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馒头、大饼和包子是我国北方居家常见的主食,它们从何时起进入百姓餐桌的呢?
北朝胡人开启“馒头时代”
与粥一样,饼也是古人主食之一。饼的兴起与面粉加工技术的成熟和发达直接相关。
早在西汉时即有吃面饼现象,但这种饼更似点心,倒是西北方少数民族的胡饼与现代的饼定义相近,并在东汉贵族阶层流行。
魏晋以后,随着面粉加工手段的进步,饼食在中原迅速发展,并得以在民间普及,古籍中有关饼的记载也随之多了起来。
晋人束皙《饼赋》中所提及的面点就有10多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中记录的面食超过20种,有蒸饼、汤饼、胡饼、烧饼、髓饼、乳饼、膏环等不同面食。
蒸饼,即放在笼内蒸熟的面食,故唐朝人干脆称之为“笼饼”,其做法与今天的馒头差不多,实乃早期的馒头。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制作蒸饼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仅能够恰到好处地掌握发酵技术及火候,蒸饼的花样亦多。
时人视上面开裂(坼)“十”字形状的蒸饼为最佳,有的贵族、土豪非此不食。《晋书·何曾传》记载,西晋贵族何曾生活极为奢侈,“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其所食用的面食非常讲究,“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季龙特别喜欢吃蒸饼,且比何曾更会吃。除了“坼裂方食”外,还爱吃带“馅”的。石季龙即石虎,《太平御览》引《赵录》记载,其“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
有美食家分析,胡人这种蒸饼开启了古代中国的“馒头时代”。唐代的“笼饼”和宋代的“吹饼”均由蒸饼而来;蒸饼放入馅料的做法,成为后来广为流行的包子做法的源头。
唐朝全面进入“吃饼时代”
隋唐时期,古代中国人全面进入“吃饼时代”。在饼的做法中,早期以北方少数民族的做法最妙,匈奴、鲜卑这些少数民族被中原汉人称为胡人,到南北朝时期,有5支胡人最凶,进占中原,“五胡乱华”指的就是这段历史。
胡人东进南下,也带来他们的面食制作方法,胡人吃的饼被称为“胡饼”。汉灵帝最爱吃的胡饼就是西域胡人做出来的,系用炉子烤制。胡饼又叫“胡麻饼”“抟饼”,胡麻就是芝麻,胡麻饼就是今天的芝麻烧饼。
后世多称胡麻饼为“麻饼”,这或与石虎的避讳有关。石虎本身就是胡人,“胡”与“虎”又谐音,遂改称胡麻饼为麻饼。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流行的月饼,即由胡饼而来。据说,当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八月十五得胜归来,唐高祖李渊(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将胡人献的祝捷饼分食群臣,此后遂有中秋吃胡饼之俗。
唐代虽无月饼,但宫里流行一种高级面点,即所谓宫饼。《洛中见闻》称,有一年唐僖宗在八月十五晚上吃饼,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赐饼新科进士。宫饼在宋朝皇家中也十分流行,传入民间后,俗称“小饼”“月团”,也许这才是月饼的前身。
被宋代皇帝吃出名的还有一种包馅的面点。当年还是北周大将的宋太祖赵匡胤率军进攻南唐,在安徽寿县展开激战,因战事不利,操劳过度,赵匡胤茶饼不思,是当地一种带馅面点救了他。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此面点被称为“大救驾”。
宋代引领“包子时代”
包子是何时进入百姓餐桌的呢?宋代即开始流行“吃包子”,可以说,是宋代引领中国进入“包子时代”。
宋代包子是在唐代笼饼基础上产生的,在宋代出现了一种馂馅的面食,其与馒头形成相似,馅有素菜馅和肉馅两种,这就是现代“菜包子”和“肉包子”的原型。
“包子”一词在宋代出现,时又称“包儿”。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条,即有“细馅大包子”“笋肉包儿”等各种包子的记录。
宋代包子有发面或半发面两种。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记载,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二月丁酉,宋仁宗诞生之日,宋真宗很高兴,于是“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这包子可不是一般的包子,是以金子、珠宝为馅儿的包子。
宋代有钱人家做包子十分讲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当时一男子在京城开封买了位小妾,妾自称是权贵蔡太师家厨房佣人,负责包包子。有一天男子叫妾包包子,她却说不会,原来她仅负责“缕葱丝”。
