析药理学课程诊改中所面临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药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路径,以期增强课程诊改效果,从而贯彻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培养.
高校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师生共同“获得感”是检验教学改革成效的关键指标.课题组调查了解当前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获得感”的现状,分析影响要素,基于教学相长的原理,研究提升高校思政课师生共同“获得感”的实现机制.
“双高计划”提出建设高水平双师队伍,兼任教师就是双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对高职院校兼任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调研数据,进而提出兼任教师在培育过程中存在结构不合理、缺少严格的聘任程序、校企政三方缺乏激励机制、培训过程流于形式、评价体系不完善的问题,并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双高计划”要求提出了建立行业企业高端技能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兼任教师职前审核、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构建兼任教师激励机制与评价体系、提升校企合作水平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