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走进文本,品味文本,与文本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以本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建构个性,品味文本,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真谛。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味;探究;真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38-01
新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重视学生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正逐步走进教师心中,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走进文本,品味文本,与文本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以本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建构个性,品味文本,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真谛。
笔者认为品味就是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和“说、读、写”开始,无论到什么时候这些训练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教学中怎么落实双基训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重视师生的交流对话,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的品味,在品味中感受语言,在交流中增强语感。惟如此,双基训练才能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提高。以《学与问》为例,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我从看似平淡的关键词入手:“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我提问:哪些词语集中说明哥白尼“不懈探求”的精神?同学们合作、探究、寻找答案:“喜欢、好奇、缠。”我又问“缠什么意思?。”有的说“揪住不放”,还有的说“打破砂锅问到底”学生们各抒己见。接下来,我顺着这根线问“‘缠’与‘不懈探求’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结论也就水到渠成。
学生在细细品味文本的字、词、句中,走进文本,相互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我们的语文能力。
一、有解读,才会有品味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善于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不断与文本对话,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来彰显语文教学的真谛。
《草原》一课,景美,人更美。而第一段中的景美又为全文作好美的铺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中, “一碧千里”一词凸现了草原“绿”“辽阔”的特点,对学生感受草原美景有很大作用。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词语问学生:“这个‘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说:一眼望不到边都是翠色欲流的草原。有的说:“书上说,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有的说:作者看到草原景色的亲身感受。我再抓住“并不茫茫”提问:同学们怎么理解‘并不茫茫’呢?”有的说:草原辽阔无垠,一片绿色,但并不空洞,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了生命的灵动。有的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有的说: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来体会作者的内心。这种感受诉诸文字,又使学生受到感染,和作者产生共鸣。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同学们对草原的美就会有更准确的把握,就会在品味中获得一份审美的喜悦。
二、有探究,才会有品味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交流,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钱学森》一文,生动记叙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和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为了更好地感受钱学森的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练习一: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 )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关键词,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抓住“眺望”“魂牵梦绕”等词语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归心似箭。
练习二:投影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你如何朗读这一段话,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鼓励、引导学生抓住“日夜盼望”“ 终于”等词语,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去探究发现,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三、有亲近,才会有品味
亲近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才会有对文本的更好的品味。在阅读过程中,不能让老师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让书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能走进文本,凸显个性化的阅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亲近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欣赏、品味,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反映。
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许多同学都表示喜欢蔺相如或廉颇,但也有同学说只认可蔺相如,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深名大义、宽容大度的人”、“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而廉颇呢,虽然廉颇知错就改,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一个国家的大将军,连这个道理都要人提醒,让人不能原谅。这说明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化倾向,这是一种阅读的多元性,超越文本的正常评价标准,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显然,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只有亲近文本,才能品读出语文味,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会了品读文本的方法,才能使他们会读书,会学习,才能到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去遨游,从而提高浏览的实效性。当然,阅读教学的成功少不了教师与文本的“先期”品味。教师只有对文本重点、要点等做到深刻解读,才能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大海里诗意地徜徉,去追寻阅读的真谛!
【关键词】阅读教学;品味;探究;真谛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10)01-0138-01
新课程理念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重视学生感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做法正逐步走进教师心中,语文姓语,小语姓小。为了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凸显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潜心研究,走进文本,品味文本,与文本对话。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以本为本,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建构个性,品味文本,才能显现语文教学的真谛。
笔者认为品味就是从语文教学的“字、词、句”和“说、读、写”开始,无论到什么时候这些训练都是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在教学中怎么落实双基训练,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在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重视师生的交流对话,重视文本中的关键词、句的品味,在品味中感受语言,在交流中增强语感。惟如此,双基训练才能落到实处,语文教学效率才能提高。以《学与问》为例,在初读全文的基础上,我从看似平淡的关键词入手:“波兰伟大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小时候就非常喜欢问。他对世界充满了好奇,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这问那:……。”我提问:哪些词语集中说明哥白尼“不懈探求”的精神?同学们合作、探究、寻找答案:“喜欢、好奇、缠。”我又问“缠什么意思?。”有的说“揪住不放”,还有的说“打破砂锅问到底”学生们各抒己见。接下来,我顺着这根线问“‘缠’与‘不懈探求’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进行了热烈地讨论,结论也就水到渠成。
学生在细细品味文本的字、词、句中,走进文本,相互对话,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我们的语文能力。
一、有解读,才会有品味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紧扣文本内容深刻的理解和准确的把握。善于引导学生亲近文本,不断与文本对话,以实现对文本的解读,来彰显语文教学的真谛。
《草原》一课,景美,人更美。而第一段中的景美又为全文作好美的铺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一句中, “一碧千里”一词凸现了草原“绿”“辽阔”的特点,对学生感受草原美景有很大作用。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个词语问学生:“这个‘一碧千里’是什么意思呢?”有的学生说:一眼望不到边都是翠色欲流的草原。有的说:“书上说,草原上行车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有的说:作者看到草原景色的亲身感受。我再抓住“并不茫茫”提问:同学们怎么理解‘并不茫茫’呢?”有的说:草原辽阔无垠,一片绿色,但并不空洞,绿得实在,绿得动人,充满了生命的灵动。有的说: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有的说: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通过学生的阅读感悟,来体会作者的内心。这种感受诉诸文字,又使学生受到感染,和作者产生共鸣。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边读边想,同学们对草原的美就会有更准确的把握,就会在品味中获得一份审美的喜悦。
二、有探究,才会有品味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合作、探究、交流,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精神的培养。《钱学森》一文,生动记叙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和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为了更好地感受钱学森的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爱国情怀,我设计了两个练习。
练习一:在空白处填上适当的词语。在()的大海上,“华威号”客轮正( )驶向上海。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站在甲板上,深情地( )着远方。“啊!我就要回到( )的故乡了!”他老泪纵横,情不自禁地吟起了一首小诗。组织学生朗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关键词,体现人物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抓住“眺望”“魂牵梦绕”等词语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的归心似箭。
练习二:投影 “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你如何朗读这一段话,感受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鼓励、引导学生抓住“日夜盼望”“ 终于”等词语,真切地与文本对话,去探究发现,品味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三、有亲近,才会有品味
亲近文本,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意识,才会有对文本的更好的品味。在阅读过程中,不能让老师的思想束缚学生的思维,也不能让书本束缚了学生的思想,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能走进文本,凸显个性化的阅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亲近文本,让学生对文本欣赏、品味,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感受和反映。
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许多同学都表示喜欢蔺相如或廉颇,但也有同学说只认可蔺相如,觉得“蔺相如是一个深名大义、宽容大度的人”、“是一个不计较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人”。而廉颇呢,虽然廉颇知错就改,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作为一个国家的大将军,连这个道理都要人提醒,让人不能原谅。这说明学生敢于发表个人见解,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反映了学生的个性化倾向,这是一种阅读的多元性,超越文本的正常评价标准,体现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道理。显然,这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只有亲近文本,才能品读出语文味,才能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生学会了品读文本的方法,才能使他们会读书,会学习,才能到更广阔的课外阅读中去遨游,从而提高浏览的实效性。当然,阅读教学的成功少不了教师与文本的“先期”品味。教师只有对文本重点、要点等做到深刻解读,才能游刃有余地引领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大海里诗意地徜徉,去追寻阅读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