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信息技术企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国际化发展机会
“以前我们开拓国际市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国家在前头开路,进程大大加快了。”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曙光)副总裁任京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召开前的2017年5月8日,中科曙光与斯里兰卡驻华领事馆就如何深入推进双方数字化合作进行了沟通洽谈。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机制成为新热点,联结沿线国家的“虚拟”高速公路建设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云南超算中心是“桥头堡”
长期以来,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并不算快。相较于开拓国际市场,他们的目光更聚焦于国内市场。
2016年9月,中科曙光进行了新的尝试——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推动大型超级计算机落户昆明合作事项正式签约。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云南超算中心将落户昆明。
在任京暘看来,这也反映了中科曙光在战略布局上的新考量:云南超算中心将在国内外布局一盘棋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一方面,对国内来说,国家级超算中心集中在东部,西南部还没有;另一方面,云南超算中心将来也可以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南亚东南亚的信息互通。”他说。
两个月后,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科曙光在昆明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倡议的推进,云南已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迎来跨越发展的绝佳机遇。”云南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陈豪说。
他表示,将通过双方的合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建立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手段,推进信息产业化,推进中巴、孟中印缅两大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国家战略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高性能计算设施的建设是最基础的信息化建设,今后更广泛的大数据领域的合作,会产生更多价值。”任京暘告诉本刊记者。
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看来,“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
差异与互补
2017年4月25日至5月3日,白春礼率团访问了老挝、越南和蒙古国。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昆明分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曙光等单位也陪同参加了相关访问活动。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挑战和难题,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和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也具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白春礼说。
任京暘参加了这次访问,他也感受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差异和互补性:“不管是信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研究,中国在技术上的优势还是有的,不过我们也需要向东南亚学习。”
他举例说,越南很多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人才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回去的,关注的问题和实践尝试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此外,当地科研机构对本地的了解和科学探索更为丰富全面,这也是中国公司的不足之处。
而中国公司能将中国经验更好地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起步更早的智慧城市建设。
中科曙光等企业就参与老挝巴松新城(副首都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任京暘介绍说,有别于中国城市从行业和区域切入智慧城市建设,老挝的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将直接从最高层级的总体规划着手进行。
“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将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了先做局部再去做顶层调节而形成的资源浪费。”他解释说。
任京暘还介绍说,有别于某些跨国公司将落后技术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中科曙光拿出的是最新的技术。
“我们秉持开放的态度,希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我们的价格更为优惠,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他说。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进程加快
对于中国有技术优势的东南亚市场,通过当地渠道直接售卖信息技术产品并不困难,而对于参与信息产业更为发达的欧美地区的竞争,在任京暘看来,中国信息技术企业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国际竞争的门槛不低,而且我们进行国际化战略的时间短,挑战不小。”他说,通常进入一个国家的信息服务领域,需要合作。
比如在欧洲,中科曙光与当地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在土耳其、法国等多家电视台赢得了OTT项目的硬件平台建设项目,从易于进入的行业应用开始站稳脚跟;在北美市场,中科曙光更注重“战略联盟”和“技术整合”,积极从服务器、存储方案的供应商转型成为全方位服务提供商。
“一带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国信息技术企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国际化发展机会。
