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岸青去世,人们惊觉感慨并掀开记忆
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毛岸青在北京逝世,消息迅即传开,有人曾认为,毛岸青的离开会非常平静,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放缓脚步,陷入沉思、悲伤,毛岸青的去世,使人们想起了毛泽东,并掀开记忆。
毕竟毛泽东时代,是一段牵动中国人复杂感情,让中国人经历独特命运的年代。尽管在毛岸青的追悼会上,有人哽咽地称他为“首长”,但他生前最重要的两个头衔却只是“中校”和“研究员”。 “叱咤风云”这个词与他并无太多关联,更多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呆在北京西山脚下那个偌大的院落中。但毛岸青的去世不仅惊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几位常委,也惊动了前任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前任人大委员长李鹏、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等前往送别,并对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也对毛岸青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共产党人,都是毛泽东的继承者。毛泽东的画像至今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岸青离世了。至此,人们方才惊觉,对这位伟人的儿子竟有些陌生。陌生到不知他长什么样,不知他生前在做什么事情,不知他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生。许多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去多关注他一些、多留意他一些呢?”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其实,这个家庭中让人们感到陌生的又岂止毛岸青一人。
看看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时毛家后人的合影——刘松林——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之妻、毛新宇——毛泽东之孙、邵华——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妻子、毛东东——毛泽东重孙、刘滨——毛新宇之妻、李敏——毛泽东女儿、孔继宁——毛泽东外孙、孔东梅——毛泽东外孙女、李讷——毛泽东女儿、王孝芝——毛泽东外孙、王景清—李讷的丈夫。除了依稀熟悉的一两个名字,除了少数残留的记忆,对于这份名单,人们或许只有茫然。这种茫然产生的缘由,李敏只一句话概括——“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在这个家庭里,也许只有江青可以不理会这句话,但毛泽东的子女们却把它牢记在心。
李敏,1963年就与丈夫孔令华一起离开高墙大院、离开父亲。从有自己的工作开始,李敏就再也没有从毛泽东那里拿到补贴,毛泽东的理由是:“人民给了你待遇,你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且说到做到。多年独立生活。李敏曾笑言,她很早就成功地把自己平民化了。她会为了自己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会认出她而感到欣慰。不过,这种欣慰的代价也充斥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她记得因为不会生火而熏得自己满眼泪水,也记得最初煮米饭常常会做成夹生饭,面没发起来就蒸馒头,结果蒸成了面疙瘩……
李敏的低调同样影响了一对儿女。儿子孔继宁,发起成立了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公司,女儿孔冬梅则创办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也算各有所成。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掘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但当着别人的面,在提到毛泽东的时候,他们却很少直呼“外公”。
沉默寡言的李讷更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1976年从江西带着幼子返回北京后,这个家庭长期只能维持在温饱线上。许多个冬天,他们会和普通市民一样排队购买定量供应的大白菜,然后用三轮车拉回家。李讷独子王孝芝初中毕业时,李讷态度强硬地让儿子报考了外事服务职业高中。李讷认为“社会实践重于读书”。王孝芝第一份工作是在长富宫做门童。然而,即便境况若此,李讷还时常感念父亲对她的教导,假如不是他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恐怕很难过得来”。
