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的婚姻,为什么要一个人成长?

来源 :人生与伴侣·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playpl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婚姻出现矛盾,就要有所改变。不是你要改,就是他得改。问题是,到底谁改变呢?
   很多人去参加了自我成长的课程,越学越委屈,他们会发出一种疑问:两个人的婚姻,凭什么我一个人改变呢?
   是啊,改变从来都是自愿的,没有人强迫过你改变。对方只是不愿意改变而已,但没人说你一定要改变啊。对方不改变,就意味着你必须改变吗?
   其实,在婚姻关系里,关于谁改变的问题,遵循着这几条定律:
  
   1.谁更需要关系,谁改变
   矛盾的本质是权利争夺,就是咱俩的关系中谁说了算。你也不想让步,我也不想让步,于是就有了矛盾。
   可是,为什么要让步呢?为什么是你让步,而不是对方让步呢?原因之一就是,对方没你那么在意关系。并不是说对方完全不在意关系,而是没你那么在意。
   改变自己为关系妥协,就可以留下关系。但是,妥协会让自己不爽。这时候潜意识里就会有一个冲突:自我更重要,还是关系更重要?
   认为关系更重要的人就会先妥协。这就像是人贩子在跟妈妈夺孩子,人贩子大概率会赢过妈妈,因为人贩子对孩子死活的在意远远低于妈妈。在婚姻关系里,认为关系更重要的人,就会先妥协改变了。所以,让你改变的,其实是你想优先维护关系的愿望。
   这时候,你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会比他更在意你们的关系呢?
  
   2.谁更需要和谐,谁改变
   矛盾也不是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人能承受矛盾,认为矛盾是生活的常态。如果一个人从小在父母的矛盾中长大,他就会对矛盾有一个夸大的想象,认为矛盾是灾难,是必须要解决的。这时候,他就会非常渴望和谐,并把愿望带到婚姻里来。
   可是,和諧是必须的吗?如果对方对和谐没有那么大需求,他就不会有改变自己解决矛盾的愿望了。他会不停地指责你、挑剔你,不停地制造矛盾出来。而你可能就会选择忍让、制止等方式,希望他停止冲突,维护和谐。
   这时候,你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那么需要和谐呢?
  
   3.谁更难以耐受不满足感,谁改变
   矛盾的另外一个意思就是:此刻,我不愿意满足你了。因此,当婚姻出现矛盾,人之所以会介意,是因为那一刻他内在的需求无法被对方满足了,可是,他又很想被满足。于是,他就会想去改变自己或者改变对方来重新获得满足感。
   因此,婚姻中那个强烈的对被满足有需求的人,就会推动着关系赶紧改变。而对被满足需求不强的人,则会觉得改变不改变无所谓,也就不会改变了。
   这时候,你要思考的是:为什么我对婚姻里的不满足会那么难以耐受呢?
  
   4.谁更难以耐受悬浮,谁改变
   矛盾的意思也是不确定性。你不知道你们的关系接下来会怎样,生活会被暂时搁置,充满了不确定性。我把这种状态叫作悬浮,就是对于你们的关系,你不确定下一刻要做什么、怎么做。
   一个对生活充满了计划、缺乏安全感、无法忍受不确定的人,就会有强烈的想改变彼此的冲动,来消除这种不确定感,让婚姻回到自己熟悉的轨道里。而对方如果觉得这样也行,那样也行,对关系中的悬浮状态是耐受的, 他就不会着急改变。一个人之所以对婚姻的悬浮状态不耐受,是因为婚姻生活占据了一个人生命的主流。他的工作、娱乐、学习都是围着婚姻转的,他就对悬浮不耐受了。
   这时候,如果你着急要改变,要思考的就是:婚姻是否占据了我生活的主流?
   成长从来不是改变自己,成长是为目的服务。很多人对于自我成长有个误解,以为个人成长就是要改变自己。实际上,自我成长就是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想要什么,然后为自己的目的选取合适的方法而服务。
   通过以上4点,你可以感受到,你之所以要比对方先改变,是因为你的需求、你的目的、你的耐受度要比对方差,所以,你不得不先改变。这时候其实你是在做一些让自己舒服的事,只不过你自己在做,你心里不平衡。
   自我成长的目的从来都不是改变自己适应对方。如果你觉得是在适应对方,就会觉得委屈了。你要知道的是:我成长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舒服。难道让自己舒服这个事,我还要幻想着让别人来帮我做吗?
  
