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社会实践已成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特别意义。大学生就业难,自身综合素质的欠缺是重要原因。社会实践能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为就业奠定基础;还能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为就业储备硬实力;又能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为就业储备软实力。社会实践对促进大学生就业具有特别意义。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就业 专业素质 自我意识 社会化
无论何种性质的大学,其办学宗旨和目标都可以归结为培养人才,而衡量这一目标实现程度的因素最终体现在学校的就业情况上。目前各高校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些内容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其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特别意义,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认知自我、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以下简称《意见》)中将社会实践作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特别提出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见》还提议“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社会实践已成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机会,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多种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机制和模式,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以期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从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发动到实践过程中的各项保障措施、再到实践结束后的评价来看,各高校社会实践体系日趋完善。
社会实践已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新形式,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来改变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状况。师生走下课堂和走出校门,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开展调研等形式来完成教学,或者在课堂教学之中以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学生登讲台、学习小组活动、观看电教片、聘请专家学者和模范人物进行讲学和做报告等实践形式来完成教学。
社会实践的多功能性体现在高校育人体系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而且在专业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指导等领域都发挥着一定作用。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二、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大学生专业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看重的是专业素质和技艺,从大学生求职来看,因专业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被拒的不在少数。原因一方面与目前高等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关:部分专业设置与国家的经济现实不对接,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经过数年的学习之后,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素质不强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努力,有些大学生不是着眼于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学习,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甚至认为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没有用,没有认识到教程大部分都是培养个人世界观和情商的,而这将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
第二,大学生缺乏经验。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是缺乏经验,与工作经验密切相关的是工作能力。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尚欠缺。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实现的,从经验中得来。大学生缺乏经验,只是知识的存储器,而不是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出的较高要求。调查显示,有27%的大学生和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
第三,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现象,这源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从招聘岗位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公务员、助理、文员等管理类岗位以及营销类岗位是大学生求职的热门,而技术类、服务类岗位却少有大学生问津。从求职地域来看,大学生求职地域意向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上,东部发达地区和其他沿海城市也受择业中的大学生青睐。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却备受冷落。
出现这些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学历只能标志其具有就业的基本素质,并不是意味着其具有就业的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往往把自己看作人才,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在基础岗位上接受锻炼,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盲目跟风,片面追求优越的客观外在条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正确选择。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应比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高一些,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个人定位过高,在残酷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造成就业困难。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就业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为就业奠定基础。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幻想,但由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匮乏,导致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分化。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高于客观实际时,大学生的性格中就存在着自负、自大的因素;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不全面、自我评价低于实际情况时,大学生就表现出自卑的性格特征。自大或自卑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协调发展的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常常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因为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以及认识和理解他人为前提的,只有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认识自我。
大学生应多参与社会实践,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社会实践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时,大学生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可以通过工作成效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主观选择的岗位及对自己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 同时,实践结果也是正确认知自我的途径。讲授的内容是否被群众喜欢、待人接物等处世方式是否被接受、专业实习是否被认可等都可以成为认识自身个性特点、气质能力、知识兴趣的参考对象。实践过程是团队成员相互协作的过程,也是成员间相互比较的过程。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大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和长处,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大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咨询、义务支教、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同时,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深入街道社区、乡镇中小企业、田间地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和技术上的问题。当他们的实践成果给人们带来了益处,为企业排除了难题,得到社会认可时,他们会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自信心。‘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的成功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从而悦纳自我。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社会、对工作、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切,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和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意识中的理性成分,有利于调整自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提升,从而实现自我设计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自我奋斗与社会需要相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第二,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为就业储备硬实力。
