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 景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来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一批工科性高校也开设了该类专业,如清华大学、华中科大等,据统计,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的专业点在230个以上。有人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万~5万人。中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开办的高校有400所左右,其中综合型大学或师范类院校有300多所,工科类院校有60所左右。近几年来,工科类院校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还是不多。一个现状就是绝大多数开设院校为综合型大学或者师范类院校,纯工科类院校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还是较少。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我国工科院校就开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研究还是相当少的。对它的研究和探索值得引起注意。
面对新世纪、面对新传媒技术、面对信息网络时代,我国传播学界对信息技术和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探讨日渐多起来。但综观这些论述,一个明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信息技术仅仅定位成提高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把它仅仅看成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比如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教学等,也就是主张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是比较低层次的,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的工具化、边缘化倾向,使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界不能充分认识和释放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因此,将信息技术提升到与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显然这种整合将突破学科教学的局限,而深入到学科管理、学科资源和学科教育教学环境等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目前这种研究和探索在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界是一种有益尝试。将社会资源引入到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培养中来,在国内高校专业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先例。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将它进行收集、分析、综合,并提炼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工作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的。
主要研究问题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指出,要“进行教育创新……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段讲话,为当代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研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如何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优良的社会资源,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来改造新闻传播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办新闻传播专业的新型之路。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现代信息技术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现状趋向;
大开放格局下,社会资源可供选择的类型、方式及成本效益;
我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设计、试行并完善信息社会条件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自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出“四个为主”的鲜明特点,即办学主体以综合性院校为主,教学内容以新闻理论为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面向以报刊、电台等传统媒体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一批工科性高校也纷纷开设该类专业,今年,我院也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工科院校如何办新闻传播学专业,就成了当前高校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已有许多不协调的“音符”。工科院校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如果继续走综合性院校的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自己丧失特点与优势,而且在起步阶段就会落后于时代。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同时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高举“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紧紧抓住工科院校办文科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这样一个工科高教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探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格局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必将为当前高教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系统整合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计划,在工科院校突出工程与实践特色,并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顺应时代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这种系统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支撑性理论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社会资源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将信息技术系统整合到专业培养中去,形成新型教学培养模式。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在教育应用中也即如此,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与工程的思想教育、系统化教育,使培养方案优化,人才社会实用化、能力全面化。
将社会资源引入培养方案之中,使学生更接近实际、接近社会,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的人才与设备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服务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改造传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开放式社会化教育与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事实证明,只有在工科院校采用新型的培养模式,才能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现代信息与社会人才需求条件下的要求。(注: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4年10月。
3.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5.戴元光:《传媒 传播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简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7.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8.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人民网,2006年7月26日。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新闻与传播教育在国内超常规发展,原来开设新闻专业的“老牌”院校的新闻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各地方院校也纷纷开办新闻专业。一批工科性高校也开设了该类专业,如清华大学、华中科大等,据统计,1994年以前,国内有新闻学类专业点66个,而目前的专业点在230个以上。有人估计,目前全国新闻专业本专科的在校生人数达到4万~5万人。中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开办的高校有400所左右,其中综合型大学或师范类院校有300多所,工科类院校有60所左右。近几年来,工科类院校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还是不多。一个现状就是绝大多数开设院校为综合型大学或者师范类院校,纯工科类院校创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还是较少。由此,我们不难推断出:无论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探索上,我国工科院校就开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研究还是相当少的。对它的研究和探索值得引起注意。
面对新世纪、面对新传媒技术、面对信息网络时代,我国传播学界对信息技术和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二者之间的探讨日渐多起来。但综观这些论述,一个明显的核心思想就是:把信息技术仅仅定位成提高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把它仅仅看成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比如多媒体课件、计算机网络教学等,也就是主张信息技术和教学结合起来。我们认为这种定位是比较低层次的,直接导致信息技术的工具化、边缘化倾向,使新闻与传播类专业教育界不能充分认识和释放信息技术的巨大潜能。因此,将信息技术提升到与新闻传播类专业培养模式(教育教学)的整合势在必行。显然这种整合将突破学科教学的局限,而深入到学科管理、学科资源和学科教育教学环境等各个层面与各个环节。目前这种研究和探索在国内新闻与传播学界是一种有益尝试。将社会资源引入到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培养中来,在国内高校专业实践中已经有不少先例。但据我们掌握的情况看,将它进行收集、分析、综合,并提炼和提升到理论高度的工作还是相对比较匮乏的。
主要研究问题
2002年9月8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成立一百周年上的讲话》指出,要“进行教育创新……要改革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吸纳当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建立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要通过积极利用现代信息和传播技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这段讲话,为当代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就是要研究在创新思想指导下,如何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整合优良的社会资源,结合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来改造新闻传播类专业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探寻现代信息社会条件下办新闻传播专业的新型之路。要研究的具体问题主要有:
现代信息技术的性质特征、表现形式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信息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运用的现状趋向;
大开放格局下,社会资源可供选择的类型、方式及成本效益;
我国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工科院校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设计、试行并完善信息社会条件下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研究的实践意义与理论价值
我国新闻与传播学专业自20世纪初在北京大学创立以来,其人才培养模式一直呈现出“四个为主”的鲜明特点,即办学主体以综合性院校为主,教学内容以新闻理论为主,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专业面向以报刊、电台等传统媒体为主。从20世纪90年代起,由于新闻传播事业的飞速发展,一批工科性高校也纷纷开设该类专业,今年,我院也开始招收新闻学专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工科院校如何办新闻传播学专业,就成了当前高校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
据调查,综合性院校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的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现代新闻传播事业已有许多不协调的“音符”。工科院校办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如果继续走综合性院校的道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做的结果,将使自己丧失特点与优势,而且在起步阶段就会落后于时代。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创新同时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就在于高举“创新”这一时代主旋律,紧紧抓住工科院校办文科专业如何办出自己特色这样一个工科高教改革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去探寻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社会大开放格局下,新闻传播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其中的经验教训也必将为当前高教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就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系统整合广播电视新闻与传播类专业培养计划,在工科院校突出工程与实践特色,并组织模式研究与实践,是顺应时代对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这种系统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支撑性理论主要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社会资源系统理论、传播理论。
将信息技术系统整合到专业培养中去,形成新型教学培养模式。信息技术一日千里,在教育应用中也即如此,在相关专业培养方案中,重点在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与工程的思想教育、系统化教育,使培养方案优化,人才社会实用化、能力全面化。
将社会资源引入培养方案之中,使学生更接近实际、接近社会,缩短与社会需求的差距,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将社会的人才与设备资源为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服务实现社会资源共享,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实践能力,改造传统知识结构,使学生在校园内实现开放式社会化教育与培养,学生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
事实证明,只有在工科院校采用新型的培养模式,才能完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社会资源,探索工科特色的新闻与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满足现代信息与社会人才需求条件下的要求。(注:本文为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十一·五”规划课题)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第八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4年10月。
3.梅尔文·门彻著,展江主译:《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4.约翰·V·帕夫利克[美]著,张军芳译:《新闻业与新媒介》,新华出版社。
5.戴元光:《传媒 传播 传播学——新闻传播学的价值重构》,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6.申凡、余奇敏:《新世纪呼唤文理渗透的新闻传播人才——简析理工为主院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6)。
7.沈正赋:《我国新闻传播教育办学模式与特色刍议》,《今传媒》,2005(12)。
8.沈红:《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9.《武汉科技大学校报现象的启示》,人民网,2006年7月26日。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传媒与视觉艺术学院)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