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来源 :科学中国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sh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经有人说人的肉眼不可能看到健康人的骨头,但1895年伦琴发现X线,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如今X线已成为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
  曾经有人说人的器官不可能移植,1954年哈特韦尔·哈里森和约瑟夫·默里成功地完成了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从此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新时代;
  曾经有人说心脏干细胞不可能由人工合成,2016年张金盈所在的科研团队用聚合物合成出心脏干细胞,又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这一成果于2016年12月26日刊登在英国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唐俊楠博士和沈德良副教授为第一作者,以张金盈教授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程柯副教授为通讯作者。论文一经刊出,就在国际医疗界引起了广泛关注。
  人工合成心脏干细胞“雪中送炭”
  究竟人工是如何合成心脏干细胞的?它的成功对人类对抗疾病有着怎样的重要作用?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
  众所周知,目前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杀手”之一。据WHO预测,到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致死将占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而心肌梗死是主要病種之一。心肌梗死最终结局极有可能导致心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目前常规的治疗手段以缓解症状为主,心脏辅助系统能够改善症状,但是费用极其昂贵;心脏移植是终末期心衰最好的治疗方法,但供体少且费用高。因此寻若能找到帮助心肌细胞再生、改善或逆转心梗后心肌负性重塑的方法,则可望“雪中送炭”,延缓心功能衰竭病情发展,改善心梗后心衰患者的预后,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心肌细胞不可再生。近年来有科学家提取出心脏干细胞,并使用干细胞疗法对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进行试验,该疗法通过分泌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等因子加速受损组织自我修复,疗效已获得广泛证实。但相关试验显示它会对人体造成潜在危害,比如诱导肿瘤快速生长和免疫排斥反应等,而且天然干细胞还具有易碎性、难保存性以及提取过程复杂等缺点,因此其实用价值及可行性受到限制,这使得干细胞疗法向临床治疗的转化成为悬而未决的难题。
  张金盈及其科研团队多年来致力心肌细胞再生的研究,探索各生物材料及心脏肌球衍生细胞移植在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和改善心肌梗死预后中的作用。为解决上述难题,他们开发出一种简单实用的干细胞合成技术。他们用生物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聚合物乳酸-羧基乙酸合成细胞模拟微粒(CMMP),再向微粒内加入天然心脏干细胞中提取的蛋白生长因子,用心脏干细胞的细胞膜将微粒包裹起来最终获得人造心脏干细胞。
  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均证实,CMMP与天然心脏干细胞在促进心肌细胞生长方面疗效相当,且CMMP内不含细胞核,不会复制而引起肿瘤,包裹它们的细胞膜能避开免疫系统直接与心脏组织结合进行修复,从而规避了干细胞疗法两个最大风险。这一发现加速了干细胞疗法向临床治疗的转化,实用性及可行性强,为心肌梗死后病人延缓甚至避免心功能衰竭开辟一条新道路,这是心肌梗死后病人的福音,更是现代医学的巨大进步。
  孜孜不倦磨杵成针
  每一项卓著成绩的背后,都有一群优秀的人在贡献能量。张金盈是其中一员。
  张金盈,现任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擅长冠心病及心律失常的介入诊疗。
  出生于河南农村的他,从小就品学兼优,中学时就立志成为一名悬壶济世的好医生。博士毕业后一直从事心内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够熟练掌握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诊治;对疑难危重病有独到见解,尤其擅长冠心病支架置入、快速心律失常经导管射频消融、单双腔起搏器置入以及先心病封堵等介入诊疗技术;独立完成介入手术例数在省内名列前茅。
  “治病是医生的看家本事,科研是临床工作的加油站。”除了临床工作外,张金盈也非常重视科研。从医20余载,他带领团队先后获得省部级二等成果奖5项、三等3项,地厅级7项,并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联合项目2项,青年基金1项。他本人共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36篇),主编著作多部。团队成员共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SCI论文60多篇。所发表期刊不乏世界心血管内科专业的权威期刊,如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Biomaterials、Nature Medicine、Nature communications等。
  在领域内深耕细作的同时,张金盈不忘将关注的目光聚焦到更宽广的地方。他常常告诉团队成员:“我们的团队要像我们的国家一样,与时俱进,打开家门和国际接轨。”在他的鼓励和带动之下,团队正一步步走出中原,走出中国,走向世界。团队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北卡罗莱纳大学有着长期的友好合作交流,多年来参加国际会议十余次,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作重要发言,培养的博士生更是走出国门,在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交流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站在国际前沿的探索奋斗,张金盈及其所在的团队取得了多项创新发现:国内外首次提出辛伐他汀能够调节细胞因子之间的失衡及抑制MMP-9,2和Ⅰ型胶原表达改善心室重塑;首次提出利用人发角蛋白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脏负性重塑;首次采用基因沉默降低LP-PLA2表达,观察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首次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二甲双胍通过抗氧化及AMPK-eNOS途径,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张金盈也因此获得了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卫生科技领军人才、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优秀医师奖、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带头人,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青年科技创新优秀奖、河南省青年科技奖等荣誉奖励。
  顶着如此多熠熠夺目的光环,张金盈在生活中却是一个平易近人的人。他常常说:“我不是什么专家,我只是个认真的医学工作者,科研道路永无止境,我会一直努力。”朴实无华的言语将他的性格展露无疑。   张金盈常说,精湛的医术是医生的根本,而高尚的医德和纯洁的品质是做人的根本。为此,他常给学生讲“悬壶济世”“杏林暖春”的故事,并引用“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的名言训诫学生:“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他说,要一心为病人着想,无欲无求,要把病人当做亲人来对待。而他本人也处处践行着这一从医理念,切身为病人考虑的同时,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题。经他救治的病人无不对他赞誉有加,他的个人网站上全是病人质朴又温馨的感谢之词,办公室里出院病人自发送来的锦旗也数不胜数。