专业岗位体验是社会实践的方式和内容之一。通过专业岗位体验,大学生获得了深入认知专业的机会。在单纯的校园学习中,大学生无法体会所学专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无法认识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因此,封闭式理论学习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对专业的兴趣。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原因之一在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为就业准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强化专业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是主体,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看到社会对所学专业的需求情况,认识到自己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配合,大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可以找到具体的感应对象,获得对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从而深化理性认识,并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补充教学的不足与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相脱离或滞后的情况,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真实的反馈信息,从而使课堂教育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实际需要。
第三,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就业储备软实力。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6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而这些技能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能培养的,必须通过社会实践,进入社会逐步锻炼和提高,实际上也就是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把顶多两年就能学完的课程设置成四年,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决策者们想让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缓冲的平台。在这多出的两年时间里,大学生们应该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培养综合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大学生所处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的相对单纯性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强。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大社会,从而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理性思考,摈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进而投身社会、服务人民。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体验参与社会角色的过程,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受到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锻炼。实践可以使本身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使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在实践中大学生与各种不同角色的人交往,不仅可以取得社会经验,学会接人待物,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驾驭复杂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架起与现实社会沟通和融合的桥梁:而且可以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中与社会文化不相协调的部分,从而纠正自身的偏差,及时内化社会认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准则,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加速社会化,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结语
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对课堂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重实践、多锻炼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投身社会必备的理论,更要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认真实践于社会。我们要以引导学生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领导者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使社会实践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
关键词 社会实践 就业 专业素质 自我意识 社会化
无论何种性质的大学,其办学宗旨和目标都可以归结为培养人才,而衡量这一目标实现程度的因素最终体现在学校的就业情况上。目前各高校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不断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并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这些内容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其中,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特别意义,它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认知自我、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社会实践已经成为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内容。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育人体系中的定位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以下简称《意见》)中将社会实践作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特别提出来——“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意见》还提议“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经费”。
社会实践已成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各高校在贯彻落实《意见》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寒暑假的机会,积极探索社会实践的多种内容和形式,不断创新实践机制和模式,完善社会实践评价体系,建立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努力做到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以期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从社会实践的前期准备发动到实践过程中的各项保障措施、再到实践结束后的评价来看,各高校社会实践体系日趋完善。
社会实践已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与考试改革的新形式,是增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通过社会实践教学环节来改变重说教、轻养成,重教化、轻内化的状况。师生走下课堂和走出校门,通过真实的社会情境,以社会考察、参观访问、开展调研等形式来完成教学,或者在课堂教学之中以课堂讨论、辩论、案例分析、学生登讲台、学习小组活动、观看电教片、聘请专家学者和模范人物进行讲学和做报告等实践形式来完成教学。
社会实践的多功能性体现在高校育人体系的各个方面,不仅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而且在专业教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就业指导等领域都发挥着一定作用。组织高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大措施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结合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二、当前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的不足
第一,大学生专业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差距。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最看重的是专业素质和技艺,从大学生求职来看,因专业素质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而被拒的不在少数。原因一方面与目前高等教育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有关:部分专业设置与国家的经济现实不对接,难以跟上市场变化的步伐;仍然沿袭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学生经过数年的学习之后,所具备的专业素质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专业素质不强的另一方面原因则是大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缺乏主观努力,有些大学生不是着眼于专业素质的培养而学习,只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甚至认为大学里学到的东西很多没有用,没有认识到教程大部分都是培养个人世界观和情商的,而这将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
第二,大学生缺乏经验。
