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2001年7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来,在全国的教育界都涌动着教育改革的浪潮,山东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江苏泰兴洋思教学……这些课改无不回应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013年我校在区教育局的带领下前往大连、广西观摩学习,对这里的课改氛围尤感好奇,学习理论,细化其中的元素,将学到的、悟到的教学方法应用到教学中。
MS-EEPO(有效教育)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常用三种课型:要素组合式、平台互动式和哲学式。下面我就平台互动式这种课型谈一下教学实效性。
平台互动课是MS-EEPO有效教育中的基本课型,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选择一个关键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教学活动的知识、能力、信息、创造和品格)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形成多向度(围绕关键目标形成多个平行的分知识点)的作业方式,通过小组或团队主动、互动积极地进行系统性强化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其实,平台互动课型也是顺课改导向而动,只不过通过一些细化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学习交互过程中的“泡沫”产生。
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
一般情况下,较简单的问题学生个人或2人讨论就可解决,而较难的或较复杂的则需要单元组或团队交流讨论来解决。在平台互动课中,较难的或较复杂的知识点就成为了关键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关键项,这个角度就是所谓的“向度”。有了关键项和向度,这个平台就搭建好了。而平台是由谁提供的,这又是区分标准性平台和倒置性平台的标准。平台搭建由教师提供,这是标准性平台;平台搭建由学生说出,这是倒置性平台。无论是哪一种平台,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或多个向度合作探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平台互动课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完成他想完成的任务,以此来激发他的参与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如在教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想让学生深入地认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四位鸿儒,有的学生对此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彼感兴趣,如果让他们全部探究分析,很多人往往因没兴趣而在合作学习中“搭便车”,所以在合作探究前我让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鸿儒,然后喜欢同一位鸿儒的学生形成一个单元组,再来深入分析此鸿儒是个怎样的人。单元组探究完后再全班分享,这样原本需要30分钟才能分析完这四位鸿儒的形象,学生在喜欢的驱动下,因“我要认识”“我想认识”随机组成小组,解决了难题,通过分享别的组的探究成果也深入认识了其他鸿儒,这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平台互动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但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尤其对于毕业班那种大容量、高难度、高速度的课,教师的精讲、补讲尤为重要,要么画龙点睛,要么拨云散雾,切忌完全放手。虽然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但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有限的,在他们想不到、说不全时,教师的精讲、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非常关键。高效课堂追求的实效性,不管是学生团队合作出来的,还是教师精讲、补讲的,只要是能强化关键项,这样的操作就是有效的、正确的。
二、“边缘生”的处境改变,得到关注和关爱
在很多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互动成了教师和少数优等生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成为了单元组活动的“看客或观众”。这样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不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和学困生的发展,反而使学困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受到压抑,不仅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反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变成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过程。”MS-EEPO强调单元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关注、互相关照、在有亲和力的氛围下合理利用资源,共同完成任务。当然,平台互动课,单元组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在合作时,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担任“角色”,写字好的负责记录单元组讨论的成果,有美术特长的可以担任“美工”,装饰小组的板卡……在浏览别的组的学习成果时,个子高的站在后面以免挡住了个子矮的同学,这样的彼此关注、关照,既让学困生有事可做,有地展现自己的才艺,又让他从心里感受到“被需要”“有亲和力”,从心理上愿意去合作。如在教授《善用修辞,让人物更形象》时,班里最爱捣乱的学生小A不仅通过自己的美术技能帮助本组创造出一份形式和内容并存的板卡,在全班浏览作品环节,他很绅士地帮后面的同学贴卡,还细心地更改作品中的错别字,这样的小A变成了全班同学都赞赏的“小绅士”。
三、师生的互动因约定而更默契
