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要科学设计,精心引导,把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设计的别出心裁,使学生有阅读的欲望和探究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阅读中深化认识。阅读活动环环相扣会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在体验中理解词语,在探究中深化认识,把握文本思路,梳理文本框架,体会文本情感,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和审美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操作环节
引言
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精要点拨的方式深化理解,同时要通过课堂展示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操作环节,促进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提高理解能力。
一、构建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通过有效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心设计的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投入到阅读氛围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迫不及待地开启阅读之旅。教师设计的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借助歌曲导入,悠扬的旋律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可以借助影视片段来导入,用真实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济,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唤醒学生的回忆……不同的情景会使学生精神集中,对阅读文章跃跃欲试。
例如,在学习《肥皂泡》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泡泡水和泡泡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发给学生,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玩一个他们都玩过的“吹泡泡”游戏。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当教师飞舞着五彩缤纷的泡泡,学生会非常高兴,这时候,教师导入阅读课文,让学生看看冰心吹肥皂泡的经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主动阅读。
二、设计问题启法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深入分析中加工文本材料。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是指导学生探究方向的明灯,它指点着学生探究内容,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学生会在问题的指导下主动阅读,提炼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在加工和处理中形成对问题的客观认识。为了找到问题答案,学生会仔细咀嚼字词含义,体会句子情感,在分析中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想主旨和言外之意。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哪些景象?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仔细阅读文本,寻找有效语言,探究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内容。仔细阅读中,学生会看到文章主要描写了潮来前江面宽阔、平静,笼罩着薄雾;潮来时有隆隆的响声,人声鼎沸,出现白线,白线拉长、变粗等现象;潮过后,漫天卷地,过了好久才平静的天下奇观,所以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在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学生展示了阅读主体的地位,体现了主人翁的精神,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要点深入分析,形成深刻理解
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深度都是有限的,难免会在阅读中遇到困惑和不接。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点拨学生,帮助学生释疑解难,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围绕着阅读文章的精要部分和难点进行点拨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教师的点拨应建立在学生自主理解和合作讨论之后,结合学生的反馈来帮助学生答疑,针对学生的困惑来解释,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围绕文章讲述的三件事情,从时间、地点和人物上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教师的点拨会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学生明确了阅读的重难点和阅读的方法会提高阅读的准确程度,体会到文字语言的魅力,更好地对文本进行鉴赏和理解。
四、汇报展示突出个性,实现巩固强化
当学生理解了阅读文本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来呈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在展示中呈现富有个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识。阅读课堂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复述课文、表演故事、绘画或者是即兴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来展示,突出个性,突出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说明学生形成了深刻认识。课堂展示是学生阅读文章的总结环节,会促进学生对文本反思和再加工,通过思维活动内化知识。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联想和构思,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够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以新课改的思想为指导,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优化教学步骤,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促进学生参与其中,主动体验。学生自主阅读中会形成对文本的客观理解,深化认识,主动鉴赏并细细品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宪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1(09):119-120.
[2]高丽霞.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21(19):11-12.
[3]丁榕.小學语文课堂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07):41-42.
[4]李雪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求知导刊,2021(08):51-52.
广西田东县思林镇第二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操作环节
引言
阅读是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学生知识,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方式。通过大量阅读才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明确了阅读的目的,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通过精要点拨的方式深化理解,同时要通过课堂展示来提升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认知。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操作环节,促进学生在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提高理解能力。
一、构建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为了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通过有效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精心设计的情境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投入到阅读氛围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欲望,迫不及待地开启阅读之旅。教师设计的情境要结合教学内容,可以借助歌曲导入,悠扬的旋律会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可以借助影视片段来导入,用真实的情境来吸引学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济,用学生熟悉的情境,唤醒学生的回忆……不同的情景会使学生精神集中,对阅读文章跃跃欲试。
例如,在学习《肥皂泡》时,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泡泡水和泡泡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发给学生,课堂上首先让学生玩一个他们都玩过的“吹泡泡”游戏。游戏是学生喜欢的,当教师飞舞着五彩缤纷的泡泡,学生会非常高兴,这时候,教师导入阅读课文,让学生看看冰心吹肥皂泡的经历,学生会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主动阅读。
二、设计问题启法思维,鼓励学生主动探究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深入分析中加工文本材料。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分析。问题是指导学生探究方向的明灯,它指点着学生探究内容,促进学生主动阅读。学生会在问题的指导下主动阅读,提炼所需要的信息,进行逻辑思考和推理判断,在加工和处理中形成对问题的客观认识。为了找到问题答案,学生会仔细咀嚼字词含义,体会句子情感,在分析中理解文章字里行间所渗透的思想主旨和言外之意。
例如,在学习《观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描写了哪些景象?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会仔细阅读文本,寻找有效语言,探究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内容。仔细阅读中,学生会看到文章主要描写了潮来前江面宽阔、平静,笼罩着薄雾;潮来时有隆隆的响声,人声鼎沸,出现白线,白线拉长、变粗等现象;潮过后,漫天卷地,过了好久才平静的天下奇观,所以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在寻找问题答案过程中,学生展示了阅读主体的地位,体现了主人翁的精神,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化认识和理解。
三、要点深入分析,形成深刻理解
小学生理解能力和认知深度都是有限的,难免会在阅读中遇到困惑和不接。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要发挥课堂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点拨学生,帮助学生释疑解难,使学生的阅读理解更上一层楼。教师要围绕着阅读文章的精要部分和难点进行点拨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找到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教师的点拨应建立在学生自主理解和合作讨论之后,结合学生的反馈来帮助学生答疑,针对学生的困惑来解释,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和理解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可以围绕文章讲述的三件事情,从时间、地点和人物上来指导学生,鼓励学生主动阅读。教师的点拨会使学生明确探究方向,对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学生明确了阅读的重难点和阅读的方法会提高阅读的准确程度,体会到文字语言的魅力,更好地对文本进行鉴赏和理解。
四、汇报展示突出个性,实现巩固强化
当学生理解了阅读文本后,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课堂展示的方式来呈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在展示中呈现富有个性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识。阅读课堂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复述课文、表演故事、绘画或者是即兴创作。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和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来展示,突出个性,突出学生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和认识。学生能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说明学生形成了深刻认识。课堂展示是学生阅读文章的总结环节,会促进学生对文本反思和再加工,通过思维活动内化知识。展示环节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主动联想和构思,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够保障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兴趣,教师要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以新课改的思想为指导,注重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优化教学步骤,精心设计阅读教学环节,通过有效的活动吸引学生的目光,促进学生参与其中,主动体验。学生自主阅读中会形成对文本的客观理解,深化认识,主动鉴赏并细细品味,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
参考文献:
[1]曾宪华.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21(09):119-120.
[2]高丽霞.群文阅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2021(19):11-12.
[3]丁榕.小學语文课堂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21(07):41-42.
[4]李雪妹.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求知导刊,2021(08):51-52.
广西田东县思林镇第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