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快过春节了,儿子一家来养老公寓看望宋贵淞和老伴王宜,给他们带来含苞待放的水仙,孙子孙女兴冲冲地挂春联,贴窗花,乐得老两口合不拢嘴。
宋贵淞和妻子王宜是同龄人,过了年,刚好整71岁。原先他俩一直生活在天津,有个儿子在北京,儿媳让老两口搬来北京同住,老人从生活习惯各方面考虑,没有同意。
老两口都是事业单位退休的,起先那几年身板都还硬朗,的确是没给儿女添过“麻烦”,有个小病小痛的都自己去医院解决了,对子女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后来,王宜查出胃部毛病,看了好几家医院起色不大。
王宜的儿子提出,不如来北京看看中医。这一次,王宜倒是答应得爽快。事实上,除了看病之外,王宜主要是想多见见儿子。
就这样,王宜和宋贵淞算好儿子下班时间,周五下午准时出现在儿子北京的家。周日晚上,和儿子一家共进晚餐后,再坐火车回到天津。如此奔波,自然是辛苦的,老两口却是乐在其中。
3年前,“双城记”突然中断了。本就敦厚寡言的宋贵淞,变得更“内向”,不爱说话,只喜欢吃东西。去医院一检查,宋贵淞患上了失智症。
“我们不要分开”
去年夏天,王宜和宋贵淞还是搬来北京。宋贵淞从语言障碍,发展到了大小便失禁,这是王宜一个人完全没法照料的。
王宜的儿子工作忙碌,即使自己生病都舍不得请假,能熬则熬。老两口到家的第二天,来了一位保姆,起码白天的时候能够帮把手。
晚上的几个小时,是艰难的。一个晚上宋贵淞要起夜四五次,一开始没啥经验,床单被套一塌糊涂。一夜无眠,第二天还是照样上班。看着儿子日渐消瘦的身形,王宜心疼坏了。王宜和儿子身心俱疲,另外一方面,宋贵淞的病情往更坏的方面发展开来。
去年9月,王宜的儿子带回来一个消息:同事家的老人住在一家康复医院,要不要送去那里?儿子犹豫了。王宜当场拍板:去!
从决定去康复医院到入住,大约只花了一周时间。宋贵淞躺在床上做检查,拉住王宜的手,“我们不要分开。”这大概是近两年内,宋贵淞说过的最长的一句话。
“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走的。”王宜说,她照顾了宋贵淞一辈子,到了这个阶段,更不会扔下他。
王宜说,宋贵淞爱干净。清洁人员打扫完之后,她不放心又角角落落打理一遍。这个地方,就是他们要住的“家”了。王宜心里清楚,儿子到现在为止还是心存愧疚,但她觉得这起码是目前看来最明智的选择。
比如前不久,王宜摸摸老伴的胸口问:“这里有没有不舒服。”“闷。”宋贵淞说。
王宜马上按下床头的呼叫铃,医生一边检查一边给宋贵淞吸氧。结果出来的确不好:心肌缺血。“还好我们住在医院,不然真糟糕。”那段时间,王宜逢人就讲,一遍又一遍。
简单踏实的快乐
前阵子,宋贵淞还能下床走动的时候,王宜会领着他在楼道里逛逛。
王宜知道老伴的情况很难好转,但总希望宋贵淞变老的速度能慢点再慢点。她拉开床头柜,满满一抽屉的儿童玩具:五子棋、跳棋、小猫钓鱼……不过,宋贵淞不领情。
“他不喜欢玩,没办法。”王宜又翻出一本软皮抄,满满当当按日期排列,已经写了大半本。翻开一看,都是王宜出的题,起初是20以内的加减法,后来开始“花式”出题:你有几个子女?10月1日是什么节日?你家住在哪里?
这段时间住下来,王宜最满意的有两点,一是宋贵淞终于不用裹着尿不湿了;另外一个就是洗澡特别方便,两个护工一起帮忙。
照顾病人,让王宜错过了许多有趣的聚会,只能在康复院替老伴把屎把尿,或解决老伴和病友之间的纷争,累归累,却没有后悔埋怨。王宜笑笑说:“我是‘乐此偶尔疲’,不过也很有成就感,往好处想,這就是幸福。”
无论有多少事要做,王宜的重要原则是:“不要累倒自己。”她举例:“比如我一周已经忙了4天,剩下3天,我就不会逼自己打扫屋子、洗衣服,我可能会额外请人帮忙,多花些时间看书、美容,不要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当然没有儿子儿媳和护工的帮忙,我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
宋贵淞和王宜早年同在新闻界。那时候的新闻报道要“快、狠、准”,他们的沟通在热恋期也很少超过1分钟,从确定关系到结婚只有3个月。王宜说:“结婚后,我们的生活也尽量过得单纯。彼此24小时的行踪对方都能掌握。有人问我没有私人独处的时间,不会觉得快窒息?我想我们有工作上的革命情感与生活上聊不完的话题,我已经把家人当作我身体的一部分,要我出差去风光明媚的苏杭,我宁可与家人一起逛超市。退休以后,我们决定一起去故乡山村里过着1年放松的日子,他不仅支持我,还跟着一起张罗筹备,让我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全身心地陪伴失智的丈夫,王宜也有苦闷和烦恼的时候。王宜说:“夫妻两人相处就像一本存折,感情好的时候,多存一点,吵架的时候,才有得扣。我就常常回忆甜蜜的往事。比如我们过60岁生日请客的视频,我已经反复看了70多次,深夜配一杯红酒看着画面,到现在还是感动不已。”
