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论述了有关执行力的内容、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等,分析了执行力在现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关键词]执行力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470-01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执行力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企业管理绝对不是“以偏概全”,即便是要提升执行力,也要考虑一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制约着执行力的发挥,需要怎样操作才能改善企业执行的力度。
所谓执行力,通常是指企业内部员工贯彻经营者战略思路、方针政策和方案计划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秩序里,企业执行力的高低正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不管一个企业面对的商业环境多么好,其战略多么正确,只要企业的执行力不到位,则其绩效是不可能达到战略预期的。在企业出现的众多问题中,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成因不同,但是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为什么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如何才能提高企业执行力,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执行力在企业中运用分析
企业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战略目标、人员素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这五个方面。战略目标是企业要完成其使命的表现,它的实现离不开组织中人的因素,而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都是为员工更好的执行任务完成目标的保证。因此,人员素质是执行力所有影响因素的核心。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HarbertA.Simen)曾对“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即制定策略,策略制定的好坏、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无疑将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然而不可否认,只有决策,没有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不行的。任何高瞻远瞩、意义重大的决策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执行,那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包括了决策与执行两个方面。虽然不同层级人员的执行力有不同特点,但是从决策与执行的角度考虑,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身兼二职。企业中任何一个人员都是如此。上层管理者自不必说,他们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经常做出决策,是决策者;为了使决策最终付诸实施,他们更要采取控制手段检查贯彻情况,这时他们的身份就变成了执行者。中层更是这样,接到了上层下达的战略任务,他必须做出决定:如何组织资源、具体实施以达到目标?这时他们是决策者;而方案确定之后向基层员工委派的过程则是执行的过程,这时他们又是执行者。对于基层人员来说,虽然他们只需要做一件很具体的事情,似乎他们只具有执行者的身份。但再小的一件事情也要确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是否需要别人的配合?确定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决策的过程,因此最基层的员工也具有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身份。也就是说,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要有决策和执行的意识,都要有决策和执行的能力。
二、企业“执行不力”的原因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不强是企业的最大内耗,这将直接导致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老的企业因受长期传统粗放型管理的影响,企业的管理理念,战略目标等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时无法按计划完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员工不主动去完成工作。工作中也会出现工作质量下降,工作出现偏差,形成人力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出现高层抱怨中层,中层抱怨基层,基层又反过来抱怨管理层的现象。本文认为企业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直接原因造成的:
(1)目标指令不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做事情才会有方向。员工的工作出现偏差本身就是目标不明确造成的。高层没有清晰地将战略和目标传递给中下层,导致执行层面不了解所要执行的命令,执行中必然打了折扣。
(2)职责不清楚。每个部门、岗位职责不清楚,缺乏工作分解和汇总的好方法。领导有任务就分摊,员工没有清晰的职责范围,无法完成本职工作。
(3)信息沟通不良。信息沟通不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上往下传递的渠道,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另一种渠道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即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或在中层遭遇障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4)缺乏监督机制。没人监督,也没有监督的方法,导致员工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事实上监督就是绩效考核的相关工作,这说明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做得不到位。
三、执行力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
如果企业的上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很难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水平。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制定目标管理流程。目标管理始于1954年,由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开始提倡。他认为,“企业必须是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团体,融合各成员的努力,建立一个共同努力的体制。换句话说,各成员对于企业虽有不同的需求,但每位成员都应当寄于或共享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进行目标管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目标的分解。1、由董事会制定本年所有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值;2、由相关部门协助总经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3、由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在计划制定会上共同对年度工作计划作出调整;4、各个部门根据调整后的计划制定各部门自己的工作计划;5、各部门经理根据本部门情况,将部门工作计划分解到各个月、周以及每个员工。
第二步是计划的管理。1、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应填写由公司统一制定的《月计划表》和《月计划及完成情况表》两种表格;2、制定计划的程序和时间。
2、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一支高效的团队应该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间信任;四是共同的诺言;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这八个基本特征正是保证团队具有高效执行力的基础条件。
3、构建企业的执行力文化。执行力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核心部分。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所以建议公司要重视执行力的存在和学习,在全公司内开展执行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掌握执行的要义和精髓,全面打造组织执行力,打造企业和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构造先进的、全面的执行力企业文化,让员工与企业的愿景、价值观相连结。让企业文化、行为策略适应竞争环境,持续地创造顾客价值。其次,建立完善的、动态的、全程的奖罚体系。最后,重新调整适合企业内外环境的战略并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各业务单元、部门之间的沟通,落实细节执行力。
