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aodedao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进一步提升,对思政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中学阶段的重要学科,更是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一课,这一作用是其他任何学科都不能代替的。教师如何将本学科的课程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不断融合,对于提升“道德与法治”课育人效果,演绎精彩道德与法治“道德与法治”课堂,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信息化大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具有很强时代性和针对性的学科,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与中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应是趣味盎然,极富感染力的一门学科,但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授课方式单一,教学的概念原理较抽象,教学偏重灌输,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社会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信息时代,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便捷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等实现了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到大量信息的需求,这无疑是对于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巨大挑战。但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如果教师能够迅速转换思路,准确把握时代脉搏,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景,构建模拟学习环境,这样的思政课无疑是学生喜欢的,具有强大感染力的!
  同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教学过程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学生學习的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改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教育信息化为思政课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运用资源,在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下不断提升“道德与法治”课育人实效。
  二、多措并举,铸就精彩“道德与法治”课堂
  (一)教师对教材资源的自主创新和再开发
  “道德与法治”教材以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基础,以学生成长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关系为线索,教材中精选的典型事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道德原则或规范的本质。在“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中,一线教师的感受是:这套《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好用,具体体现在:每一课内容的展开都包含着一条引领生活经验的线索,以“运用你的经验”开始,以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导入,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悟可抒发;随后的“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活动设计,在不同层面促使学生充分表达、分享、交流和反思自己的生活经验;最后均以“拓展空间”结束,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实际教学中,教师要紧紧抓住教材中的这些典型事例,巧妙设计问题,循序渐进、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表见解,形成科学的认识,同时也不断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德智慧。
  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可以以教材中的典型事例为蓝本,注重对教材资源的自主创新和再开发,以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充分表达见解,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师生合作共建,形成资源库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创新,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设计开放性的补充资料环节,师生合作共建形成资源库往往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经常用到的。
  教学中长期坚持下来,从没有收集信息的习惯,收集不到很多有效信息,到在教学中,学生能够侃侃而谈,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不断扩大和丰富了信息量。在学生形成了初步的独立获取信息能力后,老师再指导学生们根据搜集上来的相关信息,按照信息的不同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成册,建立起“班级资源库”,并且实现“班班资源共享,合理运用”。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教师更应注意积累生活中各种扑面而来的信息,积累的过程也是学习和筛选信息的过程,形成个人的或是年级组的资源库,在教学中应用起来,不仅非常便利,更是思政课教师创新思维方式的具体体现。
  (三)依据教学价值定位分析选择信息
  准确把握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价值定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巨大内在驱动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道德与法治”课是激发学生追求向真、向善、向美的课程,能够激活学生情感,提供一种道德智慧,帮助学生在今后面对道德困惑时能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并付诸行动的课程,简言之,“非常重要,不可替代”!
  有了对“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价值的准确定位,教师在分析和选择信息时就有了一条非常明确的标准,在课堂上运用的资料才能给不断促进学生道德智慧的形成。
  思政课教师一旦准确把握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价值定位,就能在这一基础上分析选择紧跟时代并且适合中学生浏览的信息,学生“道德与法治”课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学生们学会了用唯物史观辩证的看待事物的方法,道德智慧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
  (四)综合运用信息,积极开展课后实践活动
  有了课堂的积累,广大思政课教师不要把“道德与法治”课囿于课堂一隅,而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积极组织学生开展课后实践活动,把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不断鼓励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的延伸。这样的课后实践活动,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综合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信息的搜集处理过程中,加强了书本知识同现实生活的联系,开阔了视野。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坚实的基础,长此以往,对于学生的发展必将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关系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是教师人格魅力呈现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心灵沟通、思想碰撞的平台。我们意识到,教育信息化为我们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给了我们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历史使命,不断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掌握丰富的时代发展信息和形成渊博的知识体系,把这些展现给学生,我们要做学生成长道路上的真正引路人!
其他文献
在物理实验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引导好学生做到“学好物理”、“好学物理”。  一、切实改进演示实验教学  目前普遍存在学生认为物理“难学”,且老师认为物理也难教,这就是因为物理教学中缺乏了物理教学实验活动。利用课堂上课时间,教师为学生演示物理实验,带动学生的思维跟着实验操作过程,通过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实验的演示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物理的平台,将学生
期刊
“教学主线”英语课堂,是指教师创设合理的生活情境,将一堂英语课创设成一个与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富有趣味性的社会性活动或故事情节,而课堂活动中涉及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的学习、操练及拓展任务都围绕这项社会性主题活动或故事情节开展。使得本枯燥的机械操練转变为集生活化、趣味化和主题化为一体的社会性活动或故事情节,且贯穿课堂发展的始终,起提纲挈领和推进课堂活动发展的作用。  一、为什么要以“主题”“主旨”
期刊
一、研究目的  在人的一生中,有高度自觉性,勇克难关的坚韧性,强大的自制力和当机立断的果断性,是达到人生目标,走向成功的重要保证。然而,优秀的意志品质需要学生在不断战胜困难、坚持克服挫折的实践过程中得到逐渐形成与培养。体育课堂中的各种练习内容与练习方法,很多时候是对学生的挑战与尝试,更容易达到锻炼学生意志品质的效果。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搜索与整理,对体育课堂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是成功的桥梁。”可见能否让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且保持长久,是学生能否学好英语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学,善学,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如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师努力的方向。我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也一直为这个目标思考着、奋斗着、实践着……  一、巧设导入,激发兴趣  一堂成功的英语
期刊
摘要:在中学教学中将传统文化融入我们的课堂,语文老师应有独特的担当。教师可以通过“聚焦教材,创设情境;立足课堂,强化理解;拓展视野,传承文化”等三个方面,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文化。  关键词:创设情境;强化理解;传承文化  引言:  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在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
期刊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教师是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的。因此,我们要特别强调教师的师德建设,努力养成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那么,作为当代人民教师,如何加强自身师德建设?根据本人多年来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性质的深层的剖析,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对待事业的忠心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是国家
期刊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够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2.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知识间的关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 2.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理解及其应用.  教学方法:  
期刊
和谐社会呼唤和谐教育,和谐教育呼唤和谐课堂。有人指出和谐的课堂就是:学生主体的参与,享受民主的权利,获得充分的自由,不唯上,不唯师,不违心,实事求是;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与教师坦诚相待、和谐共处、互动交流、共同发展、动态生成的课堂。《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构建和谐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我们的责任、热情与智慧。在平时的课堂
期刊
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常常忽略了教师语言艺术问题。他们认为,教师只要把话讲通讲顺,把书本中药讲的问题讲清楚就行了。这样做,其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在心底形势下,如何加强教师语言艺术修养,搞好教学工作,顺应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理念的发展趋势,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人才,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教师语言艺术的重要性  教师语言艺术是指教师在教育
期刊
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主体与关键,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一直以来,写作是学生语文能力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提高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  然而,当前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总体上存在着种种弊端,学生作文的思维流畅性得不到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