   自我成长包括几个部分:
   1.提高自己对关系破碎的耐受性。当你对关系的在意小于对方的时候,就是他改变了。
   2.提高自己对矛盾的耐受性。当你比对方更能接受你们之间有冲突的时候,他就改变了。
   3.寻找更多内心获得满足的途径。当你内心的满足感不仅仅依赖于婚姻的时候,他内心的需求就凸显出来了,他就开始着急改变了。
   4.提高对悬浮状态的耐受性。婚姻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你还有自我、娱乐、工作,不妨先把婚姻放一放。
   你这些改变的目的都是为了让自己更舒服,而不是为了维护婚姻,你的舒服,比婚姻本身更重要。
   也许你会担心,你放着放着婚姻就破碎了,那你就需要思考:为什么他不担心呢?为什么婚姻对你的重要性要显著大于对方呢?婚姻对你们的意义不平等,才是问题的根源。更在意的那个人,就是要先改变。
其他文献
柏剑是辽宁鞍山的一位中学体育老师,又是一个特殊家庭的“家长”。1995年至今,他先后助养了120多个孩子,培养出了50多个大学生、近20名专业运动员。他带着一群因各种原因被抛弃、被遗忘的孩子,跑出了一条阳光明媚的人生路。拉一把:“养孩子不像种树苗”辽宁鞍山华育学校的体育老师柏剑,是辽宁葫芦岛人,从小家境贫寒,求学路上吃了不少苦。功夫不负有心人,1993年,20岁的柏剑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至今他依然清楚地记得,几个乡亲拿着大簸箕在村里挨家挨户给他募捐的情景,有的人家连几角、几分的票子都掏出来了,这才终于
一、“五育”融合的目标是什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来说,“五育”融合的目标一定是“更高质量的全面发展”。“高”在哪里?主要体现为“多”“整”“强”三个字。“多”是指多方面的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覆盖;“整”是指整体的发展,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各方面的素养联结整合成为一个有力的整体,实现知行合一、情智并育;“强”是指强大的强健的发展,各方面素养的发展水平都比较高、比较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广泛适应力”,这是支撑学生后续学习、终身发展、社会参与的一种核心素养,主要体现为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自主发展力和社会参与力、以
阅读前,先看一看图片,说出它们展示了什么以及有什么特别之处。一名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摄影师带着相机进入海洋……让我们看看他都发现了什么。
作业不仅是帮助学生温故知新、查缺补漏的关键环节,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完成要点梳理、知识内化、能力培养、思维启迪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课上教学的内容如果不经常进行反复与练习,学习就不彻底。”可见,作业对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有着积极的影响。那教师应该如何高效利用作业的积极影响来帮助学生学习呢?如何设计符合学生的作业呢?
随着务工人员的陆续返城和高校毕业季的日益临近,求职者的规模也在不断攀升。而由于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用人单位都取消了线下宣讲会,全部改由线上发布招聘信息。因此,网络求职者务必谨慎。  为了规范用人单位的网络招聘行为,切实保障网络求职者的合法权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0年12月18日出台、2021年3月1日实施的《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也有利于网络求职者有效防骗避坑。网络
自实施公办学前教育示范市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广安市公办园学位占比已达62.8%,学前教育普惠率达到90.25%,全市适龄儿童“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此基础上,如何使学前教育“从有到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94.8%6月22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二十国集团(G20)教育部长视频会议上表示,中国贫困县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8%,长期存在的失学辍学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教育部网站6所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公布了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和农业科研院所推介名单,四川有6所学校入围。
罗昭强传授徒弟们技术要点  弹指一挥间,时光在大多数人手里匆匆如流沙,为什么在罗昭强的生命里一次次闪出耀眼高光?“人生是一场永无止境的攀登,不断为自己制订新的更高目标,并坚韧不拔地去实现”,这,或许就是他成功的关键。“耐住寂寞,学会把冷板凳坐热”  罗昭强从不讳言他刚入职时“受挫”的糗事。那是1990年,罗昭强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技校维修电工专业毕业,上班头一天,雄心勃勃的他,却被兜头盖脸浇了一盆冷
周末,与几个闺密在一家音乐餐吧小聚浅酌。几杯红酒下肚,便皆呈微醉状。曼妙的旋律中,酒红色的灯光柔柔地映衬着姐妹们一张张醉意朦胧的脸,平添了几丝缠绵和暧昧。这时,一向口无遮拦的小倩“色迷迷”地扫视了我们一圈后,说道:“我说姐妹们,如此妖娆意境,我们不妨各自说说,你认为自家那个男人什么时候最迷人?”  小倩是话题发起者,自然打头阵:“那是我们第一次约会,分别时他送我到7路公交车站。我一只脚刚踏上车门,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位学生完成作业的压力各不相同。同样的作业,有的学生感觉很容易、很轻松,而有的学生就感觉很难、负担很重。最近几年,很多家长认为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作业量过多且机械、低效,大家都希望能够进行减负,促进孩子高效学习,身心良性发展。以数学学科为例,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数学定义、公式、定理的理解,所以教师要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质与量,教师在布置书面作业前要在“备作业”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