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选择学术界一些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1+X证书制度内涵相关研究、1+X证书制度实施缘由与意义研究、1+X证书制度相关主体职能研究三方面,对我国1+X证书制度研究进行分析与综述,认为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仍存在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探究、研究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对实施主体中的教师研究较少等不足。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 国家资历框架 培训评价组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35-04
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其中不仅肯定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还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作出了指示,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图通过该制度进一步建设与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同年4月,试点工作正式开启;6月,确定了首批试点院校名单;9月,第二批制度试点工作相继启动。随着产业发展对职教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国家层面激励职教改革的政策密集出台,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笔者以“1+X证书制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其文献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8月26日,共有相关文献564篇;将主题词替换为“1+X证书”进行检索,显示文献总数629篇。从检索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当前“1+X证书制度”已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文献来源选择了一些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1+X证书制度内涵相关研究、1+X证书制度实施缘由与意义研究、1+X证书制度相关主体职能研究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行分析与综述。
一、1+X证书制度内涵相关研究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职教20条”明确指出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指职业院校在发挥学历证书对学习者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功能的基础上,鼓励学习者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拓展自身能力。制度实施的核心是与若干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的建立,推行的前提是建立国家资历框架,落实的路径是产教融合、方式是书证融通。其中对“+”的理解是深刻把握制度实施内涵的关键,许多学者认为学习者在完成学历教育过程中可能已经具备某些相应的职业技能,与“X”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因而“+”应是在学历教育内容基础上对特定技能的延伸。
1+X证书制度是从顶层制度层面出发,为我国未来职教改革发展以及复合型人才培育进行的设计,其真正的实施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落实这项工程,准确把握制度的实施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是关键。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1+X证书制度内涵作出的解释,为人们深刻把握制度的实施内涵与工作逻辑提供了清晰的认知。
(二)“1”与“X”的关系
厘清“1”与“X”两者的關系是开展1+X证书制度研究的理论前提。从功能视角出发,“1”为学历证书,凸显教育功能,注重学生在学历教育中所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X”为技能等级证书,凸显职业功能,彰显类型教育特色,注重技艺培养。从内在逻辑结构视角出发,两者是基础主体性与拓展补充性的关系。从职能地位视角出发,“1”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基础,“X”则是“1”的补体,两者共同促进与提升。在制度实施中,“1”与“X”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职教育人模式的新发展。
(三)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的关系
双证书制度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还应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若干个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业证书。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作为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存在一定联系。
1.区别。从内涵表述看,两者的变化体现在从“学历文凭”到“学历证书”、从“职业资格证书”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证书的差异则是区别两种制度的关键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行业入门凭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已明确,学生没有证书选择的自由;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衡量的是技能等级,而非入门资格,学生对证书的选择不受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两者所涉及的教育内容范围不同,前者的总体教育内容并未延伸,而后者则是对技能等级证书学习的进一步延伸。
2.联系。学术界对于两种制度的联系在观点上仍存在一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一定程度上来说,双证书制度是1+X证书制度的基础,后者有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突破,但也有对前者的延续,其中的职业证书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亦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概念、口径、划分等级层次上不同,因而后者既不是前者的延续,也不是前者的升级版。
尽管学术界对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关系界定不一,但人们不能否定双证书制度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对促进职教改革所做出的贡献,为后续进一步深化改革与调整职教治理机制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1+X证书制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两者之间并非只是对证书名称的变更、数量的叠加,还暗含对教育制度的升级,对管理体制的变革,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教学评价等的重构。
