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我国的职业教育曾一度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实践活动,使得学生不能把理论知识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工作中缺乏创新,工作能力低、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突出明显,而校企合作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性措施。本文结合实际,探索校企深度合作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创新
我国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现状,不仅要有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还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然而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学校曾一度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社会实践方面重视,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企业人才需求。据悉,在我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就业难、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学生在工作中对自己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用的很少,对工作满意度不高,工作效率低。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培养社会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性,逐渐开始推行校企合作,但效果不明显。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为完成教学目标,学校仍然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学满相应地学分,使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了学校的安逸生活,对工作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和知识水平不高而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对工作感到抗拒,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就业难,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在校企合作的现状中,大多是学校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率而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而企业主动向学校寻求合作的比较少。在合作过程中,企业给学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而学校通过批量安排的方式让学生以“轮岗”的形式到企业进行形式上的实践,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形式化,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有限,校企合作也难以形成长期的、有效益的合作机制。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可见国家对校企合作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重视。而在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中,合作模式过于形式化,企业仍然很难从学校中找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也依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校企合作中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在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中,合作比较形式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作机制,企业只是提供给学生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且时间较短,学生真正的工作机会并不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不到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一线优秀工人深入学校的教学活动,参与学校教学方案的制定;学校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能力,学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练就实战经验,形成教学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促使学校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达到校企双方的共赢。
(二)学校加强专业建设,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探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用“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等办学模式,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企业也应把自己的需要如实地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明确教学目标。在专业方面,学校应针对企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专业的学习。另外,在课程教学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对学生进行讲课,使学生能更加了解实践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而针对性地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在校企合作中,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不仅能通过实践充分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让企业的能工巧匠走进学校,进行实践性教学,让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机会和环境,要改善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设计学业评价模式,凸显专业运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实践专业技能。教师要自觉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专业操作的程序、技能,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案例,并很好滴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既提高教师自身的企业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实践教学能能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更好、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有效地合作机制,企业把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针对性地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多提供在企业实践的机会,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基于校企深度合作路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9):16-17
[2]崔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调整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5):56-58
[3]邵雪航.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 模式 创新
我国学校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优秀人才。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学生要适应社会的发展现状,不仅要有理论基础知识作为支撑,还要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然而在我国的职业教育中,学校曾一度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缺乏对社会实践方面重视,使得学校的人才培养难以满足瞬息万变的企业人才需求。据悉,在我国的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就业难、专业不对口、专业技能缺乏等问题,学生在工作中对自己所学过的专业知识用的很少,对工作满意度不高,工作效率低。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中应根据专业的特点,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校企合作中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已经逐渐认识到培养社会实践型人才的重要性,逐渐开始推行校企合作,但效果不明显。在校企合作背景下,为完成教学目标,学校仍然注重课堂理论教学,要求学生必须学满相应地学分,使学生缺乏社会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习惯了学校的安逸生活,对工作具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害怕自己的能力不够和知识水平不高而不能完成工作任务,不能适应工作环境,从而对工作感到抗拒,使得学生在毕业之后仍然就业难,难以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外,在校企合作的现状中,大多是学校为提高自己的就业率而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而企业主动向学校寻求合作的比较少。在合作过程中,企业给学校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而学校通过批量安排的方式让学生以“轮岗”的形式到企业进行形式上的实践,使得这种合作变得形式化,学生学到的专业技能有限,校企合作也难以形成长期的、有效益的合作机制。
二、校企深度合作的必要性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模式”,可见国家对校企合作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重视。而在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中,合作模式过于形式化,企业仍然很难从学校中找到合适的人才,学生毕业后也依然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学校和企业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国家政策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解决职业学校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为国家和企业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
三、校企合作中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增加学生实践机会
在我国校企合作的现状中,合作比较形式化,只是停留在表面,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合作机制,企业只是提供给学生一个社会实践的平台,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也是由学校统一安排,且时间较短,学生真正的工作机会并不多,使他们在实践中得不到能力的提升。因此,学校和企业之间应加强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搭建校企信息交流平台,让企业了解学校的教学情况,企业管理人员、能工巧匠、一线优秀工人深入学校的教学活动,参与学校教学方案的制定;学校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能力,学校教师深入企业挂职锻炼,练就实战经验,形成教学案例,运用于课堂教学,促使学校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达到校企双方的共赢。
(二)学校加强专业建设,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要培养适应企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加强与企业的交流探讨,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采用“现代学徒制”、“企业订单班”等办学模式,进行针对性地教学;企业也应把自己的需要如实地反馈给学校,使学校明确教学目标。在专业方面,学校应针对企业需求加强专业建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增加学生在企业中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专业的学习。另外,在课程教学中,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对学生进行讲课,使学生能更加了解实践中所需要的知识,进而针对性地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在校企合作中,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专业教师就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实践课程,让学生不仅能通过实践充分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在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加大实践教学比重,让企业的能工巧匠走进学校,进行实践性教学,让教师深入企业,了解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学校要创造条件为学生创业活动提供机会和环境,要改善现有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针对不同的专业技能要求,设计学业评价模式,凸显专业运用技能、社会实践能力、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重要地位,促使学生自觉努力学习、实践专业技能。教师要自觉深入企业一线,熟悉专业操作的程序、技能,总结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案例,并很好滴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既提高教师自身的企业实践能力,又有利于实践教学能能不断提高,培养学生更好、更熟练的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技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大,学校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在合作过程中,学校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建立信息交流平台和有效地合作机制,企业把所需要的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针对性地教学,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学生多提供在企业实践的机会,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雪莲.基于校企深度合作路桥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19):16-17
[2]崔海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性调整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2(5):56-58
[3]邵雪航.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