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学生体育社团是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载体,高中体育社团活动为高中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合作学习运动技术、相互交流学习心得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学生体育社团这种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教育形式是校内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完成了学生体育课内与课外的对接,是高中体育深化课改中体育必修课与选修课课程的最好补充。本文试从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进行讨论思考。
关键词:体育社团;课程化;交流平台
一、 研究背景
1. 学生兴趣爱好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中体育社团旨在增强中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培养中学生体育技能,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方式组成的学生群众性体育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所选择的体育学习、锻炼的场所,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在最优的组合、专门的教师指导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身、心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学生愿学、乐学、肯练的身体素质锻炼群众组织。
高中体育社团不是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也不是学校专项训练队的代名词。在走访调查后发现:我省普遍的高中学校都设有各种体育社团,社团活动时间设在下午课后课外活动时间,时间长20—40分钟不等,活动次数为每周1—2次;但教师在社团成立后很少或基本不参加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则是因为有各级比赛需要,因而各个社团也变成了学校专项训练队,如校篮球队、校田径队,校乒乓球队,校健美操队等。这些训练队学生参与人数较少并相对固定,针对在这些项目有兴趣但基础薄弱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能当观众或旁听生,偶尔旁听几招然后自我练习;也有一些社团则由几个在該项目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自发组织进行活动,由这些学生负责传授技术动作,这类社团在学校往往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深受学生的喜爱,如网球社、轮滑社和其中一所学校的舞蹈(街舞)社。
学校体育社团是将校园群众体育划分成若干个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小模块。如:篮球社、羽毛球社、足球社、网球社、健美操社、乒乓球社、武术社、棋类社等社团。学生在各种社团中总能找到适合自身练习,发展个性爱好的社团。在社团中大家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既有共同合作相互学习,又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自身个性。学校如果能将体育社团辅导以一种微型课程的方式进行建设,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技术动作、运动知识的习得,既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又能锻炼身体,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2.深化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2012年我省深化课程改革,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在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组织有关体育的多因素、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复合教育过程。此次课改中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授课形式打破了以往固定班级教学模式,采用走班制教学,学生可以真正享受到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体育属于兴趣特长类课程范畴,我校在2012年第一学期开学后就采用学生座谈以及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由体育教研组负责开设8门兴趣特长类课程供学生选学。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表现出来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开心快乐的学习中既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完成了高中教学任务。我校所开设的8门兴趣特长类课程参照的就是以往体育八个社团形式,因此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即满足了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需要,它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补偿并发挥着体育课堂教学所的缺陷,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体育社团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规定下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体育社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的习惯为主,能使学生掌握一至二个体育项目,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自己课余的生活。学生体育社团这种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教育形式是校内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完成了学生体育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实现了现在与将来的对接,是深化课改中体育常规课程的最好补充。
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
学校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它既完成体育锻炼任务又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活动。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文化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但需要有组织有目的的引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的途径就是对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设置建设目标,设置建设方法,将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社团课程化建设符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求,也是创建学校自身特色的需要。
二、 研究价值及意义
本文研究以理论研究当前高中体育社团开展的现状,结合本校体育社团进行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运动微课程,为学生进行课余参与运动,发展个性运动提供全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首先,学校将体育社团教学以一种微型课程的方式进行建设,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技术动作、运动知识的习得,既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又能锻炼身体,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其次,学生体育社团这种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教育形式是校内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完成了学生体育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实现了现在与将来的对接,是深化课改中体育常规课程的最好补充。