二、1+X证书制度的实施缘由和意义研究
(一)实施的缘由
从外部层面看,产业升级、职教类型转变和高职扩招等改变了原有的职教体系;而从内部层面看,院校育人模式、治理体系存在先天缺陷,需要职业院校有所转变。从教育证书分析,我国教育的学业证书与劳动证书之间未建立对应联系;从劳动证书分析,未考虑到劳动证书与教育证书制度的联系,存在证书颁发管理混乱,缺乏权威性。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与证书制度设计仍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为适应当前职教体系,对接产业发展,必定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二)实施的意义
从受益主体角度看,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不仅能使学习者对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有清晰认知,也使用人单位能客观分析求职者的岗位胜任能力,实现人才市场岗位供需对接。从顶层制度设计角度看,有利于完善职教顶层治理机制。从院校实力提升角度看,不仅能提升院校整体办学能力,也能增强院校的行业竞争力。
1+X证书制度作为政府在职能“放管服”背景下的新尝试,是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其用社会化运作方式促进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不仅激发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证书的可信度与权威性,带来了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是职业能力筛选机制的升级。
三、1+X证书制度相关主体职能研究
从相关文件中可总结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要涉及三大主体,分别是统筹主体(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主体(培训评价组织)和实施主体(职业院校),三大主体贯穿制度落实的全过程。学术界对这三大主体履行职能的研究如下。
(一)统筹主体职能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1+X证书制度落实的统筹主体,其主要职能包括探索国家资历框架构建、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管理、统筹工作指导等。
1.关于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研究。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建设、应用提供了等级标准与依据,反之等级证书制度又为资历框架的完善提供了支撑,两者间存在耦合关系。学者们指出我国资历框架的构建应吸收国际上在资历框架级别设计、维度描述上的经验;而覆盖范围上则应构建职业教育内部的局部型资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覆盖普职融通的综合性国家资历框架。
研究者们从耦合关系、经验吸收到范围覆盖视角对国家资历框架构建提出建议,呈现出多视角的研究特征,可以看出学术界对资历框架与等级证书制度关系的认识愈加清晰,对推进构建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出了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建议。
2.关于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管理的研究。学者们在早期指出,国家应尽快出台遴选办法,公布基本条件、指标体系和评审程序,加强对评价组织行为的监督。招募中应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不仅要严格把控标准,也要落实抽查监督机制。在学术界对遴选办法的呼吁中,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发布了《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明确指出培训评价组织应具备的工作基础、申报与遴选程序、评价组织职责与监督管理办法。公告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相应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发布与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也采纳了部分学者对培训评价组织的建议并将其有机纳入管理办法中,进一步表明了对学术界相关研究的肯定。
3.关于统筹工作指导的研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的组织者、服务者,其如何发挥统筹功能也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政府部门需要着重把控职业培训评价组织的准入与遴选工作,引导培训评价组织的建设,监测证书实施;同时应明确各级行政部门职责,积极参与证书体系开发。通过调研试点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总结出,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指导等级标准开发中,应吸引和鼓励更多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参与证书试点。可见,研究者们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统筹职能的研究侧重点与视角虽不同,但都指向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工作中的重要职能地位。
(二)建设主体职能研究
作为1+X证书制度建设主体的培训评价组织,主要负责“X”证书与学习资源开发、等级标准建设、自身实施细节完善等工作。
1.关于等级证书开发的研究。从课证关系视角出发,有学者指出只要“X”证书颁发主体具有权威性,颁证主体可以是多元的。从素养培育职能视角出发,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各自承担不同的素养培育职能,两者不能简单互认,须先建立学习成果互认的参考标准与量化工具。对于“X”证书的范围,有两种不同观点:培训评价组织认为证书范围划分应依据证书是否拓展了学习者的就业创业本领来划分;而职业院校则认为证书种类越多越好,证书范围越宽越好。现有研究在证书范围划分上的分歧需要统筹主体对证书开发进行标准规范与观念引导,以在证书开发中达成共识,推进证书开发工作的落实。
2.关于等级标准建设的研究。對于等级标准建设如何体现企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规范考核、反映职业素养水平,学术界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开发要素说”与“路径匹配说”。前者强调在成果单元上改变过去对岗位能力迁移性的忽略,以层次关系体现标准的递进性;在书证融通上,使等级标准与国家“学分银行”互通,实现培训体系与课程体系有机统一;在考核开发上,注重等级标准中单元能力的体现、标准内容的更新。后者强调等级标准的开发应首先确定范围,其次按照国家资历框架等级要求梳理证书涵盖的能力单元并进行层次匹配,梳理学历教育与现有技能等级标准对接状况进而查漏补缺。
3.关于培训评价组织自身实施细节完善的研究。培训评价组织自身在制度实施中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如较少涉及证书等级标准制定与管理,学习资源欠缺,组织大型考试的经验缺乏,考核流程存在漏洞等。有学者指出,培训评价组织应尽量开发灵活性强、容易进行动态调整的教材,邀请其他部门与机构共同监督考核颁证。从培训评价组织的人员构成出发,要选择行业领域龙头企业、专家、院校相关专家充实评价组织团队。从技能鉴定资源出发,要梳理等级证书内容,建立对应的鉴定题库与教材资源库。对培训评价组织自身实施细节完善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说明培训评价组织工作实施的复杂性,因而其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多主体协作与监督才能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
