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nimalegebicaoni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52例接受门诊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和52例接受CKC治疗的CIN患者纳入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将其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随访12个月记录并对比2组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90.38%)和对照组(94.23%)妊娠率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流产、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0.77%)明显高于对照组(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率方面,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患者影响较小,但在妊娠结局方面,该手术可增加CIN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关键词:妊娠率;宫颈上皮内瘤变;妊娠结局;宫颈冷刀锥切术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0--01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因复杂,与分娩次数、性行为、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續感染等密切相关,多发于育龄女性,典型症状为阴道分泌物增多、接触性阴道流血。根据患者病情,临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控制疾病进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宫颈冷刀锥切术(CKC)在保留CIN患者生育功能的同时,可有效切除病灶。但有学者认为,CKC会对CIN生育功能和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52例接受门诊孕前检查的健康妇女和52例接受CKC治疗的CIN患者纳入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将其分别设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纳入标准:经病理检查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1],接受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知晓本研究目的,签署知情同意书,夫妻双方有生育要求,无不孕不育症。排除标准:存在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者,合并全身疾病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28.92±1.45)岁、(29.05±1.67)岁,2组基本资料差异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入院后予以患者心电图、血尿常规、阴道分泌物等常规检查,于月经结束3~7d后行CKC治疗,指导患者取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对患者阴道和宫颈进行消毒,明确病变位置和范围,完整锥形切除患者子宫病变组织,电凝止血,然后进行常规缝合,宫颈椎体标本系线标记后送检[2]。
  1.3观察指标
  随访12个月,记录2组妊娠率以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包括早产、流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儿、胎膜早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25.0,计数资料用X2检验,以n(%)的形式表达,P<0.05提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妊娠率
  12个月内,观察组和对照组妊娠人数分别为47例、49例,妊娠率分别为90.38%、94.23%,2组妊娠率差异较小(X2=0.5417,P=0.4617),无统计学意义。
  2.2 妊娠结局
  见表1。
  3.讨论
  CIN属于宫颈癌的前期病变,根据患者病理特征,可将CIN分为3级:异形细胞局限于上皮细胞1/3为Ⅰ级、累积上皮层1/3~2/3为Ⅱ级、超过全层的2/3为Ⅲ级。Ⅰ级、Ⅱ级CIN患者,可通过冷冻治疗、电凝治疗等方式清除病灶,对于Ⅱ级~3级患者,可通过子宫切除术、宫颈锥内切除术进行治疗。其中,宫颈冷刀锥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有利于病理检查、切缘清晰等优势,与传统子宫切除术相比,不仅能够保留生育功能,且创伤较小,术后恢复快。随着其临床应用的推广,有学者指出[3],部分患者接受CKC治疗后,出现了宫颈腺体受损和宫颈粘连,破坏了宫颈的免疫屏障,增加精子进入宫腔的难度,增加不孕风险。本研究中,观察组(90.38%)和对照组(94.23%)妊娠率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流产、低体重儿、早产、新生儿窒息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30.77%)明显高于对照组(1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原因如下:CKC可明确判断患者病变范围,对患者疾病进行分期,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育功能,但该术式操作选择宫颈病灶外侧,虽然能够彻底清除病灶,对所有宫颈癌高危区域进行干预,因此对患者宫颈组织的损伤较为严重,从而给患者妊娠结局造成负面影响。由于CIN患者多合并HPV感染,因此患者阴道-宫颈厌氧菌过度生长,微环境遭到破坏,厌氧菌可进一步增加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此外,CKC后患者宫颈弹性下降,在患者妊娠期间很难起到有效支撑,故导致患者宫颈机能不全,宫颈伸展作用较差,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流产、早产风险。早产儿发生新生儿窒息、低体重的风险高,所以本研究中观察组低体重儿、新生儿窒息率更高。还有研究指出[4],CIN患者CKC术后1年后妊娠,其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明显下降。临床工作者应以此为切入点,积极找出影响CIN患者妊娠的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叮嘱患者术后按时复诊、建议患者妊娠时间选择术后6个月以后等。
  综上所述,在妊娠率方面,宫颈冷刀锥切术对CIN患者影响较小,但在妊娠结局方面,该手术可增加CIN患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李颖颖,张毅.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冷刀锥切术对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临床研究,2021,34(05):624-626.
  [2]李永琴,陈贵芹.宫颈LEEP锥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病变临床疗效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21,43(04):356-358.
  [3]王芳.宫颈电环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成功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06):9-10.
  [4]洪慧,公颜平,孟晔,等.宫颈冷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妊娠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9,40(11):1198-120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浅析并比较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予以PVP、PKP治疗的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计100例,基于随机抽签法的分组规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人数50例。所有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手术策略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手术策略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统计并比较两组病患术前术后的疼痛情况,对比两组病患在椎体前缘高度及骨水泥渗漏率
期刊
摘要:探讨宫外孕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临床疗效。回顾性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比较常规疗法与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的疗效差异。观察组31病例经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治愈27例,治愈率为87.1%,高于对照组治愈61.29%,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宫外孕;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预防脑梗死后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选择我院脑梗死后偏瘫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差异性进行分组,对照组(n=59)给予常规抗凝治疗,观察组(n=59)给予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凝血功能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72h;(2)严重精神类疾病;(3)
期刊
摘要: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症状,感染、中毒、药物、肠道疾病等,均可诱发和导致该病的发生。在对腹泻的临床治疗过程中,抗生素是较常使用的药物种类;随着临床对抗生素的认识深入,发现抗生素不但可以用于有效的进行抗感染治疗,而且也会因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生素而对患者肠道功能造成损害,甚至引发抗生素存着性腹泻的发生。相关临床研究显示,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者中,儿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因此,深入研究抗生素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眼底病患者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方式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眼底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的44例患者为对照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采用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方式治疗的44例患者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裸眼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眼底检查表现复常时间、并发症情况、病情控制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肾衰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我医院于2018.06-2021.06期间收治的82例重症急性肾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双号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采取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实验组41例,采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评比两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和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改善程度,实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并发症产生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比较系统康复治疗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7月期间收治的8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平均法分为两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展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方式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干预,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出院更早,观察组患者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发生率更低,两组比较均呈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在急性颅脑损伤中运用核磁共振(MRI)与CT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2020.1-2020.12收治5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MRI与CT两种影像学检查,以对比两种医学影像检查方式的诊断检出率。结果 MRI检出例数为49例,检出率为98.00%,漏检例数为1例,漏诊率为2.00%;CT检出例数为44例,检出率为86.00%,漏诊例数为7例,漏诊率为14.0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痛风性关节炎采用非布司他联合双氯芬酸钠质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360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源自本院2019.6~2021.6期间,通过抽样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列为双氯组与联合组,各180例,双氯组通过双氯芬酸钠治疗,联合组加用非布司他治疗,对其临床疗效、炎症反应水平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估,并比较评估结果。结果 与双氯组66.67%比较,联合组总有效率88.88%较高,P0.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全身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的效果。方法:经随机抽签方式对我院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氧性脑病患儿74例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组分别有37例患者。参照组患儿行常规治疗,研究组患儿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比较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7.30%)明显高于参照组(81.08%),P<0.05。比较治疗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研究组拥抱反射、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