第三,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设置建设目标,设置建设方法,将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社团课程化建设符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求,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途径之一。 三、 体育社团课程与体育必修课及体育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1.体育社团课程与体育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三者所授课对象组合不同。如图:
体育与健康必修课授课对象是学校同年级固定行政班级的学生;
体育选修课授课对象是单个年级有共同兴趣爱好,并有机会选择该课程的学生;
体育社团课程授课对象是全校不同年级对同一个运动项目有共同爱好的学生。
2.体育社团课程与体育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三者学习形式、学习时间有所不同。
体育與健康必修课授课形式是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教材按照大家相同的教学进度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高中学生一周两节课;
体育选修课是教师根据该课程制定的学习计划指导监督学生完成该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一般每周一课时;
体育社团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课余时间合理安排积极参加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同社团学生之间交流进行学习,一般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以及周末开展学习,学习时间学习方法更为灵活。
四、我的实践与初步体会
根据我长期教学实践,以及平时与学生交流中获得的信息反馈,我体会到:现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对学生获得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帮助不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过分强调体育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征和兴趣特点,使用的是技术动作传授格式去编写体育教材,导致学生不喜欢通过教材学习。(2)高中体育教材是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内容体系,缺乏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大众化的新兴运动。(3)高中体育教材过分重视技术动作要领的描述,比如学生最喜欢的篮球,教材中介绍的“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介绍的比较多,但是偏向于死板,学生学习之后感觉球能进但缺乏美感,缺乏动作创新,学生更感兴趣的是NBA球星的那些干拔或拉杆等动作。
研究中我跟踪观察了各个社团中一些普通水平的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交流后发现学生相对更喜欢在社团中学习,学生反应:“我终于可以玩我自己喜欢的”“大家都有共同爱好;”“不用那么死板的学习;”“我自己学了一个动作展示给大家看,他们都要我教他们”等等。
通过研究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体育社团的课程后有了一下一些改变:(1)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没有原来年级、班级的限制,学生将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交往,并且随着项目的变化而不断变换交往的对象,加大了学生交往的范围,通过与新的同学的交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对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95人回答和同社团同学相处得非常和睦。(2)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体育社团课程化授课完全是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按需要选择。因此,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为了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学、苦学变成主动学、乐学。(3)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体育社团课程化授课后的明显成效也体现在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过去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会。现在学生所学内容是学生自己所选,符合学生的需要,且每一项内容教师都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研究总结与反思
经过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实践,我校社团学习已初具模型,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实施社团课程学习以后,教师既要负责社团课程指导又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编制教材,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很多学校课外活动指导是不计算工作量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才能保证这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2.社团化学习,由于人数相对不固定,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如果管理不善,各个教师之间不加强联系,有的学生就会串社团学习。因此,社团活动也要有相对的约束制度和措施保证。
3.在学生选择社团时,一部分学生缺乏主见,看见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不是从兴趣爱好出发,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选择项目的指导。避免扎堆参加的现象。
4.实施体育社团课程学习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特别是要有充足的场地、器材,良好的师资力量,因此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场地器材的条件,鼓励教师合理有效利用场地。
5.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学校、教务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方面的通力配合。
实践证明,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学习模式,有利于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在最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东.要高度重视和全面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12期.
[2] 华承健.如何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向个性化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04期.
[3] 徐建村.中学体育实施“无班级”授课制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20010年03期.
[4] 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年06期.
