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的剪报本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apple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手捧红色的剪报本,端详着皮革封面那细腻光滑的纹理,细嗅内页那扑面而来的墨香……我仿佛看到了那位和蔼而又严肃的老奶奶,耳畔又响起了沙沙的剪纸声和那一句句谆谆教诲。
  她的小院子总是收拾得井井有条,院子进门的右手边有一小片青绿的菜畦,那抹明亮的绿色一直让我记忆犹新。尤其是那一块块被剪裁得方方正正的报纸条,还有一摞摞被码得整整齐齐的红色剪报本,都让我稀罕不已。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种爱好叫作剪报,只觉得这位老奶奶和别人不太一样。我只知道,她家门把上时常会别着一卷厚厚的报纸,她时常戴着老花镜坐在梨木大摇椅上大声地念报,隐约可以听到什么“社会”“国家”的字眼。若是她神情愉悦,靠着摇椅摇啊摇,那就可以断定今天的报纸上有什么好消息;若是碰巧看见她踩着一方小矮凳,把剪下来的报纸贴在窗户上或墙壁上,那这则新闻一定是重大事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你都能看到她眉眼含笑地看着这方块纸上的一个个方块印刷字。
  后来我渐渐地和老奶奶熟络了,便总爱往她的院子里跑。
  每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她总会坐在院子里的小木桌边,戴着那个时候流行的老式金边眼镜,手里拿着一把剪刀,把做了记号的报纸段落小心翼翼地裁剪下来,再在那些款式差不多的红色剪报本上轻轻涂上一层胶水,接着又小心翼翼地把剪好的报纸条粘在纸页上,用那双皲裂粗糙的手轻轻抚平。我总会坐在木桌的另一边,听着纸页摩擦的沙沙声,认真地看老奶奶重复着这近乎神圣而庄严的事。目光里有不远处绿色的菜畦,还有镜片之下那严肃又慈祥的眉眼。我为之动容,不自觉就想到了街上抱着新生儿的母亲——同样眼睛里流淌著言语无以描述的痴痴深情。
  “奶奶,你为什么要剪这些报纸啊?”有一次,我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奶奶手上动作一顿,最后把手里的报纸放了下来,微笑着对我说:“这是我的一个爱好啊!奶奶虽然住在这小县城,但奶奶的心还是牵挂着国家呢!娃呀,奶奶给你看看这些报纸吧!”奶奶缓缓站起身来,牵着我的手,带我去她的里屋。
  屋内靠墙支着一张大方桌,桌上摆放着一块块被剪裁得方方正正的报纸条,桌边的玻璃门柜子里,陈列着一摞摞被码得整整齐齐的红色剪报本。
  我第一次细细看起剪报的内容。
  最显眼的一处贴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于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在人民大会堂大礼堂举行”“2017年7月30日上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阅兵式在朱日和联合训练基地隆重举行”“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首飞成功”……
  “奶奶,这都是电视里的新闻吧?”“是呀!你可晓得,这些事对我们国家有多重大的意义啊!我们老一辈人能看到这些成就有多高兴啊!你再看看这些……”老奶奶抽出几本红色剪报本,“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轻声念出来。而身边的老奶奶也抑制不住激动的神情,指着一个个小方块,给我一一讲起过去的那些故事……
  在这小小的一方天地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巨人从迷雾重重的森林里走到了灿烂的阳光下;仿佛看到了东方夜色里,亮起了万家灯火;又仿佛看到了苏醒的巨龙正翱翔于天空……彼时的我,体会到了老师常说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也明白了老奶奶剪报的意义。
  那天傍晚,直到晚霞为剪报本的封面晕染上了一抹橙黄色,我才想起来回家。老奶奶拿出一本剪报本递到我的手里,语重心长地说:“娃啊,这个送你!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争光啊!”