(三)实施主体职能研究
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学术界对其职能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校企合作路径探究。校企合作作为1+X证书制度工作落实的基础,在当前仍存在院校与企业间的实训环境建设合作不够深入、合作成效有待提高的问题。从契合1+X证书制度试点需求出发,校企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开展实训教学改革。从发挥政府监督引领职能出发,应通过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和“双高计划”等促进校企合作,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实现校企对接。1+X证书制度落实的时效性与适用性离不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紧密配合,只有两者间开启深度合作才能保证职教人才培养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 2.课程体系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包括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的调整,需要解决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实现“1”与“X”的有机衔接、如何在课程内容中有机融入等级标准等问题。有学者指出应重新梳理技能等级标准中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分类与组合,增加铺垫性、过渡性和衔接性知识,使课程知识呈现完整的体系。课程体系不仅应与国家“学分银行”互通,同时还应进行分段、分类、分层,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课程套餐,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课程实施方法改进。课程实施方法的改进包括课堂形态转变、课堂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方式改进等。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堂形态应从分裂转向整合,从单向传递转向分享建构,从空间静默转向沸腾场域。在教学组织上应根据等级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微观课程组织。在教学方式上应因材施教,对学习者进行差异化及模块化教学,以交互式培养方式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四、总结与展望
从我国1+X证书制度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自2019年以来,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从制度的内涵、逻辑特征逐步延伸到与双证书制度关系的探讨,再到制度实施意义、实施主体职能研究,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在总结原有制度弊端、分析职教现有实践基础上,探索出许多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当前我国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以理论思辨居多,主要从多视角出发分析1+X证书制度内涵逻辑,探讨制度实施策略,辨析实施主体职能的完善,仍有有待完善之处,需进一步探讨。
1.在研究的教育层次上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探究。“职教20条”中指出1+X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以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而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水平、教学设施、学生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证书试点的路径不一,在研究中应分开探讨。在现阶段的研究文献中,学者们更多的是以“职业教育”一词概括探讨1+X证书制度在中高职教育中的施行情况,或侧重高等教育层次上的探究,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建议针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差异的背景,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落实1+X证书制度的研究进行分类阐述,使得研究的教育层次更加均衡。
2.在研究的发展阶段上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随着我國第一、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陆续公布,各省区市试点工作已于2019年下半年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试点工作的进行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制度落实的问题。从我国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研究发展阶段看,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对1+X证书制度理论研究、质性研究较多,对试点院校落实的实践研究与实证分析较少。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由于受到试点工作进展的限制,较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希望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陆续推进,学术界能在制度的实证研究上有所突破。
3.在研究的对象范围上缺少对实施主体中教师的研究。教师作为制度的最终落实者,其对1+X证书制度内涵的把握、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审视反思、对国家政策的贯彻理解不仅影响着教师在制度落实中的实践效果,同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对证书的兴趣与信心。而在当前研究中,对制度实施中教师的研究大都只是将其囊括在对职业院校这一实施主体的研究范围内,并未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主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个体能力有强有弱,往往难以独立胜任培训工作,因而需要依靠团队能力的整合,这就要求对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探索教师团队建设新路径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1-24)[2020-05-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谢景伟.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发展取向的价值及其内在要求[J].职教论坛,2019(11).
[3]徐凤,李进.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及试行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4]樊梅,蒋杉杉,李惠青,等.“双证书制度”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的实践探究文献综述[J].求知导刊,2015(9).
[5]龚添妙,杨虹.1+X证书制度中培训评价组织的角色定位及最大效能发挥[J].教育与职业,2020(6).
