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法兰西组曲》,读了全书的第一句“天热了,巴黎人想。”我便把书合上,迟迟不想打开。在我的阅读经验里,极少有作品在故事的开端便攥住我的心。一部描写二战期间法国经受战争痛苦的作品以这么简单而又蕴含丰富的句子开启,巴黎人的命运之旅将走向何方?我得读下去,于是便有了这篇札记。
这是战争期间的夜晚,警报。但是夜晚会消失的,战争也还遥远。睡不着的人,那些蜷缩在床上的病人,那些担忧前线的儿子的母亲,那些因为流泪而目光暗淡的情网中的女人,他们听到了第一声警报。
美丽的多情的敏感的脆弱的巴黎人首先是从直觉上心理上感觉战争的。这也是作者的亲身感受。
《法兰西组曲》的作者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一位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籍犹太女性,20多岁时成名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法国。1940年巴黎大逃亡之后遭法国宪兵逮捕,1942年夏,未满40岁的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害,她在法国文学界的显赫声名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身份并没有能够挽救她作为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是警报。所有的灯都灭了,但是在这六月金黄、澄净的天空下,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赛纳河就像是一面多棱镜,将无数散乱的灯光围拢起来,反射出百倍的光芒。没能藏好的窗子。在柔和的阴影里闪烁着的屋顶,还有大门上每一处凸起都泛着微光的金属装饰,亮的时间似乎比别的要长的几盏红灯,也不知道为什么,赛纳河尤其吸引它们,它们被赛纳河捉住了,在它的水波里嬉戏。
“巴黎再没有以后,只有这瞬间。”这是法国作家弗朗西斯·卡尔科在他的诗歌《再没有以后》中的著名诗句。罗曼·罗兰说这首诗是有史以来对巴黎最精美的写照,仿佛也是这个片断的写照。这个城市即使是灾难即将降临的时刻也如此充满灵性。作家的笔尖是正在起舞的精灵,轻捷的舞步掠过水波灯影,在战争将来未来的时刻,让流光溢彩的瞬间成为永恒。
红艳艳的太阳仍然升起在没有一丝云彩的苍穹上。又一声炮响,这一次离巴黎如此之近,以至于小鸟从建筑物的顶端惊飞而去。天际高处滑过巨大的黑鸟,在太阳下伸展着映成玫瑰色的翅膀,飞过就不见了,然后,飞过来的是美丽的、肥嘟嘟的、咕咕叫着的鸽子和燕子,麻雀安静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蹦蹦跳跳。赛纳河边的每一棵杨树上都栖息着一群棕色的小鸟,它们非常卖力地歌唱着。地窖深处,人们终于听到来自远方的一声召唤,因为距离,这三个全音组成的军号声显得非常细弱。警报结束了。
我猜想内米洛夫斯基是为孩子讲故事的高手,霞光、小鸟经常是故事的主角。
内米洛夫斯基被捕后,她的丈夫也很快被送进集中营赴死。她13岁的长女德尼斯带着一只箱子东藏西躲,箱子里装着母亲的遗稿。
60年后,德尼斯和妹妹伊丽莎白决定把遗稿捐献给法国现代出版档案馆。
星星开始出现在天际,春天的、闪耀着银色光芒的星星。巴黎散发出最为柔和的一种味道,那是正在开花的栗子树的味道、汽油的味道和齿间咀嚼稻谷时的那种李子一般的味道。黑暗之中,越来越能感受到危险的存在。空气中都能嗅出恐惧的气氛,静谧之中的恐惧。哪怕平日里最冷漠、最安静的人也无法阻止这种混乱和致命的恐惧。每个人在看自己的家时,心都不自禁地揪紧了,他们在想:“明天也许它就将毁于一旦,明天,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们没有伤害过别人,为什么会这样?”