任京暘告诉本刊记者,新落成的斯洛文尼亚数据中心,也反映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信息技术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2016年11月,中科曙光与斯洛文尼亚ICT企业Arctur公司合作建设的数据中心在斯洛文尼亚正式落成。这是中科曙光在欧洲大陆的首家数据中心。
“我们除提供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外,还创造性地推出了‘HPCaaS’商业模式,即高性能计算服务,以便为终端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用户还可参与到产品开发环节,合作研发适用的设备产品。”任京暘说。
据他介绍,在这样的尝试中,中科曙光逐步明确了自身的“一带一路”策略:以技术和产品融通国际创新链条,以人才和服务惠及当地经济发展。 “更确切地说,我们目前的国际化集中在两大业务板块:一是在科教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和计算中心等;二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智慧城市建设。”任京暘说。
助力“网上丝绸之路”
2016年6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国家发改委、波兰国家发展部于同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组织召开了中波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高峰论坛。在这个论坛上,中科曙光作了题为《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架设网上丝绸之路》的报告。
“我们提出‘助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旨在通过与波兰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度产品定制和开发,技术交流、培训和授权,共建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中国的优势信息技术与波兰本地的丰富应用相结合。”徐燕说。
任京暘告诉本刊记者,从更大范围看,中科曙光也正在协力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一是智慧海洋建设,参与到整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当中来;二是配合国家战略部署,在非洲等地参与合作援建项目。”
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感觉到中国信息技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我们起步时间太晚,而当地的技术本地化程度也很低,需要我们派人去支援,挑选合适的人才难度不小;另一方面,我们在资金上也遇到不少挑战,我们还是希望国家能够在金融上提供更多支持。”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规范和指导未来5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到,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促进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推动共建网上丝绸之路,推进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合作。”
2017年5月8日,國新办就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尚冰在会上介绍说,中国移动通过自建和合作的模式,已在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建设了8条跨境陆地光缆;在通向亚太、欧洲等地区,建成5条国际海揽;此外还建设了29个信息交互节点和5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通信互联互通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积极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共建,既给我们推进国际化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带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有利于国际同行进一步加强业务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尚冰说。
对中国的信息技术企业来说,“一带一路”的机会才刚刚开始。
“以前我们开拓国际市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现在有国家在前头开路,进程大大加快了。”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曙光)副总裁任京暘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召开前的2017年5月8日,中科曙光与斯里兰卡驻华领事馆就如何深入推进双方数字化合作进行了沟通洽谈。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互联互通的数字化基础设施和应用机制成为新热点,联结沿线国家的“虚拟”高速公路建设正吸引越来越多的目光。
云南超算中心是“桥头堡”
长期以来,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并不算快。相较于开拓国际市场,他们的目光更聚焦于国内市场。
2016年9月,中科曙光进行了新的尝试——与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就推动大型超级计算机落户昆明合作事项正式签约。根据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云南超算中心将落户昆明。
在任京暘看来,这也反映了中科曙光在战略布局上的新考量:云南超算中心将在国内外布局一盘棋中发挥“桥头堡”作用。
“一方面,对国内来说,国家级超算中心集中在东部,西南部还没有;另一方面,云南超算中心将来也可以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带动南亚东南亚的信息互通。”他说。
两个月后,云南省人民政府与中科曙光在昆明举行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当前,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倡议的推进,云南已从开放的末梢变为前沿,迎来跨越发展的绝佳机遇。”云南省委书记、时任省长陈豪说。
他表示,将通过双方的合作,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建立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利用信息化、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手段,推进信息产业化,推进中巴、孟中印缅两大经济走廊建设,提升国家战略地位,实现跨越式发展。
“从世界范围看,高性能计算设施的建设是最基础的信息化建设,今后更广泛的大数据领域的合作,会产生更多价值。”任京暘告诉本刊记者。
在中国科学院院长、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长白春礼看来,“科技合作是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从科技合作入手,组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研究解决在发展过程当中面临的重大挑战和问题,有利于从战略层面推动建设‘一带一路’的共同愿景。”