[6]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7]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8]史洪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背景、意蕴与实践——基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15).
[9]关于受权发布《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EB/OL].(2020-06-06)[2020-07-01]. http://www.chinazy.org/info/1006/3954.htm.
[10]彭小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难点与方略[J].教育与职业,2020(3).
[11]李虔,卢威,尹兴敬.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
[12]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
[13]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9(29).
[14]张春平.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的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15]杜沙沙,蒲梅.学分银行理念下“1+X”证书制度:内涵阐释、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
[16]孙涛,肖峰,李寿冰,等.1+X证书制度利益相关方协同治理路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
[17]吴昆.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18]李辉政,刘璐.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技术专业发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20(1).
[19]张媛艺.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堂变革的理念、形态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4).
注: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1+X证书制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评价研究”(2020YJ003)
【作者简介】许燕燕(1994— ),四川广安人,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服务;李红波(1962— ),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周笑非(1996— ),江西上饶人,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责编 苏 洋)
【关键词】1+X证书制度 双证书制度 国家资历框架 培训评价组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3-0035-04
2019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其中不仅肯定了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还对未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整体规划作出了指示,提出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试图通过该制度进一步建设与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同年4月,试点工作正式开启;6月,确定了首批试点院校名单;9月,第二批制度试点工作相继启动。随着产业发展对职教复合型人才需求的增长,国家层面激励职教改革的政策密集出台,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笔者以“1+X证书制度”为主题词在“中国知网”上进行检索,其文献数据资料显示,截至2020年8月26日,共有相关文献564篇;将主题词替换为“1+X证书”进行检索,显示文献总数629篇。从检索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当前“1+X证书制度”已然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之一。本文根据文献来源选择了一些较具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从1+X证书制度内涵相关研究、1+X证书制度实施缘由与意义研究、1+X证书制度相关主体职能研究三方面,对当前研究进行分析与综述。
一、1+X证书制度内涵相关研究
(一)1+X证书制度的内涵
“职教20条”明确指出1+X证书制度中“1”代表“学历证书”,“X”是指“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指职业院校在发挥学历证书对学习者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功能的基础上,鼓励学习者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拓展自身能力。制度实施的核心是与若干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系的建立,推行的前提是建立国家资历框架,落实的路径是产教融合、方式是书证融通。其中对“+”的理解是深刻把握制度实施内涵的关键,许多学者认为学习者在完成学历教育过程中可能已经具备某些相应的职业技能,与“X”在内容上存在交叉,因而“+”应是在学历教育内容基础上对特定技能的延伸。
1+X证书制度是从顶层制度层面出发,为我国未来职教改革发展以及复合型人才培育进行的设计,其真正的实施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切实落实这项工程,准确把握制度的实施内涵与内在逻辑关系是关键。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1+X证书制度内涵作出的解释,为人们深刻把握制度的实施内涵与工作逻辑提供了清晰的认知。
(二)“1”与“X”的关系