执行是任何企业,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执行,不只是指简单地完成任务、执行指令,它是一整套具体的行为、技术和艺术。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执行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战略的基础。执行是衔接战略目标与战略實施结果的重要一环。如何实施企业战略,如何把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真实可见的企业业绩,都与执行力的强弱密切相关。
[关键词]执行力 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4-0470-01
企业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树立正确的执行理念,执行力需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但是企业管理绝对不是“以偏概全”,即便是要提升执行力,也要考虑一下,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制约着执行力的发挥,需要怎样操作才能改善企业执行的力度。
所谓执行力,通常是指企业内部员工贯彻经营者战略思路、方针政策和方案计划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秩序里,企业执行力的高低正成为企业能否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立足、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不管一个企业面对的商业环境多么好,其战略多么正确,只要企业的执行力不到位,则其绩效是不可能达到战略预期的。在企业出现的众多问题中,尽管表现形式不同、成因不同,但是企业管理执行力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分析为什么要提高企业执行力,如何才能提高企业执行力,这对于我们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各项目标任务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执行力在企业中运用分析
企业执行力的主要因素有战略目标、人员素质、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这五个方面。战略目标是企业要完成其使命的表现,它的实现离不开组织中人的因素,而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都是为员工更好的执行任务完成目标的保证。因此,人员素质是执行力所有影响因素的核心。
美国著名管理学大师赫伯特·西蒙(HarbertA.Simen)曾对“管理”下过这样的定义:“管理就是决策。”决策即制定策略,策略制定的好坏、是否具有战略意义无疑将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兴衰成败。然而不可否认,只有决策,没有付诸实施的过程是不行的。任何高瞻远瞩、意义重大的决策如果得不到有力的执行,那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包括了决策与执行两个方面。虽然不同层级人员的执行力有不同特点,但是从决策与执行的角度考虑,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身兼二职。企业中任何一个人员都是如此。上层管理者自不必说,他们要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经常做出决策,是决策者;为了使决策最终付诸实施,他们更要采取控制手段检查贯彻情况,这时他们的身份就变成了执行者。中层更是这样,接到了上层下达的战略任务,他必须做出决定:如何组织资源、具体实施以达到目标?这时他们是决策者;而方案确定之后向基层员工委派的过程则是执行的过程,这时他们又是执行者。对于基层人员来说,虽然他们只需要做一件很具体的事情,似乎他们只具有执行者的身份。但再小的一件事情也要确定:什么时间做?如何做?是否需要别人的配合?确定这些看似琐碎的问题本身就是一种决策的过程,因此最基层的员工也具有决策者和执行者的双重身份。也就是说,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都要有决策和执行的意识,都要有决策和执行的能力。
二、企业“执行不力”的原因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执行力不强是企业的最大内耗,这将直接导致企业在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影响企业的整体利益。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老的企业因受长期传统粗放型管理的影响,企业的管理理念,战略目标等得不到有效的贯彻执行,企业的各项工作有时无法按计划完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员工不主动去完成工作。工作中也会出现工作质量下降,工作出现偏差,形成人力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出现高层抱怨中层,中层抱怨基层,基层又反过来抱怨管理层的现象。本文认为企业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以下直接原因造成的:
(1)目标指令不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做事情才会有方向。员工的工作出现偏差本身就是目标不明确造成的。高层没有清晰地将战略和目标传递给中下层,导致执行层面不了解所要执行的命令,执行中必然打了折扣。
(2)职责不清楚。每个部门、岗位职责不清楚,缺乏工作分解和汇总的好方法。领导有任务就分摊,员工没有清晰的职责范围,无法完成本职工作。
(3)信息沟通不良。信息沟通不良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从上往下传递的渠道,问题通常出在中层管理者身上;另一种渠道是由下而上的信息反馈通道,即基层人员在执行中碰到的问题没有及时向上反映或在中层遭遇障碍,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和解决。
(4)缺乏监督机制。没人监督,也没有监督的方法,导致员工对执行的偏差缺乏敏感性,不注重细节,不追求完美。事实上监督就是绩效考核的相关工作,这说明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做得不到位。
三、执行力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
如果企业的上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则很难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水平。针对以上问题,现提出以下解决方案。
1、制定目标管理流程。目标管理始于1954年,由著名的管理学者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实践》中开始提倡。他认为,“企业必须是组织真正意义上的团体,融合各成员的努力,建立一个共同努力的体制。换句话说,各成员对于企业虽有不同的需求,但每位成员都应当寄于或共享一个共同的目标。”企业进行目标管理可以分为两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是目标的分解。1、由董事会制定本年所有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值;2、由相关部门协助总经理制定年度工作计划;3、由总经理和各部门经理在计划制定会上共同对年度工作计划作出调整;4、各个部门根据调整后的计划制定各部门自己的工作计划;5、各部门经理根据本部门情况,将部门工作计划分解到各个月、周以及每个员工。
第二步是计划的管理。1、制定月计划和周计划,应填写由公司统一制定的《月计划表》和《月计划及完成情况表》两种表格;2、制定计划的程序和时间。
2、加强员工的团队意识。团队是指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一支高效的团队应该具有以下八个基本特征:一是明确的目标;二是相关的技能;三是相互间信任;四是共同的诺言;五是良好的沟通;六是谈判的技能;七是合适的领导;八是内部与外部的支持。这八个基本特征正是保证团队具有高效执行力的基础条件。
3、构建企业的执行力文化。执行力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且是核心部分。执行力的关键在于透过企业文化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所以建议公司要重视执行力的存在和学习,在全公司内开展执行力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掌握执行的要义和精髓,全面打造组织执行力,打造企业和团队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构造先进的、全面的执行力企业文化,让员工与企业的愿景、价值观相连结。让企业文化、行为策略适应竞争环境,持续地创造顾客价值。其次,建立完善的、动态的、全程的奖罚体系。最后,重新调整适合企业内外环境的战略并加强信息沟通,做好各业务单元、部门之间的沟通,落实细节执行力。
执行是任何企业,无论是跨国企业还是国内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当前所面临的重大问题。执行,不只是指简单地完成任务、执行指令,它是一整套具体的行为、技术和艺术。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执行是战略的一部分,是战略的基础。执行是衔接战略目标与战略實施结果的重要一环。如何实施企业战略,如何把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真实可见的企业业绩,都与执行力的强弱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