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讲究起、承、转、合,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心设计,巧妙导引,才能让学生学得专注、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其中,“起”犹如一部电影的开头,能否一开幕就获得学生的喝彩,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心,是一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优秀的教师都善于在“起”上着匠心,以多种形式导入新课学习,为教学谱一首精美的序曲,让学习在引人入胜的序曲中自然展开。
一、心理调节,愉悦身心
有研究表明,课间休息时,学生身心比较放松,而一旦上课铃响进入课堂,学生的身心便会条件反射性地有一定的紧张和焦虑。有经验的老师便会恰当地化解这种紧张和焦虑,上课伊始,给学生说个笑话,讲件趣事,或作点放松心理的小活动,让学生愉悦身心,以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如:
魏书生教学《统筹方法》:
师:同学们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千位老师听课,大家有些紧张吧?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
(边讲方法边指导,学生按教师要求做动作)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心情轻松了!
师:心情轻松了,咱们上课。
(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二、听说活动,增加积累
语文是一门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如果只着眼于教材本身,一上课就直接进入篇章学习,学生的收获无疑是十分有限的。这既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更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将有限的课堂作尽量宽广的拓展和延伸,在正式上课之前安排三五分钟,开展多种听说活动,以增加学生的语文信息积累和语文能力积淀。如:
李镇西教学《祝福》课前请学生讲解《鹊桥仙》。
宁鸿彬教学《七根火柴》先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一首诗;一名学生讲一个故事;全班学生作摘记,三名学生读记录。
程红兵教学《雨霖铃》课前安排两个听说活动:
1.每课一诗,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教师稍加点拨,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
2.焦点访谈点评,由倪舒含同学点评前一天的节目“心比花红”。教师稍加总结,同时提出自己对此节目的一些想法。
三、闲谈随评,拉近距离
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师生之间的距离越近,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教师不仅要抛弃“师道尊严”的思想,而且还要通过一些言行表达,让学生去掉“师道尊严”心理,视老师为朋友。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前常通过闲谈随评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
钱梦龙教学《睡美人》:
钱梦龙:各位同学好!我们今天是两个班并在一起的,我了解一下情况,三班的同学举手。四班的举手?三班的班长是谁?你把班上的同学情况介绍一下好吗?
付锐: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写随笔、周记,定期要写作文,课堂就不说了。
钱梦龙:课堂情况怎么样?
付锐:我评价不了,我不会评价。
钱梦龙:你说说看。
付锐:这学期是李老师和魏老师共同上的。我觉得李老师道德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东西。魏老师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
钱梦龙:下面老师听得见吗?
付锐:这学期是李老师和魏老师共同上的,李老师道德上给我们很大的提高,魏老师带我们走向了语文深度的地方。
钱梦龙:评价一下。
付锐:各有千秋吧。
钱梦龙:我就喜欢聪明的学生。我相信,今天这节课我可以欣赏一下大家的聪明才智。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钱,钱,来自上海。我从上海的东海之滨赶到西部的大城市来,越过了大半个中国,我们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四、方向点拨,提纲挈领
演出报幕,一方面要激发观众的欣赏兴趣,另一方面要向观众简要介绍节目的有关情况,引领观众很好地欣赏。课前导入尤如演出报幕,也可以先对学生学习进行方向点拨。优秀的老师常常会在导入时概括介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个整体认识,以提纲挈领地进入具体学习的环节。如:
余映潮教学《散步》: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余映潮教学《云南的歌会》:
师:同学们,上课!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三句话这样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断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
五、聚焦问题,引发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有利于在较快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课堂导入形式。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根据所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恰当的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线索组织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在不断的探究中成长、发展。如:
钱梦龙教学《故乡》: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
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
板书学生问题:
……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齐)解决问题。
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六、巧讲故事,激发兴趣
中学生求知欲强,对自己不清楚的事往往充满好奇心,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联系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学习。如:
胡明道教学《狼》:
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
(学生齐答“不好”。)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七、由远及近,导引铺垫
教学要因材施教,这个“材”一方面是指学生,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可以针对学生设计,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所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作由远及近的导引,为篇章教学作好铺垫。如:
于漪教学《晋祠》: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
生[部分]:首屈一指。
师:首屈一指(竖起拇指)。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速度。我不一个一个叫名字了,请挨着次序讲下去。你先说(示意第一排一位学生)。
生1:青岛八大关。
生2:故宫。
生3:从化温泉。
生4:山西云岗石窟。
生5:西安的大雁塔。
生6:杭州的西湖。
……
生14:西藏的布达拉宫。
师:好,讲得很响。
生15:河北省的赵州桥。
师:河北省的赵州桥我们什么地方碰到过?