厘清“1”与“X”两者的關系是开展1+X证书制度研究的理论前提。从功能视角出发,“1”为学历证书,凸显教育功能,注重学生在学历教育中所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能力;“X”为技能等级证书,凸显职业功能,彰显类型教育特色,注重技艺培养。从内在逻辑结构视角出发,两者是基础主体性与拓展补充性的关系。从职能地位视角出发,“1”是职业教育的主体,为学生专业发展打下基础,“X”则是“1”的补体,两者共同促进与提升。在制度实施中,“1”与“X”都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相辅相成,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推进职教育人模式的新发展。
(三)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的关系
双证书制度是指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文凭的同时,还应取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若干个职业资格证书或从业证书。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作为针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设计,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存在一定联系。
1.区别。从内涵表述看,两者的变化体现在从“学历文凭”到“学历证书”、从“职业资格证书”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证书的差异则是区别两种制度的关键点。职业资格证书是行业入门凭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就已明确,学生没有证书选择的自由;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衡量的是技能等级,而非入门资格,学生对证书的选择不受人才培养方案的限制。两者所涉及的教育内容范围不同,前者的总体教育内容并未延伸,而后者则是对技能等级证书学习的进一步延伸。
2.联系。学术界对于两种制度的联系在观点上仍存在一定争议。一些学者认为,一定程度上来说,双证书制度是1+X证书制度的基础,后者有制度设计上的重大突破,但也有对前者的延续,其中的职业证书是一种平行的关系。亦有学者持相反观点,认为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概念、口径、划分等级层次上不同,因而后者既不是前者的延续,也不是前者的升级版。
尽管学术界对双证书制度与1+X证书制度关系界定不一,但人们不能否定双证书制度在过去的实践过程中对促进职教改革所做出的贡献,为后续进一步深化改革与调整职教治理机制积累了大量经验,也为1+X证书制度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两者之间并非只是对证书名称的变更、数量的叠加,还暗含对教育制度的升级,对管理体制的变革,对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教学评价等的重构。
二、1+X证书制度的实施缘由和意义研究
(一)实施的缘由
从外部层面看,产业升级、职教类型转变和高职扩招等改变了原有的职教体系;而从内部层面看,院校育人模式、治理体系存在先天缺陷,需要职业院校有所转变。从教育证书分析,我国教育的学业证书与劳动证书之间未建立对应联系;从劳动证书分析,未考虑到劳动证书与教育证书制度的联系,存在证书颁发管理混乱,缺乏权威性。原有人才培养模式与证书制度设计仍暴露出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为适应当前职教体系,对接产业发展,必定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变革。 (二)实施的意义
从受益主体角度看,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不仅能使学习者对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能力要求有清晰认知,也使用人单位能客观分析求职者的岗位胜任能力,实现人才市场岗位供需对接。从顶层制度设计角度看,有利于完善职教顶层治理机制。从院校实力提升角度看,不仅能提升院校整体办学能力,也能增强院校的行业竞争力。
1+X证书制度作为政府在职能“放管服”背景下的新尝试,是对职教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其用社会化运作方式促进人才与市场需求的对接,不仅激发了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证书的可信度与权威性,带来了教育评价方式的变革,是职业能力筛选机制的升级。
三、1+X证书制度相关主体职能研究
从相关文件中可总结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要涉及三大主体,分别是统筹主体(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建设主体(培训评价组织)和实施主体(职业院校),三大主体贯穿制度落实的全过程。学术界对这三大主体履行职能的研究如下。
(一)统筹主体职能研究
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1+X证书制度落实的统筹主体,其主要职能包括探索国家资历框架构建、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管理、统筹工作指导等。
1.关于国家资历框架构建的研究。国家资历框架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的建设、应用提供了等级标准与依据,反之等级证书制度又为资历框架的完善提供了支撑,两者间存在耦合关系。学者们指出我国资历框架的构建应吸收国际上在资历框架级别设计、维度描述上的经验;而覆盖范围上则应构建职业教育内部的局部型资历框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推进覆盖普职融通的综合性国家资历框架。
研究者们从耦合关系、经验吸收到范围覆盖视角对国家资历框架构建提出建议,呈现出多视角的研究特征,可以看出学术界对资历框架与等级证书制度关系的认识愈加清晰,对推进构建的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提出了比较具有实践性的建议。
2.关于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管理的研究。学者们在早期指出,国家应尽快出台遴选办法,公布基本条件、指标体系和评审程序,加强对评价组织行为的监督。招募中应秉承宁缺毋滥的原则,不仅要严格把控标准,也要落实抽查监督机制。在学术界对遴选办法的呼吁中,国家职业教育指导咨询委员会发布了《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明确指出培训评价组织应具备的工作基础、申报与遴选程序、评价组织职责与监督管理办法。公告的发布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及相应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发布与监督管理等工作,同时也采纳了部分学者对培训评价组织的建议并将其有机纳入管理办法中,进一步表明了对学术界相关研究的肯定。
