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又称“慕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近来引发了热烈讨论。这场大讨论主要围绕不同类型慕课在哲学观和运营方面的异同、课程完成率和如何维持慕课运营这些问题而展开。相比之下,人们很少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角度讨论慕课在多大程度上与现行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相吻合或相悖。英国开放大学10年前开设了一门基于信息通信技术、主要是在线学习的课程,吸引了众多学生;本文把慕课与这门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它们如何服务或可能服务社会、经济或环境这些更为宏观的目标。本文的结论是:虽然慕课正迫使人们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学习,但不管过去还是现在,开放大学所提供的面向众多学习者、主要是在线学习的课程对慕课很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慕课);在线教育;政策和实践;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2—0018—07
导读:本刊2014年第3期发表了英国雷丁大学桑云都·瑞哈·利亚纳古纳瓦德纳博士等三位研究者的文章《MOOCs 已发表文献(2008-2012)的系统研究》,根据这项“元研究”,慕课的相关研究从内容/主题看,主要涉及“介绍性的、概念、个案研究、教育理论、技术、聚焦参与者、聚焦提供者以及其他问题”。换句话说,迄今学界对慕课的研究基本上拘泥于“微观”层面的问题。然而,慕课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与现行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相吻合或相悖”,即是否有助于达成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这是《慕课的潜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运营和历史角度与一门大规模“封闭在线”课程的比较》一文的主要论点。本文是英国开放大学三位学者提交给2014年4月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2014开放课件联盟全球大会”的论文。文章认为,目前有关慕课的讨论和研究居多围绕不同类型慕课在哲学观和运作方面的异同、课程完成率以及如何维持慕课的运营等问题,但很少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探讨慕课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首先从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角度对比分析慕课与英国开放大学一门大规模“封闭在线”课程的异同(“封闭在线”指的是这些在线课程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并得出结论:慕课似乎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因为慕课服务的对象是已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特权一族”。这点上,开放大学的课程要比慕课更有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章接着从环境影响——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角度,对比分析慕课、面授、混合型教学和在线学习这几种教学模式的优劣。这是以前没有论及的新视角。根据研究结果,文章在结论部分针对慕课的现状提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对于盲目跟风的教育机构而言尤有价值。
有学者预言在慕课时代,“‘常青藤’不再封闭,将走向大众”(“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23日)。开放的“常青藤”就能走向大众吗?只要冷静、客观想一想就知道,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中外“常青藤”的开放也许只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罢了。所谓教育公平、优质资源共享、自主灵活学习,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慕课并不适合每个人,至少目前情况如此。事实上,慕课与其说是“雪中送炭”不如说是“锦上添花”。因此,诚如本文最后所指出的,如何发挥慕课“雪中送炭”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媒体出于所谓‘报人习性’推波助澜倒也罢了,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领域的管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看来还是有必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这是本刊主编严冰先生在谈到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时提出的忠告(《慎言颠覆》,《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4期)。我想,教育机构决策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决策者也“有必要保持足够的理性”。穆尔教授在总结美国远程教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也呼吁对待慕课要谨慎,切忌一哄而上,最终导致宝贵资源的无谓浪费(《从无线电广播到虚拟大学:美国远程教育历史亲历者的反思》,《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1期)。
对于慕课,开放大学应该最有发言权,然而,全球精英大学都急于抢滩头,争先恐后粉墨登场,开放大学再度被边缘化了!“虽然慕课正在迫使人们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学习,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开放大学所提供的面向众多学习者、主要是在线学习的课程对慕课很有借鉴价值。”开放大学责无旁贷要引领慕课的发展!