人物万分焦灼无奈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叠印在柔和的星光里。唯美的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在柔美与恐惧的巨大落差中危险变得更为迫近。在这样极端混乱恶劣的时刻,内米洛夫斯基匆忙却又镇定地在战时的劣质纸张上描绘着“大逃亡的画卷”。德尼斯回忆说,我们一直住在那个村子里,我只记得妈妈在不停地写啊写啊。好像她知道来日无多,必须抓紧写作。
现在已是晚上,柔美的黄昏,透明的空气,蓝色的阴影,最后一缕夕阳抚弄着玫瑰花丛,还有召唤信徒前去礼拜的教堂钟楼,就在此时,公路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而且越来越大,不像这些日子以来的那种喧闹声。这声音低沉,沉着,似乎是不紧不慢地前进的轰鸣,令人窒息,冷酷无情。一队卡车往村镇的方向驶来。这一次真的是德国人来了……
我沉浸在优雅、沉静却控制力很强的叙述节奏之中,长短句错落安排,有条不紊,不动声色地展示描摹与写实的技巧。在日常生活温暖恬静的画面之上叠加侵略者迫近的狰狞,透出的阴冷恐惧、无处逃遁的悲哀,令今天的读者都不寒而栗。
火药库爆炸了,可怕的爆炸声才勉强平息,教堂钟楼那里便燃起了熊熊火焰,而且还发出巨大的呼啸声。火灾的爆裂声与军火爆炸的声音混在一起。仅仅一秒钟的时间,整个村镇都沦为火海。工具仓里还堆放着干草,谷仓里有稻谷,这些都是燃料。屋顶掉了下来,天花板一裂两半;逃难的人群冲向外面的街道;村镇里的居民则冲向鸡棚与马厩,想要救出家畜家禽;马在嘶叫,直立起来,因爆炸声和火灾的声音受了惊,它们拒绝离开马厩,而是仰起头,抬起蹄,与火墙奋力抗争;一头牛跑了出来,头上还顶着着火的干草,于是疯狂地甩着头,它发出痛苦而惊惧的哞哞吼声;燃烧的草秸在四面八方飞舞;花园里,一棵棵正在开花的树被这血一般的神奇光芒照耀着。
战争的痛楚无时不在折磨逃难的人们,《六月风暴》中这样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俯拾皆是,作家的冷静与细腻令人吃惊。火光升腾,人群混乱,马在嘶鸣,牛在挣扎,飞舞的草秸在瞬间化为迷眼的灰烬。那“正在开花的树”能逃脱毁灭的命运吗?
……连春天都不愿意来……在春天也许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天气吧?很快就是三月底了,然而地还冻着,和她一样,一直冰到了心里。什么样的风啊!什么样的声音!屋顶的瓦都要被掀掉了。她在床上半直起身子,听了一会儿,突然,在这张满是泪水和痛苦的脸上,掠过一种柔和的,难以置信的表情。风停了,这不知从哪里来的风此时不知又刮到了何处。它折断了树枝,在盲目的狂怒中摇动着屋顶,它卷走了山岳上最后的残雪,现在,从阴沉沉的,闪着狂风暴雨的天空,落下了春天的第一场雨,仍然是冷冰冰的,但是它是流动的,那么急促,形成了一条水渠,一直流淌到埋在地下的树根里,一直流淌到黑色而深沉的泥土深处。
春天在哪里?战争中的人们还能不能沐浴春风的抚摸?命运未决,死神盘旋在内米诺夫斯基的头顶。她在自己的笔记簿上这样写道: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
她要写一部长篇巨作,五个部分(《六月风暴》、《柔板》、《囚禁》、《巴士底狱》与《和平》)彼此独立而又相连,像一部音乐史诗。这便是以“组曲”命名的由来。著名犹太摄影家维希尼克曾经说:“在这个世界被抛入纳粹的疯狂黑暗中后……我的任务就是为这个即将消失的世界留下证据。”虽然,内米诺夫斯基在遇难之前只来得及完成前两个部分,“我们难以想象作者将如何完整地展现托尔斯泰式的战争画卷、巴尔扎克式的人间图景”,但是,她已将战争的苦难刻写在文明进程史上,将罪恶者牢牢地钉在耻辱桩上。