宋贵淞和妻子王宜是同龄人,过了年,刚好整71岁。原先他俩一直生活在天津,有个儿子在北京,儿媳让老两口搬来北京同住,老人从生活习惯各方面考虑,没有同意。
老两口都是事业单位退休的,起先那几年身板都还硬朗,的确是没给儿女添过“麻烦”,有个小病小痛的都自己去医院解决了,对子女从来都是报喜不报忧。后来,王宜查出胃部毛病,看了好几家医院起色不大。
王宜的儿子提出,不如来北京看看中医。这一次,王宜倒是答应得爽快。事实上,除了看病之外,王宜主要是想多见见儿子。
就这样,王宜和宋贵淞算好儿子下班时间,周五下午准时出现在儿子北京的家。周日晚上,和儿子一家共进晚餐后,再坐火车回到天津。如此奔波,自然是辛苦的,老两口却是乐在其中。
3年前,“双城记”突然中断了。本就敦厚寡言的宋贵淞,变得更“内向”,不爱说话,只喜欢吃东西。去医院一检查,宋贵淞患上了失智症。
“我们不要分开”
去年夏天,王宜和宋贵淞还是搬来北京。宋贵淞从语言障碍,发展到了大小便失禁,这是王宜一个人完全没法照料的。
王宜的儿子工作忙碌,即使自己生病都舍不得请假,能熬则熬。老两口到家的第二天,来了一位保姆,起码白天的时候能够帮把手。
晚上的几个小时,是艰难的。一个晚上宋贵淞要起夜四五次,一开始没啥经验,床单被套一塌糊涂。一夜无眠,第二天还是照样上班。看着儿子日渐消瘦的身形,王宜心疼坏了。王宜和儿子身心俱疲,另外一方面,宋贵淞的病情往更坏的方面发展开来。
去年9月,王宜的儿子带回来一个消息:同事家的老人住在一家康复医院,要不要送去那里?儿子犹豫了。王宜当场拍板:去!
从决定去康复医院到入住,大约只花了一周时间。宋贵淞躺在床上做检查,拉住王宜的手,“我们不要分开。”这大概是近两年内,宋贵淞说过的最长的一句话。
“你放心好了,我不会走的。”王宜说,她照顾了宋贵淞一辈子,到了这个阶段,更不会扔下他。
王宜说,宋贵淞爱干净。清洁人员打扫完之后,她不放心又角角落落打理一遍。这个地方,就是他们要住的“家”了。王宜心里清楚,儿子到现在为止还是心存愧疚,但她觉得这起码是目前看来最明智的选择。
比如前不久,王宜摸摸老伴的胸口问:“这里有没有不舒服。”“闷。”宋贵淞说。
王宜马上按下床头的呼叫铃,医生一边检查一边给宋贵淞吸氧。结果出来的确不好:心肌缺血。“还好我们住在医院,不然真糟糕。”那段时间,王宜逢人就讲,一遍又一遍。
简单踏实的快乐
前阵子,宋贵淞还能下床走动的时候,王宜会领着他在楼道里逛逛。
王宜知道老伴的情况很难好转,但总希望宋贵淞变老的速度能慢点再慢点。她拉开床头柜,满满一抽屉的儿童玩具:五子棋、跳棋、小猫钓鱼……不过,宋贵淞不领情。
“他不喜欢玩,没办法。”王宜又翻出一本软皮抄,满满当当按日期排列,已经写了大半本。翻开一看,都是王宜出的题,起初是20以内的加减法,后来开始“花式”出题:你有几个子女?10月1日是什么节日?你家住在哪里?
这段时间住下来,王宜最满意的有两点,一是宋贵淞终于不用裹着尿不湿了;另外一个就是洗澡特别方便,两个护工一起帮忙。
照顾病人,让王宜错过了许多有趣的聚会,只能在康复院替老伴把屎把尿,或解决老伴和病友之间的纷争,累归累,却没有后悔埋怨。王宜笑笑说:“我是‘乐此偶尔疲’,不过也很有成就感,往好处想,這就是幸福。”
无论有多少事要做,王宜的重要原则是:“不要累倒自己。”她举例:“比如我一周已经忙了4天,剩下3天,我就不会逼自己打扫屋子、洗衣服,我可能会额外请人帮忙,多花些时间看书、美容,不要把自己搞得灰头土脸的。当然没有儿子儿媳和护工的帮忙,我是无法做到面面俱到的。”
宋贵淞和王宜早年同在新闻界。那时候的新闻报道要“快、狠、准”,他们的沟通在热恋期也很少超过1分钟,从确定关系到结婚只有3个月。王宜说:“结婚后,我们的生活也尽量过得单纯。彼此24小时的行踪对方都能掌握。有人问我没有私人独处的时间,不会觉得快窒息?我想我们有工作上的革命情感与生活上聊不完的话题,我已经把家人当作我身体的一部分,要我出差去风光明媚的苏杭,我宁可与家人一起逛超市。退休以后,我们决定一起去故乡山村里过着1年放松的日子,他不仅支持我,还跟着一起张罗筹备,让我有一种很幸福的感觉。”
全身心地陪伴失智的丈夫,王宜也有苦闷和烦恼的时候。王宜说:“夫妻两人相处就像一本存折,感情好的时候,多存一点,吵架的时候,才有得扣。我就常常回忆甜蜜的往事。比如我们过60岁生日请客的视频,我已经反复看了70多次,深夜配一杯红酒看着画面,到现在还是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