差异与互补
2017年4月25日至5月3日,白春礼率团访问了老挝、越南和蒙古国。中科院国际合作局、昆明分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中科曙光等单位也陪同参加了相关访问活动。
“‘一带一路’沿线大多数国家都面临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共同挑战和难题,而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结构和中国有很强的互补性,也具有携手共建‘一带一路’的共同需求。”白春礼说。
任京暘参加了这次访问,他也感受到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差异和互补性:“不管是信息基础设施还是应用研究,中国在技术上的优势还是有的,不过我们也需要向东南亚学习。”
他举例说,越南很多科研机构的计算机人才都是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留学回去的,关注的问题和实践尝试具有国际视野和水平。此外,当地科研机构对本地的了解和科学探索更为丰富全面,这也是中国公司的不足之处。
而中国公司能将中国经验更好地引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起步更早的智慧城市建设。
中科曙光等企业就参与老挝巴松新城(副首都规划)智慧城市建设已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任京暘介绍说,有别于中国城市从行业和区域切入智慧城市建设,老挝的智慧城市建设合作,将直接从最高层级的总体规划着手进行。
“一方面,可以避免重复建设,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将资金和资源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避免了先做局部再去做顶层调节而形成的资源浪费。”他解释说。
任京暘还介绍说,有别于某些跨国公司将落后技术输出到发展中国家,中科曙光拿出的是最新的技术。
“我们秉持开放的态度,希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享最新的科技成果。同时,我们的价格更为优惠,还是很有竞争力的。”他说。
“一带一路”背景下,国际化进程加快
对于中国有技术优势的东南亚市场,通过当地渠道直接售卖信息技术产品并不困难,而对于参与信息产业更为发达的欧美地区的竞争,在任京暘看来,中国信息技术企业一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
“国际竞争的门槛不低,而且我们进行国际化战略的时间短,挑战不小。”他说,通常进入一个国家的信息服务领域,需要合作。
比如在欧洲,中科曙光与当地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合作伙伴,在土耳其、法国等多家电视台赢得了OTT项目的硬件平台建设项目,从易于进入的行业应用开始站稳脚跟;在北美市场,中科曙光更注重“战略联盟”和“技术整合”,积极从服务器、存储方案的供应商转型成为全方位服务提供商。
“一带一路”倡議提出后,中国信息技术企业也获得了更好的国际化发展机会。
任京暘告诉本刊记者,新落成的斯洛文尼亚数据中心,也反映了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信息技术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
2016年11月,中科曙光与斯洛文尼亚ICT企业Arctur公司合作建设的数据中心在斯洛文尼亚正式落成。这是中科曙光在欧洲大陆的首家数据中心。
“我们除提供高性能计算和云计算基础设施外,还创造性地推出了‘HPCaaS’商业模式,即高性能计算服务,以便为终端用户提供一体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用户还可参与到产品开发环节,合作研发适用的设备产品。”任京暘说。
据他介绍,在这样的尝试中,中科曙光逐步明确了自身的“一带一路”策略:以技术和产品融通国际创新链条,以人才和服务惠及当地经济发展。 “更确切地说,我们目前的国际化集中在两大业务板块:一是在科教领域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数据和计算中心等;二是城镇化过程中的智慧城市建设。”任京暘说。
助力“网上丝绸之路”
2016年6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波兰进行国事访问,国家发改委、波兰国家发展部于同日在波兰首都华沙组织召开了中波网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高峰论坛。在这个论坛上,中科曙光作了题为《推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架设网上丝绸之路》的报告。
“我们提出‘助力网上丝绸之路建设’,旨在通过与波兰企业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度产品定制和开发,技术交流、培训和授权,共建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促进中国的优势信息技术与波兰本地的丰富应用相结合。”徐燕说。
任京暘告诉本刊记者,从更大范围看,中科曙光也正在协力建设网上丝绸之路:“一是智慧海洋建设,参与到整个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当中来;二是配合国家战略部署,在非洲等地参与合作援建项目。”
在这一过程中,他也感觉到中国信息技术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我们起步时间太晚,而当地的技术本地化程度也很低,需要我们派人去支援,挑选合适的人才难度不小;另一方面,我们在资金上也遇到不少挑战,我们还是希望国家能够在金融上提供更多支持。”
2016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规范和指导未来5年国家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提到,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促进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推动共建网上丝绸之路,推进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合作。”
2017年5月8日,國新办就中央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情况举行发布会。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尚冰在会上介绍说,中国移动通过自建和合作的模式,已在东北亚、中亚、南亚和东南亚建设了8条跨境陆地光缆;在通向亚太、欧洲等地区,建成5条国际海揽;此外还建设了29个信息交互节点和5个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
“通信互联互通是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积极参与服务‘一带一路’共建,既给我们推进国际化发展、拓展发展新空间带来了良好机遇,同时也有利于国际同行进一步加强业务合作,推动互联互通,实现互利共赢。”尚冰说。
对中国的信息技术企业来说,“一带一路”的机会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