3.关于统筹工作指导的研究。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作为1+X证书制度实施的组织者、服务者,其如何发挥统筹功能也是学者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有学者指出政府部门需要着重把控职业培训评价组织的准入与遴选工作,引导培训评价组织的建设,监测证书实施;同时应明确各级行政部门职责,积极参与证书体系开发。通过调研试点院校与培训评价组织总结出,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指导等级标准开发中,应吸引和鼓励更多的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参与证书试点。可见,研究者们对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中统筹职能的研究侧重点与视角虽不同,但都指向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统筹工作中的重要职能地位。
(二)建设主体职能研究
作为1+X证书制度建设主体的培训评价组织,主要负责“X”证书与学习资源开发、等级标准建设、自身实施细节完善等工作。
1.关于等级证书开发的研究。从课证关系视角出发,有学者指出只要“X”证书颁发主体具有权威性,颁证主体可以是多元的。从素养培育职能视角出发,学历证书与技能证书各自承担不同的素养培育职能,两者不能简单互认,须先建立学习成果互认的参考标准与量化工具。对于“X”证书的范围,有两种不同观点:培训评价组织认为证书范围划分应依据证书是否拓展了学习者的就业创业本领来划分;而职业院校则认为证书种类越多越好,证书范围越宽越好。现有研究在证书范围划分上的分歧需要统筹主体对证书开发进行标准规范与观念引导,以在证书开发中达成共识,推进证书开发工作的落实。
2.关于等级标准建设的研究。對于等级标准建设如何体现企业岗位(群)能力要求、规范考核、反映职业素养水平,学术界有两种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即“开发要素说”与“路径匹配说”。前者强调在成果单元上改变过去对岗位能力迁移性的忽略,以层次关系体现标准的递进性;在书证融通上,使等级标准与国家“学分银行”互通,实现培训体系与课程体系有机统一;在考核开发上,注重等级标准中单元能力的体现、标准内容的更新。后者强调等级标准的开发应首先确定范围,其次按照国家资历框架等级要求梳理证书涵盖的能力单元并进行层次匹配,梳理学历教育与现有技能等级标准对接状况进而查漏补缺。
3.关于培训评价组织自身实施细节完善的研究。培训评价组织自身在制度实施中仍有亟待完善之处,如较少涉及证书等级标准制定与管理,学习资源欠缺,组织大型考试的经验缺乏,考核流程存在漏洞等。有学者指出,培训评价组织应尽量开发灵活性强、容易进行动态调整的教材,邀请其他部门与机构共同监督考核颁证。从培训评价组织的人员构成出发,要选择行业领域龙头企业、专家、院校相关专家充实评价组织团队。从技能鉴定资源出发,要梳理等级证书内容,建立对应的鉴定题库与教材资源库。对培训评价组织自身实施细节完善的研究成果也进一步说明培训评价组织工作实施的复杂性,因而其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多主体协作与监督才能更好地落实1+X证书制度。
(三)实施主体职能研究
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的实施主体,学术界对其职能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1.校企合作路径探究。校企合作作为1+X证书制度工作落实的基础,在当前仍存在院校与企业间的实训环境建设合作不够深入、合作成效有待提高的问题。从契合1+X证书制度试点需求出发,校企需要整合现有资源,加大投入,加强实训基地的校企共建,开展实训教学改革。从发挥政府监督引领职能出发,应通过实施市场准入机制和“双高计划”等促进校企合作,使两者形成合力,共同实现校企对接。1+X证书制度落实的时效性与适用性离不开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与紧密配合,只有两者间开启深度合作才能保证职教人才培养符合企业与社会的需求。 2.课程体系结构优化。课程体系优化包括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的调整,需要解决如何在课程体系中实现“1”与“X”的有机衔接、如何在课程内容中有机融入等级标准等问题。有学者指出应重新梳理技能等级标准中的知识点,对其进行分类与组合,增加铺垫性、过渡性和衔接性知识,使课程知识呈现完整的体系。课程体系不仅应与国家“学分银行”互通,同时还应进行分段、分类、分层,为学生提供多形式的课程套餐,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3.课程实施方法改进。课程实施方法的改进包括课堂形态转变、课堂教学组织优化、教学方式改进等。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堂形态应从分裂转向整合,从单向传递转向分享建构,从空间静默转向沸腾场域。在教学组织上应根据等级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微观课程组织。在教学方式上应因材施教,对学习者进行差异化及模块化教学,以交互式培养方式提升课程实施质量。
四、总结与展望
从我国1+X证书制度研究的总体情况来看,自2019年以来,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从制度的内涵、逻辑特征逐步延伸到与双证书制度关系的探讨,再到制度实施意义、实施主体职能研究,其研究的深度与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在总结原有制度弊端、分析职教现有实践基础上,探索出许多创新理论与实践经验。但是,当前我国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以理论思辨居多,主要从多视角出发分析1+X证书制度内涵逻辑,探讨制度实施策略,辨析实施主体职能的完善,仍有有待完善之处,需进一步探讨。
