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木榫旋转焊接是木结构、家具中的一种新型绿色连接技术,国内外对于竹榫旋转焊接研究较少,其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未知,竹榫、木榫旋转焊接之间的差异也有待研究.[方法]使用毛竹榫旋转焊接云杉基材,通过测试焊接形成的连接节点的抗拉拔性能,探究竹榫旋转焊接较优的工艺参数.选取基材预钻孔与竹榫直径比值(孔径比)、竹榫转速、竹榫含水率、竹榫进给速度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并基于正交试验的结果设计孔径比、竹榫转速、竹榫进给速度的单因素试验.对比山毛榉木榫,对焊接层进行温度监测、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探究竹榫旋转焊接
【机 构】
: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100083;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江苏扬州2251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木榫旋转焊接是木结构、家具中的一种新型绿色连接技术,国内外对于竹榫旋转焊接研究较少,其最佳焊接工艺参数未知,竹榫、木榫旋转焊接之间的差异也有待研究.[方法]使用毛竹榫旋转焊接云杉基材,通过测试焊接形成的连接节点的抗拉拔性能,探究竹榫旋转焊接较优的工艺参数.选取基材预钻孔与竹榫直径比值(孔径比)、竹榫转速、竹榫含水率、竹榫进给速度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并基于正交试验的结果设计孔径比、竹榫转速、竹榫进给速度的单因素试验.对比山毛榉木榫,对焊接层进行温度监测、扫描电镜观察和红外光谱分析,探究竹榫旋转焊接的机理.[结果]综合正交和单因素试验得到竹榫旋转焊接较优工艺参数:竹榫含水率12%、孔径比7/10、进给速度600 mm/min、转速1270 r/min,该方案平均抗拉拔力为4588 N.单因素试验中各因素影响顺序为孔径比>进给速度>转速.竹榫旋转焊接节点的抗拉拔力较木榫旋转焊接提高了49.3%.温度监测结果表明竹榫焊接层温度峰值大于木榫焊接层.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焊接层中的竹纤维相较木纤维更长更完整,焊接层中的竹纤维会发生相互缠绕,而在木榫焊接层中未发现这一现象.红外光谱结果表明:竹榫在旋转焊接过程中半纤维素发生明显热降解,木质素相对含量有所提升,纤维素含量几乎不变.[结论]单因素试验相比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焊接工艺参数,并得出了竹榫最佳焊接工艺参数;竹榫旋转焊接机理同木榫旋转焊接相似,但竹榫在旋转焊接时能产生更高的温度,且焊接层有独特的纤维互相缠绕,竹榫在焊接过程中半纤维素降解较少;使用竹榫替换木榫进行旋转焊接可以极大提高连接节点的抗拉强度.
其他文献
为促进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成效,提升本科生微生物学实验设计和操作的基本素养,有效促进学生在自主学习、理论实践、科技创新等方面综合发展,结合新形势下工科的发展特点,初步探索了微生物实验课程的改革模式.分析了食品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改革实验教学大纲内容,增设多元化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资源,扩大实践教学比重;引入代谢组学等先进分析技术用于数据统计,挖掘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设计水平,为培养能够适应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的
为揭示藜麦耐盐生理机制,本研究分别采用0、50、100、150、200、250、300 mmol/L NaCl处理藜麦,于处理6、12、24、48、72、96 h后测定藜麦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及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胁迫及短时间NaCl处理(50~150 mmol/L NaCl、6~48 h)促进藜麦的生长,高浓度NaCl胁迫及长时间NaCl处理(200~300 mmol/L NaCl、72~96 h)则抑制其生长;藜麦叶片叶绿素和类黄酮含量随NaCl浓度升高呈先升后降趋势,均在100 m
[目的]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当今生命科学中一个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从定量研究角度来看,物种的均匀性测度是构成物种多样性测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种均匀性己成为表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种的多度均匀分布是衡量现实群落物种均匀性的客观尺度,测度现实群落物种多度分布与其均匀分布的差异是表征物种分布均匀性的有效途径.[方法]本研究利用吉林省蛟河和甘肃省小陇山林区固定试验地数据,在修正经典的遗传绝对距离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物种多度分布均匀性测试方法(SE).[结果]物种均匀性体现了各物种的数量与群落内所有物种数量的对
[目的]将木材加工剩余物木粉和改性木粉作为废水中染料污染物的吸附剂,并探究其性能,为木粉高值化利用提供一种策略.[方法]以植酸(PA)为绿色改性剂接枝木粉制备了木粉基吸附剂(PA-WF),利用SEM-EDS、ATR-FTIR、XRD、BET对PA-WF的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官能团、孔隙度、比表面积、结晶度和结晶结构进行表征,分析了植酸和木粉质量比、尿素和木粉质量比、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木粉接枝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接枝率木粉的亚甲基蓝染料溶液吸附容量,探究了PA-WF在不同吸附时间、亚甲基蓝染料不同初始质量浓
农麦180系以镇麦168为母本、华麦5号为父本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半硬质红粒小麦新品种,于2021年12月31日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210022).农麦180具有高产、稳产,高抗白粉病、穗发芽,中抗赤霉病等综合抗性.农麦180株型松散,分蘖力、成穗数中等,穗粒结构协调,成熟期熟相好,商品性好.在栽培管理上,以适期精量播种保证苗足苗齐苗匀;通过生长调控和田间管理构建合理的高产群体,保证农麦180高产、稳产、优质、高效.
为降低非洲猪瘟传播风险,本文就养猪场户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展开综述,先阐述了非洲猪瘟的特点及传播方式,随后基于当前基层养猪场户非洲猪瘟防控现状,提出了加强猪场内部饲养管理、防止家猪与野猪接触、禁止给生猪饲喂残余垃圾等综合防控措施,并就如何履行好防疫职责与科学进行猪肉消费进行了论述,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领域相关专利为研究对象,采用IncoPat专利数据库,以宏观和微观2个视角对该领域内技术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主要研究主题和热点、主要创新机构和发明人、专利价值及专利质量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明确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创新情况及研发态势.结果表明,近几年来我国大麦(青稞)机械化生产技术研发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专利申请量的增长主要以实用新型为主;个人和科研院所为该领域内主要创新主体;播种、种植、栽培、收获、脱粒等机械研发为该领域目前的研究热点;相关发明专利申请整体质量较低,本领域技术研发还
为探究江苏沿海地区不同类型杂交稻品质特性以及食味值与各理化性状间的关联度,以12个三系杂交稻及14个两系杂交稻组合为材料,对其食味值及其与各品质性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结果表明,三系杂交稻与两系杂交稻的食味平均值分别为74.04、72.97分,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分别为15.31%、17.13%,三系杂交稻比两系杂交稻食味值高1.47%,而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则低1.82百分点;三系杂交稻与两系杂交稻的蛋白质质量分数、长/宽均值、垩白粒率均相近,其中蛋白质质量分数分别为8.75%、8.77%,长/宽均值分别为2.
为了解不同生态类型大麦品种(系)杂交后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分离规律,以美国引进的优质啤酒春大麦品系ABI 18-152为母本、江苏主推冬啤酒大麦品种扬农啤7号为父本配制的杂种F1、F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测定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质量、单株产量、粒长、粒宽、粒长宽比10个农艺性状,对各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分离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主穗粒数和粒宽在亲本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其余8个性状在亲本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杂种F1的10个性状大多存在正
为更加全面了解玉米多穗现象,本文以不同类型的玉米多穗现象为基础,深入探究其发生原因,认为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气候因素、栽培管理因素是造成玉米多穗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相关看法,以期为玉米生产和选育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