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常言:紫禁城的宫殿,旧王府,团城等,都是大方“金砖”墁地。而且,金銮殿“金砖”墁地也是事实,但是,“金砖”并不是用黄金制作的,它只是比一般的方砖略微重点,颜色黑黝,制作精致,配料特殊罢了。有人说“金砖”是在制砖的材料澄泥中加了桐油。另有人说是在制砖的材料澄泥中加了铁质。因此,才命名为“金砖”的。
那么,既然“金砖”不是用黄金制作的,哪为什么又有“金砖”之称呢?其说法大致有三种:
其一,由于这种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颗粒细腻,质地密实,敲击时有金石之声,所以叫作“金砖”。
其二,这种砖只能运到北京的“京仓”供皇宫专用,所以叫作“京砖”。“京”字与“金”字读音相似,因而“京”字逐步演化成“金”字,称为“金砖”。
其三,这种特制的砖,从选土到制作砖坯、熏烧、运输、砍磨、铺墁,要耗费极大的财力和物力,价格昂贵,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称为“金砖”。
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的的确确有过题名“金砖”的这种实物存在过。这种“金砖”既不是艺术的形容词,也不是对天朝夸大的溢美之词,而是一种特别的方砖,它的配料以及它的颜色都与一般的方砖有所不同。
我们都知道,元代的建造要比明、清时期的建造更加豪华奢侈。成吉思汗召集了中外名工巧匠,来为皇宫营造宫廷、御苑。元代宫室里最大的特点,由后来仿建的紫禁城角楼,最能复现出来。它的建筑形状为“亚”字形。更确切地说“它是方形和十字形的复合体,也是古代的“阿房”(因为古代“亚”字和“阿”字是可以通用的)。重檐三层,覆以琉璃,也就是“三垛楼”。因此,形成民间传说的九梁十八柱的精巧结构。
元代,在团城上建造信天殿,又叫云州园殿,和现在的天坛很相似。现在的承光殿是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在信天殿的旧址上重建的,建筑形状仍为“亚”字形,殿内也是“金砖”墁地。
我国铺墁地砖的历史,从二千多年前的春秋后期就已出现,但是,砖的质量和形式与“金砖”相比,有很多不同处。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馆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内铺墁地的“金砖”,多是明代烧制的。
从明代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大致可以了解到制作“金砖”的简单过程:
首先,选取苏州地区的泥土为最佳。因为,此土质地细腻,含胶体物质多,可塑性大,澄浆容易,“粘而不散,粉而不沙”,制成的砖,质地密实,吸水力也强。另一方面,苏州等地位于大运河旁,便于利用运河将“金砖”运往京城。
其次,选好土后“人遂数牛错趾,踏成稠泥”,这叫做“练泥”。
再次,把练好的泥“填满木框之中”,“平板盖面,两人足立其上,研转而坚固之”。
最后,将砖坯阴干,入窑烧制。据明代记载,砖坯入窑熏烧130天出窑,才能成为成品。又据明代苏州主持制砖的工部郎张向之所写的《造砖图说》中可以看到“砖坯入窑后,以糠草熏烧一个月,片柴熏烧一个月,棵柴一个月,松枝柴熏烧四十天,凡百三十日而音水出窑”。这就是烧制“金砖”的过程。成砖要求:“敲之有声,断之无孔”。可见其加工的精细。
铺墁“金砖”的工艺更为严格。首先进行砍磨;然后抄平、铺泥、弹线、试铺;其次,正式铺墁,铺墁后表面要求严丝合缝,即所谓“磨砖对缝”;最后,刮平,浸以生桐油,才算完工。
砍磨和铺墁的质量要求也极高。清代官书《工程做法》规定:砍磨二尺见方“金砖”,每一个工每天只能砍3块;铺墁砖时,由瓦工1人和壮工2人,每天只能铺墁5块。比如铺墁太和殿内的“金砖”,就需要砍磨工1573个,瓦工944个和壮工1888个。由于精工细做,所以,太和殿的“金砖”至今仍乌黑光亮,莹润耐磨,不滑不涩,宛如磨平的墨玉一般。今天,当我们踏上北京故宫三大殿的“金砖地”时,不禁会想到古代无数劳动人民付出的智慧和血汗,是很难用黄金补偿的。在这个意义上称作“金砖”才不是徒具其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