“不要把我挂在你们嘴边唬人”,毛泽东的这句话,可以说,他的儿女做到了。尤其是毛岸青,五十多年里,作为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儿子,毛岸青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机会并不多。1998年9月,纪念毛泽东逝世22周年的活动,也许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露面,那时的毛岸青只能坐在轮椅上。之后,毛岸青出现了心脏病及并发症,到毛泽东逝世30周年时,毛家后人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合影已不见了他的身影。
主席子女中,遭受苦难最多的人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肩”,遗像里的毛岸青目光平和地看着这个世界,他的那身军装清晰地勾勒出他的人生轨迹。部队大院、机关、军校……这些在普通人眼里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串起了毛岸青最重要的时光。
众所周知,他和死在朝鲜战场的哥哥毛岸英都有着非常凄惨的童年,之后,他们被接到了莫斯科,在那里得到了苏共中央的照顾,并开始了学业。从苏联回来后,毛岸青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被授予中校军衔,后来在中宣部马列文献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的一些作品被收入中文版的《列宁全集》,他的俄文功底很好,这也是权威部门评价其为“翻译家”的依据。
这是个让毛泽东最揪心的孩子。毛岸青因年幼时脑部受伤,身体一直不好,发病时,总感到脑子里有个小家伙在作怪,老是对他说“跳进水里去,跳进水里去”,没有办法摆脱它。有一次,他牵着李敏的手,要她一起跳海,幸好被卫士发现拉开。
1951年,毛岸青听到曾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牺牲的噩耗后,精神再度受到刺激,病情加重。毛泽东知道后,心情十分沉重。建国后,他身边只有两个儿子,长子牺牲了,二儿子又是这个样子,毛泽东心痛啊!他对长女李敏说:“我爱岸青,也非常同情他。他很小的时候,就跟岸英一块沦落上海街头,受尽了苦难与折磨,曾多次遭到警察的毒打,这些摧残对他的刺激太大了。他苦啊!因为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1957年春,毛泽东向毛岸青建议:“你的病没有诊好,到青岛去住一住。” 毛岸青去了青岛。几个月后,毛泽东也来到青岛,专门见儿子,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病中的毛岸青告诉父亲:“爸爸,你说怪不怪,几十年没有见到妈妈,昨夜她来了,笑眯眯地说:‘孩子,我不能给你爸爸抄文章了,你要练好字给他抄啊!’”说着,毛岸青声音哽咽了。
毛泽东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他轻声对儿子说:“你看看,这是不久前我写的一首词。”毛岸青接过父亲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轻声念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读着读着,“妈妈——”毛岸青放声大哭,毛泽东的眼泪也夺眶而出。等到毛岸青稍微平静后,毛泽东讲述了这首词诞生的经过。接着又把话题转到儿子的身体健康上。
后来,毛岸青离开青岛,又去大连疗养。此间毛泽东多次写信了解情况,并叮嘱他耐心治疗,不要改变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毛岸青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1970年, 夫妻俩有了儿子毛新宇。
在公开的出版物中,大多会提及毛泽东家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而在所有子女中,毛岸青无疑是遭受最多苦难的人,命运并没有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而特别眷顾,相反却给了他很多波折。(据《人民网》)
编辑/吴雨
2007年3月23日4时20分,毛岸青在北京逝世,消息迅即传开,有人曾认为,毛岸青的离开会非常平静,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人放缓脚步,陷入沉思、悲伤,毛岸青的去世,使人们想起了毛泽东,并掀开记忆。
毕竟毛泽东时代,是一段牵动中国人复杂感情,让中国人经历独特命运的年代。尽管在毛岸青的追悼会上,有人哽咽地称他为“首长”,但他生前最重要的两个头衔却只是“中校”和“研究员”。 “叱咤风云”这个词与他并无太多关联,更多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呆在北京西山脚下那个偌大的院落中。但毛岸青的去世不仅惊动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几位常委,也惊动了前任党的总书记江泽民、前任人大委员长李鹏、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等前往送别,并对其亲属表示深切慰问。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同志也对毛岸青同志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所有共产党人,都是毛泽东的继承者。毛泽东的画像至今还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毛岸青离世了。至此,人们方才惊觉,对这位伟人的儿子竟有些陌生。陌生到不知他长什么样,不知他生前在做什么事情,不知他经历的是怎样的一生。许多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去多关注他一些、多留意他一些呢?”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