  我一直小心珍藏着这本剪报本。每次拿起,都感到手里传来一股微微灼人的热度。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真正能感受到那一份深深的爱国情时,老奶奶却搬走了。听妈妈说,那位老奶奶是一名退休老师,她丈夫是一名退役军人,早年去世了。他们的孩子最近转业在省城工作,就把老奶奶接去同住了。
  台灯下,我合上剪报本,它红色的纹理像极了奔涌的长江、黄河。它的分量是那么重,书页间更是流淌着一股温热、耀眼的中国红。
其他文献
双燕栖巢梳羽的昵依撩惹她郁滞的感伤,迂曲的回廊孤旷她那拐杖敲吟的踽踽凉凉.rn她是文盲,他是教书匠.媒妁之言他二人入了洞房.她插秧、割稻,皲裂的双手托起太阳.rn放学回家,
期刊
《香水——一个杀人犯的故事》主人公格雷诺耶是一个香水天才也是一个杀人狂魔;《象棋的故事》次主人公琴多维奇是一个国际象棋天才也是一个社会恶习的附庸者.两个主人公都是
期刊
米兰·昆德拉是一位哲学小说家,在其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提到“让女人带领我们,让永恒的女性渗透到我们的心中”,该部作品对女性形象进行了重点描写。作者通过塑造特蕾莎、萨比娜等这些女性形象的主要目的是想告诉人们,在男权环境下的女性是如何活出自我的,正是因为在这部作品中,女性有着高大、正直的形象,也揭示了生存的意义,所以《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经问世就引起很大关注,并且还跻身于20世
期刊
镰刀“唰唰”作响,拖拉机“突突”欢唱.?“歇一会儿吧?汗水湿透了衣裳.”他猛踩刹车,心底涌起爱的波浪.rn“不了,啰唆大王,等我割完这一块儿,就回鱼塘.”她擦把汗,往事一幕幕
期刊
下午,我在开会,手机调成了静音。散会后,看到周姨打来的未接电话,立马回过去。周姨紧张得声音有点儿断断续续:“郭老昏过去了,喊不应……你赶快来!”我惊呆了。怎么可能呢?昨天才换了新住所,我那“老泰山”赞不绝口,特别满意。概括起来说,我这细女婿(小女婿)比亲儿子还要有孝心。我当时脸上飞红,还谦虚了一番:“都是您女儿的功劳,我只是按照指示,落实而已。”  别看我家“老泰山”已92岁高龄,却精神矍铄、嗓音
期刊
那年春天,父亲身体不好,又正值麦子需要二次浇水的时候,我特意请假回老家浇麦地。  很不巧,排到我家浇地时,正好赶在了夜里。白天浇地我都有些发怵,更不用说漆黑的夜晚了。我就对父亲说:“反正夜里也没有人盯着,咱们快天亮时再开始浇吧。”  父亲连连摇头说:“不行,村子里的机井本来就很少,要是你等白天浇,他也等白天浇,那还不得耽误了农时?排到几点就几点浇,一会儿也不能耽误,这是规矩。”  没办法,既然父亲
期刊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基于长期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创设了“精神分析学说”.作为20世纪重要的心理学理论,被借鉴于人文社科各领域.其中,以精神分析学说为理论基础,将其与文学作
期刊
父亲是个农民,一生都在地里劳作。父亲13岁时,爷爷因病离开了人世。年幼的父亲便开始帮着奶奶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跟着大人一起在生产队里参加劳动,尝尽了世间的酸甜苦辣和生活的艰辛。因为父亲讀过几年书,处事公道又能写会算,一开始队里安排他当记工员,后来又安排他当会计和现金保管。无论安排父亲做什么,他总是兢兢业业、不遗余力地做好本职工作,父亲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乡亲们的赞许和认可。  邻居们平时谁家有红白事,都
期刊
多情的阳光洒在蓝色的税务制服上,也洒向我依然挺拔的身姿。故土的每一寸土地,都与我血脉相连。一种草木的清香气息,在鼻翼里自然蔓延。所有的过往,都会开出一朵花。  从小,我就有个梦想,像父亲一样,当个税务人。每个人都有权力选择属于自己的人生。生活就是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幸福就是选择一个自己喜欢、向往的生活方式。通往成长的道路,因布满荆棘而刻骨铭心;实现梦想的征程,因艰苦卓绝而荡气回肠。  我是
期刊
吴藻(1799—1862),字平香,号玉芩子,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出身商贾人家。清代中晚期诗词曲名家,清代三大女词人之一,是陈文述门下的碧城仙馆女弟子。吴藻虽非出身书香门第,但生性聪慧、才情颇富,据陆萼庭《女曲家吴藻传考略》中描述吴藻曰:“独喜读诗书,善鼓琴,能绘画,工词曲。”且著有《饮酒读骚图曲》(又名《乔影》)《花帘词》《花帘书屋诗》《香南雪北词》等,著作甚丰、成就颇大。  从古至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