生[部分]:课文《中国石拱桥》。
……
生43:中岳嵩山。
师:中岳嵩山,你还能够说出其他的几个“岳”吗?
生43:能。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师: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记得很熟,好。
生44:浙江的瑶琳仙境。
师: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出示书]
大家看:《中国名胜词典》。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名胜古迹,我们今天要学的《晋祠》,这里也有介绍。“晋祠”,你们学过地理,“晋”是指什么地方?
一、心理调节,愉悦身心
有研究表明,课间休息时,学生身心比较放松,而一旦上课铃响进入课堂,学生的身心便会条件反射性地有一定的紧张和焦虑。有经验的老师便会恰当地化解这种紧张和焦虑,上课伊始,给学生说个笑话,讲件趣事,或作点放松心理的小活动,让学生愉悦身心,以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如:
魏书生教学《统筹方法》:
师:同学们坐在主席台上,台下千位老师听课,大家有些紧张吧?我教大家一种放松的方法,双手放在膝盖上,闭上两眼,内视鼻尖……
(边讲方法边指导,学生按教师要求做动作)
师: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生:感觉心情轻松了!
师:心情轻松了,咱们上课。
(全体起立,师生互相问好)
二、听说活动,增加积累
语文是一门内涵和外延都非常丰富的课程,语文课堂教学如果只着眼于教材本身,一上课就直接进入篇章学习,学生的收获无疑是十分有限的。这既不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更不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优秀的语文教师都善于将有限的课堂作尽量宽广的拓展和延伸,在正式上课之前安排三五分钟,开展多种听说活动,以增加学生的语文信息积累和语文能力积淀。如:
李镇西教学《祝福》课前请学生讲解《鹊桥仙》。
宁鸿彬教学《七根火柴》先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一首诗;一名学生讲一个故事;全班学生作摘记,三名学生读记录。
程红兵教学《雨霖铃》课前安排两个听说活动:
1.每课一诗,由徐晓燕同学介绍宋代词人晏殊的作品《蝶恋花》。教师稍加点拨,要求同学们熟读成诵。
2.焦点访谈点评,由倪舒含同学点评前一天的节目“心比花红”。教师稍加总结,同时提出自己对此节目的一些想法。
三、闲谈随评,拉近距离
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不论是哪种类型的课,师生之间的距离越近,教学的效果就越好。教师不仅要抛弃“师道尊严”的思想,而且还要通过一些言行表达,让学生去掉“师道尊严”心理,视老师为朋友。有经验的老师在课前常通过闲谈随评的方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如:
钱梦龙教学《睡美人》:
钱梦龙:各位同学好!我们今天是两个班并在一起的,我了解一下情况,三班的同学举手。四班的举手?三班的班长是谁?你把班上的同学情况介绍一下好吗?
付锐: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写随笔、周记,定期要写作文,课堂就不说了。
钱梦龙:课堂情况怎么样?
付锐:我评价不了,我不会评价。
钱梦龙:你说说看。
付锐:这学期是李老师和魏老师共同上的。我觉得李老师道德方面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东西。魏老师使我们变得聪明起来。
钱梦龙:下面老师听得见吗?
付锐:这学期是李老师和魏老师共同上的,李老师道德上给我们很大的提高,魏老师带我们走向了语文深度的地方。
钱梦龙:评价一下。
付锐:各有千秋吧。
钱梦龙:我就喜欢聪明的学生。我相信,今天这节课我可以欣赏一下大家的聪明才智。我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姓钱,钱,来自上海。我从上海的东海之滨赶到西部的大城市来,越过了大半个中国,我们的相遇是一种缘分。
四、方向点拨,提纲挈领
演出报幕,一方面要激发观众的欣赏兴趣,另一方面要向观众简要介绍节目的有关情况,引领观众很好地欣赏。课前导入尤如演出报幕,也可以先对学生学习进行方向点拨。优秀的老师常常会在导入时概括介绍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使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个整体认识,以提纲挈领地进入具体学习的环节。如:
余映潮教学《散步》:
师:可以上课了吗?(得到回应)课文打开,看一看屏幕。这节课我们来看一篇美文,一篇很美的、精致的散文。(读屏幕上的文字)
让我们一起走进美文《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铺展着生命的新绿,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我们将通过这样三个环节来学习(投影):
我们的阅读活动:理解文意、朗读课文、品味语言。
余映潮教学《云南的歌会》:
师:同学们,上课!