宋人极会做包子,北宋时的东京街头已有不少出名的包子铺了。到南宋时,包子成为大众食品,品种繁多,与现代的包子已无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流行的“葱肉馅”在唐、宋时做笼饼和包子已在使用。当时还有人偷工减料,多放葱以减少用肉。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武则天时的侍御史侯思止乃卖饼出身,发迹后常叫人给他做笼饼。唐人韩琬《御史台记》记载,侯思止有句口头语,叫“与我作笼饼,可缩作葱”,意思是给我做有馅馒头时,要少放葱多放肉,时人戏之为“缩作葱侍御史”。
【责任编辑】蒲 晖
北朝胡人开启“馒头时代”
与粥一样,饼也是古人主食之一。饼的兴起与面粉加工技术的成熟和发达直接相关。
早在西汉时即有吃面饼现象,但这种饼更似点心,倒是西北方少数民族的胡饼与现代的饼定义相近,并在东汉贵族阶层流行。
魏晋以后,随着面粉加工手段的进步,饼食在中原迅速发展,并得以在民间普及,古籍中有关饼的记载也随之多了起来。
晋人束皙《饼赋》中所提及的面点就有10多种;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中记录的面食超过20种,有蒸饼、汤饼、胡饼、烧饼、髓饼、乳饼、膏环等不同面食。
蒸饼,即放在笼内蒸熟的面食,故唐朝人干脆称之为“笼饼”,其做法与今天的馒头差不多,实乃早期的馒头。在南北朝时期,中国人制作蒸饼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仅能够恰到好处地掌握发酵技术及火候,蒸饼的花样亦多。
时人视上面开裂(坼)“十”字形状的蒸饼为最佳,有的贵族、土豪非此不食。《晋书·何曾传》记载,西晋贵族何曾生活极为奢侈,“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其所食用的面食非常讲究,“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季龙特别喜欢吃蒸饼,且比何曾更会吃。除了“坼裂方食”外,还爱吃带“馅”的。石季龙即石虎,《太平御览》引《赵录》记载,其“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
有美食家分析,胡人这种蒸饼开启了古代中国的“馒头时代”。唐代的“笼饼”和宋代的“吹饼”均由蒸饼而来;蒸饼放入馅料的做法,成为后来广为流行的包子做法的源头。
唐朝全面进入“吃饼时代”
隋唐时期,古代中国人全面进入“吃饼时代”。在饼的做法中,早期以北方少数民族的做法最妙,匈奴、鲜卑这些少数民族被中原汉人称为胡人,到南北朝时期,有5支胡人最凶,进占中原,“五胡乱华”指的就是这段历史。
胡人东进南下,也带来他们的面食制作方法,胡人吃的饼被称为“胡饼”。汉灵帝最爱吃的胡饼就是西域胡人做出来的,系用炉子烤制。胡饼又叫“胡麻饼”“抟饼”,胡麻就是芝麻,胡麻饼就是今天的芝麻烧饼。
后世多称胡麻饼为“麻饼”,这或与石虎的避讳有关。石虎本身就是胡人,“胡”与“虎”又谐音,遂改称胡麻饼为麻饼。
有一种说法认为中秋节流行的月饼,即由胡饼而来。据说,当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八月十五得胜归来,唐高祖李渊(一说唐太宗李世民)将胡人献的祝捷饼分食群臣,此后遂有中秋吃胡饼之俗。
唐代虽无月饼,但宫里流行一种高级面点,即所谓宫饼。《洛中见闻》称,有一年唐僖宗在八月十五晚上吃饼,听说新科进士在曲江开宴,便命御膳房用红绫包裹,赐饼新科进士。宫饼在宋朝皇家中也十分流行,传入民间后,俗称“小饼”“月团”,也许这才是月饼的前身。
被宋代皇帝吃出名的还有一种包馅的面点。当年还是北周大将的宋太祖赵匡胤率军进攻南唐,在安徽寿县展开激战,因战事不利,操劳过度,赵匡胤茶饼不思,是当地一种带馅面点救了他。赵匡胤当上皇帝后,此面点被称为“大救驾”。
宋代引领“包子时代”
包子是何时进入百姓餐桌的呢?宋代即开始流行“吃包子”,可以说,是宋代引领中国进入“包子时代”。
宋代包子是在唐代笼饼基础上产生的,在宋代出现了一种馂馅的面食,其与馒头形成相似,馅有素菜馅和肉馅两种,这就是现代“菜包子”和“肉包子”的原型。
“包子”一词在宋代出现,时又称“包儿”。吴自牧《梦粱录》“荤素从食店”条,即有“细馅大包子”“笋肉包儿”等各种包子的记录。
宋代包子有发面或半发面两种。宋人王栐《燕翼诒谋录》记载,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二月丁酉,宋仁宗诞生之日,宋真宗很高兴,于是“宫中出包子以赐臣下”。这包子可不是一般的包子,是以金子、珠宝为馅儿的包子。
宋代有钱人家做包子十分讲究。南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记载,当时一男子在京城开封买了位小妾,妾自称是权贵蔡太师家厨房佣人,负责包包子。有一天男子叫妾包包子,她却说不会,原来她仅负责“缕葱丝”。
宋人极会做包子,北宋时的东京街头已有不少出名的包子铺了。到南宋时,包子成为大众食品,品种繁多,与现代的包子已无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流行的“葱肉馅”在唐、宋时做笼饼和包子已在使用。当时还有人偷工减料,多放葱以减少用肉。
有这样一个故事,唐武则天时的侍御史侯思止乃卖饼出身,发迹后常叫人给他做笼饼。唐人韩琬《御史台记》记载,侯思止有句口头语,叫“与我作笼饼,可缩作葱”,意思是给我做有馅馒头时,要少放葱多放肉,时人戏之为“缩作葱侍御史”。
【责任编辑】蒲 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