关键词:体育社团;课程化;交流平台
一、 研究背景
1. 学生兴趣爱好自我发展的需要
高中体育社团旨在增强中学生体质,增进健康,培养中学生体育技能,以个人兴趣爱好和特长自愿方式组成的学生群众性体育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所选择的体育学习、锻炼的场所,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在最优的组合、专门的教师指导下,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及身、心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发展,形成一个学生愿学、乐学、肯练的身体素质锻炼群众组织。
高中体育社团不是学生自由活动的场所,也不是学校专项训练队的代名词。在走访调查后发现:我省普遍的高中学校都设有各种体育社团,社团活动时间设在下午课后课外活动时间,时间长20—40分钟不等,活动次数为每周1—2次;但教师在社团成立后很少或基本不参加指导,教师参与指导的则是因为有各级比赛需要,因而各个社团也变成了学校专项训练队,如校篮球队、校田径队,校乒乓球队,校健美操队等。这些训练队学生参与人数较少并相对固定,针对在这些项目有兴趣但基础薄弱的大部分学生来说只能当观众或旁听生,偶尔旁听几招然后自我练习;也有一些社团则由几个在該项目有一定技术基础的学生自发组织进行活动,由这些学生负责传授技术动作,这类社团在学校往往有很好的群众基础,深受学生的喜爱,如网球社、轮滑社和其中一所学校的舞蹈(街舞)社。
学校体育社团是将校园群众体育划分成若干个内容丰富的运动项目小模块。如:篮球社、羽毛球社、足球社、网球社、健美操社、乒乓球社、武术社、棋类社等社团。学生在各种社团中总能找到适合自身练习,发展个性爱好的社团。在社团中大家有着共同兴趣爱好,既有共同合作相互学习,又能根据自身特点发展自身个性。学校如果能将体育社团辅导以一种微型课程的方式进行建设,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技术动作、运动知识的习得,既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又能锻炼身体,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2.深化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2012年我省深化课程改革,课改要求体育课程在按照国家教学大纲规定的教育目标,组织有关体育的多因素、多层次、多维度的动态复合教育过程。此次课改中增加了选修课的比重,选修课授课形式打破了以往固定班级教学模式,采用走班制教学,学生可以真正享受到根据自己兴趣爱好来选择课程。体育属于兴趣特长类课程范畴,我校在2012年第一学期开学后就采用学生座谈以及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兴趣爱好,并由体育教研组负责开设8门兴趣特长类课程供学生选学。学生在学校提供的课程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表现出来极大的学习热情,在开心快乐的学习中既提高自身的运动技术,锻炼身体的同时又完成了高中教学任务。我校所开设的8门兴趣特长类课程参照的就是以往体育八个社团形式,因此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即满足了学生增强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需要,它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补偿并发挥着体育课堂教学所的缺陷,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高中体育社团要在老师的指导和规定下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体育社团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锻炼的习惯为主,能使学生掌握一至二个体育项目,自觉地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去,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丰富自己课余的生活。学生体育社团这种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教育形式是校内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完成了学生体育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实现了现在与将来的对接,是深化课改中体育常规课程的最好补充。
3.丰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和创建学校特色的需要
学校体育社团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它既完成体育锻炼任务又活跃学生课余生活。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指校园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活动。由于各个学校的类型、规模、办学条件、师生结构的不同,加上学校所处的地区、环境、地理、气候等差异,决定了建设校园文化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学校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校园体育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的传统和特色。课外体育活动是开展体育文化活动的主要途径,但需要有组织有目的的引导。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实现的途径就是对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设置建设目标,设置建设方法,将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社团课程化建设符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求,也是创建学校自身特色的需要。
二、 研究价值及意义
本文研究以理论研究当前高中体育社团开展的现状,结合本校体育社团进行实践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开发出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运动微课程,为学生进行课余参与运动,发展个性运动提供全方面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首先,学校将体育社团教学以一种微型课程的方式进行建设,那么学生就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技术动作、运动知识的习得,既能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又能锻炼身体,达到学生终身体育的目的。
其次,学生体育社团这种多方面锻炼学生能力的教育形式是校内其他教育形式无法代替的。高中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完成了学生体育课内与课外的对接,实现了现在与将来的对接,是深化课改中体育常规课程的最好补充。