本文三位作者在在线远程教育领域颇有建树。安迪·莱恩(Andy Lane)教授负责英国开放大学OpenLearn(开放学习)平台的创办工作,是首任项目主管,主要研究兴趣是开放教育系统和复杂环境系统管理。莎莉·凯尔德(Sally Caird)研究员的主要研究兴趣是采用低碳技术的设计和创新以及复杂系统的环境评估方法。马丁·韦勒(Martin Weller)教授在在线学习、开放教育和数字学术领域著述甚丰,被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授予开放教育资源首席教授荣誉。我们衷心感谢他们对本文翻译工作的支持!(肖俊洪)
一、引言
得益于开放教育理念,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又称MOOCs[慕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并引发了热烈讨论(Daniel,2012)。直到不久前慕课才进入公众视野(Universities UK,2013)并在政策层面引起高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慕课借助技术进一步发展历史稍长、旨在支持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Lane,2012)。另一方面,慕课深化了方兴未艾的在线教育运动,促进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传统学生中的开展,提升教与学体验(Johnson et al.,2012;McAndrew
【关键词】 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慕课);在线教育;政策和实践;环境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5)02—0018—07
导读:本刊2014年第3期发表了英国雷丁大学桑云都·瑞哈·利亚纳古纳瓦德纳博士等三位研究者的文章《MOOCs 已发表文献(2008-2012)的系统研究》,根据这项“元研究”,慕课的相关研究从内容/主题看,主要涉及“介绍性的、概念、个案研究、教育理论、技术、聚焦参与者、聚焦提供者以及其他问题”。换句话说,迄今学界对慕课的研究基本上拘泥于“微观”层面的问题。然而,慕课的可持续发展还有赖于它“在多大程度上与现行高等教育政策和实践相吻合或相悖”,即是否有助于达成高等教育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目标。这是《慕课的潜在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从运营和历史角度与一门大规模“封闭在线”课程的比较》一文的主要论点。本文是英国开放大学三位学者提交给2014年4月在斯洛文尼亚举行的“2014开放课件联盟全球大会”的论文。文章认为,目前有关慕课的讨论和研究居多围绕不同类型慕课在哲学观和运作方面的异同、课程完成率以及如何维持慕课的运营等问题,但很少从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角度探讨慕课的可持续发展。
文章首先从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社会和经济目标)的角度对比分析慕课与英国开放大学一门大规模“封闭在线”课程的异同(“封闭在线”指的是这些在线课程不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并得出结论:慕课似乎不能满足高等教育的社会和经济目标,因为慕课服务的对象是已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特权一族”。这点上,开放大学的课程要比慕课更有社会和经济效益。文章接着从环境影响——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角度,对比分析慕课、面授、混合型教学和在线学习这几种教学模式的优劣。这是以前没有论及的新视角。根据研究结果,文章在结论部分针对慕课的现状提出一系列发人深省的问题,对于盲目跟风的教育机构而言尤有价值。
有学者预言在慕课时代,“‘常青藤’不再封闭,将走向大众”(“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中国青年报》2013年5月23日)。开放的“常青藤”就能走向大众吗?只要冷静、客观想一想就知道,对于普罗大众而言,中外“常青藤”的开放也许只能起到“望梅止渴”的作用罢了。所谓教育公平、优质资源共享、自主灵活学习,这些都是相对而言的。慕课并不适合每个人,至少目前情况如此。事实上,慕课与其说是“雪中送炭”不如说是“锦上添花”。因此,诚如本文最后所指出的,如何发挥慕课“雪中送炭”的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探索。“媒体出于所谓‘报人习性’推波助澜倒也罢了,远程教育和在线学习领域的管理者、实践者和研究者,看来还是有必要保持足够的理性”——这是本刊主编严冰先生在谈到如何认识信息技术对于教育发展的影响时提出的忠告(《慎言颠覆》,《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4期)。我想,教育机构决策者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决策者也“有必要保持足够的理性”。穆尔教授在总结美国远程教育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也呼吁对待慕课要谨慎,切忌一哄而上,最终导致宝贵资源的无谓浪费(《从无线电广播到虚拟大学:美国远程教育历史亲历者的反思》,《中国远程教育》2014年第1期)。
对于慕课,开放大学应该最有发言权,然而,全球精英大学都急于抢滩头,争先恐后粉墨登场,开放大学再度被边缘化了!“虽然慕课正在迫使人们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学习,但是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开放大学所提供的面向众多学习者、主要是在线学习的课程对慕课很有借鉴价值。”开放大学责无旁贷要引领慕课的发展!
本文三位作者在在线远程教育领域颇有建树。安迪·莱恩(Andy Lane)教授负责英国开放大学OpenLearn(开放学习)平台的创办工作,是首任项目主管,主要研究兴趣是开放教育系统和复杂环境系统管理。莎莉·凯尔德(Sally Caird)研究员的主要研究兴趣是采用低碳技术的设计和创新以及复杂系统的环境评估方法。马丁·韦勒(Martin Weller)教授在在线学习、开放教育和数字学术领域著述甚丰,被国际远程开放教育理事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授予开放教育资源首席教授荣誉。我们衷心感谢他们对本文翻译工作的支持!(肖俊洪)
一、引言
得益于开放教育理念,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又称MOOCs[慕课])是高等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并引发了热烈讨论(Daniel,2012)。直到不久前慕课才进入公众视野(Universities UK,2013)并在政策层面引起高度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讲,慕课借助技术进一步发展历史稍长、旨在支持终身学习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Lane,2012)。另一方面,慕课深化了方兴未艾的在线教育运动,促进在线教育在高等教育机构传统学生中的开展,提升教与学体验(Johnson et al.,2012;McAnd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