她承担痛苦与绝望的勇气和毅力感动了60年后的人们,2004年的法国文学大奖雷诺多奖第一次破例颁给一位已经故去的作者。
春天的雨是万象更新的希望。我们在她未完成的惊悸与美好交融的旋律里感受着人性坚韧的力量。
这是战争期间的夜晚,警报。但是夜晚会消失的,战争也还遥远。睡不着的人,那些蜷缩在床上的病人,那些担忧前线的儿子的母亲,那些因为流泪而目光暗淡的情网中的女人,他们听到了第一声警报。
美丽的多情的敏感的脆弱的巴黎人首先是从直觉上心理上感觉战争的。这也是作者的亲身感受。
《法兰西组曲》的作者莱娜·内米洛夫斯基,一位才华横溢的俄罗斯籍犹太女性,20多岁时成名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的法国。1940年巴黎大逃亡之后遭法国宪兵逮捕,1942年夏,未满40岁的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害,她在法国文学界的显赫声名以及两个孩子的母亲的身份并没有能够挽救她作为犹太人的悲惨命运。
是警报。所有的灯都灭了,但是在这六月金黄、澄净的天空下,每一座房屋、每一条街道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而赛纳河就像是一面多棱镜,将无数散乱的灯光围拢起来,反射出百倍的光芒。没能藏好的窗子。在柔和的阴影里闪烁着的屋顶,还有大门上每一处凸起都泛着微光的金属装饰,亮的时间似乎比别的要长的几盏红灯,也不知道为什么,赛纳河尤其吸引它们,它们被赛纳河捉住了,在它的水波里嬉戏。
“巴黎再没有以后,只有这瞬间。”这是法国作家弗朗西斯·卡尔科在他的诗歌《再没有以后》中的著名诗句。罗曼·罗兰说这首诗是有史以来对巴黎最精美的写照,仿佛也是这个片断的写照。这个城市即使是灾难即将降临的时刻也如此充满灵性。作家的笔尖是正在起舞的精灵,轻捷的舞步掠过水波灯影,在战争将来未来的时刻,让流光溢彩的瞬间成为永恒。
红艳艳的太阳仍然升起在没有一丝云彩的苍穹上。又一声炮响,这一次离巴黎如此之近,以至于小鸟从建筑物的顶端惊飞而去。天际高处滑过巨大的黑鸟,在太阳下伸展着映成玫瑰色的翅膀,飞过就不见了,然后,飞过来的是美丽的、肥嘟嘟的、咕咕叫着的鸽子和燕子,麻雀安静地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蹦蹦跳跳。赛纳河边的每一棵杨树上都栖息着一群棕色的小鸟,它们非常卖力地歌唱着。地窖深处,人们终于听到来自远方的一声召唤,因为距离,这三个全音组成的军号声显得非常细弱。警报结束了。
我猜想内米洛夫斯基是为孩子讲故事的高手,霞光、小鸟经常是故事的主角。
内米洛夫斯基被捕后,她的丈夫也很快被送进集中营赴死。她13岁的长女德尼斯带着一只箱子东藏西躲,箱子里装着母亲的遗稿。
60年后,德尼斯和妹妹伊丽莎白决定把遗稿捐献给法国现代出版档案馆。
星星开始出现在天际,春天的、闪耀着银色光芒的星星。巴黎散发出最为柔和的一种味道,那是正在开花的栗子树的味道、汽油的味道和齿间咀嚼稻谷时的那种李子一般的味道。黑暗之中,越来越能感受到危险的存在。空气中都能嗅出恐惧的气氛,静谧之中的恐惧。哪怕平日里最冷漠、最安静的人也无法阻止这种混乱和致命的恐惧。每个人在看自己的家时,心都不自禁地揪紧了,他们在想:“明天也许它就将毁于一旦,明天,我什么都没有了。我们没有伤害过别人,为什么会这样?”