第三,学校体育社团的建设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体育文化建设需要一个长时间的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学校需要设置建设目标,设置建设方法,将学校体育社团课程化建设就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需要,学校社团课程化建设符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要求,也是创建学校特色的途径之一。 三、 体育社团课程与体育必修课及体育选修课之间的关系
1.体育社团课程与体育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三者所授课对象组合不同。如图:
体育与健康必修课授课对象是学校同年级固定行政班级的学生;
体育选修课授课对象是单个年级有共同兴趣爱好,并有机会选择该课程的学生;
体育社团课程授课对象是全校不同年级对同一个运动项目有共同爱好的学生。
2.体育社团课程与体育必修课和体育选修课三者学习形式、学习时间有所不同。
体育與健康必修课授课形式是教师根据体育与健康教材按照大家相同的教学进度在固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高中学生一周两节课;
体育选修课是教师根据该课程制定的学习计划指导监督学生完成该运动项目进行学习,一般每周一课时;
体育社团课程是学生根据自己课余时间合理安排积极参加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对课程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同社团学生之间交流进行学习,一般每天课外活动时间以及周末开展学习,学习时间学习方法更为灵活。
四、我的实践与初步体会
根据我长期教学实践,以及平时与学生交流中获得的信息反馈,我体会到:现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对学生获得运动知识、运动技能帮助不够,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过分强调体育学科知识和方法的逻辑性与系统性,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认知特征和兴趣特点,使用的是技术动作传授格式去编写体育教材,导致学生不喜欢通过教材学习。(2)高中体育教材是以竞技运动为主线的内容体系,缺乏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大众化的新兴运动。(3)高中体育教材过分重视技术动作要领的描述,比如学生最喜欢的篮球,教材中介绍的“单手肩上投篮”,动作要领介绍的比较多,但是偏向于死板,学生学习之后感觉球能进但缺乏美感,缺乏动作创新,学生更感兴趣的是NBA球星的那些干拔或拉杆等动作。
研究中我跟踪观察了各个社团中一些普通水平的学生,通过观察了解交流后发现学生相对更喜欢在社团中学习,学生反应:“我终于可以玩我自己喜欢的”“大家都有共同爱好;”“不用那么死板的学习;”“我自己学了一个动作展示给大家看,他们都要我教他们”等等。
通过研究我认为,学生在学习体育社团的课程后有了一下一些改变:(1)加大了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由于没有原来年级、班级的限制,学生将与不同班级或年级的学生交往,并且随着项目的变化而不断变换交往的对象,加大了学生交往的范围,通过与新的同学的交往,有效地培养了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在对100名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有95人回答和同社团同学相处得非常和睦。(2)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体育社团课程化授课完全是从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按需要选择。因此,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为了一种主动自觉的行为,使学生从被动学、苦学变成主动学、乐学。(3)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体育社团课程化授课后的明显成效也体现在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由于过去什么都学,什么都没学会。现在学生所学内容是学生自己所选,符合学生的需要,且每一项内容教师都有针对性的进行筛选,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
五、研究总结与反思
经过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实践,我校社团学习已初具模型,但是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实施社团课程学习以后,教师既要负责社团课程指导又要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编制教材,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且很多学校课外活动指导是不计算工作量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敬业、奉献精神,才能保证这一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2.社团化学习,由于人数相对不固定,无形中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如果管理不善,各个教师之间不加强联系,有的学生就会串社团学习。因此,社团活动也要有相对的约束制度和措施保证。
3.在学生选择社团时,一部分学生缺乏主见,看见别人选什么自己就选什么,不是从兴趣爱好出发,因此,要加强对学生选择项目的指导。避免扎堆参加的现象。
4.实施体育社团课程学习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特别是要有充足的场地、器材,良好的师资力量,因此要求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场地器材的条件,鼓励教师合理有效利用场地。
5.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实施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综合工程,需要学校、教务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等方面的通力配合。
实践证明,体育社团课程建设完全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极大地丰富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学习模式,有利于推动了体育课堂教学改革,在最大程度上发展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充分开发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了学生的个性特长,增强了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 陈东.要高度重视和全面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J].中国学校体育,2007年12期.
[2] 华承健.如何引导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向个性化发展[J].中国校外教育,2008年04期.
[3] 徐建村.中学体育实施“无班级”授课制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学校体育,20010年03期.
[4] 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