  悉心培养造就强大团队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作为河南省目前唯一的心血管内科科学型博导,张金盈培养出来的博士成绩显赫,其中,沈德良副教授获得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奖二等獎1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Biomaterials、Stem Cells上发表多篇高质量SCI论文并获河南省优秀博士生论文;2012级博士生刘琮琳在读期间多次获得学校研究生助研奖学金、郑州大学研究生自主创新项目、优秀研究生科研奖等多项资助,并于2013年至今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学习期间以第一作者或共同作者身份在Nature Medicine、Annals of Medicine、Endocrinology、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等国际一流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2013级博士生唐俊楠于2014年至2016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学习交流,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os on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并有多篇论文在审中;2014级博士生海祺旻于2015年至今在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深造;2015级博士生王韫哲在美国哈佛大学进行学术交流??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五千年来,中原地区卧虎藏龙,人才辈出。立足钟灵毓秀之地,放眼全球,以张金盈为首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研团队尽心尽力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未来,还有很多“奇迹”等着他们去奋斗和创造。
其他文献
在荧光显微镜下,一条通体透明、腹部散发着荧光绿色的转基因青鳉鱼悠然自得地在水中畅游,李名友聚精会神地观察着这条凝聚他多年心血的青鳉鱼。别小瞧这条身长不过一个手指的小鱼,从它身上,人们获得了世界首例“试管精子”以及世界首例半克隆鱼。不久的将来,这些技术将运用到更多的脊椎动物中,甚至包括人类,李名友正在透过这条小鱼,探索生命繁衍生息的奥秘。  以青鳉为模式生物的缘起  在生物学领域,生物学家习惯通过对
从成府路往北,穿过清华东路,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以下简称“半导体研究所”)门前的11个大字清晰可见。在名门学府和科研院所林立的北京五道口,无论是地理位置、占地面积,还是所内建筑物样式,半导体研究所都不起眼。然而这里却是孕育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的摇篮,它的赫赫威名饱含在“做学问”里,至于“做学问”的人,外界一般评价为:一群实现中国半导体物理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贡献者,是先驱,是奠基人。而这群人
慧眼卫星发现距离黑洞最近的高速喷流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张双南等人与国内外合作者利用慧眼(HXMT)卫星观测到在高于200千电子伏特(keV)的能段,发现了黑洞双星系统的低频准周期振荡(Quasi-Periodic Oscillation,QPO),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能量最高的低频QPO现象。相关论文发表于Nature Astronomy。研究表明,其起源于黑洞视界附近的相对论喷流(向外高速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几千年来,浩渺星空的波澜壮阔和宇宙的神秘莫测一直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寻与探索。在满天星斗的吸引下,一群爱“刨根究底”的人,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尽自己所能去探究银河存在的根本、恒星运行的规则、宇宙产生的源头。他们所从事的,正是“仰望星空”的天文科研事业。  “黑暗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用它来寻找光明”。“仰望星空”的人是一群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人,是一群迷恋星空的人,他们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晚间,她向外界表达获奖感言,“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挖掘中药瑰宝的成功范例,此次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近年来,现代生命科学所遇到的诸多困难和挑战,多从中医药学中找到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但不容忽视的是,传统中医固有的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動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它不仅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免疫及生殖系统成熟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在肿瘤的发生及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分子病理研究室研究员戴海明与美国梅奥医学院、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合作,首次发现蛋白质Bak除了可以被仅含BH3结构域的蛋白质活化外,还可以在细胞内发生浓度依赖的自发活化过程,称为Bak组成性活化(《基因与发展
于有机微纳晶激光材料与器件研究领域,他的脚步无疑是稳健而坚实的。多年来,对学术研究的浓厚兴趣,驱使他一如既往地在有机微纳晶激光领域探索,并沉醉其中。他就是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教授廖清。  搞科研,他认真严谨、力求创新;当导师,他民主开放、尚学尚新。在不同的角色中,廖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精深的研究和敏锐的洞察力,描绘着自己的科研人生。  心向往之,行将必至  1996年,廖清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技
人口规模持续增长,化石能源逐年缩减,未来人类将不得不面对能源短缺的巨大威胁。那么,如何解除这个威胁呢?核聚变或许是一种“一劳永逸”的方法。核聚变的原材料容易找,每一万个氢原子中就有一个是氘原子,每升海水中的氘聚变能够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如果单纯根据地球海洋中氘资源总量估计,核聚变能可供人类使用数亿年,甚至数百亿年。  不过,人类要实现可控核聚变还面临许多重大的技术挑战。为使可控核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科技创新,不能等待观望,不可亦步亦趋,当有只争朝夕的劲头。”如今,发展面向量子通信应用的光量子器件是国家重大需求,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挖掘,把自己所致力的科研问题搞清楚,做出更多实用化成果,便是张巍内心不变的理想与原动力。  物理定律不能单靠“思维”来获得,还应致力于观察和实验。从普通人的视角看,量子科学似乎很遥远、很枯燥,还很难懂,但科学家们却从中发现了其隐藏的魅力,并通过细
科技兴农,长久以来,农业都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基,但在为农业发展不断注入科技因素的同时,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废弃物也在不断增加,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得不到充分利用,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的安全,也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有时候,换一种思路,也许会发现许多新的机会。既然大量农业废弃物的产生不可避免,何不利用这些废弃物来改善生态环境呢?这正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