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更好了解当前四川省城市社区在对社会大众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实际开展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省21个地市州200个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四川省城市社区的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整体覆盖率较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社区普遍存在着资金、人员和场地缺乏等实际困难,但绝大多数社区对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基于调查发现,从政府角色、资源配置、宣传引导和量化考核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机 构】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成都 610225;宜宾学院,四川宜宾 644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更好了解当前四川省城市社区在对社会大众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的实际开展情况,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省21个地市州200个城市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四川省城市社区的居民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整体覆盖率较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还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社区普遍存在着资金、人员和场地缺乏等实际困难,但绝大多数社区对开展居民心理健康服务的必要性有着充分认识.基于调查发现,从政府角色、资源配置、宣传引导和量化考核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其他文献
《山海经》作为我国先秦时期的一部典籍,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典籍在流传过程中,会不断产生讹脱倒衍的文献错误,这些文献错误若不经校正,将会影响我们对典籍的准确使用.《山海经》同样包含不少的文献错误,影响了该书的使用价值.笔者对《山海经》及郭璞注的十处文献错误进行考正,尽量还原《山海经》的本来面貌,以为学界提供一个正确的文本.
中华文化的多元汇聚说是目前学界对于中华文化起源发展过程研究的主流观点,但围绕多元域内文化可能受到的域外文化的影响,学界的理性探讨并不常见.这一点在神话传说特别是《山海经》研究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通过对《山海经》“无继国”的考论,我们可以认定先秦时期神话传说中涉及到的地理范围并非限于一隅,其所辐射的多元域内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即存在与域外文化交流的可能,再结合域内大量出土的有关域外物质材料,可以肯定早在先秦时期域内文化与域外文化间是存在交流的.汤洪教授的《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一书,正为探索此类交流
高校学生申请入党所形成的一系列过程材料,既是反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载体,也是体现高校发展党员质量和发展党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依据.笔者结合高校发展党员的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就如何发挥入党材料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行探讨,为高校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文章分析了油页岩渣在制备水泥、陶粒、砖和砌块、微晶玻璃方面的应用研究,发现相比于它在化工领域中的应用,油页岩渣在土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回收利用率高、去废效果相对明显,但仍存在一次消纳率不高的局限.利用油页岩渣制备油页岩渣混凝土是大量消耗油页岩渣和促进油页岩工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体现了“节能利废”的发展理念.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不仅是一位文学理论批判家,更是一位马克思主义符号美学家.她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成为法国符号学运动的领先人物以来,建构了“解析符号学”“互文性或文本间性”“记号话语”等丰富的原创性术语,在多元、开放的文化现代性语境中,促进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符号学维度审思,为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符号学话语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刘熙载的《诗概》是《艺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晚清较为重要的诗论成果之一.文章通过对前人《诗概》研究的回顾,旨在从纷繁线索中梳理出《诗概》研究发展的脉络.前人有关《诗概》的研究成果可以2000年为结点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阶段的研究打开了《诗概》研究的大门,后一阶段的研究更多是在前人基础上的推进.对《诗概》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既可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诗概》提供历史借鉴,又可为《诗概》研究的展望提供学理依据.
《太平治迹统类》的通行本,是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于1990年据《适园丛书》本《太平治迹统类》影印的版本,该版本虽然历经清末周星诒、民国张均衡数次校勘整理,但其中存在的讹误依然数不胜数,有些地方甚至已非原书本意.笔者发现,现藏于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的《太平治迹统类》曹效曾校订本,相较于《适园丛书》本与《四库全书》本,更大程度上保留了此书的原貌,对于重校《太平治迹统类》有珍贵的文献价值.
南宋董煟所著《救荒活民书》的版本情况本身并不复杂,但因对目录书的著录内容考辨不够,尤其是在不辨抄本、刻本情况下径直采用《直斋书录解题》的说法,反而造成了混淆.通过史源学分析,发现最早著录《救荒活民书》的当是《中兴馆阁续书目》,而非《直斋书录解题》,刻本形式的“三卷本《救荒活民书》”说也难以成立.元明时期的《救荒活民类要》《救荒活民补遗书》等续作类著作则是产生混淆的另一重要原因,并一直影响至今日的目录书.此外,纵观《救荒活民书》的流传过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抄本与刻本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表示“称赞”这一概念的词发生了历时更替.先秦以“誉”为主导词,中古时期历经了以“褒”为主导词到以“称”“嘉”为主导词的变化;近代汉语时期的主导词为“夸”和“赞”.结合共时比较和历时分析,力图全面呈现“称赞”义词的历时更替过程,并细致描写伴随词汇更替出现的新词产生、旧词消亡及语素化等现象.
“理一分殊”是朱熹哲学思想体系架构的基石.近世以来,学人对此命题的研究给予了极大热情,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朱熹“理一分殊”命题源起、内涵实质、命题在朱熹哲学思想体系中的理论意义以及此命题具有的现实价值等方面,且都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都为今人深刻认识朱熹“理一分殊”命题思想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