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业是进行教学反馈的重要途径,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学生应在学中用、用中学,通过大量的实践与练习,习得知识、形成能力。近几年来,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为了使作业设计与教学、生活、实践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做到学科间融合、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更广阔的天空中学语文、用语文,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
设计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素质
传统的作业观以知识训练为重点,作业设计仅仅注重知识的巩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作业观,作业设计的目标应力求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注重多样化。
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整合,力求形式多样、富有情趣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教师应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渗透,不要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实践证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面向生活、拓展延伸 首先,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向广阔的现实生活拓展,而不能仅仅拘泥于文本。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拓展型作业。其次,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实践型作业,主要包括读、写、背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型作业。
注重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 《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促其提高语文素养”。基于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加强综合训练,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传统的作业观总是以教师“命令式”“强制式”为主,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少。做什么作业、做多少作业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选择权。此外,作业也是“一刀切”,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的做法往往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差异、兴趣也不同。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要求全体学生必须都掌握的知识外,另外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挑一挑属于自己的“果子”,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在设计自主性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基础性题目与创造性题目的搭配。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应多给予其鼓励。在指导作业时,要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使其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为学生指明方向,使其向高一层目标迈进,使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主动获得发展,从而让作业成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设计自主化作业,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作业设计,教师也可让学生参与设计或自主设计,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还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如学完一篇课文后,可让学生在规定的作业之外,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创意题,形式不限,自由发挥。教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后,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意题真可谓精彩纷呈:有搜集家乡名胜古迹图片并做成小报的,有为家乡特产写广告宣传语的。实验证明,这种自主性的个性化作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展示了学生的潜能和才干,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力求新颖多样,遵循活动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作业改革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七小学)
设计多元化作业,提高学生素质
传统的作业观以知识训练为重点,作业设计仅仅注重知识的巩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全新的作业观,作业设计的目标应力求多元化,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注重多样化。
注重学科间的渗透整合,力求形式多样、富有情趣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教师应使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渗透,不要割裂学科之间的联系。实践证明,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不仅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养。
面向生活、拓展延伸 首先,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此,作业的设计也应向广阔的现实生活拓展,而不能仅仅拘泥于文本。为了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与教学目标有关的拓展型作业。其次,为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教师还可根据教学实际设计实践型作业,主要包括读、写、背以外的调查、访问、观察、实验、参观、制作等活动型作业。
注重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相结合 《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目标做出明确的规定,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一步促其提高语文素养”。基于此,在设计作业时,教师要加强综合训练,注重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设计多层次作业,尊重个体差异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传统的作业观总是以教师“命令式”“强制式”为主,学生自主发挥的余地少。做什么作业、做多少作业都由教师说了算,学生没有选择权。此外,作业也是“一刀切”,全班同学做同样的作业,这样的做法往往使得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一个班的学生学习水平有高低、能力有差异、兴趣也不同。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要求全体学生必须都掌握的知识外,另外可以让每个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挑一挑属于自己的“果子”,从而体会成功的喜悦。因此,教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地设计作业,增加作业的可选择性。可以把作业设计成“套餐”形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在设计自主性作业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基础性题目与创造性题目的搭配。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不能对他们放任自流,应多给予其鼓励。在指导作业时,要帮助学生消除学习障碍,使其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为学生指明方向,使其向高一层目标迈进,使他们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主动获得发展,从而让作业成为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生长点。
设计自主化作业,张扬学生个性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自主地位,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作业设计,教师也可让学生参与设计或自主设计,这样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还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华,张扬学生的个性,增强其自信心。如学完一篇课文后,可让学生在规定的作业之外,根据课文内容自行设计创意题,形式不限,自由发挥。教学完《我爱故乡的杨梅》这篇课文后,学生自主设计的创意题真可谓精彩纷呈:有搜集家乡名胜古迹图片并做成小报的,有为家乡特产写广告宣传语的。实验证明,这种自主性的个性化作业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展示了学生的潜能和才干,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总之,《新课标》视野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应力求新颖多样,遵循活动性、实践性、开放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师,作业改革的路还很长,“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单位:宁夏中卫市中宁县第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