大部分教师上课都有这样一个困扰:课堂有点混乱,大声喊让学生安静,可学生的耳朵像被塞住了一样,完全不听指挥。在平台互动的课堂上却是另一番情景:教师的一次击掌声,一句诗句,一次倒数数……学生马上由面红耳赤的争论状态转换为安静的听讲状态。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还是得益于学习方式的训练。默契是磨合而成的,有了良好的学习方式的训练,才能减少课堂有效进行的阻力,提高课堂效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课都有可提升的空间,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抱着“求同存异,共同提高”的理念,在观摩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强化自己的优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们,都想高效地实现自己的教育之梦,那就让我们以课改架起友谊的桥梁,以大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激励自己奋进,团结同事前行,指引学生受益,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潜能,温暖师生身心,全面提升质量。
MS-EEPO(有效教育)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常用三种课型:要素组合式、平台互动式和哲学式。下面我就平台互动式这种课型谈一下教学实效性。
平台互动课是MS-EEPO有效教育中的基本课型,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选择一个关键目标(这个目标可以是教学活动的知识、能力、信息、创造和品格)在一个操作平台上形成多向度(围绕关键目标形成多个平行的分知识点)的作业方式,通过小组或团队主动、互动积极地进行系统性强化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这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其实,平台互动课型也是顺课改导向而动,只不过通过一些细化措施有效地预防了学习交互过程中的“泡沫”产生。
一、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我想学”
一般情况下,较简单的问题学生个人或2人讨论就可解决,而较难的或较复杂的则需要单元组或团队交流讨论来解决。在平台互动课中,较难的或较复杂的知识点就成为了关键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解决关键项,这个角度就是所谓的“向度”。有了关键项和向度,这个平台就搭建好了。而平台是由谁提供的,这又是区分标准性平台和倒置性平台的标准。平台搭建由教师提供,这是标准性平台;平台搭建由学生说出,这是倒置性平台。无论是哪一种平台,学生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一个或多个向度合作探究的。所以从这个角度说,平台互动课是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他完成他想完成的任务,以此来激发他的参与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如在教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想让学生深入地认识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这四位鸿儒,有的学生对此感兴趣,有的学生对彼感兴趣,如果让他们全部探究分析,很多人往往因没兴趣而在合作学习中“搭便车”,所以在合作探究前我让学生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位鸿儒,然后喜欢同一位鸿儒的学生形成一个单元组,再来深入分析此鸿儒是个怎样的人。单元组探究完后再全班分享,这样原本需要30分钟才能分析完这四位鸿儒的形象,学生在喜欢的驱动下,因“我要认识”“我想认识”随机组成小组,解决了难题,通过分享别的组的探究成果也深入认识了其他鸿儒,这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平台互动课以学生合作探究为主,但不能忽略教师的引导,尤其对于毕业班那种大容量、高难度、高速度的课,教师的精讲、补讲尤为重要,要么画龙点睛,要么拨云散雾,切忌完全放手。虽然教育改革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但学生是成长中的人,无论是直接经验还是间接经验都是有限的,在他们想不到、说不全时,教师的精讲、补讲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非常关键。高效课堂追求的实效性,不管是学生团队合作出来的,还是教师精讲、补讲的,只要是能强化关键项,这样的操作就是有效的、正确的。
二、“边缘生”的处境改变,得到关注和关爱
在很多合作探究的课堂上,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课堂互动成了教师和少数优等生的活动,大部分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成为了单元组活动的“看客或观众”。这样的现象长此以往,“不仅不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不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和学困生的发展,反而使学困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受到压抑,不仅不利于学困生的学习发展,反而使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变成加剧学生两极分化的过程。”MS-EEPO强调单元组成员之间要互相关注、互相关照、在有亲和力的氛围下合理利用资源,共同完成任务。当然,平台互动课,单元组成员之间也是如此。在合作时,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特长担任“角色”,写字好的负责记录单元组讨论的成果,有美术特长的可以担任“美工”,装饰小组的板卡……在浏览别的组的学习成果时,个子高的站在后面以免挡住了个子矮的同学,这样的彼此关注、关照,既让学困生有事可做,有地展现自己的才艺,又让他从心里感受到“被需要”“有亲和力”,从心理上愿意去合作。如在教授《善用修辞,让人物更形象》时,班里最爱捣乱的学生小A不仅通过自己的美术技能帮助本组创造出一份形式和内容并存的板卡,在全班浏览作品环节,他很绅士地帮后面的同学贴卡,还细心地更改作品中的错别字,这样的小A变成了全班同学都赞赏的“小绅士”。
三、师生的互动因约定而更默契
大部分教师上课都有这样一个困扰:课堂有点混乱,大声喊让学生安静,可学生的耳朵像被塞住了一样,完全不听指挥。在平台互动的课堂上却是另一番情景:教师的一次击掌声,一句诗句,一次倒数数……学生马上由面红耳赤的争论状态转换为安静的听讲状态。为什么有如此巨大的反差?这还是得益于学习方式的训练。默契是磨合而成的,有了良好的学习方式的训练,才能减少课堂有效进行的阻力,提高课堂效率。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我们的课都有可提升的空间,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大背景下,我们抱着“求同存异,共同提高”的理念,在观摩反思中,学习别人的长处为我所用,强化自己的优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们,都想高效地实现自己的教育之梦,那就让我们以课改架起友谊的桥梁,以大爱托起明天的太阳。激励自己奋进,团结同事前行,指引学生受益,促进主动学习,激发学生潜能,温暖师生身心,全面提升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