其实,这个家庭中让人们感到陌生的又岂止毛岸青一人。
看看毛泽东逝世30周年纪念日时毛家后人的合影——刘松林——毛泽东长子、毛岸英之妻、毛新宇——毛泽东之孙、邵华——毛泽东之子、毛岸青妻子、毛东东——毛泽东重孙、刘滨——毛新宇之妻、李敏——毛泽东女儿、孔继宁——毛泽东外孙、孔东梅——毛泽东外孙女、李讷——毛泽东女儿、王孝芝——毛泽东外孙、王景清—李讷的丈夫。除了依稀熟悉的一两个名字,除了少数残留的记忆,对于这份名单,人们或许只有茫然。这种茫然产生的缘由,李敏只一句话概括——“父亲教育我们要夹着尾巴做人”。在这个家庭里,也许只有江青可以不理会这句话,但毛泽东的子女们却把它牢记在心。
李敏,1963年就与丈夫孔令华一起离开高墙大院、离开父亲。从有自己的工作开始,李敏就再也没有从毛泽东那里拿到补贴,毛泽东的理由是:“人民给了你待遇,你就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且说到做到。多年独立生活。李敏曾笑言,她很早就成功地把自己平民化了。她会为了自己上街、去公园,根本没人会认出她而感到欣慰。不过,这种欣慰的代价也充斥了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她记得因为不会生火而熏得自己满眼泪水,也记得最初煮米饭常常会做成夹生饭,面没发起来就蒸馒头,结果蒸成了面疙瘩……
李敏的低调同样影响了一对儿女。儿子孔继宁,发起成立了北京东方昆仑文化传播公司,女儿孔冬梅则创办北京东润菊香书屋有限公司并亲自担任董事长,也算各有所成。他们不约而同地把发掘红色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但当着别人的面,在提到毛泽东的时候,他们却很少直呼“外公”。
沉默寡言的李讷更不容易引起人们关注。1976年从江西带着幼子返回北京后,这个家庭长期只能维持在温饱线上。许多个冬天,他们会和普通市民一样排队购买定量供应的大白菜,然后用三轮车拉回家。李讷独子王孝芝初中毕业时,李讷态度强硬地让儿子报考了外事服务职业高中。李讷认为“社会实践重于读书”。王孝芝第一份工作是在长富宫做门童。然而,即便境况若此,李讷还时常感念父亲对她的教导,假如不是他那样严格,“后来我一个人带着孩子,恐怕很难过得来”。
“不要把我挂在你们嘴边唬人”,毛泽东的这句话,可以说,他的儿女做到了。尤其是毛岸青,五十多年里,作为毛泽东惟一在世的儿子,毛岸青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机会并不多。1998年9月,纪念毛泽东逝世22周年的活动,也许是他生前最后一次受到媒体广泛关注的露面,那时的毛岸青只能坐在轮椅上。之后,毛岸青出现了心脏病及并发症,到毛泽东逝世30周年时,毛家后人在毛主席纪念堂的合影已不见了他的身影。
主席子女中,遭受苦难最多的人
“一颗红星头上戴,革命红旗挂两肩”,遗像里的毛岸青目光平和地看着这个世界,他的那身军装清晰地勾勒出他的人生轨迹。部队大院、机关、军校……这些在普通人眼里颇具神秘色彩的地方,串起了毛岸青最重要的时光。
众所周知,他和死在朝鲜战场的哥哥毛岸英都有着非常凄惨的童年,之后,他们被接到了莫斯科,在那里得到了苏共中央的照顾,并开始了学业。从苏联回来后,毛岸青在解放军军事科学院被授予中校军衔,后来在中宣部马列文献编译室任俄文翻译,他翻译的一些作品被收入中文版的《列宁全集》,他的俄文功底很好,这也是权威部门评价其为“翻译家”的依据。
这是个让毛泽东最揪心的孩子。毛岸青因年幼时脑部受伤,身体一直不好,发病时,总感到脑子里有个小家伙在作怪,老是对他说“跳进水里去,跳进水里去”,没有办法摆脱它。有一次,他牵着李敏的手,要她一起跳海,幸好被卫士发现拉开。
1951年,毛岸青听到曾与他相依为命的哥哥牺牲的噩耗后,精神再度受到刺激,病情加重。毛泽东知道后,心情十分沉重。建国后,他身边只有两个儿子,长子牺牲了,二儿子又是这个样子,毛泽东心痛啊!他对长女李敏说:“我爱岸青,也非常同情他。他很小的时候,就跟岸英一块沦落上海街头,受尽了苦难与折磨,曾多次遭到警察的毒打,这些摧残对他的刺激太大了。他苦啊!因为他是我毛泽东的儿子……”
1957年春,毛泽东向毛岸青建议:“你的病没有诊好,到青岛去住一住。” 毛岸青去了青岛。几个月后,毛泽东也来到青岛,专门见儿子,询问他的身体和生活情况。病中的毛岸青告诉父亲:“爸爸,你说怪不怪,几十年没有见到妈妈,昨夜她来了,笑眯眯地说:‘孩子,我不能给你爸爸抄文章了,你要练好字给他抄啊!’”说着,毛岸青声音哽咽了。
毛泽东的心情也沉重起来,他轻声对儿子说:“你看看,这是不久前我写的一首词。”毛岸青接过父亲写的《蝶恋花·答李淑一》,轻声念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读着读着,“妈妈——”毛岸青放声大哭,毛泽东的眼泪也夺眶而出。等到毛岸青稍微平静后,毛泽东讲述了这首词诞生的经过。接着又把话题转到儿子的身体健康上。
后来,毛岸青离开青岛,又去大连疗养。此间毛泽东多次写信了解情况,并叮嘱他耐心治疗,不要改变治疗方案。经过治疗,毛岸青的健康状况大为好转。1970年, 夫妻俩有了儿子毛新宇。
在公开的出版物中,大多会提及毛泽东家庭所作出的巨大牺牲,而在所有子女中,毛岸青无疑是遭受最多苦难的人,命运并没有因为他是毛泽东的儿子而特别眷顾,相反却给了他很多波折。(据《人民网》)
编辑/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