1.在研究的教育层次上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探究。“职教20条”中指出1+X证书制度的试点院校以中等、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而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院校在办学水平、教学设施、学生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因而证书试点的路径不一,在研究中应分开探讨。在现阶段的研究文献中,学者们更多的是以“职业教育”一词概括探讨1+X证书制度在中高职教育中的施行情况,或侧重高等教育层次上的探究,对中等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建议针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差异的背景,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落实1+X证书制度的研究进行分类阐述,使得研究的教育层次更加均衡。
2.在研究的发展阶段上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随着我國第一、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陆续公布,各省区市试点工作已于2019年下半年紧锣密鼓地展开。在试点工作的进行中,必然会暴露出许多制度落实的问题。从我国学术界对1+X证书制度研究发展阶段看,目前仍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对1+X证书制度理论研究、质性研究较多,对试点院校落实的实践研究与实证分析较少。对1+X证书制度的研究由于受到试点工作进展的限制,较多集中于理论探讨,希望随着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陆续推进,学术界能在制度的实证研究上有所突破。
3.在研究的对象范围上缺少对实施主体中教师的研究。教师作为制度的最终落实者,其对1+X证书制度内涵的把握、对自身教学能力的审视反思、对国家政策的贯彻理解不仅影响着教师在制度落实中的实践效果,同时也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习者对证书的兴趣与信心。而在当前研究中,对制度实施中教师的研究大都只是将其囊括在对职业院校这一实施主体的研究范围内,并未将其单独作为一个实施主体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在1+X证书制度背景下,教师个体能力有强有弱,往往难以独立胜任培训工作,因而需要依靠团队能力的整合,这就要求对改进教师评价机制、探索教师团队建设新路径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EB/OL].(2019-01-24)[2020-05-20].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
[2]谢景伟.1+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发展取向的价值及其内在要求[J].职教论坛,2019(11).
[3]徐凤,李进.1+X证书制度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及试行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4]樊梅,蒋杉杉,李惠青,等.“双证书制度”在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上的实践探究文献综述[J].求知导刊,2015(9).
[5]龚添妙,杨虹.1+X证书制度中培训评价组织的角色定位及最大效能发挥[J].教育与职业,2020(6).
[6]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
[7]唐以志.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8]史洪波.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背景、意蕴与实践——基于教育筛选理论的视角[J].教育与职业,2019(15).
[9]关于受权发布《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遴选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EB/OL].(2020-06-06)[2020-07-01]. http://www.chinazy.org/info/1006/3954.htm.
[10]彭小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1+X证书制度实施的意义、难点与方略[J].教育与职业,2020(3).
[11]李虔,卢威,尹兴敬.1+X证书制度:进展、问题与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12).
[12]杜怡萍,李海东,詹斌.从“课证共生共长”谈1+X证书制度设计[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4).
[13]杨堆元.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实施的探讨[J].职业技术教育,2019(29).
[14]张春平.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开发的三要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6).
[15]杜沙沙,蒲梅.学分银行理念下“1+X”证书制度:内涵阐释、价值诉求与路径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9).
[16]孙涛,肖峰,李寿冰,等.1+X证书制度利益相关方协同治理路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0).
[17]吴昆.1+X证书制度试点背景下的BIM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7).
[18]李辉政,刘璐.1+X证书制度下高职建筑技术专业发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20(1).
[19]张媛艺.1+X证书制度下职业教育课堂变革的理念、形态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0(4).
注: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2020年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基于1+X证书制的中职学校专业教师评价研究”(2020YJ003)
【作者简介】许燕燕(1994— ),四川广安人,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旅游服务;李红波(1962— ),广西桂林人,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周笑非(1996— ),江西上饶人,广西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
(责编 苏 洋)