人物万分焦灼无奈的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叠印在柔和的星光里。唯美的景物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在柔美与恐惧的巨大落差中危险变得更为迫近。在这样极端混乱恶劣的时刻,内米洛夫斯基匆忙却又镇定地在战时的劣质纸张上描绘着“大逃亡的画卷”。德尼斯回忆说,我们一直住在那个村子里,我只记得妈妈在不停地写啊写啊。好像她知道来日无多,必须抓紧写作。
现在已是晚上,柔美的黄昏,透明的空气,蓝色的阴影,最后一缕夕阳抚弄着玫瑰花丛,还有召唤信徒前去礼拜的教堂钟楼,就在此时,公路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而且越来越大,不像这些日子以来的那种喧闹声。这声音低沉,沉着,似乎是不紧不慢地前进的轰鸣,令人窒息,冷酷无情。一队卡车往村镇的方向驶来。这一次真的是德国人来了……
我沉浸在优雅、沉静却控制力很强的叙述节奏之中,长短句错落安排,有条不紊,不动声色地展示描摹与写实的技巧。在日常生活温暖恬静的画面之上叠加侵略者迫近的狰狞,透出的阴冷恐惧、无处逃遁的悲哀,令今天的读者都不寒而栗。
火药库爆炸了,可怕的爆炸声才勉强平息,教堂钟楼那里便燃起了熊熊火焰,而且还发出巨大的呼啸声。火灾的爆裂声与军火爆炸的声音混在一起。仅仅一秒钟的时间,整个村镇都沦为火海。工具仓里还堆放着干草,谷仓里有稻谷,这些都是燃料。屋顶掉了下来,天花板一裂两半;逃难的人群冲向外面的街道;村镇里的居民则冲向鸡棚与马厩,想要救出家畜家禽;马在嘶叫,直立起来,因爆炸声和火灾的声音受了惊,它们拒绝离开马厩,而是仰起头,抬起蹄,与火墙奋力抗争;一头牛跑了出来,头上还顶着着火的干草,于是疯狂地甩着头,它发出痛苦而惊惧的哞哞吼声;燃烧的草秸在四面八方飞舞;花园里,一棵棵正在开花的树被这血一般的神奇光芒照耀着。
战争的痛楚无时不在折磨逃难的人们,《六月风暴》中这样生动逼真的细节描写俯拾皆是,作家的冷静与细腻令人吃惊。火光升腾,人群混乱,马在嘶鸣,牛在挣扎,飞舞的草秸在瞬间化为迷眼的灰烬。那“正在开花的树”能逃脱毁灭的命运吗?
……连春天都不愿意来……在春天也许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天气吧?很快就是三月底了,然而地还冻着,和她一样,一直冰到了心里。什么样的风啊!什么样的声音!屋顶的瓦都要被掀掉了。她在床上半直起身子,听了一会儿,突然,在这张满是泪水和痛苦的脸上,掠过一种柔和的,难以置信的表情。风停了,这不知从哪里来的风此时不知又刮到了何处。它折断了树枝,在盲目的狂怒中摇动着屋顶,它卷走了山岳上最后的残雪,现在,从阴沉沉的,闪着狂风暴雨的天空,落下了春天的第一场雨,仍然是冷冰冰的,但是它是流动的,那么急促,形成了一条水渠,一直流淌到埋在地下的树根里,一直流淌到黑色而深沉的泥土深处。
春天在哪里?战争中的人们还能不能沐浴春风的抚摸?命运未决,死神盘旋在内米诺夫斯基的头顶。她在自己的笔记簿上这样写道:西西弗斯,我需要你的勇气。
她要写一部长篇巨作,五个部分(《六月风暴》、《柔板》、《囚禁》、《巴士底狱》与《和平》)彼此独立而又相连,像一部音乐史诗。这便是以“组曲”命名的由来。著名犹太摄影家维希尼克曾经说:“在这个世界被抛入纳粹的疯狂黑暗中后……我的任务就是为这个即将消失的世界留下证据。”虽然,内米诺夫斯基在遇难之前只来得及完成前两个部分,“我们难以想象作者将如何完整地展现托尔斯泰式的战争画卷、巴尔扎克式的人间图景”,但是,她已将战争的苦难刻写在文明进程史上,将罪恶者牢牢地钉在耻辱桩上。
她承担痛苦与绝望的勇气和毅力感动了60年后的人们,2004年的法国文学大奖雷诺多奖第一次破例颁给一位已经故去的作者。
春天的雨是万象更新的希望。我们在她未完成的惊悸与美好交融的旋律里感受着人性坚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