大学生就业难主要因素是缺乏经验,与工作经验密切相关的是工作能力。能力是一个人素质的外在表现,是在社会中直接产生作用的那部分内容。当前社会,大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系统看待事物的能力、处理好人与资源的能力、运用技术的能力等尚欠缺。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中实现的,从经验中得来。大学生缺乏经验,只是知识的存储器,而不是社会生产力的创造者,与市场经济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严重脱节,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用人单位对应聘者实际工作能力提出的较高要求。调查显示,有27%的大学生和57.1%的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首要因素,有59.6%的用人单位在招收大学生时,首先考虑实习经历和实践能力。
第三,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存在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现象,这源于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从招聘岗位的受欢迎程度来看,公务员、助理、文员等管理类岗位以及营销类岗位是大学生求职的热门,而技术类、服务类岗位却少有大学生问津。从求职地域来看,大学生求职地域意向高度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少数几个大城市上,东部发达地区和其他沿海城市也受择业中的大学生青睐。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及广大农村却备受冷落。
出现这些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知与评价。大学毕业生的学历只能标志其具有就业的基本素质,并不是意味着其具有就业的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往往把自己看作人才,眼高手低,不愿从基层做起,在基础岗位上接受锻炼,缺乏脚踏实地的奋斗精神。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盲目跟风,片面追求优越的客观外在条件,没有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正确选择。大城市就业竞争激烈,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要求相应比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区高一些,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个人定位过高,在残酷的竞争中难免处于劣势,造成就业困难。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就业的重要性
第一,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为就业奠定基础。
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幻想,但由于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的匮乏,导致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分化。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高于客观实际时,大学生的性格中就存在着自负、自大的因素;当对自己的主观认识不全面、自我评价低于实际情况时,大学生就表现出自卑的性格特征。自大或自卑都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协调发展的障碍。正确的自我认知常常需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行。因为深刻的自我认识是以深刻认识社会、理解社会以及认识和理解他人为前提的,只有投身于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才能更加准确清楚地认识自我。
大学生应多参与社会实践,获得客观真实的信息,从而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社会实践以团队的形式开展时,大学生在团队中各司其职,可以通过工作成效来检验自己是否适合主观选择的岗位及对自己的认识是否符合实际。 同时,实践结果也是正确认知自我的途径。讲授的内容是否被群众喜欢、待人接物等处世方式是否被接受、专业实习是否被认可等都可以成为认识自身个性特点、气质能力、知识兴趣的参考对象。实践过程是团队成员相互协作的过程,也是成员间相互比较的过程。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大学生可以看到自身的不足和长处,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大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文艺演出、生产劳动、志愿服务、科技咨询、义务支教、法制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推动了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同时,大学生利用自己的知识优势,深入街道社区、乡镇中小企业、田间地头,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解决企业经营、管理、生产和技术上的问题。当他们的实践成果给人们带来了益处,为企业排除了难题,得到社会认可时,他们会从中看到自身的价值,体验成功的喜悦和满足,增强自信心。‘社会实践可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的成功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豪感、自尊感和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从而悦纳自我。
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对社会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社会、对工作、对自己的认识和了解,学会客观公正地看待一切,形成辩证思维能力和乐观的心态,增强自我意识中的理性成分,有利于调整自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自我判断、自我提升,从而实现自我设计与社会发展相统一、自我奋斗与社会需要相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
第二,促进大学生专业素质的提升,为就业储备硬实力。
专业岗位体验是社会实践的方式和内容之一。通过专业岗位体验,大学生获得了深入认知专业的机会。在单纯的校园学习中,大学生无法体会所学专业对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意义,也无法认识社会对专业的需求。因此,封闭式理论学习容易使大学生丧失对专业的兴趣。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之所以具有重要的地位,原因之一在于社会实践对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社会实践使大学生知识结构合理化,为就业准备良好的专业素质。一方面社会实践可以强化专业理论学习对大学生的影响,提高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是主体,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也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在社会实践中他们创造性地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同时看到社会对所学专业的需求情况,认识到自己专业对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社会实践教育的有机配合,大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可以找到具体的感应对象,获得对知识的巩固与提高,从而深化理性认识,并及时将理论知识转化成为实际的工作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补充教学的不足与偏差。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课堂教育与社会现实相脱离或滞后的情况,社会实践的开展可以给课堂教学带来真实的反馈信息,从而使课堂教育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以适应实际需要。
第三,促进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为就业储备软实力。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6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能力、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专家表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而这些技能不是通过理论学习能培养的,必须通过社会实践,进入社会逐步锻炼和提高,实际上也就是需要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如今中国的高等教育把顶多两年就能学完的课程设置成四年,是因为高等教育的决策者们想让大学校园成为大学生走向社会的一个缓冲的平台。在这多出的两年时间里,大学生们应该把学到的知识通过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掌握并熟练运用,培养综合素质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
大学生所处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学生生活的相对单纯性造成大学生对社会缺乏正确、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社会的认同感不强。通过开展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广阔的大社会,从而使大学生们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从而引发学生对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理性思考,摈弃不切实际的幻想,增进对社会的认识和认同,进而投身社会、服务人民。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体验参与社会角色的过程,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受到社会全方位的教育和锻炼。实践可以使本身的知识技能得到巩固、使知识结构得到完善。在实践中大学生与各种不同角色的人交往,不仅可以取得社会经验,学会接人待物,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逐步驾驭复杂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交往的能力,架起与现实社会沟通和融合的桥梁:而且可以检验自身行为模式、价值观念中与社会文化不相协调的部分,从而纠正自身的偏差,及时内化社会认同的文化规范和价值准则,从而提高自己的生存和适应能力,加速社会化,为将来真正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结语
社会实践在高等教育中是不可缺少的,它对课堂教育的补充与延伸功能是不可替代的,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促进作用。因此,重实践、多锻炼要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文明风尚。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投身社会必备的理论,更要鼓励他们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认真实践于社会。我们要以引导学生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效果。领导者要精心策划、认真组织,使社会实践切实促进大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