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人说了三句话这样来评价它。第一句话,这篇课文的特色是多么鲜明啊。第二句话,这篇课文的片断的描写是多么生动啊。第三句话,这篇课文表现的生活是多么有趣啊。我们今天的学习就围绕这三句话来进行。
五、聚焦问题,引发思考
以问题为导向,有利于在较快的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进入思考状态,是一种较为实用的课堂导入形式。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根据所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恰当的问题,或让学生提出问题,以问题为线索组织课堂教学,引发学生思考,在不断的探究中成长、发展。如:
钱梦龙教学《故乡》:
(上课之前,钱老师委托金华市教研员布置学生自读课文,提出疑问。但钱老师到金华时却被告知“学生已看过课文,没有问题”。于是立即补上了一堂“提问指导课”,结果全班共提出了600多个问题)
师:昨天,同学们书面提出了许多问题,都提得很好。有两位同学提了二十多个问题,又多又好。大家提的问题涉及课文的各个方面,我把它们分为七类。
板书学生问题:
……
大家提了这么多问题,第一步走得很好。那么第二步该怎么走呢?大家说说看。
生:(齐)解决问题。
师:好。在解决大家提出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考一考大家:《故乡》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六、巧讲故事,激发兴趣
中学生求知欲强,对自己不清楚的事往往充满好奇心,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这种特点,采取恰当的方式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经验的老师常常会以讲故事的形式,巧妙地联系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学习。如:
胡明道教学《狼》:
师:同学们,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人,他是我的同行,教书之余,他在路边摆一个茶摊,无偿为路人提供茶水,你要喝他的茶水,就为他讲一个故事。有一个故事,里头有个人流汗,有个人流血,还有一个在笑。我这个故事讲得好不好?
(学生齐答“不好”。)
师:听完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
生1:茶摊的人是谁?
生2:故事中的人是谁?
生3:什么会流汗?为什么会流血?
生4:老师怎么会有时间摆茶摊?
师:这么多问题,一定想知道结果,对吧?今天我们来学习摆茶摊的主人写的一篇文章《狼》。请同学们拿起书和笔,自己默默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七、由远及近,导引铺垫
教学要因材施教,这个“材”一方面是指学生,另一方面是指教学内容。课前导入可以针对学生设计,也可以针对教学内容设计。优秀的语文教师往往会根据所教学内容的特点,采取恰当的方法作由远及近的导引,为篇章教学作好铺垫。如:
于漪教学《晋祠》:
师:我们伟大祖国历史悠久,山川锦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在世界上可以说是——
生[部分]:首屈一指。
师:首屈一指(竖起拇指)。现在请每位同学就你所知道的名胜古迹说一处,要求:一说清楚,二速度。我不一个一个叫名字了,请挨着次序讲下去。你先说(示意第一排一位学生)。
生1:青岛八大关。
生2:故宫。
生3:从化温泉。
生4:山西云岗石窟。
生5:西安的大雁塔。
生6:杭州的西湖。
……
生14:西藏的布达拉宫。
师:好,讲得很响。
生15:河北省的赵州桥。
师:河北省的赵州桥我们什么地方碰到过?
生[部分]:课文《中国石拱桥》。
……
生43:中岳嵩山。
师:中岳嵩山,你还能够说出其他的几个“岳”吗?
生43:能。西岳华山、东岳泰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师:对不对?
生[部分]:对!
师:记得很熟,好。
生44:浙江的瑶琳仙境。
师:刚才我们花了不到两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熟悉的名胜古迹初步检阅了一下,已经巍巍乎壮哉!我们祖国无处没有名胜古迹,真是美不胜收。我们祖国究竟有多少名胜古迹呢?我给你们介绍一本书,[出示书]
大家看:《中国名胜词典》。这本书里介绍的都是我国名胜古迹,我们今天要学的《晋祠》,这里也有介绍。“晋祠”,你们学过地理,“晋”是指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